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鷹揚三國》卷6 群雄逐鹿 第69章 叔侄殊途
天色方明,在兗州刺史府內百轉千折的廊間,便有一名青衣文士疾步而行。

 他那清秀儒雅的面容上掩不住一絲濃重的憂慮,所過之處不斷有府中衛士和下人躬身恭喚:“荀先生!”換作平日,他必定會放緩腳步,回以一個親切的笑容。然而此時,他卻是一路恍若未聞的疾行過去,留下身後一張張愕然的面龐。

 恰恰轉過一處院門,迎面亦有一人快步而來,兩人險些撞個滿懷,不由同時失聲低呼。

 “主公!可算是尋到您了!”那荀先生面上閃過一絲喜色,他有些近乎失態的一把執住對面那人之手,叫道:“彧正有軍機要事上稟!”

 “原來是文若啊!”那主公身長七尺,細眼長髯,一臉精悍之色,正是兗州刺史曹操曹孟德。他就勢挽住荀先生的胳臂,微笑道:“好好好!你我正是不謀而合!且隨我去瞧一件物事,而後細談軍機要事不遲!”

 那荀文若正是曹操屬下第一謀士荀彧,他平日素以沉穩縝密著稱,今日不知卻為何一反常態,在曹操連拉帶拽之下,口中不斷道:“唉呀主公啊……大事當前,你還要喚彧去看什麽……好了,不要拖了……主公,不如容彧且行且述如何……我的娘,這是什麽!”

 他絮絮叨叨的話音突然戛然而止,只因隨著曹操親手推開一間房舍的大門,一件他前所未見的物事立時呈現眼前。

 偌大一間廳堂之上,被一張丈余長寬的四方木台幾乎佔滿。而在那木台之上,竟是一幅鑿石為峰、捏土為城、水銀為河的山川地理圖。

 “天!”荀彧難以置信的行至台前,輕輕撫摸那山峰城池,越看越覺其藝巧奪天工,形態逼真至極,不由癡癡道:“主公竟能於我等不知不覺之中,做出這等世間奇物!真是令人歎服!”

 “嘿嘿!”曹操發出一陣得意的笑聲:“本將派出數百名畫師、斥侯,分赴各地先以手工繪製地圖,再匯總比對,便已歷時一年;而後,又使劉曄領五十名高手匠人,精選材質,秘密開工,又花費一年之久。卻是瞞過了你們所有人的耳目!”

 “不過,屬下觀這地圖,似乎並不完整!”荀彧俯身細觀,很快發現了瑕疵:“此圖並未覆蓋我大漢十三州的全貌,尚有數州之地不在其中!”

 “文若目光如炬啊!”曹操略有尷尬道:“因涼州、益州和交州等地太過偏遠,地形複雜至極,此前又沒有太多舊圖以供參考,所以目前尚未收錄……不過,本將派出的人手已深入其地,相信數年之後必有收獲!”

 “即使如此,也算是本朝一大創舉了!”荀彧終於回復從容,口中讚歎不絕:“以此為考,我軍在今後的戰事之中必定會佔盡先機,好!好啊!”

 他突然瞧見曹操面上並無十分喜悅之色,反而尷尬更甚,不由愕然道:“主公,您還有什麽未盡之言嗎?”

 “哈哈!這個嘛……”曹操稍一扭捏,隨即坦然道:“明人不做暗事,這種實體地圖並非是本將所創,而是抄襲了鷹揚中郎將……當日他主持討董之戰時,本將有幸在一次渤海軍的秘密軍議中列席,這才見識了這種名叫沙盤的好東西!”

 “又是鷹揚中郎將!這麽說他早在數年、甚至更久之前便已將此法用於戰事,難怪戰無不勝!”荀彧不由駭然,而後頓足道:“主公,彧適才言道有軍機大事上稟,正與鷹揚中郎將有莫大的關系!”

