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魂斷鐵李川》第3章:截肢(3)
  鐵李川村雖然依山旁水,環境很美麗,但不少人還掙扎在貧困線上。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為了掙錢,每年村裡都有一撥一撥的青壯年人出去打工,導致空巢老人、守留兒童很多。因此,自從我在油田上搞壓裂掙到錢之後,我先後給家鄉的幾個學校和陝西的“紅鳳工程”等地捐款之外,從2004年起,還給全鄉的3000多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每年每人發放500元慰問金。金額雖少,但我認為,人到了老年,多數人到了清靜無為的人生階段,有的人雖然衣食無憂,但寂寥、孤獨、日暮西山的情緒肯定有。尤其那些家庭經濟不好、子女又不在身邊的老人。給他們一點錢,表明除了家庭成員之外,社會也在關注、關心他們,讓他們老年的生活中,能感受到社會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因此,在家庭這個地方,不管誰家的日子好誰家的日子差,我要對所有老人一視同仁。

  各種捐款持續到了2008年。那年我回到鐵李川過年時,六爺背搭著手過來竄門。我每次回來,六爺就來了,好像在他那個旮旯裡偷窺著我,只要我的車一進村子,他總來跟我見個面。那天,六爺跟我見面時是剛吃了晚飯,因為到了臘月二十九,我的家人基本都聚齊了,準備過年。六爺帶著一股冷風涼颼颼的進來了,當時我正在煮茯茶,我給他沏了杯,跟我聊,跟我父親聊。話題不知不覺的聊到了這些年我捐款的事上。這時候,六爺朝我跟前挪了挪屁股,兩眼看著我,鄭重其事地說道:“你娃大方啊,聽說這些年到處捐款,這是好事,爺佩服!但是有一點,爺還想說一說,話不好,估計你不愛聽。”

  我忙微笑道:“沒事沒事,六爺,你說吧。”

  六爺說:“別的捐款多少我不清楚,光給咱們鄉,我給你算了個帳,每個老人500元,每年下來也得200多萬吧?既然你拿出200多萬關助老人哩,那你也應該給你的老人花一花吧?”

  六爺是老父親的長輩,聽他這麽說,老人坐不住了,給六爺打了個招呼,離開了。房子裡只剩下我倆時,六爺坐直了身子,說話的聲音也大了一點,說:“娃,你知道人活在世上,最基本的兩點是啥?除了吃,就是住。吃的再好,最終成了一泡屎,而住的好了,不僅自己舒服,對村裡人和後輩兒孫都有影響。況且,現在老一點的東西又被重視了,按照你們讀書人的說法,就是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最根本的東西是啥?我這個老腦筋認為,就是莊基文化!東西能傳世,一個莊子修好了,也能傳世。咱們隴東的那些老莊子、老房院,不是沒有,你也不是沒見過!所以,同樣給家鄉人花錢哩,我建議你還是給你爹好好建一座像樣的莊子吧,人要為別人好,首先要自己好。自己把莊子蓋得好好,讓老人住在裡面,誰看見不喜歡?至於500元慰問金的事,我建議你還是改變一下,家裡特別窮的,老弱病殘的,你可以多給一點,家庭條件好的,就別給了。有到處撒的這些錢,你乾個能養人眼、能動人心的事情。”

  當時,我看著這位皺紋滿臉的年過七旬的老人,看著他眨巴著眼睛抽著煙的神態,感覺自己腦子靈光閃現,思維奔騰。那夜,也因與六爺說了好多話,喝了好多茶,我失眠了,圍繞鐵李川,圍繞我的老人,想了很多。

  最後,一個宏偉計劃在我的心裡誕生了——

  我要建一座仿古莊園,供父親和家人住!

  我要在村裡建一片現代化的多功能住宅小區,

每家一戶,供全村人住,不讓家人拿一分錢!  我知道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在我這裡,我要做到家家共享,人人平等!要在鐵李川實現共同富裕!

