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越過塵煙》第五十六章:東北虎, 西北狼
  盡管我因為自己費心請來的兩位老專家,被人挖走感到遺憾,好歹南陽的事兒總算促成了。這對我這個打工者來說,多少是個安慰。

  南陽壓裂車過來之後,隨車帶了一些施工人員。由於飲食習慣的緣故,南陽工人與我們公司的技術人員在一起工作、就餐,很快就產生了一種亂象——譬如亂吃亂拿現象。因為油井壓裂,是個野外作業,像行軍的隊伍一樣,或在平原上,或在山旮旯裡,打一槍換一炮,那裡需要,去那裡,到處遊走,是個流動性的工作。且時間緊張,沒法自己起灶做飯,吃飯只能放在附近的飯館裡。若作業附近無飯館,就得到附近村民家訂餐。南陽的人馬初來乍到,作業之地與鎮子不遠,只能在飯館吃飯了。盡管夥食標準也不低,但這些人到了陝北這個地盤上,像出圈的羊一樣無所顧忌了,乾活時,要人一遍又一遍地叫;吃飯時,要煙的要煙,要啤酒的拿啤酒,自己不付錢,都記在了工作餐上。而且誰拿的,拿了多少,只有飯館自己記帳,拿的人不簽字,結帳時也沒法核對。面對這種亂象,開始我們為了讓這些遠道而來的人適應環境,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圖把活兒乾好就行。因為人家是乙方帶來的工人,我們壓裂掙錢依靠人家的設備。人家也知道我們是靠他們吃飯,所以把自己看得也比較高,完全不顧公司的夥食標準,想抽想喝,隨心所欲。這麽一來,看起來利潤不錯,實際上這些利潤大部分從這些不起眼的環節中流失了,導致成本劇增,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算。

  陳睿斯想刹住亂吃亂喝這個風氣,但礙於南陽車隊長彭成的面子,不好開口,因為那輛壓裂車被井下處收回去之後,陳總求車如渴,好不容易叫來了這輛車,不想為吃吃喝喝的事兒影響合作,畢竟不是一月半載的事兒,合同期是一年啊。怎麽來平衡這個事情呢?只有我了。因為我是打工者,不是股東。因此我咬牙堅持一段時間後,有一天,把隊長叫到跟前,先是拿出了給幾個飯館支付了的帳單,讓他看看,然後鐵著臉就給說了一頓,意思夥食標準可以給你們提高一點,但每人每天的生活費必須得固定下來,超出預算,自己去補貼,公司不擔負。彭成有點不高興,說:“行啊,知道啦,吃吃喝喝這事,畢竟是小事嘛。”

  我說:“大樹都害怕螞蟻啃呢,怎麽是小事呢?別看壓一口井三四萬元,連你們的設備租賃、人員工資等費七七八八下來,沒有多少利潤了,如果大吃大喝下去,年底估計連給你們的設備租賃費都交不上了。”

  除了公司亂象之外,還有市場亂象。因為到油田來施工打井的民營企業有當地人,也有浙江、寧夏、東北和廣州等地人,包括那個我幫他買了五口油井的廣州老楊。這些老板多數對油井的開發理念不太懂,操作程序和技術上完全空白。而我們不僅具有專業知識,還打的是長慶油田的牌子,加上兩位老專家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力,所以在民營鑽井隊伍裡,我們算是佼佼者,而且在壓裂技術服務市場,只有我們這麽一個隊伍,因而我們的工作量也比較大。自然,利潤也不錯,通常一口井,隻用兩三個小時就完了。在經營油井的人的眼裡,我們搞壓裂的,掙錢像割韭菜似的比較容易。有些人心裡不平衡了,想讓你割得不太順當,因而就產生了這麽幾種亂象:

  一是賴帳。叫你壓裂的人,開始是求著你,好話說盡,讓你趕快安排設備給他壓井。壓完之後,

就麻痹了起來。  記得寧夏鹽池的一個叫馬平的人,他有一口井,產量好高,按理說效益很好,但是,他就是不好好給錢,能拖就拖了,能賴就賴。有一次,我們支人去要,寧夏這個人就操著濃重的鹽池方言口音說道:“來啥,來啥,誰不要門牙了,就來啥。”

  他的意思,如果你要的緊,我就打掉你的門牙。

  二是賴井。你把壓裂車開到現場,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如果井裡出油少,或者沒有油的話,他就認為你們操作不當,把井給壓壞了。

  一般懂壓裂的人都知道,油井壓裂施工階段根本不存在壓壞不壓壞的現象。油井不出油,或者油量很少,除了設計的問題,還與油層的多少有關,當然還存在老板的運氣等因素。同在一個區域,人家的井為什麽都正常,偏偏你的就不出油了?再說,油田上既然把井推往社會,肯定有原因嘛。反正,這裡面環節多了,情況比較複雜,但絕對不是壓裂所致。但這些人不懂這個原理,就以此來故意欺詐,說我傾家蕩產花了幾百萬買了這口井,本來好好的,你們兩搗鼓,就給我搗鼓壞了,你看怎麽辦?

