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嬴正的戰國狂想曲》第4章 戰國狂想曲的序 終
  新大陸。

  我們來康康本時空的漂亮國。

  首先,它是個大漂亮。

  因為它真的很大。

  這個大漂亮除了東白令半島(阿拉斯加)周圍幾個島嶼,被中洲國家佔據,以外,它全有整個北神洲。包括阿茲特克王國北部的部分領地,他一個化外之王,是沒有帝國這一說的。

  而且,它是個君主製國家。

  首都是朝歌城(位於洛杉磯的一座新城)。

  它的正式名稱是:大殷聯合王國。

  國家統治者為殷王,也稱人王。這一家殷王,是舊商朝的王族。換句話說,他們就是一直在中原被地域黑、地域歧視的那群宋國人(參見寓言故事,啥蠢事都是宋國人乾的)。

  宋國在本時間歷史上被除燕國外其余各大國輪番攻滅過,最終成了中洲的一個,受列國共同保護的永久中立國。

  但它靠近齊國,自然為霸主齊國所製,一切政治制度照搬齊國,議政院中六成是齊人或齊裔宋人,三成是在齊國學習甚至長大的宋奸。

  剩下一成原生宋國人還有一半被送去洛邑上周天子的學宮。宋君也被迫多次和各國聯姻,不再保持殷商的純正血脈。

  基本上淪為各國政治犯和鬥爭失敗者的聚集之地。從此,宋人,也就是殷人,無以立國的說法在某些學派遊學者和遊俠(東方版吟遊詩人)的引導下漸漸傳開。

  但殷人極善商道,宋地因為永久中立,又抱著齊國大腿,商丘很快成為了除臨淄河南區(大河之南)之外第二個中洲金融中心。

  再後來,不斷有天下各地的豪商巨富加入其中,以端木家為首的猗家、范家、陶家、呂家、卜家、白家、第三家(田氏分支)、第四家(田氏分支)第五家(田姓分支)、第六家(田姓分支)、衛家(衛國舊民)、黃家(楚東海君的分支)以及部分楚國熊氏(逃亡封君)等各一大堆商業家族匯聚商丘。

  並不是商丘有多好,而是在臨淄他們隨時面臨著被齊國當成政治條件交換出去,或是被以田氏本家和第一家等齊國本土集團欺壓剝削。

  一旦對方在台面上玩不過他們,就會利用自己在齊國的政治影響力或是其他陰間手段,送他們去陰間,他們也沒辦法。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局面也不能維持,隨著楚國出兵強行鎖拿了一位綠了楚王后攜帶巨款逃亡宋國的無邑封君(宮廷封君,虛邑)。

  而後隨著齊軍馬上趕來保衛宋國,擊退楚軍後,經過保衛的商丘人口直接減少了四分之一。

  經過這一事件發生,另大家覺得在這也是寄人籬下,屬實不大安全。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中洲外。

  而此時的齊國已經在東洲建立了殖民點。

  為了完成大規模的殖民,並且同燕楚競爭,齊國政府展開了大規模招商。

  於是各家出錢出力出人,耗費巨資和漫長的時間,為齊國在東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在大規模的殖民完成後,五湖、東洲等數個都府、總督府已經建立,但承諾的政治權利和金融特權遲遲沒有得到兌現,從泰山半島來的田氏子弟在新大陸依舊是天龍人。

  最終由端木家牽頭,決定改變合作的策略,與中洲以齊國為主的勢力決裂,進行徹底的對抗,全方位對新大陸的各總督府、軍隊、地方展開滲透和控制。

  他們打算慢慢的用資本掌握這片遠離中洲控制的天選之地,

  在做好一切準備之後,

卻數次與周天子密談無果:周天子隻想守著洛邑安穩生活,並不想跟著一群反賊去東洲當什麽神周天子。  當時的端木家主端木子予不願再做糾纏,當即拍板,掉頭同與周法統完全相反的殷人後裔合作。

  隨後各家便利用其掌握的媒體和資助學宮、開辦粥廠、酒店、客棧、劇院等種種途徑,宣傳殷人即宋人,宋人無國之說,同時也自詡宋人。

  一些跪服金權的犬類學者提出了殷商拜祖告民而為人王,姬周祭天祀地而為天子,是本末倒置,是人的自我降格,從頂天立地之人變成了聽命上天的兒子。

  周以天子代商之人王為賊的理論,更是讓他們認為找了到絕佳的造反道理。各家成員認殷商為祖,在家徽上加入玄鳥,帶著一枚鑲嵌玄鳥的戒指以為標志,原本打造的象征周的鳳凰旗和戒指則在談崩後被憤怒的帶資本家們銷毀了。

  他們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為口號。

  實際上,秦國目前的國旗就是玄鳥殞卵奉禾旗....因此這幫子人一開始在列國活動時,時常被人當做秦國黑冰台的特務給舉報了....