 “哦?”曹操伸手撐住沙盤一側,目光遊動,漫不經心道:“何妨一說?”

 “主公,彧以為……此次渤海軍看似雪中送炭,實則動機不純!”荀彧出口便是開門見山,他探手指向盤中:“依照渤海軍與我軍原先議定的方略,其四萬五千大軍進入兗州後,會從我軍身後向著袁術大軍發起突然攻擊,一舉挫其主力,然後與我軍兵分兩路,直指袁術盤踞的淮南!”

 “可是如今!”他有些憂心忡忡道:“渤海軍的行動完成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們於兗州境內突然分兵,高順領兵三萬猛攻袁術,鷹揚中郎將本人卻親領一萬五千精兵徑奔豫州而去,有消息說,其先頭部隊已然在荊豫交界之處攻下了張濟的幾處城池!”

 “此事我亦剛剛知曉,還有嗎?”曹操頭也不抬道。

 “是……”荀彧微愕,立即道:“昨夜,冀北傳來探報,渤海軍主將李進親領五千騎兵,直取袁紹屯糧重地盧奴,劫奪了過半糧草後從容退回屬地河間……袁紹攻打公孫瓚的易京原本已經佔得上風,經此一役卻因後勤不濟再也無力發起攻勢,兩軍再成對峙之局!”

 “盧奴?”曹操身軀一顫,終於回過頭來,驚道:“那裡可是袁紹進攻公孫瓚的重要中轉據點,袁紹軍幾乎所有的兵馬錢糧都是從此運往易京方向的!聽說那裡長期駐守著一支兩萬余人的精兵,且有高牆深池為據,李進雖勇,渤海軍雖強,卻又如何能以一支長途奔襲的騎兵克之?”

 “關鍵在於一個人!”荀彧目光閃動,深深一歎:“盧奴的守將是淳於瓊,他先是借故調出了城中大半兵馬,而後開城迎接李進……李進的五千兵馬一箭未發,便輕取了盧奴!”

 “竟然是仲簡!”曹操劇震道:“他果然是漢揚在袁紹身邊伏下的一顆棋子……我便一直奇怪,仲簡一直是先帝近臣,又與漢揚有生死之交,怎會投了袁紹?怪不得,怪不得!”

 “真是隱藏得好深!”他突然森然道:“渤海軍刺探之能天下稱冠,連安排臥底都是世間少有!確是令人猝不及防!”

 荀彧心頭一跳,情知曹操定是再次想起了戲志才之事,隻好移開話題道:“不僅如此,昨夜仍有一條探報:在青州方向,一支渤海軍正在迂回向著徐州幾處軍事要地運動,並擊潰了多路前去阻擊的徐州軍。陶謙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驚慌之下急調徐州各處兵馬回防,連侵入我兗州的萬余兵馬也退回了邊境!”

 “渤海軍這是全面出擊了啊!”曹操驚歎道:“這一支兵馬是何人領兵?”

 “是原泰山群盜之首臧霸,關於此人的詳情我們卻並不清楚!”荀彧皺眉道:“聽說他不久前剛剛歸附渤海軍!”

 “剛剛歸附?騙鬼去吧!”曹操冷然一笑:“若真是剛剛歸附的一支山賊流寇,能有這麽大本事擊潰了多路徐州軍?南漢揚能放心讓他自領一軍、獨擋一面?這定然又是漢揚多年前布下的一招暗棋!”

 “鷹揚中郎將……”荀彧亦呆在當場,半晌才幽幽道:“這麽說,他此番義助我兗州,果然便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發罷了!”

 “嘿嘿!這次咱們算是做了一回傻子!”曹操突然哈哈一笑:“人家利用咱們下了一盤大棋,咱們還要對他們感恩戴德。最為可笑的是,時至今日,咱們仍然對渤海軍的最終軍事目的一無所知……”

 “被人當猴耍的感覺不好受啊!”他猛然一拍木台,目光直視荀彧:“文若,你如今已是我軍當之無愧的第一智者!此次既然急急前來尋我,可曾探得了什麽端倪?千萬……莫要令我失望!”

