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乾心論道》第117節 太守福緣玉佩退敵(二)
  “是又如何!”

  孔蘩露想過孔氏會派人來將仙門郡奪走,但卻萬萬沒想過,來的人不是那些鼻孔朝天的嫡脈子弟,而是孔衍!

  在城外迎接到孔衍的那天起,孔蘩露就知道,自己此前的所有小心思,都將毫無意義。

  他能夠倚仗的,將僅剩下桓志因那一篇奏表,而對他的欣賞、看重。

  孔衍說別的,孔蘩露都可以退讓,唯獨此事,不行!

  安靜。

  預想中刀劍一般鋒銳的指責、批判並沒有到來。

  孔衍只是定定看了孔蘩露許久。

  這個族內的庶孽子,他此前真的沒有重視過。

  “衛石碏,義滅親。老夫不指望你能做到這一步。”

  孔衍開口,說的話,完全超出了孔蘩露的預料之外。

  “隻望你能記住,為人臣者,當以鬻伯葬絰室為榮,以姬足掩忽奔為恥。”

  儒家傳承至今,佔據主流的五行天命一派,也只能說是主流,而不是全部。

  甚至就連五行儒內,絕大部分修士,也都有著自己的傾向——禮、藝、治等等,各不相同。

  孔衍便是修習《五行太玄經》中,極度偏向禮儒的一脈。

  他一句話,列舉的三個人都是中古人物。

  石碏為維護衛國正統,設計殺死篡位之君,以及協助篡位之君的,他自己的兒子石厚,為後世留下“大義滅親”一詞,最受孔衍推崇。

  鬻拳輔佐楚王,兩次強行諫言,以武力、職守迫使楚王做出對楚國有利的決定,但他自己也在兩次諫言之後,每次都自斷一腿,並將自殘的原因,歸結到自己不敬君主,將使君主威信受損上面來,最後一次更是在自斷一腿後,又自殺相殉。

  當時人,因此而將鬻拳尊稱為“大伯”,死後將其葬在楚王墓室外的絰室當中。

  在孔衍看來,此人略低於石碏,但能夠在進諫言之後,仍舊不忘維護楚王,則不失為可褒揚之君子。

  最後的姬足,乃鄭國大夫,歷仕五君,為鄭莊公時鄭國鼎盛立下極大功勳,到了姬足死去,齊國便認為鄭國已經無人,稱霸的時機成熟了。

  但姬足一生,多次廢立國君,以至於後人記載姬足的死,卻不記載被姬足立為國君,又被廢而出逃的姬忽。

  中古之時,洪陸重“氏”而輕“姓”。

  姬足乃是祭氏,字仲,故而當時多稱他為祭仲。

  孔衍此時說起,卻以當今人們的習慣,專門用姓、名直呼其人,這就是很明確的貶低了,只不過祭仲對於鄭國的延續是做出了實質性貢獻的,故而哪怕貶低,也不會破口大罵。

  這就是一言一行,都嚴格守禮的禮儒作風。

  孔蘩露不管能不能清晰品味出孔衍話中之話,但有一件事是明確了的!

  那就是,孔衍並不完全反對孔蘩露所上奏表的內容。

  那份奏表的中心思想,是忠君。

  喜出望外!

  孔衍見孔蘩露喜形於色的模樣,歎氣道:“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汝固有切諫之直,未得文理之仁,複何喜耶?”

  孔蘩露急忙收起笑容,叉手稱是。

  孔衍知道他口不對心。

  但憂慮當今局勢,孔劭、謝弼那些大言欺天之輩不可信重,桓志卻已然與他們走到了一起。

  這般情形下,難倒真的可以袖手旁觀,道不行則浮於海嗎?

  那樣,孔衍身為大修士,保全自己又有何難?

  可是蓬萊百姓又該如何?

  襄公矩、許季山、高獲、楊鳳等人希望以道理說服桓志。

  孔衍卻是不報奢望的。

  恰好,孔劭要將他排擠出來,而仙門這裡的孔蘩露,又上奏了那樣一份表章。

  孔蘩露隻認為他在表章中是與世家門閥宣戰。

  卻不知,孔衍看到的是“尊王”,是“複禮”!

  當今士族敗壞天下的根源,在孔衍看來就是漢帝權威日衰,禮製由此崩壞。

  士族苛剝百姓、凌侮君王,都不過是禮製崩壞所帶來的結果與現象。

  孔蘩露在奏表中要罷名士,削門閥,他或許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真正的訴求是什麽。

  孔衍,正是看到了孔蘩露的這一可取之處,才願意遂了孔劭的願,放棄參與論道法會,不遠千裡前來仙門。

  如今,確定了孔蘩露與仙門暗中發生的事情並無關系,孔衍也就再無猶豫。

  孔蘩露,如今也是桓志看重之人。

  孔衍反對孔劭、謝弼等人的做法,那就乾脆幫助、影響孔蘩露,從而間接爭奪在桓志身邊的影響力!

  看看到底誰能笑到最後!

  所以,孔蘩露雖說不是理想中的弟子人選,孔衍也決意悉心教導。

  至於理想中的弟子。

  眼前倒是真有一個。

  正是那傻小子蘇元明。

  孔衍看中了他仁性天生,查知三姓強奪嬰孩之事,蘇元明當時便義憤填膺,與孔蘩露那所謂的“三姓部曲,他能如何”,對比太過鮮明。

  只可惜,蘇元明已經拜了師父。

  想到蘇元明,孔衍望向窗外。

  天色已是完全黑沉下來,掐指算罷,距離之前那小狸妖前來匯報孔蘩露與仙門郡侯無有異動,已是過去了一個時辰!

  蘇元明那裡, 還是沒有動靜嗎?

  片刻後,仙門郡侯便被喚來。

  祂在孔衍面前更加不敢拿喬,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片刻間,就有朝廟陪祀的小鬼神回報。

  左氏被盯著的都管死在自家屋中,蘇元明無有蹤跡。

  現場,只找到了一隻陌生的獸爪足印。

  九環狸出入仙門,朝廟從來不知道,那足印自然是陌生的。

  孔衍當即領悟,足印定是九環狸故意留下的。

  以九環狸隱藏自身的本領,哪裡會平白無故留下一隻爪印!

  孔衍緩緩踱步,心中不斷計量前後。

  今日那忽然被大修士手段接走之人,是否還會回來?

  如果他回來,仙門這裡現在驚動三姓士族,會不會打草驚蛇?

  倘若其人歸來,第一時間將之拿下,則驚動三姓亦無妨礙。

  所以留在仙門,防備一切變故,最為穩妥。

  但若要為了穩妥,而不顧蘇元明之安危,則仁心何在?

  孔衍即刻定下了心思,吩咐孔蘩露與仙門郡侯,封鎖仙門郡,在查清了三姓內情之前,不許放任何人外出!

  言罷,孔衍便即大步走出郡守府衙,雖則看起來行動之間仍舊一絲不苟,但他每一步邁出,足可跨越十丈之遠。

  但這似乎仍不夠快。

  只聽孔衍朗聲道:“吾行不舉足,車輪曳踵!”

  霎時間,孔衍雙手間出現一片玉圭,腳下則逐漸出現一架戰車,車前雙馬駕轅,希律律一聲啼鳴,轉瞬便奔出城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