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老六詭事》第2章 黑暗中的燈光
  故事發生在1990年,也就是我出生的前一年。那時候的中國在鄧公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政策下,開始進入快車道發展期。而那時的東北農村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少人家也從土坯房換成了紅磚房甚至於起脊房(東北人對於三角形房頂的稱呼)。

  那一年我們家搬家到了一個叫莊李屯的地方。這個地方分為前後屯,前屯叫莊屯(意為大部分人都是姓莊的)後屯叫李屯(意為大部分人都是姓李的)合在一起就叫做莊李屯。而我們家新蓋的起脊房子,就在這個前屯和後屯的中間地帶,我家鄰居是一戶姓李的人家。交界地帶只有我們這兩戶人家,往前或者往後都要走一公裡左右才能看見其他人家。

  那時候鎮子裡有一個造紙廠,我爺爺在這個造紙廠裡做會計。那時候經常出差,爺爺也經常加班到深夜,然後騎著自行車從場子裡回家。從場子回家的路程大概是十幾裡路,但是那時候農村照明環境有限,再加上很多耕地,人煙也比較稀少,離著很遠就能看見哪裡有燈光。而奶奶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開著門燈,以便於爺爺回家的時候找方向。

  有一天晚上下大雨,後半夜一點多才變小。由於道路泥濘,爺爺就沒有騎自行車,選擇步行回家(那個年代交通不方便,大家走個十幾裡路都是正常運動量。我上小學的時候一開始每天都要走七八裡路的。)回家的路上過了一個叫蓋家屯的地方以後全是耕地,再走大概四裡路就到莊屯了。那時候東北的耕地裡有很多沒人管的野墳或者荒廢的墳,一直到後來國家出政策了,才開始有規模有規劃的統一遷墳。而快到莊屯前是有一處亂墳地的。那時候道路兩邊全是小樹林,樹林另一側是耕地。由於下雨之後樹下面相對路會比較乾爽,爺爺就從樹林帶裡往家走。

  走過蓋屯大概二十分鍾左右,爺爺就覺得越走越奇怪。差不多就四裡路,怎麽可能走了二十分鍾還沒見到莊屯的房子呢。照理來講以往這個時間,早就該遠遠的看見我們家的門燈了。

  爺爺心想,壞了,應該是碰見了“鬼打牆”。(鬼打牆,又稱鬼砌牆、鬼擋牆,傳統上民間對夜裡或郊外、墳場獨自在路上迷路的一種說法。但也有山友自稱在白天時,於深山行走時曾發生類似鬼打牆的經驗。多發生獨自一人時,亦有兩人以上,甚至集體發生的例子,但該情形較為罕見。具體鬼打牆形成的原因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百度上搜狗一下。民間對於鬼打牆破除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幾點,抽煙、撒尿、破口大罵。)

  爺爺膽子其實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經歷過被打鼻子的事情以後,對這些還是保持著一定的敬畏的,所以爺爺既沒撒尿,也沒破口大罵。而是默默的從上衣口袋拿出來一根煙,身體前傾劃著了火柴,點燃了一根煙。(那時候打火機是挺奢侈的玩意。基本家家都是火柴。)一邊抽煙一邊念叨:“我這也沒有香,也沒法給你上一炷香。點顆煙代替一下吧!咱們萍水相逢,我也天天打這走,你也抽口煙,咱們誰也別難為誰。”

  周圍除了淅淅瀝瀝下小雨的聲音,沒有任何回應。當然了,肯定也不可能有別的回應的,要是有回應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也可能是事故了。

  但是很神奇的事,爺爺抽完煙,咳嗽了一聲繼續往前走,這時候遠處隱隱約約的有光亮了。應該就是我奶奶給爺爺留的門燈。爺爺揣好煙和火柴,快步的朝著燈光走去。大概兩支煙的功夫。爺爺就清晰的看見了我家的燈和房子的輪廓。回到家裡也沒有跟奶奶講這個事,洗洗腳很快就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由於爺爺沒騎自行車,還是要步行去廠子裡的。所以早早的就起來了,吃過早飯就往廠子走,當然,還是要沿著樹林帶裡走的。走了大概十幾分鍾,就看見了那處亂墳地裡,有一塊墳的周圍整整齊齊的四五排腳印,一環扣一環,爺爺走近前一看,鞋底的紋路和自己的一模一樣,還有我爺爺昨天扔在地上的煙頭。

  似乎從我十幾歲聽爺爺講過這個故事之後,我就開始抽煙了。(天降大鍋,哈哈。)上學沒有錢買煙,還曾經順手牽羊的順過老爺子不少煙。畢竟這位老中醫給人家看病也不要錢,有不少被爺爺治好的病人康復以後給老爺子送煙送酒的。呃,少那麽一條兩條煙應該也發現不了。或者說發現了他也不會說我的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