 “主公放心!”荀彧心中一陣感動,信心十足道:“彧原本也是一籌莫展,然而遍尋渤海軍近年所有戰事舊檔,再苦思競夜之下,終於有了些頭緒!”

 “自討董之戰後,渤海軍便幾乎沒有發起過較大戰事,規模最大的一次,算是攻打青州和徐州,也不過便出動了兩萬人!然而我們均知,在渤海軍境內,至少擁有一支五萬人規模的常備軍力……而此時我們更知,渤海軍遠不止五萬人,因為他們只是此次兵分四路後的總軍力,便已達到了六萬,更不用說他們留守屬地的兵馬了!”荀彧尚是首次在曹操面前完全展現才能,迅速便進入了狀態,一路侃侃而談下去:“以渤海軍一貫的強大戰力來看,若他們集中所有兵馬隻攻一處,無論是袁紹,還是公孫瓚,都將必敗,甚至他兩人聯手,也最多不過是平手之局!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令鷹揚中郎將這位一向作風強悍的名將故意示敵以弱,一直隱忍不發呢?”

 他見曹操聽得目不轉睛,口中更是滔滔不絕:“我們是否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的推測……渤海軍雖然在軍力上獨步天下,然而卻一直在蘊育著更大的圖謀,以至於他們在如今這麽一個諸侯割據的亂局之中並不敢鋒芒畢露,平白成為眾矢之的。必須要等到一個諸侯混戰、無暇他顧的良機,這才傾巢而出,去完成他們的最終目的!”

 “能令南漢揚放棄穩扎穩打的發展良策,而做此行險之舉,他們的圖謀必然是震動天下!”曹操悚然心驚道:“究竟是什麽?說下去!”

 “很簡單!”荀彧一字一頓道:“連接東西,橫斷天下!”

 “什麽?”曹操失聲道:“這豈非是拉長防線、自亂陣腳嗎?我不信以南漢揚之能,會行此自取滅亡之道!你有什麽根據?”

 “主公,你且瞧瞧渤海軍發兵後的路線!”荀彧手指順著沙盤上一路指了下去:“自我們兩方訂立攻守同盟後,渤海軍由清河入境,已在兗州東北部建立據點。因為這一小片區域處於兗、冀、青三州交匯之處,所以在事實上,兗州在黃河以北的東武陽、陽平等地,均已落入了渤海軍的實際掌控,至此,渤海軍完全可以利用強大的水軍,巡弋於黃河上河至中遊,甚至可以直抵洛陽……”

 “那又如何?”曹操有些不以為然道:“洛陽仍是一片廢墟!因為戰亂,除了三輔部分地區,整個司隸部都快成了千裡無人煙的邊荒,他南鷹就算控制了何用……”

 “不對!”他說至此處突然一驚,習慣性的眯起了細長的雙目:“難道是南鷹要突襲長安,攻殺李郭後奪回天子?”

 “南鷹如果想要奪回天子,當日攻殺董卓後就將天子帶回渤海了,誰敢攔著?至於費這麽大事嗎?”荀彧哭笑不得道:“以彧根據種種跡象分析,南鷹另有所圖!”

 “主公尚記得當日南鷹攻殺董卓的方略嗎?”荀彧一指點在沙盤上“長安”以西的一點上:“原本憑著渤海軍的實力,根本無力攻陷長安。然而就在南鷹大舉發動前夕,突然有一支數萬人的兵馬現於郿塢,引得長安分兵以援,最終在呂布反水之下,長安城竟被輕易攻克!”

 “你想說?”曹操心間一跳:“這支數萬人的兵馬也是渤海軍?這不可能,最多不過是南鷹臨時借來的兵馬罷了!”

