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老六詭事》第3章 罵罵咧咧
  1972年,我們舉家搬遷到HLJQQHE,在當地一個小縣城生活。彼時的北大荒真的是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方圓十裡人煙都非常非常稀少,肉眼可見的除了火車道,就是一片片的沼澤地和葦子。葦子杆長得特別高,正常的成年人走在裡面是看不見頭的。

  而此時我爺爺奶奶膝下已經三個孩子了,我大姑、二姑和我父親。那時候的家庭環境也非常苦,為了添補家庭收入,我奶奶每年春天都會培育一些青苗(比如像土豆、辣椒、韭菜、茄子的幼苗),然後用大框(大框,一聲。東北農村普遍用柳條編成的器具,用來裝東西。)裝好,坐火車拿到縣城裡去售賣。那時候的火車票大概兩分錢左右,但是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兩分錢奶奶其實都是舍不得花的。

  所以那時候基本都是奶奶和村裡相熟的幾個鄰居約好,凌晨四點左右上火車,三個人一起走,兩個人買火車票。碰見查票的時候一個人去廁所,查完票另一個人把票送到廁所那邊去。這樣輪著來每天都有一個人可以不用買票。

  同村和奶奶相熟的兩個婦女,我們暫且叫A和B好了。(因為時間太久遠了,我也真是想不起來她們倆叫什麽名字了。早知道有一天會把故事寫出來,我當時就好好聽了。)

  奶奶她們三個人,每天都是凌晨四點出發,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到縣城裡,再步行十分鍾到菜市場,這樣剛好趕在每天縣城的早市人流的高峰期。基本上一個小時之內,帶來的青苗就都可以賣出去。然後再馬上坐火車回家,趕在八點前到家,這樣也不耽誤這一天的農活。

  奶奶培育的青苗長勢是她們三個人裡最好的,而且奶奶是實在人,從來不會以次充好。所以奶奶在菜市場裡的口碑非常好,再加上那時候人口流動性並不大,所以奶奶賣的青苗回頭客特別多。每次一去菜市場,基本很短的時間,青苗就會被搶購一空。而A和B的青苗賣的相對是很慢的。一開始還好,約好每天三點五十在村口碰面,大家輪番買票,一起坐火車,一起賣青苗,互相之間還是個伴。但是時間久了,這A和B的心裡難免會嫉妒。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這個B就攛掇A,倆人故意約的3:30就會和出發去縣城,不帶奶奶一起走。

  我奶奶心地特別的善良,她哪裡想過這裡面的彎彎繞啊。還是按照約好的時間到了村口,結果等了五分鍾楞是沒看見這個A和B。奶奶擔心錯過火車,兩隻手臂各拐著一個大框,急匆匆的就往火車站走。那兩個大框很沉,奶奶怕把青苗顛壞,還不敢跑,只能快步走。幸好那時候的綠皮火車準時到站的時候比較少,奶奶最終趕上了火車。

  但是一直到奶奶賣完青苗之後,這A和B也沒在菜市場裡出現。奶奶也沒想其他的,覺得可能是倆人早上起來晚了或者是家裡有事,沒有提前告訴自己。於是賣完青苗之後,奶奶按平時的樣子坐火車回家。等到下了火車往家走的路上,離著遠遠的奶奶就聽有人罵罵咧咧的。聲調也不對,氣急敗壞那種。但是奶奶也沒在意,繼續往家走。

  走了一半的時候,突然從旁邊葦子裡鑽出來倆人。一看正是A和B。倆人披頭散發的,身上滿是露水。各自的手臂上還挎著大框,裡面裝滿了青苗。

  回去的路上奶奶問她倆發生什麽事了,A是個老實人,被B攛掇的一起搞事情。驚魂未定的和奶奶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這倆人早上三點半出發,但是路上應該是碰見了鬼打牆,倆人不知道怎麽著就走到了蘆葦裡,在葦子裡轉悠到現在。一直到剛才奶奶走路發出聲音,倆人這才順著聲音溜達出來。在迷路的這個時間段裡,倆人又是吐口水,又是撒尿,又是罵罵咧咧的,也沒走出來。

  有意思的是這倆人中途還因為A埋怨B吵起來互撕了一手,所以整的倆人各自都是披頭散發的。要不是因為都迷路了,倆人早就分道揚鑣了估計。

  了解了事情經過以後,奶奶開解了兩人一番,都是鄉裡鄉親的,也沒啥深仇大恨,最後倆人這個事算是翻篇了。以後的日子,三個人又是老樣子去賣青苗了。

  那時候我年紀比較小,就問奶奶,“為什麽要逃票啊?”

  奶奶說:“因為那時候咱們家窮唄,孩子還多,逃票的一個來回能省下四分錢,夠給你爸爸他們姐仨買點糖塊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