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醫宋:從宋哲宗絕後開始》第76章 重編《青囊經》
  “傳陛下旨意,華醫堂華誠貢獻良方,抗役有功,特封華誠為七品太醫,擢太醫署任職。”

  華醫堂內,眾醫雲集,開封縣令費正卿朗聲宣讀完華誠的嘉獎文書。

  “多謝陛下提拔!”華誠鄭重一禮道。

  “恭喜華郎中了。”費正卿用複雜的眼神看著華誠,朝堂的爭議哪怕她也是有所耳聞,華誠去太醫院先是被太醫令不喜,又被高太后厭惡,是福是禍還難料。

  華誠曬然一笑道:“醫者本心乃是治病救人,無論身在何處,只需堅守醫者本分即可。”

  費正卿若有所思,以華誠的醫術,哪怕太醫令和高太后再不喜,恐怕最後也只能有求於他,這就是華誠最大的底氣。

  費正卿離去之後,華醫堂眾醫頓時陷入狂喜之中,如今華醫堂如日中天,華誠又被封為七品太醫,這讓華醫堂更上一層樓。

  華仁看著太過於優秀的兒子,心中五味泛陳,成為太醫乃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可是他奔波一輩子都遙遙無期,可自己的兒子小小年紀就已經七品太醫了,他這一生都活在狗身上了。

  “可是你要入職太醫署,華醫堂怎麽辦?”華茯苓忽然一愣,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

  刹那間,所有醫者心中不由浮現出一絲惶恐,華醫堂之所以有如此局面,全賴華誠的領導,如今華誠突然離開,這讓華醫堂如同失去主心骨一般。

  石和正朗聲道:“這有何難辦?太醫署也在開封城,華醫堂諸事只需按時向華誠匯報即可。”

  其他醫者也紛紛點頭,這的確是最佳的方法。

  然而華誠卻搖了搖頭道:“無需如此!華醫堂采用的分科診療,少了任何一個人皆不會影響華醫堂的運轉,包括我,此次進入太醫院,華某將會卸下華醫堂所有的職務。”

  “啊!”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如果華誠徹底放手華誠堂,那華醫堂豈不是群龍無首,忽然,所有人一愣,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那就是華醫堂的首任開創者,華仁。

  華仁看到眾人的目光都投向自己,當下怦然心動,人家都是子承父業,他竟然來個父承子業,竟然要掌管如此大的華醫堂,這可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然而華誠卻搖頭道:“我走之後,華醫堂的一切事物都由大師姐華茯苓負責。”

  “我?”華茯苓不由一愣,她沒有想到華誠將華醫堂的重任交給她,而不是自己的師父。

  石和正眉頭一皺,華誠先是將華佗大藥房交給華當歸管理,自己離開之後,又將華醫堂交給華茯苓管理,雖然華茯苓已經成為開封城獨一無二的女名醫,掌管華醫堂實至名歸,但是華誠每次都信任華家師兄弟,這讓他們這些招聘進來的外人情何以堪。

  他還以為華誠會與眾不同,卻沒有想到華誠還是不能免俗,在華醫堂推行家族式管理,如此一來,華誠當時信誓旦旦的天下醫者共醫家的豪言還有幾分真誠。

  華誠仿佛猜到了石和正的心思,當下繼續道:“師姐接管華醫堂之後,華醫堂日後的重心則是招聘和培養女醫,將華誠堂轉變成為婦科和兒科為主的醫堂。”

  “婦科和兒科!那其他醫道十二科呢?”華茯苓臉色一變,不由驚呼道。

  其他醫者也是臉色訝然,不解的看著華誠。

  華誠不答反問道:“師姐沒有發現開設住院科一來,華醫堂已經越來越擁擠了,地方已經明顯不夠用了。”

  不少醫者紛紛點頭,

隨著華醫堂壯大,前來看病的患者越來越多,再加上住院科開設,成藥作坊的擴張,大量佔用華醫堂的空間,華醫堂已經越來越擁擠了。  “那我們何不繼續購買民宅,擴大華醫堂的面積。”華茯苓不舍道。

  華三七解釋道:“大師姐有所不知,周圍的鄰居看到了華誠堂賺了些錢,紛紛坐地起價,沿街商鋪借著華醫堂崛起帶來的人脈生意興隆,哪怕華醫堂出價再高,也不願意賣店鋪,如今的華醫堂已經擴不動了。”

  華誠點頭道:“所以,為了華誠堂的未來,為了實現天下醫者共醫家的理念,華醫堂必須另擇良址,我已經斥資八千兩買下了八賢王府,在其原址上組建新的華醫堂,不!是華醫院。”

  “八千兩!”

