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乾心論道》第98節 襄公矩赴難先師地(三)
  何解!

  襄公矩的聲音不大,

  離得稍遠的人,若是修為不濟,恐怕都聽不到。

  但是。

  議論聲,是可以由近及遠的。

  “孔休遠大宴承湯,也、也是風流雅事嘛!”

  “是啊,仙翁會不會苛刻了些?”

  “哼!苛刻什麽?當年謝夷吾日決三百事,每日一個時辰便將郡政料理清明,余下方是會友、出遊,這才算得上風流雅士,哪裡像孔休遠一般?”

  “不錯!孔休遠將昭明郡盡數委於盛齋公,卻還敢將盛齋公品級置於他自家之下,當真是……嘖嘖嘖!”

  南側座席。

  董志張直覺得不可思議。

  謝弼、孔劭,這都是他一向引為摯交的人物,結果……

  這都是怎麽了?

  董志張長長歎息,甚至不願與對面孔劭那無有感情,緩緩掃視每個人的目光對上。

  孔劭看到——

  撫著葫蘆,唇角上翹,隻用下巴對著地的叔孫無忌。

  按著腰中長劍,視線全在襄公矩身上的陳仲。

  閉目不敢與自己對視的董志張。

  擰眉而坐,滿臉失望的徐乾。

  眼中近似噴出火來的楊鳳、高獲。

  傷重之中,竟然尚能投來憐憫的許季山……

  孔劭雙目之中,隱現瘋狂。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名望,並不能與孔衍孔盛齋相比。

  否則,世人怎麽會將“孔謝”並列,而不說是“二孔”呢?

  更不要說,將襄公矩的品級,置於自己之下。

  但!

  新學、新政、新法,本就是離經叛道之舉!

  為新必革舊!

  這些舊學赤幟,如不打壓,新學憑什麽後來居上?

  所以,孔劭堅持!

  莫說眾人非議,好友反目。

  即便舉世皆敵,又能如何?

  今日雖則人皆非我,翌日新學功成,則必人皆仰從!

  隻此一功,便當超邁前輩。

  故而,置己身於襄公矩、孔衍之上,無錯!

  孔劭最終將目光移到了大檀樹下。

  桓志也自咬牙。

  他知道孔劭看過來是什麽意思。

  不能讓襄公矩繼續這樣下去了。

  此老不愧是活了百數十年的人物,再讓他任意發揮下去,這場法會,形名說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優勢,就要蕩然無存。

  如今,等不及襄公矩在突破中自行敗亡了。

  而桓志事先在檀德台布下重重羅網,實際上也是考慮到了應對襄公矩的。

  只不過……

  桓志攥著虎符,遲遲難下決心。

  “哼!”

  就在這時。

  王承先怒哼一聲,霍然起身。

  他幾步跨到襄公矩身側,小聲告罪之後,急忙翻看冊子。

  這一翻不要緊。

  只見王承先臉色陣紅、陣紫、陣青、陣白!

  “哈哈哈!我王承先自詡非是凡俗,卻著實不敢與純仁公、盛齋先生並列,筆在何處?”

  王承先冷笑三聲,再抬頭時,目光如刀!

  那孔劭身後的孔氏子弟縮得好似鵪鶉,哪敢遞什麽筆?

  而檀德台上眾人聽見王承先的話,又是一陣大亂。

  “仙翁也被評品?”

  “仙翁是幾品?”

  “對啊,仙翁是幾品!”

  王承先找不到筆,直接動手,將寫著自己名字的那一頁乾脆撕掉。

  “王某不才,

當不得孔休遠你這中四品的抬舉!”  中四品!

  剛剛王承先說,他跟純仁公、盛齋先生同一品級?

  檀德台在這一刻,反倒詭異地安靜了下來。

  沒人議論了,眾人的目光似乎都附帶上了奇詭的神韻。

  孔休遠莫不是瘋了吧!

  孔劭對此熟視無睹,他已坦然了:“承先郎君,你可要思慮清楚。”

  王承先看都不再看他,徑直朝南側座席走過去:“王某清楚得很!某家真是瞎了眼,竟與爾等為伍!”