 “可是他們最後打出了鷹旗!”荀彧之言幾乎將曹操驚得跳了起來。

 曹死盯著荀彧:“外界皆知,那支兵馬全殲了一支李傕軍的先頭部隊後迅速銷聲匿跡,而李傕對此事一直隱而不宣,更從未透露過那支兵馬的來歷!你卻如何知之?”

 “不瞞主公,目下我荀家正有一名族人效力於長安!”荀彧坦然道:“他是李傕的主薄,在偶然的機會聽得李傕於酒醉之後吐露!”

 “原來如此!”曹操明顯松了一口氣,卻似笑非笑的瞧向荀彧:“說起來,你們荀家子弟倒也真算是遍及天下了,聽說你族兄荀諶正在袁紹帳下為謀士,而你的族侄荀攸……”

 他語聲一頓,再道:“似乎正在南鷹身側吧?”

 “主公說的不錯!”荀彧再次想起了戲志才,心中不由忐忑,強笑道:“天下紛亂,各謀出路,這原是家中長輩的訓誡!”

 “好一個各謀出路!”曹操出神了想了一會兒,才歎息道:“荀家人確是了得!想當初,荀爽先生亦與本將有著忘年之交,令本將獲益良多……可惜啊,爽公已經駕鶴西去了!”

 荀彧尚是首次聽得曹操在他面前提起荀爽,立時想起了當年轟傳一時的天乾地支秘聞,不由心中砰砰亂跳,口中更是口乾舌燥……荀家向以大漢忠臣自居,若當真從曹操口中證實了荀爽曾參與天乾地支的證據,那麽對於荀家的清譽將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都是往事了,不堪回首啊!”幸好曹操亦無意追憶往昔,他揮了揮手道:“回到正題上來!文若,依你所說,那支調開長安董軍主力的兵馬,竟是渤海軍屬下,那麽他們是如何掩人耳目長驅數千裡的?”

 “不用掩人耳目,也不用長驅千裡!”荀彧定了定神,緩緩道:“因為,他們一直就長期駐扎在長安附近!”

 “不可能!”曹操的眼神終於慌亂起來,他目光在沙盤上來回掃視:“數萬人的兵馬啊!他們駐扎在哪裡?”

 “主公,不用再看了!”荀彧苦笑道:“只能是漢中!若非如此,當年先帝怎會在宜陽與南漢揚相逢?若非如此,憑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漢中太守,怎能抵抗劉焉數年之久?現在回看漢中十余年來的戰事,當日旬月間平定天師道之戰便是十足的疑點重重!”

 “明白了!”曹操面色轉白:“漢中便是南漢揚的起源之地……他此次如此大費周章,正是要將東西兩處地盤連成一線啊!這麽算起來,南漢揚部下的精銳至少有十余萬之眾!”

 “麻煩了!”他冷汗涔涔而下,不由在室中反覆踱步:“憑著我們眼前這點實力,如何能夠與之相抗?難道真要投靠……”

 “主公,您多慮了!”荀彧終於忍不住出言:“南漢揚部屬雖眾,然而其敵更多,無論是袁紹、袁術、公孫瓚,還是馬騰、韓遂、陶謙、劉焉、劉表之流,都已將渤海軍視為頭號大敵,這也是渤海軍一直隱忍不發的根本原因!無論他如何強盛,至少在眼前,也絕計不是眾家聯手之敵!”

 “更何況!”他從容微笑道:“主公此刻所慮者,不應是如何對抗渤海軍,而是借著渤海軍強勢而起之勢,又趁著我們兩家正是同盟之時,行那水漲船高之事!”

 “恩?”曹操眼神微現迷茫,顯然一時沒有把握住事情的關鍵。

 “道理很簡單!”荀彧淡淡道:“渤海軍借我們之手擾渾了一池之水,我們何嘗不可趁亂而起?此時,袁紹、公孫瓚相攻正急,李傕、郭汜和韓遂、馬騰、劉焉之流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南鷹身上。而我們的大敵袁術已成潰敗之局,只要快速攻破袁術,那麽距離我們更近的豫州劉備、荊州劉表和徐州陶謙,就可以成為主公下一步的踏腳之石!”

