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裝突擊》五百一十九 星名中子
飛飛停停,天鷹號用了二十天飛越了四光年的距離,按藍光星的飛行速度計算,天鷹號所在位置大概是一萬多年前開辟出來的。

 深入雲洞四光年之遠,洞內的雲氣密度雖然比周圍低得多,但已經比剛剛進入時高了幾倍,對戰艦的超光速飛行速度也有了一些影響,但是在不會迷失方向的前提下,葉飛還不打算就這麽返航。

 最起碼也應該飛到有可能危及戰艦安全的雲洞深處再返航,省得回去之後受到某些人的責難——俗話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但凡有人類的地方就有紛爭,沒有任何組織內部是鐵板一塊,特別是軍方這樣的龐然大物,總有那麽一小撮人混得人嫌狗不待見。

 又過了幾天,天鷹號進入雲洞已經快一個月了,按說前方的雲氣密度應該越來越高,但探測顯示的結果卻正好相反!

 不僅雲洞內的情況不對,雲洞周圍的雲氣密度同樣偏低。以天鷹號的速度,距離星雲的邊界還遠得很,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唯一的解釋就是前方的星雲內很可能有一處空洞!

 這個突如其來的發現令所有人都為之振奮,但是同時也引起了葉飛的警覺,雖然光學系統探測到的數據顯示前方沒有任何異常,但光學系統在雲洞中的作用同樣有限,葉飛謹慎地下令每次前進的距離縮減一半兒,直接改為零點五光年。

 這個距離也是光學系統的有效觀測上限,距離再遠圖像就會因為雲氣的阻擋變得模糊不清。

 越是前進。前方的雲氣密度就越低,當天鷹號飛出五光年的距離之後,光學系統通過紅外波段觀察到了一顆模糊的星球影像。

 正常情況下,被雲氣阻擋的星球根本不可能被光學系統發現,可是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少說也有幾百度,時刻散發著大量的熱輻射,這才暴露了行蹤被天鷹號發現。

 不過光學系統發現的影像太模糊,根本無法通過觀測確定這顆星球的距離,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沒過多久,這顆未知星居然神不知鬼不覺地突然消失。無論怎麽尋找也無法發現它的位置。

 若不是光學系統的影像記錄證明確實曾經發現過這樣一顆行星。恐怕包括葉飛在內的所有人都會懷疑是不是最近的氣氛太壓抑,以至於大腦出現了幻覺。

 因為這件事,天鷹號上的人員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繼續前進。盡可能搞清楚前面的情況;另一派的意見是就地折返。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兩種意見都有各自的考慮。葉飛經過仔細的反覆思量之後,決定繼續前進,但不再以距離衡量脫離超光速的時間。而是每航行一個小時,返回正常空間一次,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現意外。

 如此又過了半個月,光學系統終於再次捕捉到了那個星球的影像,這一次的影像比上一回大得多,根據這兩次發現相隔的時間,車祈計算出了戰艦飛越的距離,間接計算出了星球與天鷹號之間目前的大致距離僅有零點六光年左右。

 這個發現令所有人為之振奮,盡管艦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遠征軍的老兵,多的親眼目睹過十幾個星系,少的看過了三五顆恆星,但這一次與以往不同,星雲內部的星體誰不想見識見識?

 三大航天國外加歐洲艦隊,走出過太陽系的軍人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進過星雲的,滿打滿算就是艦上這千把人罷了。

 但是天鷹號與星體的距離越近,葉飛就越發地小心,光學系統看不清前方的情況絕對不出發。

 不過戰艦與星體間的距離太近了,近到又飛了幾天的時間,就發現前方的雲氣已經淡得幾近於無,但輻射水平和各種光波的強度越是接近星體,附近的雲氣在各種光和輻射的激發之下,已然由一片灰暗變成了微紅的亮色,葉飛幾乎可以肯定,前面一定有顆恆星。

 然而光學系統隨後發現前方並不像之前猜想的那樣是個巨大的星雲“蛀洞”,而是看到了星雲另一側的星空!

 也就是說,天鷹號隻飛行了區區五光年,就穿透了獵戶座大星雲。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十分地意外,但更讓人意外的還在後面,車祈挪動光學系統時意外發現,能夠觀測到的星空只有很小一部分,其余的方向依舊是厚重的星雲!

 這個發現等於是說,前面只是一個直徑更加巨大的雲洞,而不是真的穿透了星雲。

 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偏離了軌道,盡管擔心前面可能出現無法預料的威脅,但已經抵達了恆星的附近,沒有任何理由在這個關鍵時刻返航。

 戰艦繼續前進,慢慢飛出了星雲,當雲氣的密度再也擋不住前面的星體,天鷹號立即停止前進。

 觀測發現戰艦目前的位置距離恆星至少有百多個天文單位,是海王星與太陽距離的三倍還要多一些,星系外圍大概三十多個天文單位的位置,是如光環一般的兩層小行星帶,厚實的小行星帶如同寬厚的帽簷,不知道是什麽原理,小行星帶不間斷地出現莫名的閃光,就像奧林匹克開幕式看台上此起彼伏的閃光燈。