  王承先對著尚在震驚中的許季山、高獲、楊鳳遙遙拱手賠罪,隨即轉身去了南側原本屬於孔衍,現下空置的座席。

  “王郎君,在下殷台董志張,有禮了。”

  董子鳴悄悄對著王承先豎起拇指。

  王承先苦笑連連:“董先生,讓你見笑了。”

  董志張卻道:“見笑什麽!我此前還不是與孔休遠交情甚好,誰知他竟如此、如此!算了,且不說他,不知郎君剛剛可曾見到我等品級?”

  董志張也是心裡捏著一把汗呢!

  他跟孔劭私交好得很。

  那家夥可千萬別給他也定個中四品,乃至於上三品去!

  真要那樣,他董志張還能有臉見人啊?

  更關鍵的是。

  王承先脾氣大,能一點面子不給孔劭留。

  董志張老好人脾氣,著實不怎麽敢上去撕書!

  王承先沒想那麽多,只是據實相告:“董先生未曾見到,叔孫太守的品級純仁公已說了,此外還見到了偉長先生中六品,子正公……”

  王承先居然知道陳仲名號,且看起來頗為仰慕。

  不過,想到王承先受學於太平道宗,那麽知道陳仲名號,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陳仲此刻心思全在擔憂襄公矩。

  襄公矩在開始突破後,金紅氣息化為人形與其肉身合一,使得陳仲的望氣術都難以觀望到什麽氣息變化。

  但隨著剛剛襄公矩手段被孔劭倚仗彌虛帶所破,陳仲此刻又能見得絲絲縷縷的金紅色氣息,溢出在襄公矩頭頂。

  這絕不是什麽好的變化。

  更令人擔心的是,襄公矩此刻與孔劭針鋒相對,幾乎要把桓志新政的底子掀翻。

  一旦孔劭、謝弼再壓不住陣腳。

  恐怕桓志那裡將會隨時發難。

  因此,陳仲實在是沒有精神旁顧了。

  至於什麽品級不品級,與陳仲何關?

  不過,陳仲不關心,卻有的是人關心。

  董志張好奇追問:“子正公幾品?總不能也……”

  王承先苦笑搖頭:“孔休遠定是瘋了!他將子正公評為下八品。”

  董志張眨眨眼,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

  徐乾氣憤到發笑:“孔謝、孔謝,果真是齊名之輩。”

  叔孫無忌則摩挲著葫蘆,道:“其實還好,上下顛倒顛倒,再把襄公、盛齋兩位也請到八品,叔孫我低於子正賢弟與那兩位一品,也是服氣的!”

  董志張頓時為之絕倒。

  王承先還想了想,反對道:“那也不行,許崇德人品高潔,我是佩服的,但他學問終究低我一頭,顛倒過來,我還低他一品,最多最多,我與他持平倒還使得!”

  看起來王承先和許季山這是不打不相識,竟從完全看不上,變得生出幾分惺惺之意來了。

  幾人說話間。

  陳仲眼看襄公矩氣息愈發不穩,一顆心直向深淵墜去。

  卻說大檀樹下,郭況忽然耳廓一動,急忙返回桓志身旁,低聲道:“主公,孫俊中已至山下。”

  孫俊中就是中衛將軍孫秀。

  桓志聞言大喜!

  左手中,紫玉臥虎刹那間消失,而後便出現在了劉英手中。

  劉英那裡,恰好還有半片紫玉臥虎,兩枚半片合一,才是完整的虎符。

  而同時,桓志對郭況道:“傳命孫俊中,即刻前往山腰揚雄祠,防備有變!”

  昌山明面上的諸多布置,只是其一。

  隱藏的那些,才是桓志最大的倚仗!

  山腰揚雄祠?

  郭況將目中異色掩住,低聲領諾,轉身親去傳令,這件事情交給底下人,恐有紕漏。

  “肅靜!”

  劉英拿到虎符,便知桓志心意,站起身,得了桓志示意,當即大喝一聲。

  檀德台上,眾人再次安靜下來。

  便見桓志緩緩起身,與之同時,一股明顯的肅殺之氣,從天頂之上一寸一寸,覆壓下來。

  那是早已布好的大陣氣息!