  因為在我們鐵李川,至今還有人居住在人老幾輩子都住過的窯洞裡,改變他們的居住環境,就等於改變鐵李川的村貌!就等於自己幹了件能養人眼、能動人心的事!

  自然,對於這個給我帶了啟發的老人,為了感謝他的點撥,我特意給他提了酒,拿了好煙好茶,把他視作我這個項目的一個顧問,讓他監督和陪伴我來實施這個計劃。

  過了年,仿古莊園和小康居民點項目很快就被我提上了日程。雖然學的是石油專業,但很喜歡傳統的東西,尤其對古老的建築物情有獨鍾。小時候,我見過一些地主莊園。成年後,看過陝西的唐家大院和山西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和李家大院等。這些大院濃縮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的底蘊,凝聚著一個地方的智慧和人氣,百年來,當地村民們引以為榮,成了一個地方標志性的文化產物。記得小時候,我站在一處地主莊園的殘垣斷壁前,心裡想道:如果我今生能有掙到錢的這一天,我一定要建一個跟它們一樣的仿古莊園。沒想到,我這個隱藏在心底的夢想,在我40多歲對個年齡段,有條件能實現了,我怎能不重視呢?況且,建個仿古莊園,對鐵李川來說,多少是個吸睛的亮點啊。我以前的家庭條件怎麽樣,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村裡人很清楚。人沒有榜樣,就沒有前行的動力。沒有上百年前的喬家大院,就沒有現在名勝古跡。尤其一個村子,沒有名士、名居,就沒有文化。現在有些條件較好的村子,為了記載和弘揚村裡的風土人情、能人和村裡的發展情況,專門撰寫村志,以示後人。我若建個仿古莊園,對於正在發展的年輕人而言,在文化層面、精神層面方面,都是個影響和鼓勵。若將來記入村史,更有感召力。所以,仿古莊園,不僅是對傳統莊基文化的複現,更能體現一個村子的精氣神,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說不定百年之後,我的這個莊園,成了第二個“喬家大院”和“唐家大院”呢。

  至於小康居民點,這些年,由於市場經濟活躍的緣故,村莊主要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造成了村裡人口稀少、文化荒涼的現象。把他們集中到一個板塊上,有利於相互關照,抱團取暖,激活村裡的人氣。這年頭,文物都講究活起來。我認為一個村子要活起來,必須要集中,首先,人口要集中。

  大家集中到一個片區,經濟能力差的人,可以得到條件較好的左鄰右舍的啟發和關照;空巢老人,在七緊八慢處,可以得到鄰居的照顧;一些種地有困難的人,可以把土地承包給那些搞養殖、搞種植的專業合作社。現在的合作社基本都有現代化的農耕種植設備,有一定的技術和管理能力,比傳統的耕種先進了許多。這對缺乏勞動力的人來說,僅在土地承包費方面,可以旱澇保收。這樣不僅可以推動農業現代化,工業化,也能推動村裡的發展。

  當我把這兩個計劃在公司的高管會上公布出來時,他們對仿古莊園的投資都基本支持,倒是對小康家園的投資有意見。特別聽到每戶不能低於260個面積,上下兩層,並且是免費時,他們一下炸鍋了,有的交頭接耳,有的說得很直接:“公司的總部在西安,你們全家都在城裡生活,本身花這麽的錢,在老家蓋麽個一處莊園都有點不劃算,不了解的人還以為你這些年搞壓裂,掙了一些錢,在家建個仿古莊園,無非是為了彰顯你的財富。既然你喜歡老莊子,想給老人提供個好一點的住處,那也能理解。但給村裡人花這麽大的血本蓋別墅,我們就不能理解了。這些年,光在在陝西和甘肅兩地,你捐出去了多少錢?僅僅給吉峴鄉每個老人每年發500元的慰問金,光這筆開支,每年都過二百萬了。還有給學校捐的,給婦女兒童基金會捐的,給有些貧困戶給的,大致算起來,過了千萬了吧?現在,你又想在鐵李川搞這麽大的動作,近百套房子,這麽大的面積,扣得再緊,怎麽著下來得三四千萬吧?”