  “八賢王府!”

  “華醫院!”

  所有醫者一片驚呼,他們都沒有想到華誠的大手筆竟然如此之大,竟然直接買下一個王府。

  華仁小心翼翼的說道:“八千兩就能買下一個王府?”

  他乃是一個普通醫者,哪裡想到竟然能夠花錢買下王府,且不說八千兩銀子乃是一個天文數字,就連買王府這等驚天奇聞,他連想都不敢想。

  華誠解釋道:“八賢王極為清廉,八賢王府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而且八賢王乃是太祖一脈,而當今聖上乃是太宗一脈…………。”

  眾人頓時恍然,對於宋朝皇家的齷齪之事,可謂是眾人皆知,當年的燭光斧影可是傳的有鼻子有眼,一直以來,太祖一脈都是小心翼翼的生存著,想來八賢王一脈是準備賣掉王府避嫌了,至於年久失修,恐怕也是一個借口罷了。

  然而普通人哪裡敢買一個王府,八賢王府可謂是有價無市,而華誠買來八賢王府並非為了個人居住,而是將其改造成華醫院,更別說華醫堂出價八千兩已經是大手筆了,二者可謂是一拍即合。

  “不知三位前輩可否願意前往八賢王府,招聘天下名醫,組建華醫院。”華誠對著石和正三人朗聲道。

  石和正頓時心中激蕩,按耐住心中的激動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華誠還是當初的那個少年,從沒有改變,八王府如此之大,可以容納多少患者和醫者,新建的華醫院將會是何等的輝煌,醫家大興計日可待。

  呂向陽怦然心動道:“一個王府般大小的醫院,此乃醫家從未有過的盛事,老夫忽然有些不想六十歲後退休了。”

  名醫唐博率先激動道:“哈哈哈,當初老夫被神醫堂灰溜溜的從開封城中心趕走,現在老夫可以堂堂正正的回到開封城中,看薛神醫是何臉色。”

  華誠見狀滿意一笑,忽然看到一旁的父親失落的樣子,不由心中一動。

  “此次招聘醫者,三位名醫負責審核,而且前往抗役的醫者優先錄取,不知父親可有合適的名額推薦。”華誠吩咐道。

  華仁不由一震,華誠此舉可謂讓他大有面子,當下朗聲道:“為父和不少醫者有出生入死的情誼,老夫修書幾封,去給那些好友。”

  華誠繼續道:“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重任要交給父親,那就是我們華家的《青囊經》失傳。孩兒在行醫的過程中,發現前人的藥方有不少錯誤之處,藥材記載混亂,頗需糾正,如今華醫堂所有的科室皆對父親大開方便之門,孩兒想請父親集醫道十四科的醫術,眾醫的智慧,重新編纂《青囊經》,以傳天下醫者,造福萬民。”

  “重編《青囊經》!”華仁頓時呼吸一滯,心中激蕩。

  這正是最適合他的工作,一旦《青囊經》在現,非但能夠重振先祖華佗的名聲,就連他這個後人同樣名傳千古。

  “那老夫就提前恭賀華郎中了。”呂向陽恭賀道,有華醫堂在,華仁的新編《青囊經》斷無失敗的可能,甚至可以超越當年華佗的原版《青囊經》也未嘗不可。

  “不敢,華仁還需諸位鼎力相助。”華仁連忙謙虛道。

  “等到《青囊經》編纂完成之時,所有參與者皆可在此醫書上署名。”華誠又拋出一個誘惑。

  三大名醫呼吸一滯,他們名氣不夠,指望他們自己編撰醫書恐怕是不可能了,如果能夠在《青囊經》上留名,未嘗不能流傳青史。

  “多謝!”三大名醫鄭重一禮道。

  華誠環視四周,如今的他終於將華醫堂的未來安排妥當,是時候可以入職太醫了。

  大宋最大的困擾就是君王早逝之問題,隨即而來的帝王年少登基,后宮垂簾聽政,甚至還有帝王絕後之奇事,引發一系列內耗,讓大宋更加積重難返。

  這一次,他要醫國,而醫國先醫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