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周隋之際》九十一 作戰計劃
  開皇三年(583年)三月末,7萬隋軍盡數於朔州集結,楊爽即揮師北上,直向武川,迎擊彼時尚在大青山外的突厥主力。

  武川即北魏六鎮之一,與西側的懷朔鎮一起孕育了諸多鮮卑豪傑,如高歡、宇文泰、賀拔嶽等人,引領了過去半個多世紀的北方風雲。

  朔州各軍依次離開駐地,崔澈領軍與李充同行,沿途向他請教兵法之余,也在留心李充領軍的經驗方法。

  例如安營扎寨該如何選址,行軍趕路又該派遣多少斥候等等。

  對於崔澈而言,當面目睹李充如何領軍,遠勝自己宅在後方死讀兵書。

  自出朔州馬邑以來,近半個月的時間,崔澈幾乎將李充這員宿將榨乾,二人亦師亦友,關系越發親密。

  直至四月十二,隋軍抵達白道,與突厥主力相遇,兩方相隔二十裡安營對峙。

  白道因泥土呈白灰色而得名,其位於巍峨挺拔的大青山脈,為南北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北魏設武川鎮,便是要扼控白道。

  “周齊相爭,中原內耗,每每突厥犯邊,都不願與之力戰,爭相賄賂以媚敵,故而突厥有輕視華夏之心,如今攝圖傾東部之兵來犯,必然無備,若以精騎襲之,定能破敵!”

  軍議上,李充起身侃侃而談,向楊爽獻策道。

  但這一提議卻無人附和,眾將交頭接耳,多持懷疑態度。

  崔澈作為一個雜號將軍,原本是沒有資格參與這場軍議,但他的特殊身份在軍營裡並不算秘密,楊爽也對他另眼相看,每次議事,總要召他入帳。

  過去崔澈很少發言,而是專注旁聽,但今天在李充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崔澈不再保持沉默,他起身激昂道:

  “澈有一言,攝圖自恃軍容之盛,懷輕我之心,不如大軍明日主動後撤,示敵以弱,更使攝圖松懈大意,以為我等軟弱,再於當夜如李總管所言,以精騎襲營,可獲大勝!

  “澈以為,以有備算無備,敵勢雖眾,優勢在我!”

  李充聞言,向崔澈投來感激的目光,雖說崔澈人微言輕,但到底是有了支持的聲音。

  有了第一個支持者,第二位支持者也站了出來,元帥長史李徹本就認同李充以精騎襲敵的計策,主要是突厥人馬雄壯,真要硬碰硬,大青山下這7萬隋軍還真不一定能碰過突厥十余萬主力大軍。

  而聽了崔澈的補充,佐以退避三舍之策,進一步麻痹攝圖,又能增加幾分勝算,這便值得一試。

  楊爽出京前,其兄楊堅就曾仔細叮囑,讓他虛心聽從李充、李徹二人的建議,此時見李徹也出言支持李充與崔澈二人的計劃,楊爽於是問向李充:

  “李總管需多少兵馬?”

  李充滿懷自信道:

  “五千騎足矣!”

  也許是被李充自信感染,也許是覺得所需的五千騎相對於7萬步騎來說並不算多,值得一試,楊爽當即同意了這一計劃。

  既以定計,諸將散去,楊爽還要與李充商議具體細節,崔澈卻在出帳前轉身走了回來。

  “澈麾下有騎卒五百,願隨李總管擊賊,還請大王應允!”

  楊爽聞言大驚,他當然不同意,夜襲敵營不比尋常,若是有了閃失,他如何向楊麗華交待。

  但崔澈卻鐵了心要跟隨李充襲營,他堅持道:

  “以大王之尊貴,尚且親赴前線,以李總管之功勳,更需冒險襲營,都是從軍報國,澈又有何懼!若大王不許,

今日末將便在帳中長跪!”  說罷,便目視李充,似乎在說老李呀,方才我幫了你,這次該你替我說話了。

  李充少年時就是一個情緒激昂的性子,此刻崔澈所為,也讓李充隱約看見了少年時的自己,雖然他如今也才二十出頭。

  接收到了崔澈求助的訊息,李充也隨即為他勸說楊爽。

  有了李徹的助力,楊爽終於松了口,他長歎道:

  “也罷!既然子澄有報效國家之心,我亦不能阻攔,就以你率麾下騎卒,隨李總管明夜擊賊。”

  崔澈喜形於色道:

  “末將謝大王成全!”

  楊爽看著崔澈離開帥帳,讓他以楊麗華為念,務必保重自身的話最終還是沒有出口,但對於崔澈這名有勇有謀,有膽有識的少年郎卻越發喜愛,心道,麗華果真沒有看錯人。

  隨即又與李充繼續商議。

  崔澈回到自己營中,並未向麾下部曲透露半點信息,就連對張武,都是守口如瓶。

  當夜,崔澈輾轉反側,一想到明日之事,便無心睡眠,他也索性不困了,就當是提前調整作息,為明日夜襲做準備。

  開皇三年(583年)四月十三,才清晨,隋軍便拔營後撤,足足退卻三十余裡才重新扎下營寨。

  突厥哨騎將這一情報稟報攝圖,攝圖果然以為是隋軍畏懼,他與眾人笑道:

  “中原無人,以黃毛小兒掛帥,見我軍威,果然喪膽。”

  輕蔑之情,溢於言表,此前李充與崔澈都說攝圖輕敵,但有一個原因並沒有道出,便是楊爽。

  楊爽一個毫無作戰經驗的二十一歲年輕人掛帥,又怎會引起攝圖的重視。

  攝圖果斷下令道:

  “傳我軍令,全軍前進三十裡扎營,隋軍退多少,我軍便進多少!”

  他顯然是要步步逼迫,·給予楊爽壓力,等那黃毛小兒不堪重壓,大舉南奔的時候,再領軍追擊,給予這7萬隋軍以致命一擊。

  在攝圖的指揮下,突厥與隋軍再次相距二十裡扎營。

  入夜以後,崔澈緊急召集麾下五百騎士,眾人集結在崔澈帳前,卻不知是為了何事。

  ‘總不能讓我們去打突厥吧。’

  騎卒張恆心想。

  他問向好友王慶,對方也是一頭霧水。

  兩人交頭接耳的時候,後邊有人提醒道:

  “噤聲,小郎君出來了。”

  張恆、王慶趕緊閉上了嘴。

  崔澈雖然長期將麾下部曲交由張武統率,自己在外地任官,但他在這些人心中威望甚高。

  畢竟犯了謀反重罪,居然什麽事都沒有,甚至要迎娶樂平公主。

  而此前背棄他的崔路等六十余人,早就被棄屍荒野,為野狗分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