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吾道漫漫明心路》《天元入藥鏡》
  【題解】“藥”指修煉內丹的三種基本藥物精、炁、神(道家稱為三寶),三種藥物均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為元精、元炁、元神,後天為交感精、思慮神和呼吸氣。先天為無形之體,後天為有形之物。只有先天三寶可以入藥,以為修煉之本。“鏡”者鑒也,意為向入們提供修煉之鏡鑒,以明丹道。

  【原文】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釋義】先天炁和後天氣,是修煉內丹的基本物質。先天元藏之於體內,後天呼吸之氣求之於體外。二者均極其重要,直接關乎性命,若喪其一,則性命不存。此乃人體生命之本,故為內丹所用。修煉入手,在於使後天之氣接通先天之炁,則內外相通,再以後天之氣涵養先天之炁,培補虧損,歸根複命。得此效驗,體合虛無,昏昏默默,常日如醉。

  【原文】日有合,月有合。窮戊已,定庚甲。

  【釋義】日月運轉之會合,喻言先天元神元炁之交並。元炁為先天之水,金能生水,為庚;元神為先天之火,木能生火,為甲。戊已為土,中宮為脾屬土,即指丹田之所在,脾土又喻真意。以真意會合元神元炁於中宮丹田,即窮戊已以定庚甲之意。

  【原文】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

  【釋義】真炁會合,運行周天。此時須注意上下鵲橋,以防危險。上鵲橋者鼻竅也,下鵲橋者谷道也。真炁行至上鵲橋,須舌頂上聘,開玄膺而閉天池,引之降下重樓,而入丹田。行至下鵲橋,須微撮谷道,以防漏失,導之經後三關而上升乾頂。在天象有鬥轉星移,在地理有潮漲潮落,皆為盈虛消長之機。人身真之變化,亦有進退抽添之機,合於天地造化。此處喻指周天火候,至精至微。若非師生同處細細推之,則不易全明。

  【原文】起異風,運坤火。入黃房,成至寶。

  【釋義】異為風,指外呼吸。坤為火,指丹田。此處指以呼吸之氣推動先天真,以行周天。坤火為丹田之火,即真意發動於丹田。黃房,黃為土,亦指丹田。至寶者無上之寶,即接命長生之寶。是說真意配合真炁,歸於丹田之中,補充坤腹先天之炁,以為續命結丹之本。

  【原文】水怕乾,火怕寒。差毫發,不成丹。

  【釋義】水火即指人身陰陽二,即元神元炁。二者配合,必須相當。火大則水少,水少則易乾;水大則火小,火小則易寒。差之毫發,皆不成丹。故丹書有“二八配合成一斤”之說,必須水火相當,方有既濟之功。

  【原文】鉛龍升,汞虎降。驅二物,勿縱放。

  【釋義】鉛龍、汞虎喻指人身之陰陽二炁。皆以其性而喻之:鉛龍易升,喻陽;汞虎易降,喻陰。一升一降,皆不得配合一處。修煉之人,不可縱放二物,當使真意驅使之,令其陽下降而陰上升,如此乃得二交合,以成內丹。

  【原文】產在坤,種在乾。但至誠,法自然。

  【釋義】陰陽二之交合,在中宮坤土,即丹田。交合所生之先天真,上升於乾頂。行功必須正心誠意,方能師法自然。如《陰符經》所雲:“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倘若做不到誠敬,用心不當,反會喪失命寶。要知生爾處即殺爾處,故須謹慎。

  【原文】盜天地,奪造化。攢五行,會八卦。

  【釋義】如此作為,配合陰陽,就能盜天地之靈炁,奪自然之造化。攢簇一身五行之炁,會合人體八卦之機。

  【原文】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釋義】使水升而不降,是為真水;使火降而不升,是為真火。如此水升火降,互相交合,水火相交,則性命合一,可以接命而不老。