  我見大家的反應比較激烈,就解釋道:“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是關於農村、農民、農業的。尤其這些年,在三農方面,國家支持的力度也大,扶貧抓得有多緊?你們是知道的,行業扶貧,專項扶貧,社會扶貧,各種扶貧事業在興起,政府的扶貧力度年年在加大。我受老天的眷顧,也經過自己多年的奮鬥,才掙到了錢。既然老天讓咱們這些年在油田壓裂行業順風順水的,那咱們就應該有個回報的心,給村裡人蓋房子,就權當是回報社會。現在,好多人還在貧困線上掙扎,我本人是從貧困中走過來的,有些經歷和感受,尤其寒冷給我帶來的感覺,讓我刻骨銘心。至今,有時候我晚上做夢,都夢見我在上學的路上,因為衣服單薄,因為沒襪子穿,我的腳和腿好疼,全身很冷。多次,我都是從寒冷和疼痛中驚醒。由於對貧困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最能理解窮人心裡最需要的是什麽。靠捐助點現金,只是救了急,救不窮。我們鐵李川村,有些人最需要的是居住環境的改變。因為住在山旮旯裡,娶媳婦彩禮平原上人高了許多;因為住在窯洞裡,生活有諸多不便,與現代化的生活脫節,所以我就從住房問題上著手,讓他們與時俱進,享受現代生活的便利與進步。況且,這些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全國好多村鎮都有新農村示范點,或高樓,或多功能住宅群,規模和檔次,並不比城裡差,有的簡直是一片村中花園小區,這個估計你們也看到了。你們有人不是跟我去看過江西江陰市的華西村嗎?人家現在是共同富裕。咱們西北基礎差,跟南方比不了,但不能不有華西村的觀念啊。”

  有人立即說道:“看是看到了,但據我所知,僅咱們市,一些居民點都是政府操作,開發商基建,都是商業化的。誰要住進去,得要掏錢呀。在咱們整個隴東,還沒有人像你這樣做的。再說,一個地方,有窮人,肯定也有富人呀。咱們村裡是有窮人,但有些人的日子過得並不比你差呀,幹嘛每戶都要照顧呢?”

  我說:“之所以每戶都有,是為了集中, 為了聚集人氣。一個地方人氣旺了,那個地方就繁榮起來了。不然,蓋那個仿古莊園有啥意思?要好,大家都好起來,才算好。至於條件好的家庭,他們要不要,是另外一回事。再說,有的人三個娃住在一個地方,也不方便。到時候,也可以給這些特別困難戶照顧一下,多給一套。總之,我抱的態度是,對村裡所有人要一視同仁,共同富裕。”

  有人說:“那就蓋個四合院就行了,不用花這麽大的代價呀。”

  我說:“對於蓋房的事,有的人很期待,有的人不一定就放在心上。特別是有些老人,人老幾輩子住在窯洞裡,也習慣了,要搬離到一個新的地方,可能在心理上有點不舍。所以,要蓋,就要蓋得差不多,起碼和城市看齊呀,要讓他們看見新房就動心。因此,我才定位成多功能住宅區,面積要寬敞,院子、陽台、衛生間、儲藏室等都要設計進去,包括地板磚和鍋台,都要一次性建好,到時候,有條件的人,可以裝修一下;沒條件的人,直接搬進去就能住,不讓他們花一分錢。”

  有人低聲嘀咕,說眼下公司的資金周轉本身就比較緊張,再拋出這麽大的一個蛋糕讓這麽多人吃,多少有點傷公司的元氣呀。咱們這個地方,在經濟上和南方比起來,畢竟沒有可比性呀。南方老板捐助上億元,很輕松,咱們就不一樣了。他們建議我還是推後幾年再做這個事。

  我說:“困難是困難,但對我們來說,困難是暫時的。所以,不管怎麽樣,我一定要做,馬上做。仿古莊園先開工,小康家園緊跟其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