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乾心論道》第51節 遭兵燹香塵又識才(一)
  “好!”

  楊豐信心滿滿地接住了書。

  董志張和徐乾欲言又止,這事,楊豐自己都毫不猶豫答應了,他們再說什麽,不都顯得多余嗎?

  與此同時。

  謝弼正在一處距離車隊不遠的樹蔭下,與人密談。

  “中衛將軍親身至此,桓公處誰當重任?”

  謝弼向桓志請求精銳支援,卻沒想到,帶隊前來的,竟然是桓志親自從卒伍中提拔起來的中衛將軍孫秀!

  孫秀原本出身貧賤,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寫。

  全靠桓志賞識,親自傳授他修行法門。

  於是孫秀也對桓志忠心耿耿,無論桓志到了哪裡,他都是貼身保護,極少看到他不在桓志身邊。

  而且,孫秀的修行天賦可謂極佳,據說他所修法門也是來自季漢丞相諸葛亮,為法家軍律之術,煉卒伍為陣,以虎符為中樞,只要麾下軍士足夠,修行起來幾乎沒有關礙。

  修為長進速度快,且修成之後威能極強。

  除去無關長生之外,沒有缺點。

  這法家軍律之術,在諸葛丞相手中大放異彩後,魏國也緊急搜羅法家遺書,同樣以軍律之術抗衡。

  蓬萊君桓志現在也將這些新興法門,得到了手中。

  而此人到來,鎮壓三姓的事情,就無須謝弼親自配合了。

  恰好,可以在謝弼離開北海,三姓必定松懈的時候,加以突襲!

  中衛將軍孫秀看起來沒有什麽與謝弼閑聊的興致,隨意道:“君上身邊不勞太守掛心,太守這裡要對付的都有誰?一起說了,免得本將浪費時日,快些解決,才是真的關心君上安危。”

  謝弼心中暗罵孫秀小人得志。

  不過是個再下賤沒有的軍戶出身,也敢對士族無禮!

  但在臉上,可不能帶出來。

  小人得志,那也是得志了。

  謝氏、孔氏為代表的一部分士族門閥,眼下正是與桓志合作的密切期,大家要借著新政、新法門的東風,進一步分割蓬萊道洲有限的利益,在沒有把利益分割到手,消化乾淨之前,都不能翻臉決裂。

  謝弼臉上掛住假笑:“將軍忠於王事,令人佩服!如此,謝某也不贅言,請將軍打破北海郡粱、陰、杜三姓莊園,謝某幕中掌書記粱籍,可為將軍指引內情,除此三家之外,則是學宮!”

  學宮!

  那些學子,謝弼本來是願意利用起來的。

  假如徐乾病亡,學宮中大多出身庶孽、寒門、貧家的學子,除了謝弼這個太守,還能依靠誰呢?

  謝弼只需要付出極少量的糧食,就可以收獲大批具備相當文化知識的人才的支持,將這些人充實到北海郡和白檀郡的府衙基層當中,謝氏的統治將更加穩固。

  但此前的設想再好。

  如今徐乾不死了,而且對他謝弼暗存不滿。

  那麽接下來,謝弼很難從學宮學子身上獲得支持不說,還要反過來拿出精力,對這批人進行分化、鎮壓。

  一來一去,付出與收獲,完全不成正比。

  更何況,陳仲這個危險人物,救治染疫學子,又找到了有效的治疫藥物,那些學宮學子必然會將陳仲視為偶像,接下來,他們到處傳揚陳仲的名聲,已是定局。

  此事,如何能忍!

  故而,與其留著學宮鬧心,不如趁此機會,一並除去!

  當然,讓孫秀這莽夫屠戮學宮,可謂一石二鳥。

  屠殺手無寸鐵的學子的惡名,

謝弼都不敢背。  而孫秀只要那麽做了,即便他現在得志,是桓志親信,其他人的指責議論,很可能不會給他造成什麽麻煩,但這種忌恨積累起來,總有一日會爆發,那時候,無需謝弼做什麽,這個敢於輕視士族,得罪謝弼的家夥,也將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

  “學宮?”

  孫秀也不是傻子,當即反問。

  謝弼卻是毫無心思被人看穿的惶恐,反而進一步道:“正是學宮!我奉桓公密旨,暗查喬氏藏寶,有線索指向學宮。只是學宮有徐偉長名望鎮壓,其中學子對郡府桀驁不服,謝某一直不得機會詳查。”

  喬氏離開北海郡後,便有小道消息流傳,說喬氏給他們自己布置了退路,假如在朝廷發展不順利,就會退回北海,而那退路,便是一處價值巨大的藏寶!

  絕大多數人都將此事視作無稽之談。

  士族門閥,要布置退路,只需要留下一支族人便可。

  分宗之事,早就是常例了。

  便如後漢時的大宗楊氏、袁氏之流,光郡望就各有三四處,魏武初立與袁氏爭奪天下,取勝後卻也不能屠殺袁氏宗族,原因就是袁氏太多了!

  與魏武爭天下的袁家人你殺了沒人能指責你什麽。

  但其他沒跟你爭的,甚至投入你的麾下為你做事的,你也殺了?

  你不能殺自己人,那敵對方的袁氏,你滅族一個試試,看你自己麾下的袁氏之人會不會離心離德?

  這才是真正的世家大族的底蘊與退路。

  什麽寶藏傳說,都不過是底層之人的臆想。

  喬氏離開北海郡,連分宗之舉都沒有,恐怕是他們已經預見到了蓬萊道洲將要面臨的亂局。

  這裡,根本不被喬氏認為是適合的退路所在!

  但這些事情,謝弼心裡很清楚,孫秀就不一定了。

  寶藏一說出來,便見孫秀的眼神都變了。

  謝弼心中暗笑,又繼續意有所指道:“不過, 寶藏之說,信者不多,桓公也只是命我留意,學宮中未必就真的藏有什麽,將軍可以借口三姓作亂,查過學宮後,將責任盡皆推到他們身上即可,總之不能使桓公清譽受損。”

  孫秀連連點頭,當即向謝弼告辭,迫不及待入城去了。

  謝弼看不到孫秀麾下一兵一卒,也不由得心生忌憚,招過一個遠處警戒的親信,命他傳信:“告訴粱掌記,注意著些此人手段,桓公所得軍律之術,我等世家僅是耳聞,尚不知其虛實,此次恰是個好機會,萬不能錯過。”

  親信當即應諾。

  “還有!學宮,務必引著那孫秀,給某家清理乾淨了!”

  說完,放了親信快馬回城。

  謝弼這才返回車隊,遠遠的便見陳仲等人,立在素羽安車旁邊閑談。

  當下,謝弼一抖衣袍,臉上恢復了溫文爾雅,這才近前。

  “子鳴、偉長,此寶何如啊?”

  謝弼指著素羽安車,一副感慨模樣。

  “若非桓公召集法會,乃我蓬萊道洲百年來一大盛事,我亦不得乘此寶車!”

  董志張連連點頭稱讚,徐乾也頷首致意。

  唯有陳仲,仍似神遊物外,畢竟謝弼也沒有與他打招呼,而此時此刻,陳仲實則是多多少少,以望氣之術,察辨出了素羽安車的一些神妙處的。

  只聽謝弼又道:“好了,吉時將至,子鳴、偉長,我三人這便上車安坐,準備啟行!”

  謝弼,專門將“三人”著重強調。

  董志張大驚。

  徐乾也瞬間斂去笑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