  隨著輿論造勢逐漸成熟,他們選了一支遠支宋國君室,然後就扯旗造反了。

  很尷尬,說好的幾個總督府被策反的有倆都直接開始照名單抓人了,剩下的動靜也不大。

  只有東洲都府,趁著齊軍主力回本土集結,成功攻佔了都城,成為了各地的領導,但此時都沒有敢打出殷商的旗幟,僅僅稱為自治軍。

  不過此時,楚鹽城君賴氏(當事的楚神武王私生子,隨母姓)和淮北君熊氏終於在東海君黃氏的攛掇下與齊國開始了一場局部戰爭。

  這對齊國的影響並不大,正在邁向鼎盛的齊國根本不會在乎兩個封君的戰爭,而很快便擊敗了兩位封君的邑軍,包圍了鹽城。

  東海君馬上送來了求和文書,但領軍的這位司馬家將軍司馬昇異常狂妄,急於揚名立萬,直接斬殺了黃家的使者,隨後東海邑軍加入戰爭。

  要說這位也很有能量,此時如果戰敗也就平局收場,可是齊軍再次戰勝,齊軍前鋒直接兵臨大江。

  打到這一步,楚王出來收拾局面,親自與齊國談判,但司馬昇嫌楚王的態度不夠好,沒有低聲下氣的求和,反倒是一副自己是置身事外的和事佬一般的態度,這他不敢直接斬殺使者,便予以了驅逐,隨後狂攻鹽城十日,生俘鹽城君。

  而楚神武王這位在楚國評價極高的君主,見著兒子被抓了,仍然保持了平靜的態度,發出了和平倡議。司馬昇志得意滿,對楚王獅子大開口,索要巨額賠款,楚王最終力壓群臣,同意了請求。

  但問題是司馬昇一開始並不知道鹽城賴氏這貨是楚國王子,執意將其扣押回了臨淄,作為其參選議政會大司議的政績展示,楚王再三索要無果,司馬家覺得蹊蹺,於是在楚國境內活動一番便知曉了緣由。

  司馬家一下就慌張起來了,決定送還鹽城君,但是司馬昇以為奇貨可居,反而以此為要挾,要求楚國割讓鹽城以北的所有土地。

  此時正值田氏在東洲的統治出現問題,總督府受各地土豪、土司的影響,以及那幫自治反賊的暴動,稅收和發展瀕臨崩潰,田家當主面對民意洶洶,很難保住大司議的位置,司馬昇加緊活動,要為競選拿下一錘定音之功。

  此舉終於激怒楚王,楚王派出數萬正軍至淮河沿線威脅齊國,並向東洲反齊勢力輸送軍火和物資(有錢買不到的,被齊國艦隊封鎖)。

  齊國的兩院,議政院、觀政院在司馬昇的激情遊說、政治承諾以及司馬家大筆真金白銀的鼓動下,將東洲矛盾轉化為對楚矛盾,而東洲問題全部都是田家的鍋,終於將田家趕下台,司馬昇當選了大司議。

  司馬昇確實很有軍事能力,不過打敗的都是楚國縣師和邑軍,而楚國正軍則又是一個等級的對手,但現在他能調動的又是整個齊國的力量,而不是此前的彭城都軍一部兵馬。

  在他的積極運作下,很快齊國對楚國的行為由譴責發展到禁運到製裁到武裝衝突到宣戰,在司馬昇的遠程微操下,齊軍斬殺賴氏祭旗,再克鹽城,主力直接打過了大江,徹底擊潰了楚神武王的心理防線。

  楚國正式對齊全面國宣戰,動員了超過十萬選練,和三十萬正軍,以及包括東海君、舟山君、江東君、九江君、杭城君、蘇城君等十二位楚東封君共上百萬兵力的軍事力量。

  齊楚在淮、河和楚東地區,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拉鋸血戰,楚國本土三大主力艦隊:東海、南方、大員其中兩支葬身東海,齊國的中央艦隊全軍覆沒。

  雙方共計付出傷亡上百萬的情況下,隨著秦國按照慣例似的出兵騷擾韓國,實際上進行了一次變相的武裝調停,駐韓齊軍(已經被抽調成三流部隊了)臨陣脫逃導致韓軍大敗,摸清虛實的秦國大舉增兵。

