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興漢》第一百章 順利平蠻
短短半個時辰,山腰上便是一片屍海,寇平也在搏殺中被流失射中,正欲逃回山寨,被趕上的刀兵一刀了結。

剩下的殘兵丟盔棄甲逃回山寨,經過清點,一場混戰下來,劉琮這邊損失了三百蠻夷,兩百刀兵,還有四五百號人受了輕傷,可見寇平部落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強悍的,不過還在承受的范圍內,而寇平部落卻是壯丁死傷大半。今後就散劉琮不剿滅他們在這武陵西部也只能算是中小部落了。

劉琮也秉承了窮寇某追的原則,而是繼續在山下扎營,隨後便遣使上山招安。

說要血戰到底的人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婦孺,想要作亂真是很難。面對劉琮的一萬兩千大軍,他們幾乎是別無選擇。要麽歸順朝廷,接受安置,要麽被屠寨!

寇平這邊的戰事一停歇,馬上就有其他部落聞風而動,當他們得知寇平部落精壯損失大半,寇平也一戰被殺時,幾乎全部都在第一時間放棄了繼續抵抗的念頭。而這一次劉琮也再次給了各部落商量的時間。

三日之後紛紛遣使前來,沅陵縣西部剩下數得出名字二十幾個的蠻夷部落表示願意歸順,只是不希望整體搬遷,而是在沅陵縣附近就近安置一部分,並由武陵郡負責幫助修建民居。這其實也是寇平最後堅持的底線,不過寇平都沒有堅持到底,何況其他小部落呢。

“對於提供田地和幫助修建民居,我們答應,至於整體搬遷是不可能的,沒有那個縣能容納這麽多人,而且田地也不夠分。所以具體搬遷必須按照我們的方案來、”劉琮當然想補戶,但絕對不能讓一個六千人的部落整體搬遷到一起,那樣這個部落有了田地,政府幫助其修建住房,要不了十年,他們就能整出一萬人來,而且還是清一色。

這可不是劉琮希望看到的。還有就是,招降的目的不僅僅是削弱武陵蠻夷的整體力量,還需要帶路*黨和敢死隊。只是劉琮沒有明說,但必須執行的,既然是最大的部落,就必須借此機會讓他們與其他部落結仇並大幅減少壯丁數量才行。

很快大部分的部落便由頭領帶著幾名長老再次來到沅陵縣親自與劉琮談判,劉琮也是來者不拒,不過適當的展示威壓還是必須的,八千人的軍隊列陣歡迎,這大部分頭領和長老是抖索著進入沅陵縣的。

“將軍大人明鑒,我等實在是因為山中缺地少糧而不得已才偶爾下山……”

“我不管你們是偶爾為之,還是一直如此,我要的是邊疆穩定,百姓安寧。你們部落既然人數多,自然也是禍害最大,如果不歸順朝廷,我便要個個擊破。到時候就沒有寇平部落那麽輕松,你們面臨的可能是屠寨,因為我不想我的部下再有無謂的犧牲!”

“將軍天威,我等願意歸順,只是這安置之事……”

“既然歸順,安置之事自然要聽從朝廷安排,相信金大人會秉持公道,你們是最先歸順的,在待遇方面肯定會優於其他人。”

“這個……”頭領們面露難色,其實他也只是在試探,他們部落之所以能夠壯大,卻是得了臨近沅陵縣的便宜,每次收獲之後他們劫掠的糧食也是最多。

不過久而久之,他們也是離縣城最近,目標也大的部落。這次聽聞官府要平蠻,還想著僥幸,有些人主張往外遷,但部落內大部分人習慣了這種半耕種半劫掠的日子,如果繼續外遷,食物便得不到保證。思來想去,歸順朝廷也是一個好辦法。

“這個不容商量!”劉琮當然不能開這個先例,武陵蠻夷大小幾十個部落,

如果每個部落都提要求,都要在縣城附近安置,那不是養虎為患,將幾十隻老虎養活在這武陵郡內?見劉琮堅持,又有魯鑒部和寇平部截然相反的例子在前,沒有多少人反抗便接受了劉琮的招安。

“如此甚好,本將軍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內必須全部集結到沅陵縣城,回去之後還請多多做族人工作,武陵郡馬上會派人前往山寨宣布安置之事!”