 略過小行星帶之後,星系內部有兩顆體積與類地行星接近的行星,但究竟是不是類地行星還需要進一步探測,這兩顆行星中近的一顆距離恆星也有二十二個天文單位,這樣遙遠的距離,根本不可能從恆星上接收到足夠的光和熱,除非與藍光星一樣進化出了低溫生物,否則很難產生生命——自打發現藍光魚之後,人類再也不肯將惡劣的環境與是否產生生命掛勾,只會說那裡的環境不適合出現類人或類地(類似地球)生命。

 由於天鷹號與恆星的距離太遠。這個星系的恆星看起來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光點,葉飛馬上交待車祈開始全面觀測前方的恆星。

 天鷹號艦橋上的大屏幕連續放大了幾次,將那個遙遠的恆星放到了眾人眼前,但是所有人都因為自己看到的景象愣住。

 屏幕上並不是一顆恆星,而是一顆散發著亮白色光芒的巨行星和一顆極其不起眼的小光點兒,如果不是光學系統的靈敏度夠高,能不能發現那個小亮點兒都難說。

 車祈第一時間投入了瘋狂的計算。

 “這是什麽?”葉飛震驚無比,整個人都被眼前的一驚呆了,因為他看到光學系統發現異常情況後,自動標出了屏幕上的光線路徑。一束淡淡的光離開那個小亮點之後。居然拐了個幾近九十度的彎,才最終離開!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根據初步計算,那個巨大的白亮星體正以極近的軌道繞著小亮點兒公轉!

 如果通過肉眼遠距離觀察,無論是誰一定會誤以為那顆大些的亮白色星體是恆星。小光點是伴星或者乾脆是衛星。

 而且光學系統不只能探測可見光。非可見光拍下的圖像上。一縷由雲氣組成的物質流正以漩渦狀不斷地流向那個小亮點兒。

 “頭,頭兒!”在艦載計算機的幫助下,車祈的計算速度快得驚人。可絕對不可能算錯的結果令車祈目瞪口呆,“那個小亮點兒,半徑只有十四公裡!”

 “這是什麽情況?”葉飛腦子裡全亂了,完全搞不清是怎麽一回事。

 蔣雪吞吞吐吐地說:“我覺得,這個可能……也許是顆中子星。”

 石破天驚,凡是聽到這句話的人全部呆若木雞。

 葉飛隻愣了一下就回過神來:“不對吧,中子星怎麽會發光?” 怪不得一直覺得附近的光度不足,他原本還以為是顆體積比較小的紅矮星,沒想到是中子星。

 他心裡已經接受了蔣雪的答案,不過那個小光點的亮度雖低,但光度比附近的亮白色巨行星強一些,不可能是反射的光,因此有一些懷疑。

 蔣雪解釋道:“太陽表面的溫度只有六千度不到,但中子星表面溫度有幾十萬度,怎麽可能一點光都沒有?而且你們看,這顆中子星一直在吸附附近的星雲,也就是說,它在進入星雲之後,質量一直在不斷地增加,增加的質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按現有的研究理論,中子星剛剛形成的一千年後,冷卻將由光輻射主導,也就是不斷地發光,將熱量散失掉,大約在一萬年的時間裡,中子星的表面小試一直維持在六位數。

 蔣雪並不是很懂這方面的知識,只是憑直覺,感覺到中子星吸收外來質量後會發生一些變化,通過發光散失掉一部分能量,應當是正常的現象之一!

 畢竟中子星還不是吃肉不吐骨頭的黑洞。

 “還有!”蔣雪想了想又指著磁力探測系統補充道,“這也是判斷的依據之一!”

 除了光學系統之外,磁力探測系統也一直保持工作狀態,別看距離這樣遠,但是磁力探測系統已經出現了極端的反應,恆星方向的磁力水平爆表,完全搞不清那裡的磁力強度究竟有多高。

 “這麽說,這顆中子星是帶著它的三顆行星還有小行星帶鑽進星雲之後,一直飛到了這裡?”葉飛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遇到一顆中子星,對中子星的了解極其貧乏,不過這一點並不影響他在已經了解的范圍內作出合理的判斷。

 “我想應該是這樣。”蔣雪苦笑,“我覺得應該和總部申請,在艦上派駐一位真正的天文學家,我這個半吊子,水平實在太差了。”

 “這事兒以後再說,現在申請也來不及。”葉飛擺了擺手,“嘖嘖,這家夥一路飛過來,得吸收了多少雲氣啊?”

 “肯定不少。”剪刀突然接過了話頭,“我記得蔣雪跟我提過,中子星的質量越大,半徑就越小,這顆中子星剛進星雲的時候,半徑很可能有二十公裡那麽大。現在只剩下十四公裡……”

 言外之意吸收的質量絕對少不了,不過究竟是多少,他就算不出來了。

 葉飛聽完一愣,下意識地問道:“中子星的最小半徑是多少?”

 剪刀下意識地回答道:“大概十公裡左右,怎麽了?”

