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手資料後,知道事情急不來,我們一行就回到北平。
拿到雇傭費後劉雲樵還說下次還有這事一定要找他,我笑著答應下來。
回到家根據得到的消息,我繪製了一張地形圖,發現有幾個地方都適合藏兵於山,於是讓何雙派出一些技工和機器跟魏勇到太行建設基地。
接到我的消息何雙好奇問我為什麽這麽做,還說在重慶留下技工可以將生產線改進一番。
我告訴他接下來國家局勢將會動蕩不安,不僅這一次,為安全計我將轉移整個兵工廠到太行,魏勇他們接下來也將留在太行建設基地。
何雙覺得現在全國統一不會有問題,但在我的堅持下還是慢慢把兵工廠轉移到太行。
果然,沒過多久錢延麟就通知我將會有人來接收兵工廠,幸好我已經將兵工廠轉移,至於其他產業,有林老的面子在沒人打算強搶。
除了將親信任命各地,光頭大力促成軍隊整編希望大權獨握,在他的裁兵計劃影響下各系軍事首領跟光頭矛盾重重。
由於先前李宗仁致使光頭下野甚至要出國尋求支持,於是戰爭後針對李宗仁光頭借由一統全國的聲望拆分李宗仁的軍隊。
為免馮玉祥實力擴張,光頭把河BJ津等地劃給閻錫山,將馮玉祥的勢力擠出山東攆回西北,使得馮玉祥十分不滿。
將河BJ津等地劃給閻錫山引起馮、閻二人爭鬥,閻錫山派手下出任各地後,光頭也在閻錫山的勢力范圍中安插人手。
種種操作使得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逐漸認識到若不堅決抵抗,財富地位不保,於是決定聯盟與光頭兵戎相見。
在李、閻、馮整軍備戰之時也不忘聯絡東北的張學良,希望東北軍加入他們的聯盟與光頭對抗,同時光頭也意識到此時張學良的軍力十分重要,也派遣特使希望與張學良達成聯盟。
在兩方都與張學良接觸之後,由於東北軍內部意見紛紛得不到統一,張學良自身也並不想加入這場大戰,於是出面調停,然而此時雙方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只能戰場決定成敗。
戰爭一開始,光頭軍隊來勢凶猛,又有空軍配合作截,歸德被順利佔領,初戰得手,但聯盟方也反應過來,在光頭軍隊佔領歸德後,閻錫山調楊耀芳軍及張會詔軍的一部前往增援,也派孫良誠、吉鴻昌協同作戰。
雙方展開持續激戰,十余日後,光頭軍隊不敵撤到了魯西南。
與此同時,在廣西境內與粵軍交戰的李宗仁、張發奎部為了配合閻、馮聯軍,揮兵北上,進入湖南,5月18日克永州、祁陽,28日下衡州、寶慶,先後佔領長沙、嶽陽,前鋒進入湖北境內。
在光頭不得不兩線作戰的時候,馮玉祥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向光頭平漢線軍隊發動全線進攻,激戰兩晝夜,平漢線軍隊潰敗,退向漯河以南。
本可直取信陽、與桂軍會師武漢,但為殲滅光頭主力,馮玉祥調整作戰計劃,移師豫東,布置口袋陣。
戰鬥受挫之後,光頭在隴海線集結兵力再度發動進攻,並親赴柳河督戰,集中劉峙、蔣鼎文、陳誠等部及教導師三萬余精銳,配以炮兵,由杞縣、太康向西北軍陣地攻入,企圖經通許、陳留襲取開封,但這正好投入了馮的口袋陣,使得光頭軍隊陷入保包圍,奮力突圍才撤出包圍圈,晉軍趁勢輕取濟南。
聯軍一時打的光頭潰不成軍,然而局勢變化發生在湖南戰場,
在李宗仁、張發奎準備攻入湖北時,光頭組織何鍵、錢大鈞、夏鬥寅三路軍反攻長沙,調海軍陳紹寬率艦入湘協攻,並令一路尾追桂軍入湘的第八路軍蔣光鼐、蔡廷鍇兩師出兵衡陽。 6月9日,蔣、蔡兩師佔領衡陽,張桂軍首尾不能相顧,便退出嶽陽、長沙,反攻衡陽。月底,雙方在湘南激戰,張桂軍潰敗,於7月4日退回廣西。
解除了李宗仁、張發奎所部,光頭又將孫殿英困守的隴海、津浦三角地帶的亳州拿到了手,解除了側翼的威脅,隨即任命劉峙為津浦路總指揮,從隴海線抽調陳誠、馮軼裴、胡伯翰、胡宗南、楊勝治等師及陳調元的三個警備旅到津浦線增援,又將蔣、蔡兩師也調到津浦線,將李楹布師由海路運至青島登陸。
大軍集結完畢後光頭髮起總攻重新向領濟南,此時光頭在津浦線部隊遠超晉軍,晉軍不敵往黃河北岸撤退,閻軍在津浦線的失敗,對整個戰局形勢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在晉軍撤退時,馮玉祥在隴海線發動了以徐州為目標的火力攻勢,希望將津浦、隴海兩線聯成一氣,挽回頑勢,與晉軍會師徐州。
於是在隴海線接連發動攻擊,激戰七晝夜,光頭隴海防線搖搖欲墜,幾乎要下達撤退指令,但因連日大雨戰鬥不休,將士疲憊,彈藥物資得不到補充,晉軍也不予配合,馮玉祥終不得不停止進攻。
此後光頭決定對黃河北岸晉軍取對峙監視態度,而把津浦線蔣、蔡、李及陳誠、胡宗南等部調到隴海、平漢線方面來,將進攻重點放在平漢線上,同時進擾隴海線西段以截斷西北軍退路。
馮玉祥認為還有可以與光頭一戰,便將平漢、隴海戰線縮短,集結兵力於鄭州外圍,想在晉軍協助下背城一戰,挽回頹勢,但閻為保存實力, 令隴海線晉軍也向黃河以北撤退,造成馮困守孤城的局面。
此時戰爭局勢已經明朗,未免雙方血戰到底,保存中國整體軍事力量,張學良決定出兵華北武裝調停。
閻錫山接到東北軍入關的報告後,為避免力量受損,張學良又是打著調停的口號入關,於是決定按兵不動。
東北軍每到一地,即通知晉軍讓防,於是東北軍一槍未發,和平接收了平、津等地。
東北軍入關,閻錫山退回山西,李宗仁退回廣西,只有馮玉祥孤軍奮戰,在局勢明顯不利的情況下,光頭派人拉攏馮玉祥麾下將領,許諾高官厚祿,使得馮部下相繼倒戈。
同時隴海線光頭軍隊攻入開封,向鄭州進軍,為避免馮玉祥死灰複燃,光頭宣布赦免參與中原大戰的諸多將領。
見無力抵抗,李、閻又赴鄭州希望馮玉祥共同發表停戰通電。馮玉祥見大勢已去,無奈宣布下野,閻、馮、李聯電張學良,表示願意停戰,和平談判。
戰後馮玉祥領導的西北軍徹底瓦解,分裂成了四大派系,閻錫山領導的晉綏軍也受到重創,內部的商震和傅作義等將領也前後聯合成一個系別。
東北軍因為進入關中幫助中央軍,所以在戰後得到了華北的地盤,緊隨其後又收編了大量的西北軍和晉綏軍派系的殘余勢力,一舉成為全中國第二大的軍事派別。
但為了處理中原大戰的善後事宜,張學良對東北事務的精力被分散,而且中原大戰後入關的大批東北軍令東北本地駐軍減少,讓日本人開始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