  齊國終於被迫選擇與楚國停戰,送還鹽城君屍首,司馬昇索要的巨額賠款也只有先前到帳的五分之一,剩下的統統作免不說,還要向楚國開放高麗和瀛洲市場。

  這場戰爭,僅陸軍就傷亡幾十萬人,軍費就耗費兩億五千萬齊金刀,相當於當時齊國兩年半的財政總收入。

  海軍損失的大量熟練水兵和優秀炮手,以及一整支,多達四十余艘各級戰艦,具有相當戰鬥力的艦隊更是價值無法估量。因此,司馬昇下野後不久就被彭城世家子刺殺身亡。

  而田家操縱第一家的第一真名成為議政院大司議,田家當主成為觀政院大司檢,負責政策審核、彈劾。

  田家實際上控制齊國兩院後,情況則立即好轉,楚齊關系迅速得到緩解,隨後輿論將東洲的鍋暴扣在了已經在棺材裡的司馬昇頭上,由於其挑起對楚爭端,才導致的今日局勢。

  隨後一系列經濟政策和楚齊關系的恢復,使得齊國的經濟再次開始飆升,利用外交手段,將原本類似賠償的開放市場變成了與楚王幾地區互市,打開了楚國市場,齊國以強大的工業實力攫取了巨大利潤,完全彌補了東洲損失。

  另一方面,齊國加緊了對天竺黑龍王朝的入侵,反而使得此戰以後實力更上了一個台階。

  楚國此戰卻成了最後的輝煌。滿目瘡痍的楚東,封君們沒撈著好處還出了先期賠款,就算獲得了對齊戰勝的名聲也沒有任何實際好處,戰後必然要變本加厲的刮回來,這讓楚東民眾的生存環境極速惡化,加之齊國的經濟戰,楚東變得一蹶不振。

  楚王幾地區也因為此戰掏空了家底,齊國勢大力強,本身綜合國力、戰鬥力就要高於楚國,此戰又以本傷人。

  換句話說,齊國損失幾十萬陸軍、一支艦隊,雖然肉疼但完全能承受住,不會對國家發展造成傷筋動骨的特大影響。

  但楚國是打腫臉充胖子,兩大主力艦隊報銷,前期動員的十萬選練軍幾乎全部損失,其他部隊傷亡總計更是超過百萬,完全是以命換命的態度和打法震懾住了齊國人,並不是說楚國真的就有能力獨立戰勝齊國。

  倘若繼續打下去,敗的一定是楚國,齊國只是覺得因此代價有些大,不劃算,萬一打的大虧了,會影響其全球霸權。

  楚神武王用大半個楚國的家底打出了“神武”的赫赫威名,可在身後留下了南方大楚遍地的起義烽煙和革命火種。

  還有一地餓殍。

  在這八年間,殷人則成功獲得了獨立,開戰時就成為了自治領,後面第二年更是直接驅逐了齊國的派駐官員,立國為殷,國君為大殷人王。

  與周天子相對,先前參與造反的全部成為國人,並且一口氣封了五十余位公侯,這些人組成了國人共治大會,簡稱國會。

  趁著齊楚兩國打的熱火朝天血肉模糊之時,殷人一口氣策反、吞並甚至收購,拿下了五個總督區,幾乎包含了原大漂亮的全部領土和大半個楓葉。

  而開局就佔有五個總督府之地,設立三十余州的殷國土地面積已經非常膨脹,它還擁有著遠超原服務器大漂亮起點的龐大財力, 他們直接選擇了在原洛杉磯地區新建了一座國都——朝歌。

  在隨後的幾十年時間裡不斷東擴並且吞並了五湖總督府和扶桑總督府,接管了齊國的全部舊有勢力,還兼並了一些羅馬逃亡的白人的殖民點(偉大的匈奴羅馬皇帝是不會管這些海外羅馬遺民的),全據了整個北神洲。

  一邊打著實力完全不對稱戰爭一邊歲月靜好的殷國發展極為迅猛,他們在神洲建立了完整、先進的工業體系,擁有了恐怖的工業潛力和現代化的軍隊,將神洲變成了資本的天堂,也是冒險者的聖地。

  為了區別於秦國黑底的玄鳥旗,他們選擇了白底玄鳥,是真真正正的黑鳥白背景,同時為了顯示正統,將玄鳥形狀稍作改變,其頭部增加一點點留白,使得玄鳥看起來更加凶猛,仿佛一隻白頭獵鷹。

  總之,這個大漂亮的“天命”提出的要比阿妹你看早的多了,凶猛程度也高的離譜。

  殷國國父楚神武王幫他們在楚東打的這場“立國之戰”,影響也遠不止此。

  齊國勢力基本上退出東洲,對中洲和西洲的干涉力量大大增強,魏趙兩國在此戰中獲利頗豐,國內持續半個世紀無戰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向楚國封君提供雇傭兵也鍛煉了軍隊武備,實力變得更為強勁。

  秦國東出韓國拿下了幾個縣城,算是偷摸佔了點小便宜,回防的齊軍還沒動手,秦軍就停止了前進。

  燕國對殷國也沒有講什麽商周世仇,貴族老爺們有錢賺就不管那些。

  總結一下,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韓國在挨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