  這個事就發生在一個東北人的身上。有一次,我們給這個東北人搞完壓裂後,那個井不知為什麽原因,沒有出油。那個東北人跑到陳總辦公室,把衣服一脫,胳膊上露出幾個刀痕,氣勢洶洶地說道:“陳總,你們人把我井弄壞了,你看怎麽辦?”

  陳睿斯問道:“怎回事?”

  東北人說:“不出油!”

  陳睿斯說:“不出油是井的問題嘛,怎麽怪我們壓裂呢?”

  東北人惱了,破口大罵:“放屁!井到手之前,我們還試驗過,有油,現在沒油,你們還沒責任?別以為我是客,就忽悠我們!老子現在雖然當了油鬼子,可以前在東北的山頭上混過,見過哪個山高,哪個山險,別給我推卸責任!我砸這三百萬容易嗎?”

  東北人的意思,要我們給他賠井。

  見東北人如此耍賴,趙志濤看不下去了。趙志濤因為是股東,時不時地來公司轉轉,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交流信息。這兩年,他除了與陳睿斯合夥之外,自己還有車在油田上配屬,還有個施工隊,搞個井場基建等活兒,乾得不錯,買了房子和好車,人也大方,經常好煙好酒招呼朋友,人脈比我好。現在,見東北人耍賴,他就站起來說道:“我明白你說的意思,無非表明你是個東北虎麽?可我們西北狼也不少啊,不信去子午嶺瞧瞧!在油田這個地盤上混的人,誰不是從山林裡出來的?原油是黑的,人的心也差不多,壓裂車是硬的,人的骨頭也沒有幾個是軟的!你能揣刀子來,我也能拿!別給我亮出刀痕了,我心裡的刀痕比你還多!”

  趙志濤硬邦邦的神情和硬邦邦的話,當時就把這個東北人倒給震住了,立刻說起了軟話,但他依舊胡攪蠻纏,堅持要我們給他賠井。當時我們沒答應,結果第二天,一個領導打來電話,口氣溫和地說了東北人的訴求,有理有據地指出了那口井在壓裂前和壓裂後的變化。意思這次損失太大了,要站在東北人的角度想一想,就權當你運氣不好,開車在路上碰上了一個正要自殺的人,你想救他,卻死在了你手裡。如果追起責任來,你能脫離乾系嗎?多的拿不出來,區區幾十萬,你總能拿得出來吧?

  陳睿斯聽了這番說辭,跟我們商量,我們也覺得這個東北人能把領導搬出來,肯定有背景。在油田這個陣地,我發現就是荒野裡亂跑的野兔,都有幾個沾親帶故的窩窩。況且,領導出面,你不能不給面子。最後,陳睿斯咬牙拿出了30萬,了結了此事。給人家把井壓了,最後還倒貼了這麽多,這個事誰遇到,心裡都發噎。

  像這種欺詐現象屢見不鮮。有的老板買了好井,出油好,效益好,跟人家合作,就很順溜;有的買了破井,就找機會賴帳,要麽分文不給,要麽多少給一點,然後就給你找個借口,像掛燈泡似的掛了起來。這個黃,那個欠,算起來我們掙了不少錢,實際好多都在空中掛著, 諸如此類的現象特別多。譬如陳睿斯的股東孫子龍在靖邊組織施工,很多錢就要不回來。陳睿斯問起這個情況時,他就說:“有的純粹耍死狗不給,有的以打官司為借口,故意拖延。”在他的手裡,好多錢就這麽黃了。

  在這種環境下,我們這些壓裂隊,像在山林中覽食的羊群,到處奔跑,稍不慎,就被狼咬住了。人吃的虧多了,就會警醒起來。後來,為了防患於未然,我首先在技術和施工質量上加強了管理,對個別不作為的技術員做了調整,連司機和現場打雜的,都給做了培訓。所以,我們上去施工的時候,都是一整套班子都跟上,各個環節都做到嚴防密布、丁卯配合,不給他人留下任何把柄!一旦工作起來,經常在山上熬個一天一夜。我知道這種管理是狠了一點,但不采取措施,我們就會被這些亂象給困住了。因為在這個油膩膩的土地上,畢竟利大於弊。不論多麽艱難,搞壓裂的人前仆後繼、趨之若鶩。那裡有井,那裡就有壓裂的車隊。對我們這些搞壓裂的人來說,是痛並快樂著。所以,為了掙錢,為了讓公司發展壯大,我們必須加強自身和團隊的管理。

  隨著油田開采業噴井式的發展,隨著業務量的擴大,南陽的這台壓裂車還是有點力不從心。燃爆壓裂能解燃眉之急,但技術在兩個老專家的手裡,而這兩個老寶貝已經在鑽探隊服務了,我們與誰分羹,就不能與頂頭上司分。而且燃爆壓裂技術難度高,風險大,作為民企,在沒有專業技術監督的前提下,誰都不敢走這條截路,只能老老實實地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