“謝將軍!”

這些頭領回去後,號稱武陵郡內最大的幾十個武陵蠻部落,便開始了激烈的爭吵,年輕人還想一戰,年長者見長老垂頭喪氣,便是知道頭領們、長老們已經盡力,這次官府態度甚是堅決。八千官兵硬拚絕對不是好辦法。

三天就在這樣無休止的爭吵中很快過去。

劉琮這邊也不放松,送走頭領,三天一到便令魏延、黃忠、劉磐等諸將領率人將各部落之間以及部落下山的要道團團圍住。這樣一來,部落中那些心存僥幸之人也妥協了。

待到大部分蠻夷離開山寨來到縣城,劉琮隨即宣布將令,所有十八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丁必須服兵役,,也就是說十八歲到五十的被征兵了,而且是朝廷軍隊的帶路*黨和先鋒隊。將令一出,部落上下一片嘩然,但大批的人質在官兵手中,他們不得不認命!

劉琮這一招不可謂不狠,幾個最大的部落就此結仇,自己卻是付出了最小的代價。沒二話,投降可以,必須接受官府的安置,整個部落的山寨被搗毀,余下的也是遠遷秭歸、夷陵。

一輪攻伐下來,劉琮得到五千蠻夷壯丁,四萬余口被陸續遷往南郡,雜居在漢族人群當中。

五千余口被安置在武陵諸縣。望著被燒毀的數是個山寨,劉琮心中暗想,不知道多少年後又會有人聚集在此人做起蠻夷,恐怕連自己也無法杜絕,能做的只有降低這些山寨被重新啟用的數量吧。

公安再次成為了主要安置點,不過大部分是應征入伍的蠻夷的家屬,這是劉琮一貫的政策,便於管理軍隊,也是便是照顧陣亡將士的家屬,既要將士們忠誠,也好體現自己的仁義。

就這樣出發時是六千人,回南郡時是一萬一。這些武陵蠻剛開始還有強烈的對立情緒,等到他們真的分到田地,有了住房之後便漸漸安靜下來。

武陵蠻沒了,劉琮的實力卻是大增,如此好事,諸葛亮等人總算明白為何劉琮執意要親征,還如此興師動眾。當然增兵之事劉琮沒有向襄陽匯報,也一再要求金旋等人為自己保密。

蔡琳再次見到劉琮時,他身邊又多了一個小美女,起初蔡琳還以為又是那家孩子崇拜劉琮,和韓依一般跟著玩。

等到阿英坐下之後蔡琳就發現不對,這女孩子性子靜得很,而且似乎不在乎其他人,眼裡只有劉琮,劉琮也知道瞞不過,便實情相告,蔡琳雖是心中不舒服也坦然接受了這個事實,畢竟劉琮是一郡太守,平南將軍。身邊多一兩個侍女太正常了,而且這還涉及到一大群少數民族。

能夠成功平定蠻夷作亂,在劉表的功勞薄上,劉琮又增添一筆。只是這樣一來,原本鍛煉隊伍的目的卻是無法達到了,看來只有等到孫權偷襲江夏了。

當然劉琮也知道這些蠻夷內遷之後肯定會遇到在各種困難所以又特意召集諸縣縣令、縣尉等人到江陵,要求各縣長官善待武陵蠻夷,力所能及的給他們提供生產生活幫助,當然縣尉也要雖是防止蠻夷動亂。

如此一來,整個江陵駐軍便是一萬五千,這一次,劉琮再次將各兵種進行了分配,甘寧屬下水師增加到五千,劉磐騎兵增加到兩千,雖然只有五百匹馬,並不妨礙劉琮執意建立騎兵營。弓兵營增加到三千,剩下的五千便是步兵兩千,槍兵三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