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乾心論道》第67節 檀台中群賢撫今(二)
  “嗨呀!太山兄果然拿下了!”

  “這、文公三張副席,轉眼去了兩張,這可如何是好?”

  “是呀!都怪我等剛剛分心,謝公甫座席在北,與我們也無關呐!”

  檀德台的人群注意力,已經從剛剛山路傳來的消息上收回。

  眼下,那些白發蒼蒼,早有名望的士人,都已經得到了自己的座席。

  留下的,大多是中年、青年。

  他們關注的主要都是南側七位主座席所附帶的副席。

  此列最上首,主座席乃是平原郡名士,襄公矩。

  這一位,正是太玄十五子中“一玄”桓榮的親傳弟子,世稱“平原仙翁”,稱得上是當下蓬萊道洲太玄一脈的最正宗傳人。

  他皮膚黝黑且粗糙,看起來像農夫多於像士人。

  深深的皺紋,略顯花白的濃密胡須和頭髮,則顯示出他的年齡也已不小。

  事實上,襄公矩如今已經一百六十余歲。

  是在場所有人中,當之無愧的最長者。

  不過他突破感應很早,外表還只是五十來歲的模樣。

  據聞,他早在五十年前,修為便臻至巔峰。

  襄公矩的修為境界,也足為此地眾人之首。

  此刻,襄公矩的三張副席,均已坐滿,其中一席乃是一名總角少年,唇紅齒白、目光湛然,當是襄公矩近年來所收的得意弟子許靖。

  這許靖則是帶方郡人,出身帶方許氏,其祖父許季山,當下便坐在南側第三位。

  許季山是個看上去風流不羈的中年文士,月白色的道袍敞著懷,露出裡面穿著的絲綢袙複——也就是男式肚兜。

  許季山以仁恕愛民而知名,在被任命為臨蠶郡郡守其間,寬恕了很多郡內犯法的人,最後還用自己的官職,向桓志求情,赦免一名治下百姓,如今閑居帶方郡,名望極高。

  其祖,也曾名列太玄十五子中,是為許康。

  許季山交遊廣闊,其性格與董志張頗有些相近,如今他的三張副席早早坐滿。

  而在襄公矩與許季山之間,南側的第二位座席上,則是臨蠶郡著名高修任文公。

  此人鶴發童顏,大夏天穿著華羽大氅,卻不見一絲汗跡。

  他原本籍籍無名,但忽有一日,臨蠶郡有人在野外見到了一位有道高修,坐在城壕,面對荒野講道,而不久後,野地中的狐狸、兔子、刺蝟、狸貓等諸多動物,紛紛來到他周圍,恭恭敬敬坐下聽講。

  當時正是許季山擔任臨蠶郡郡守一職,聽說此事,當即親去查看,果然見到了任文公講道,百獸匍匐的景象。

  於是乎,經由許季山推崇,任文公霎時間聲名鵲起。

  此次法會上,南側座席本該是襄公矩之後,便排到許季山,在許季山執意謙讓下,才讓任文公坐在了第二位。

  因著任文公聲名遠播的時間不算太久,故而他也並沒有太多故舊。

  所以他身後空置的三張副席,就成了尚且沒有座位的士人們爭奪的目標。

  大家為了一席座位,依次到尚有空置副席的名士面前,介紹自己並展露才能,若是被認可,自然可以獲得一席座位。

  而除去前面三位,南側主座席上依次是高獲、楊鳳與叔孫無忌。

  高獲、楊鳳同為滄海郡人氏,不但互相間交情極佳,而且廣有門徒,六張副席,單隻他們的門徒就佔滿了。

  叔孫無忌則是獨自踞案而座,對場中所有人都愛搭不理,

三張副席雖然空著,但顯然沒有許給旁人的意思。  最後,還有一張主座席,卻是尚未有人坐上,不知是沒有抵達,還是什麽原因。

  故而,除去任文公那裡還剩一張副席,南側這邊眼看著就沒有座位可以競爭,由不得眾人不急。

  當然,除去南側這裡的座席,北側其實也有主座七席,副座二十一席。

  但來的早的士人們,多已知曉了今日論道法會的真正目的。

  蓬萊君桓志,要強行推動“形名說”替代《五行白虎通》,這也就意味著蓬萊道洲絕大部分士人心目中的驕傲——《太玄》,也將被否定。

  北側、南側,只需看主座席上的人物都是誰,便可一目了然,知道主張的不同。

  襄公矩、許季山、高獲、楊鳳,都是極具名望的《太玄》傳人,祖上均出自太玄十五子。

  任文公和叔孫無忌與太玄一脈關系不大,但也旗幟鮮明地不支持“形名說”。

  至於北側,最上首是留給謝弼的座席。

  其下依次是孔劭、丁夏、桓忎、王承先,以及兩個裝束、外貌怪異,不類蓬萊道洲人士的陌生面孔,這兩人一名舍磨騰,一名舍納蘭。

  孔劭、丁夏、王承先不必贅言,他們和謝弼的祖先雖然也都名列太玄十五子,但在當下,他們則是幫助蓬萊君桓志推行新政,主張“形名說”的急先鋒。

  桓忎,高祖雖是有著“一玄”之稱的桓榮,但卻一直是由桓伯溫傳下的桓志一支的支持者。

  如今桓志一支為蓬萊王室,桓忎則仍舊保留士族門閥立場,留守新昌郡這桓氏老巢。

  這幾人的副席,多有空余。

  比如王承先,名聲雖大,修為雖高,卻是年齡太小,願意矮身在側的士人並不多,故而三張副席皆空。

  再有就是那裝束怪異的舍磨騰、舍納蘭二人了。

  他們各自披著一件由諸多布條縫合在一起的樸素長袍,頭頂光光,自入座後便閉目低誦著什麽。

  他們在蓬萊道洲這裡顯然沒什麽故舊, 身後副席空著,卻也無人去問。

  而除此之外,誰若是去坐了北側的副席,那麽毫無疑問,就也是宣布了自家的支持傾向。

  幾百年來,蓬萊道洲以《白虎通》別傳自居,以《太玄》為榮。

  短短時間,要人們徹底拋棄這些,顯然不是一件能夠贏得廣泛讚譽的事情。

  陳仲、徐乾、謝鯤、董志張登上檀德台,所見的,便是這樣一幅局面。

  “子鳴,這裡!”

  北側,孔劭看到董志張,當即向他招手。

  董志張雖然代表董氏而來,但他畢竟修為尚有欠缺,未曾突破感應,卻是沒有資格獨踞一位主座。

  故而,孔劭那裡專門為董志張留了一張副席,他二人一向要好,卻也不奇。

  董志張聽聞招呼,又見到了好友,情緒好轉,笑著回應一聲,不過陳仲三人的座席尚未確定,他便沒有立刻離開。

  這時,謝弼也終於上來了,只剩下那磨蹭在最後的郭況、劉英二人還在山道中。

  “我等還是來晚了啊!”

  謝弼一上來,立刻抱歉一聲,遙遙對著桓志拱手施禮。

  桓志倒是笑著揮揮手不計較,示意入座。

  謝弼當下便微笑對先一步上來的四人道:“子鳴座席,自在孔休遠處。幼魚、偉長,則可隨我一道入座。”

  說到這兒,他好似剛剛想起什麽一樣。

  “唉呀!陳公尚無座席,但法會座席早已擬定,並無多余,這可如何是好!若不然,隻得委屈陳公,就在此間旁聽一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