 “時不我待啊!唯今之計,必須全力攻略周邊,迅速擴充實力!”荀彧目光炯炯,話語中透出強大的信心:“恕彧冒犯,若再不思進取,仍持保守之道,必當飲恨收場!”

 “彧不才!”他長掬到地:“願隨主公披荊斬棘,建功立業,還我大漢朗朗乾坤,從此一同名留青史!”

 “說得好!”曹操猛然上前,一把執著荀彧之手,眼中竟有些微微濕潤:“若非文若一番抽絲剝繭,令我豁然開朗,仍處於夢中啊!你真乃吾之子房也!”

 “主公!”荀彧心頭亦是一陣激動。身為謀士,能得主公如此品評,夫複何憾?

 “嘿嘿!今日收獲,真是令人振奮!文若之言固然有如暮鼓晨鍾,而南漢揚亦是良師益友啊!”突然間,曹操仿佛有如脫胎換骨一般,心神分外清明,他趴在沙盤一側,頃刻間靈思泉湧:“一招長途奔襲,加上裡應外合,便斷了袁本初的糧道,硬是生生扼住了攻打公孫瓚的進度,令兩家動彈不得,這一手要好生學習……還有這招東西分治,也是好生厲害,竟可同時控制數千裡疆土的天下大勢,換作是我,還可以安排漢中太守假意加入敵對勢力內部,掌握情報……說到情報,你們荀家在李傕身邊的那個族人就至關重要……對啦!”

 他突然抬起頭來,向著荀彧眨了眨眼睛:“你說,南漢揚身邊的荀攸,能不能為我們所用呢?”

 荀彧正被曹操身上那驚人的變化震得說不出話來,聞言一呆道:“荀攸?屬下也曾幾次致書前去,卻始終沒有回音,或許,他正處於南鷹的嚴密監視之下吧!所以,這個問題請恕屬下此時無法回答!”

 “是這樣啊?”曹操有些遺憾道:“那麽有勞文若繼續關注,一有消息及時報我知道!”

 “哦!一會兒,尚要為文若引見一位我們曹氏的優秀族人!”他瞧著目瞪口呆的荀彧,又是得意一笑:“此人至今仍然不為外界所知,卻已為本將秘密練兵久矣,為的便是要練出一支不遜於渤海騎兵的強大騎軍!如今,既然我軍決意要強力擴張,便不能再將他們雪藏下去了,文若,你且瞧瞧,我們究竟應該先取哪一座城池……”

 他難掩躊躇滿志之情,自顧自的一路說將下去,恨不得立時便大展拳腳,卻渾然沒有注意荀彧一時之間正已心飛神馳:公達啊,公達,此刻你究竟會在何方呢?

 “公達!公達?你發什麽呆啊!”千裡之外的群山之間,一隊輕騎正在沿著山間的隱密小徑緩緩穿行,一位黑發散肩的年輕將軍同樣難掩興奮之情,正不停口的向著身邊一位正自目不暇接的文士絮叨:“你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看呆了吧?哈哈!多少年了,終於又快要回到家了啊!”

 “看啊!到家了!”驀的,那位年輕將軍叫了起來,手指向前方隱隱露出青山綠樹之間的高大城池。身後的騎兵們也一起歡呼起來,其中一名騎兵手臂一振,“撲啦啦”一聲,一頭雄駿的鷹兒振翼向著遠方的山中之城飛去。

 那年輕將軍突然間平靜下來,回首向著那目瞪口呆的文士微笑道:“還記得你我之間的兩年之約嗎?兩年時間,轉瞬即至!而即將呈現在你眼前的,便是本將最後的秘密……待你觀後,去留聽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