  【原文】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驗。

  【釋義】真水升騰,流布於全體,溫潤髒腑;真火降暖,溫熙於周身,薰透四肢。這些內景都在身中,修煉之人自有體驗。

  【原文】是性命,非神炁。水鄉鉛,隻一味。

  【釋義】以上陰陽、水火、龍虎、鉛汞等比喻,其實皆指先天之性命,而非後天之神炁。而此先天性命,本來合於天地。性命水火之配合,只在求取水鄉之鉛,即水經火煉所產真。此為生人之初,一點真陽之炁,亦為丹頭。

  【原文】歸根竅,複命關。貫尾閭,通泥丸。

  【釋義】歸根竅即丹田,複命關即泥九。丹田為人生身受之根源,泥丸為人返老還童之關鍵。修煉大要在於調動下而之水,以濟上面之火,即水在丹田化而為炁,上升泥丸而補腦髓。所行徑路,即顛倒水火,運行周天,貫尾閭而通泥丸。

  【原文】真橐龠,真鼎爐。無中有,有中無。

  【釋義】功臻此境,人於玄妙。此時有真橐龠之玄機、真鼎爐之妙用,皆無形象之可言。乃系無中之有、有中之無,不可名狀。此層內景,若非真師點明,功境到時,則不可測。

  【原文】托黃婆,媒姹女。輕輕運,默默舉。

  【釋義】黃婆即真意,姹女即離火。水不能夠與火交會,須憑黃婆真意而媒合之。水火交會所產之真陽之炁,初生可采,喻為黃芽,充滿生機。采煉之時,勿忘勿助,須其自然,默默輕舉。以此真陽之炁,作為丹頭,點化全身陰質,以返先天未破之純陽。

  【原文】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

  【釋義】一日一夜之內,十二時辰之中,凡皆然動,時至神知。真意所到,皆可用功。蓋功夫至此,已入自如境界,處處皆道之所在,時時發丹之光華。

  【原文】飲刀圭,窺天巧。辨朔望,知昏曉。

  【釋義】真水真火歸於中宮,皆有中和土性,故為二土,二土為“圭”。刀喻慧劍,慧劍喻二目,二目為意之所發,乃指真意。真意所到,水火交合於中宮,產出真陽之炁,升於乾頂,化為甘露降下,謂之“飲刀圭”。修煉之道師法自然,合於天地,直通造化根源,故為“窺天巧”。朔望、昏曉之時, 皆有陰陽感合之機,修煉之士須辨之識之,以合天地之道。

  【原文】識浮沉,明主客。要聚會,莫間隔。

  【釋義】火性易浮,而水性易沉,修煉之道,須使水升而火降,變成真水真火。然後相互配合,故須識浮沉。真意為主,而水火是客,修煉之法,須以真意攢簇水火,變成水火既濟,否則水火各任其性,不得配合,各返為主,則妨礙功修,故須“明主客”。如此識得浮沉,辨明主客,則水火自然聚會,而無間隔。此四句重複以上原理,強調修煉之要,在於逆修返本。

  【原文】采藥時,調火功。受炁吉,防成凶。

  【釋義】水火聚會,生出真陽之,收攝此歸於丹田,即為采藥。采藥之時,要掌握火候。火者心也,心主意,故火候之要,在於用意。用意太過,與用意不及,皆有水乾火寒之虞,而有傷丹之凶險。故須將火候調至中和,恰到好處,方為真意,自然吉祥。

  【原文】火候足,莫傷丹。天地靈,造化慳。

  【釋義】火候既足,即須止火,沐浴溫養,以防傷丹。天地至靈,造化嚴格。此中至為精微,不可大意。

  【原文】初結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

  【釋義】煉丹結胎之功,要看個人之秉賦,道基深厚,方可完成。最終脫胎神化,要看子午卯酉四正時,調神出殼,跳出肉體樊籠。大丹了手之功,非自悟可知,須求師傳,可競全功。

  【原文】密密行,句句應。

  【釋義】以上功修,若能慎密行持,自然句句皆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