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文明:路過人間》第23章 小姨1家初印象
夜,深了。

粵州十月的雨來得快,走得也快。

烏雲散去後,皎潔明月升起,繁星閃閃,為漆黑夜空增添了幾分神秘。

李彥已經睡著了。

他的臥室和書房都在二樓,不過鼾聲響亮。哪怕李溪安在一樓,也能隱隱約約聽到。

估摸著是累了!

李溪安推開房門,走到庭院中央。

月光灑滿庭院,在地面上鋪上了一層輕薄的銀沙。

李溪安抬頭仰望星空,突然間心裡一動,在月光中手舞足蹈起來。

太陰十二形,這個太陰會不會指的是月亮?太陰十二形口訣雲:隨太陰而動,氣血自生。所謂十二形,是指動、靜、起、落、站、立、轉、折、輕、重、快、慢等十二種運動形態。

正是:動如濤、靜如嶽、起如猿、落如鵲、站如松、立如鶴、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快如風、慢如鷹。為方便說明,十二中形態各自對應一種動物,同時配有十二種呼吸法,能夠強壯氣血,錘煉筋骨。

這可是比鷹爪功的內壯法要強大許多。

狐仙說,這太陰十二形是正宗的修行法門,傳承於九觀十二寺中的明月觀。

李溪安聽說過九觀十二寺的名號,屬於修士宗門。不過而今,九觀十二寺要麽封山,要麽沒落,已經很久不見其門人出現。說到底,還是當初和五仙人的五仙教拚的太狠,元氣大傷。之後又被朝廷鎮壓,特別是世宗滅道,針對的就是這些宗門。在經過無數次文字獄之後,九觀十二寺幾乎不複存在,活著的也是苟延殘喘。

各有各的命數!

如果當年九觀十二寺能夠和五仙教聯手,說不定能夠抵禦大真朝廷的壓迫。

只可惜,修士和術士之間,存有太多的矛盾。按照趙光明的說法,這修士與術士之間的矛盾,就好像笑傲江湖裡,華山派的劍氣之爭。再加上一些莫名的原因,使得雙方矛盾不可調和,最終著了道,落了個兩敗俱傷。

若非如此,何至於薩滿封神?

明月觀?

要麽已經不複存在,要麽就是躲在某個犄角旮旯裡苟延殘喘。

狐仙手裡的太陰十二形,估計就是當初推行文字獄時,從明月觀得到的傳承。

李溪安才懶得管明月觀是否還存在,就算是存在,估摸著現在也是奄奄一息,否則早就跳出來找大真朝的麻煩。

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台、鷹、熊。

十二種練法,早已在李溪安腦海中練習了無數遍,可以說是滾瓜爛熟。但是當他真正開始修煉的時候,卻發現這十二種練法裡,蛇、鷹兩種練法最為熟練和順暢。而其他十種,則相對而言生澀。一套十二形練下來,李溪安隻覺氣血旺盛。他仰天對月,吐出一口長氣。那氣息恍若一道氣箭,只不過在空中瞬間消散。

氣血,還是不夠強壯。

身體很累,但是精神很旺盛。

李溪安在隻穿了一條短褲,走到水井旁,打了一桶水,從頭澆下,頓感通暢。

他擦幹了身子,回到臥室換了一條短褲,然後穿上汗衫和長褲,拿了鷹爪功的秘籍,就爬上了床。

細思起來,之所以鷹蛇二形順暢,估計和綠仙以及手裡這本鷹爪功有關。鷹形,顧名思義。而鷹爪功也是由鷹的形態演化而成。這鷹爪功雖然還沒有開始修煉,但是李溪安也翻看了多次。正所謂,一法通,百法通。

而蛇形就更不用說了,自綠仙孕化之後,就一直跟著李溪安,甚至是貼身跟隨。

對於蛇的形態,李溪安當然也不會陌生。所以,他修煉的時候,

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綠仙的模樣。其他十形,還需要機緣。雖然李溪安也能打出來,但終究不如鷹形和蛇形神形兼備。不過,對於一個第一次修煉十二形的人來說,一下子練成了兩形……不對,其實只有一形。比之蛇形,鷹形還缺了幾分神韻。

俺對於李溪安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第二天,李溪安起了個大早。

此方世界,也有聞雞起舞的典故。

當太陽初升的刹那,他在庭院中練起了鷹爪功。

這鷹爪功,也叫鷹拳。

那本鷹爪功的秘籍,已經被李溪安翻看了無數遍。特別是昨夜聯系太陰十二形,竟不由自主的把鷹形和鷹拳融匯到了一處。鷹拳本身就是重意不重形的拳種,如今李溪安得了鷹形的奧妙,在配合鷹拳的口訣,打出來雖然和秘籍裡的鷹拳不太一樣,卻另有玄機。這一套拳在李溪安手中,一招三變,氣勢逼人且變化莫測。

李彥也被吵醒了,走到窗口往庭院中看。

待李溪安一套拳打完,他不由得鼓掌叫好。

“溪安,好拳。”

李溪安站在庭院裡,抬頭向二樓窗口看去。

“爸,你也懂拳?”

“看你說的,你個衰仔會打拳,你老子就不能會了嗎?”

仔細想想,感覺不太可能。

李彥要是會打拳的話,也不至於在東鄉縣城外和他一起滾車底下。

“爸,下來盤兩招吧?”