 葉飛呆愣地看著屏幕說:“我知道恆星質量小的時候變成白矮星,質量中等變成中子星,質量特別大的直接就是黑洞,不過如果這顆中子星一直吸收雲氣,一直吸收到它的質量把半徑縮減到十公裡以下……它會不會變成黑洞?”

 大夥被這句話驚得同時呆住,蔣雪乾澀地回答:“有。有這個可能。但是也要看中子星還能在星雲裡飛多久,應該能計算出它在剩下的時間裡能不能吸收到足夠的質量……這件事,得專業的人來做。”

 “這我明白。”葉飛按下心頭的不安,“車祈。能不能算出中子星飛行的方向和速度?”

 “沒有問題!”車祈立即回道。

 剪刀遲疑地問:“頭兒。你想到什麽了?”

 葉飛看了剪刀一眼沉聲道:“我想確定一下中子星的飛行方向。按它鑽出來的雲洞方向看,大概方向應該離太陽系不遠。”

 “不會吧?哪有那麽巧?”剪刀下意識地反駁。

 “無巧不成書!”葉飛說,“就算不經過太陽系。路過太陽系周圍也好不到哪兒去。現在全都忙著開拓宇宙,要是將來哪一天這顆中子星飛到了哪個殖民星附近會怎麽樣?”

 大夥腦子裡同時出現了恆星與行星一同崩塌,化做無力碎片卷入黑洞的影像,登時一股寒意滲入所有人的背脊。

 “這個……頭兒,是不是擔心的太遠了點兒?”剪刀差一點笑出聲來,“這東西的速度再快,頂多也就是每秒千多公裡,再快三百倍才是光速,地球離這兒一千五百多光年,等它飛到太陽系,得四十多萬年呢!有記載的人類文明史不過五千幾百年,四十多萬年後,人類還不佔據了整個銀河系,葡區區一顆中子星算得了什麽?”

 葉飛也覺得自己有點杞人憂天了,但還是說道:“測測看吧,這東西威脅不到地球,總能威脅到附近的星系吧?心裡有個數,等將來開拓附近的星系時也能有個參考。”

 剪刀嘿嘿一笑:“這倒是真的。”

 蔣雪不失時機地白了剪刀一眼,低聲斥道:“就你能耐,中子星飛不過去,你也不想想,沒準它還沒飛出星雲,附近的宜居行星就會讓咱們佔上了呢。”

 一萬年內中子星能不能飛出星雲都不好說,但是按人類目前的發展速度,甭說一萬年,哪怕一千年之後,獵戶座大星雲附近的星系上都肯定住滿了人類。

 剪刀衝她眨眨眼睛沒說話,心有靈犀的蔣雪哪還能不明白他的意思,頓時臉上一紅。

 不再糾結這個話題,葉飛腦子裡突然冒出個想法:“怪了,你們看,那顆巨行星離中子星也太近了吧?近到成烤爐了都。”

 “它讓我想起了當年那顆熱木星。”阮鵬說。

 “沒錯,這個也是熱木星!中子星旁邊的熱木星,嘿嘿。”剪刀一陣低笑,不知道是什麽又戳中了他的笑點。

 “頭兒的意思是,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遺骸,不管之前行星與恆星之間離著多近,都會被爆炸時的巨大威力推開,不可能留下一顆距離中子星這樣近的巨行星。”蔣雪說。

 “就是這個意思!”葉飛送過去一個讚許的眼神。

 剪刀想了想說:“頭兒,你說,這顆行星,有沒有可能是超新星爆炸之後的散逸物質重新凝結出來的?”

 “開什麽玩笑,我都知道星體凝聚的時候,重的物質最容易受到引力影響,所以不管什麽樣的星系,都是內部成型類地行星的可能性高,中、遠距離形成的行星一般是氣態行星。你說說,怎麽才能在中子星附近凝聚一顆巨行星?也不知道學著點,蔣雪白娶了是不是?”

 “這個,事無絕對,以前根本沒人親眼看過中子星,都是推理出來的,哪有那麽準?”剪刀一句話說到了點子上,“看,那些雲氣除了流進中子星的,還有一部分半途被巨行星吸引,它會不會是由雲氣聚集成的?”

 “可能性不高。 ”蔣雪仔細思考了一番,終於說出自己的判斷,“我覺得,這顆巨行星很可能是它搶來的。”

 “啥?行星還能搶?”剪刀兩眼發直,差點沒成鬥雞眼兒。

 “怎麽不能?要是中子星遇上一個正常的星系,那麽強的引力,搶顆行星算什麽?”蔣雪理所當然地回答,“還有,流浪行星應該是受到外來引力的影響脫離原來的軌道形成的,你忘記藍光星了?”

 “你是說,藍光星很可能是中子星搶到這顆巨行星的時候,順帶拐了出來,又沒能被中子星引力捉住,才飛出去的?”葉飛腦子裡出現一副中子星闖進某個平靜的星系,橫衝直撞將一顆巨行星硬生生搶走,又扯著藍光星不得不飛離母星的景象。

 ps: 中子究竟能不能發光沒有找到具體資料,但是從溫度上判斷,光度應該不低,只是體積小,不像恆星那樣明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其它的觀點,歡迎發貼討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