  此前未曾引動,除去感應以上的大修士,幾乎無人察覺。

  但這一刻,許多修為較弱的士人,甚至感到呼吸不暢,生出天塌地陷般的恐怖絕望感。

  襄公矩自是不難察覺這種變化,同時這樣的威壓,也還不至於能夠拿他如何。

  轉回身來。

  直面桓志。

  “新政乃蓬萊長治久安之基,孤行之必矣。仙翁,必欲作梗乎?”

  隨著桓志此語。

  劉英毫不客氣,拔出鐵鐧,逼前一步,瞪視著襄公矩,殺氣駭人。

  襄公矩卻和沒有看到劉英一樣,對著桓志一拱手,和聲細語:“為政日新者,使利其仁、樂其義,厲之以名,引之以美,使之陶陶然之,謂‘日新’。”

  這是揚子在《法言》中闡述的,什麽樣的治政,可以稱為“日新”之政?

  讓人們培養仁心就能有收獲,堅持道義就能感到快樂。

  要做到這一點,可以用名望勉勵,可以用美好引導。

  最終使人們在仁、義之中“陶陶然”——簡單而幸福。

  這樣的治政,才是真正的“為政日新”。

  如果反過來。

  培養仁心卻遭受損失,堅持道義卻承受鄙夷,那顯然就不能被稱為日新之政。

  這樣的治政,卻還自稱“日新”,就是假的,是欺世盜名!

  “大王必行日新之政,老朽雖將死於今日,亦為大王賀!”

  桓志不由眯起雙眼,他感覺到了襄公矩的話裡有話,不對勁。

  果然!

  “然!大王今日之新政,實未得人。丁遜之弘毅之士而置於下寮,孔茂甫貞吉之臣而出於狹郡,許崇德、高慶德、叔孫勉之實乃清識吏能之才而見斥,王承先、楊鳳、徐乾堪為一洲之雛鳳而輕棄,陳子正德行之高、學問之博,舉世難匹!英才濟濟,實難盡數。”

  “而近觀大王所用,孔休遠、謝公甫一郡之材尚可,孫秀、劉英暴戾之氣未脫,郭況閹豎常伴左右,以此輩行新政,焉得不敗?”

  “你放肆!”

  劉英大怒。

  襄公矩歎息一聲,再度拱手:“願大王近賢臣、遠小人,日新日省,德修,豈無天命之保?老朽固當死矣,終當為大王驅逐小人,以複聰明。”

  桓志怒極。

  襄公矩口口聲聲說的都是他身邊有小人,然而小人全是他提拔了, 跟指著鼻子罵他有什麽區別?

  再加上孫秀已到,心中有了底氣。

  桓志當即喝命劉英動手。

  劉英一催虎符,昌山上下,數千軍士之力便即匯聚而來。

  眾人肉眼可見,頭頂威壓竟是顯化實質,成了另一輪近在咫尺的炎炎大日!

  修為不足之人,哪怕是余光瞟到一眼,都覺內火焚身,此是性靈神魂受損之兆。

  僅僅余光,都有如此威勢。

  便可以想見,正面承受之人,此刻壓力如何。

  陳仲、叔孫無忌早已起身。

  叔孫無忌按照陳仲囑托,護住了董志張和徐乾。

  陳仲則鈞平劍出鞘。

  但他卻遲遲未有出手。

  只因。

  一位除去陳仲,無人能見的襄公矩虛影,再次來至陳仲身前。

  “子正,桓志若死,蓬萊立時戰端再起,倘無可替繼之人,暫且留他一命何妨?今日之後,一切便都拜托子正了!”

  襄公矩依舊笑得很平和。

  “唉,可惜,那閹豎不在!”

  一聲歎息。

  只見高舉鐵鐧,做勢朝著襄公矩頭顱砸下的劉英,自手中紫虎處開裂,裂紋越來越大,遍布全身。

  壓頂的大日則越來越小、越來越高。

  終於,消失不見。

  桓志大驚失色。

  再看場中。

  一陣微風刮過。

  劉英如沙飛散。

  襄公矩則已經不知何時,盤坐在地,含笑閉目,了無聲息。

  乙醜,蓬萊襄公矩,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