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乾心論道》第122節 冥土秘聞龍虎故事(二)
  “可惜幼輿不在,否則當能卜得此人目下何處。”

  陳仲有些可惜。

  剛剛他溯得當日操控屍魅之人的氣息,投入孔衍所得之形的瞬間。

  冥冥中便有感應,正是心血來潮之兆。

  只可惜陳仲不修卜算之術,無法借此算定那人。

  不過,雖然有些可惜,卻也已經足以說明,兩次主事之人,就是同一個!

  孔衍心中同樣明白,陳仲的猜測,已被證實!

  眼看著那好似由假成真了的人形瘋狂逃竄,在這沉沉夜色中的林間梢頭,月華之下,漸飄漸遠……

  蘇元明有點急——跑了呀!

  九環狸則尾巴繞著身子一盤,小爪子在蘇元明頭髮間扒拉出一個舒服的凹陷,直接躺下逍遙了。

  沒見識的坐騎,這兒用得著你操心?

  虧得蘇元明聽不見九環狸心裡的聲音。

  “喪心病狂!”

  孔衍對桓志空前失望。

  一名君主,竟然做挖墳掘墓的勾當!

  猛一甩袖,正自飄在樹梢逃竄的人形,扭曲兩下,化輕煙散去無蹤。

  陳仲早在檀德台上,就看清桓志為人了,對此是絲毫意外以及不必要的憤怒都沒有。

  心裡只有釋然。

  怪不得那“天下妖修總盟會”的事情奏報上去,直接就沒了動靜。

  本就是桓志做的,他當然不會自己查自己。

  “當務之急,還是要搞清楚,桓志是為了什麽在打此處墳塋的主意。”

  陳仲找不到桓志的動機。

  孔衍聞言,卻是怒哼一聲:“如我所料不差,為的定是節鉞、儀仗!”

  陳仲立刻反應過來:“臨蠶郡王世系出於孝文,直至前漢為王莽所篡,其攀附王莽,世祖定鼎後漢,方才因此罪而國除。孝武時,臨蠶郡王世系至少有一名郡王入葬!”

  孔衍點頭。

  陳仲眉頭緊皺:“桓志要那節鉞、儀仗作甚?他這就開始為他自家死後打算了?”

  孔衍道:“冥土,癡心妄想罷了!”

  蘇元明在一旁完全不知道這兩位在打什麽啞謎。

  事實上,陳仲與孔衍所說,乃是涉及到前漢,甚至中古時許多大修士的一樁公案。

  中古初,駐世的上古仙真忽然消失,隨之消失的還有全部落於記載的修行法門。

  凡俗間許多大修士失去了前路,勉強為後人留下一些殘章斷典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自救的方法。

  當時,便有大修士提出建立冥土,以此保障轉世重修的機會。

  這一提議被上百位大修士讚同,眾人齊心合力開辟了專門容納魂魄的冥土,但好景不長,因此事利害極大,那些未曾在一開始便加入其中的大修士,不肯讓自己死後,魂魄落入他人掌中。

  一場大戰,冥土破碎消亡,大批自上古便入了修行門徑的大修士一並隕落。

  自那之後,冥土不但成了許多修士心中的遺恨,而且更有許多修士的師門長輩、親朋好友隕落在爭鬥之中。

  血仇結成。

  再加上爭奪殘章斷典之風愈演愈烈。

  中古徹底落入大混亂。

  原本昆侖道洲與洪陸曾是一體,鳳麟道洲那時也並非兩分。

  結果都在中古之際,打得山河破碎。

  老子、孔子兩位先師,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中,痛心於修士間的自相殘殺,拋開一切修行法門,專一從大道本身入手,從收集到的上古三書殘句入手,

著寫了《道德》、《易術》這兩部承前啟後的,為世人闡述大道至理的典籍。  只是人世間的事情,從來不能盡如人願。

  老子留下《道德》不久便即失去蹤跡,無人知他下落。

  孔子則在留下“天下無道久矣”的哀歎後,於夢中自奠,在諸弟子面前形化扁舟,濟空而逝於天外。

  後世儒家弟子有說先師是壽終的,也有堅稱其是白日飛升的,只不過後者越來越少,不被世人所認可。

  此外,中古、近古之際,開創出諸家學派的先賢,雖然沒有任何一個飛升成仙,卻也為後人整理出了一門門來歷可考,學說完整的修行法門。

  最終前漢太祖一統天下,結束長久亂世,天下之人終於可以安穩修行。

  但這個時候,中古、近古之間的大能修士,已經絕跡。

  以至於能夠突破感應一關的,都可以被尊為大修士。

  前漢孝武帝,便是在這般情形下,決意建立冥土。

  可惜,此時的修士,早已不能與中古的那些大能相提並論。

  冥土最終成了孝武一生的汙點,勞民傷財卻毫無所得。

  而當時,孝武為了保證萬一冥土成功建立,他在死後仍舊可以成為冥土天子,下旨所有不低於郡王爵的皇室宗親,死後均以配套祭儀進行下葬,同時賜以冥庭節鉞、儀仗,入冥土後,便能夠以之組建鬼卒大軍,等待迎接孝武親臨。

  此事到了孝宣繼位後,即刻收繳天下有關記載文牘, 全部銷毀。

  故而後世知曉此事的人並不算多。

  陳仲覺得桓志應當不至於幻想冥土,以前漢孝武帝之能,都完全無法實現的事情,桓志何德何能去奢望?

  “此事恐怕……”

  “以我猜測……”

  陳仲與孔衍幾乎同時開口。

  陳仲便請孔衍先說。

  “敕封之術!”

  孔衍乾脆也不再繞圈子了。

  陳仲聽了大吃一驚,敕封之術與冥土節鉞、儀仗有關?

  這是真正的秘聞了。

  也唯有孔衍這種幾十年來,為了恢復上古禮製而悉心收集古籍的飽學之士能夠知曉。

  按照孔衍收集到的古籍所載。

  敕封之術本是上古神道一脈法門的殘留。

  上古神道與仙道近乎於並駕齊驅,專為那些修不成仙道,同時自身德行足夠高尚的上古之民而創。

  神道於天外立有神庭,協助駐世仙真治理凡俗。

  而中古曾一度建立的冥土,便是仿照神庭所造。

  冥土內,也須要有神道鎮壓,才能使魂魄得以居住、轉世、修行。

  故而,前漢孝武帝欲立冥土,便是將敕封之術加以變化,融入冥土節鉞、儀仗當中。

  後漢崩亡後。

  敕封之術被幾家大宗門,以及魏、漢、吳三家把持。

  桓志雖然獲得了蓬萊君之位,卻沒有敕封之術,蓬萊各地敕神名義上臣服於他,實際上桓志對敕神們的約束力卻很有限。

  桓志若是因此而想要得到敕封之術,便說得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