李彥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沉默片刻,“我是說,我會說會看,但是不會打。”

說完,他頭一縮,就消失在窗戶裡。

李溪安頓時哈哈大笑……

也許是覺得丟了面子,李彥一早上都顯得不太高興。

吃罷了早飯,他換了一身洋服。

這洋服是他父子在旅店時定做的,李彥一套,李溪安一套。

在這個時代,穿洋服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只不過在李溪安前世那個時代,很多人已經不再對這種西裝洋服感興趣。就好像李溪安,除了一些特殊的場合之外,基本上就沒再穿過。更多時候,他喜歡休閑一些的服裝。

“爸,探親而已,這麽隆重嗎?”

看著西裝革履,皮鞋鋥亮的李彥,李溪安有點哭笑不得。

李彥卻正色道:“尊重,這叫尊重!你懂什麽?我和你小姨有快二十年沒見了,如今登門拜訪,怎地也要鄭重一些。如果穿的邋裡邋遢,不僅僅是丟了你我父子的臉面,你娘親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顏面無光的。”

“至於嗎?”

“當然至於,趕快給我去換衣服。”

在李彥的催促下,李溪安無奈的換上西服洋裝。

當他走出來的時候,李彥的眼睛頓時一亮:“嗯,不錯,不錯,有我幾分當年的風采。”

“爸,我怎麽覺得,衣服有點小了?”

李溪安卻感到很不自在,不停的扭動。

“小了?不會吧,不是剛做的嗎?那個裁縫據說手藝很好,怎麽會小了呢?”

李彥走上前,打量起來。

李溪安卻感覺到不對勁兒了。

李彥和他的身高差不太多,甚至比他還要高一點。

可現在,當李彥和他站在一起的時候,他卻發現,他好像變得和李彥一樣高了,甚至,還略微的高了那麽一絲絲。

“這粵州人太欺生,剛做的衣服就不合身,回頭找他們算帳。”

李彥嘟囔著,退後兩步又打量了李溪安兩眼。

他也覺察到有點不對勁,但又說不太清楚,究竟是哪裡不對勁。

“算了,先湊合一下,等回來再說。”說著,李彥拎著兩盒點心和兩瓶酒,一邊往外走一邊道:“小是小了點,不過沒有大礙,看上去還是很精神嘛。”

李彥話說到這個地步,李溪安也不好再推脫。

他快走兩步,追上了李彥。

“歸德門木牌坊十六號。”

李彥攔了一輛黃包車,說明地址。

“待會兒見到你小姨,要穩重些,不要失了禮數。”

“爸,小姨一家在這邊做得什麽營生?”

“呃,巡檢。”

“啊?”

“前兩年你小姨來信,說是王苗苗,就是你小姨夫當上了大浦角巡檢。”

“巡檢?小姨夫是在公門勾當?”

“什麽勾當,就是個破巡檢,還是個從九品的副職。”

“那也是官呐。”

李溪安倒不是震驚別的,而是驚訝小姨夫的官身。最重要的是,他父子而今可背著通緝呢,這麽大搖大擺的登門,是不是不太妥當?

李彥當然聽出了他話語中的意思,卻顯得不太在意。

“王苗苗敢吃裡扒外,我罵死他。”

“爸,你這麽厲害嗎?”

“我跟你講,從小到大,王苗苗就沒有罵贏過我。小時候,和我吵架,還被我罵哭過。如果不是你娘親和你小姨維護,我一定罵的他狗血淋頭。”

李溪安輕聲道:“這麽大的仇怨,要不咱們別去了。”

“為什麽不去?這麽多年沒見他,我可想念的緊呢。”

“可是……”

“放心吧,王苗苗雖然貪財好色,且愚蠢呆傻,可他那人挺講義氣的,你不用害怕。”

聽您這話的意思,小時候您可是把人得罪的不輕啊。我倒是不擔心別的,可如果他要揍您,我幫不幫忙呢?

李溪安雖然這麽想,但也放下心來。

聽得出,老爸和小姨夫的關系應該不差。

發小,嗯,就是發小。

只是不知道這麽多年不見,小姨夫是否還能如從前一樣呢?

父子二人在車上一邊閑聊一邊觀看沿途風景,大約快一個小時左右, 李溪安已經有點坐不住了,車終於停了下來。

車夫氣喘籲籲,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粵州的十月,還挺熱的。

那車夫光著兩個膀子,身上的汗衫已經濕透。

他放下車把,指著前面一條街道:“兩位先生,前面就是木牌坊,小人這車沒辦法過去。你們順著街道往裡走,左邊單號,右邊雙號。您說的十六號,應該是在右邊,估計不難找。”

“辛苦了!”

李彥付了車費,李溪安則拎著禮物,按照黃包車夫手指的方向進了一條小巷。

“二十六,二十四,二十二……嗯,十六號,就是這裡!”

李彥在一個庭院門口停下腳步,手指著緊閉的大門笑道:“就是這裡了。”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三合院格局。根據周圍的環境可以看出,這裡是粵州的鬧市區。住在這邊的人,應該挺有錢的。

“小姨一家,看上去過的不錯嘛。”

“那當然,王苗苗可是官呐,吃完上遊吃下遊,他管著粵江沿線的巡防,又怎可能過的不好?”

“爸,你好像有點酸。”

“胡說,我算什麽,還不去敲門。”

李溪安笑著上前,叩響了門扉。

啪啪啪,三聲門響,過了一會兒就聽從庭院中傳來溫婉好聽的女人的聲音。

她說的是粵州話,而語速很快,李溪安只能隱約聽懂,好像是說王苗不在家,有什麽事去大浦角巡檢司找他。

李彥的臉色微微一變,推開了李溪安。

他深吸一口氣,用微微顫抖的聲音道:“燕君,是我,姐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