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當派》第二十九章 天竺如今已無佛
  張君寶做了解釋之後,在場的人依舊寂靜。

  古天竺語?

  就算天竺語,在場通曉的人也不多,更別提什麽古天竺語了。

  什麽婆羅門教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

  對於不知道的事,儒家及圍觀的官員就較為慎重了,就算心中有些好奇也沒急著出聲,免得鬧出什麽笑話。

  現在還是道佛兩家爭鋒,他們這些圍觀的人靜靜等待便好。

  還得看佛教這邊如何應對了。

  道教這邊心中激動的同時,不少人開始暗自嘀咕,這是真的嗎?

  實在是他們不懂張君寶在說什麽,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稍一琢磨之後,心想著張君寶不至於在這裡胡編亂造。

  天竺那邊的情況如何,佛教那邊還是有人知曉的,比如巴適。

  真要胡說怕是不行。

  可要說全是真的,恐怕也未必吧?

  巴適感覺自己壓下去的火氣又有些蠢蠢欲動了。

  他可以確定張君寶在瞎扯一通,什麽古天竺語?

  尤其是看著張君寶衝著自己笑眯眯地樣子,他更是覺得這是對方的嘲諷和挑釁。

  自己之前拿天竺史書說事,沒想到這家夥學得倒是快,竟然也拿天竺說事。

  張君寶還真就學巴適了,不過其中還是有點區別的。

  巴適當時說的的確是天竺語,不過有關天竺史書及內容,那是編造的。

  而張君寶嘰哩哇啦一通,根本不是什麽古天竺語,他根本不懂,就是瞎說的,不過譯述的內容倒不是編造的。

  所以說兩人都是亦真亦假,稍顯不同。

  “張道長,你可別欺大家不懂古天竺語亂扯一通,陛下在此,此乃欺君之罪。”巴適說道。

  好大的帽子扣下。

  張君寶暗暗翻了個白眼。

  說欺君,還不是你起的頭。

  “帝師這話小道就聽不懂了,陛下,小道說的事可以用項上人頭擔保,有關婆羅門教和佛教的事為真。”張君寶說著朝著忽必烈那邊看去。

  他這話的意思只是表明自己表述的事是真實存在的,至於古天竺語什麽的,自己不去再多說了。

  “我道門中人一般對天竺國不大了解,所以呢,很多事很容易被人蒙蔽欺騙,就算被騙了也不知道。帝師對天竺國熟悉,豈能說出這般話?難道小道所言是假的?”張君寶又說道。

  巴適眉頭微微一皺,這小子又在針對自己了,針對剛才天竺史書一事了。

  他心中有些懷疑,張君寶是真的知道佛教在天竺國那邊的歷史,又或者說就知道這麽一點?

  知道多少,對於他接下來的應對就有很大的影響了。

  “貧僧請問,在場的道門中人,有誰知曉此事?知曉婆羅門教?”巴適問道。

  道門這邊的高人頓時面露慚愧之色,他們還真不清楚。

  “帝師,我剛才說了,道門中人多待在中原,豈能知曉萬裡之遙天竺國之事?不過呢,我師父倒是知道,這些是我從師父那邊聽來的,我相信師父不會編些不存在的事來騙我,帝師以為呢?”張君寶問道。

  “原來是火龍真人。”巴適微笑道,“不如請火龍真人前來,貧僧有不少問題想要請教。”

  “帝師難道忘了,我師父他正在閉關。”張君寶道。

  “貧僧瞧你根本就沒證據,將什麽都往火龍真人身上推,如今火龍真人不在,你怎麽說都行了?”十七人中的一個和尚冷聲道,

“我佛門昌盛,豈是天竺已經沒落的婆羅門教所能相比的,更別說是抄……”  巴適臉色一變,立即打斷道:“天竺已無婆羅門教。自佛祖創立佛教,婆羅門教義被信徒摒棄,轉投我佛教,是我佛教教義佛法無邊。”

  “帝師,你這是欺負我道家中人不知天竺之事呀。”張君寶說道。

  “何意?難道你覺得貧僧打誑語?若是你真的知曉天竺國之事,婆羅門教徒轉投佛教你豈能不知?”巴適沉聲道。

  “不敢。”張君寶微微一笑道,“只是帝師為何不再多說一些,隻說前半部分,不說後半部分,豈不是欺負我道門中人不了解天竺之事?”

  巴適沉默了。

  “或是說,帝師也不清楚後半部分?”張君寶哈哈一笑,聲音有些大起來了,有些肆意。

  “你要是知道倒是說啊。”

  “對啊,到底是怎麽樣的後半部分。”

  圍觀的人好奇了。

  連忽必烈都坐正了身子,顯然他也感興趣,想要知道張君寶話中的意思。

  見眾人被自己的話語吸引,張君寶清了清嗓子道:“其實呢,如今的天竺已無佛教。”

  “啊?”

  圍觀的人,尤其是中原這邊的都是瞪大了雙眼。

  剛才巴適說天竺已無婆羅門教,而張君寶卻說天竺已無佛教。

  兩者針鋒相對。

  立即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

  張君寶輕笑道:“兩者並不矛盾。當然帝師剛才所言隻說對了一半。帝師,不如你和大家說說天竺婆羅門和佛教的歷史?”

  “張道長成竹在胸,貧僧就不獻醜了。”巴適拒絕了。

  他發現張君寶還真對這段歷史很了解,可到底有多了解,他還不知道。

  既然如此,那自己還真要好好聽聽了,看他到底知曉多少。

  “昔日婆羅門教有兩種修行之法,兩極之法。”

  “何為兩極之法?”有人問道。

  “極奢和極苦,所謂極奢,那就是認為人之一生就應當享受,因此窮奢極欲。所謂極苦,便是另外一個極端,以極度苦行苦修要求自己。佛祖發現過度享受、過度苦修,都無法讓人真正得到解脫。因此佛祖有了全新的修行之法,名為‘中道’,是婆羅門教兩修練之法的折中。這和儒家的中庸思想是相似的。儒家有至德思想,與中道,修心向善的特征也相似。佛教講空,道教講無為,兩家同樣相似,所以呢,我道門重陽前輩的三教合一……”

  “停。”巴適出聲打斷道,“張道長,現在是婆羅門和佛教兩者間的事。”

  巴適心中一動,他有點明白張君寶的用意了。

  這小子是想要讓自己承認王重陽的三教合一說?

  一旦自己承認,那小子是不是就會說三教能合一,經文意思相同就不意外了。

  由此來駁倒自己說《清靜經》抄襲《心經》。

  想到這裡,巴適心中有了底。

  知道了這小子的心思,他現在就不急了,就讓他好好再蹦躂一下,也好讓道門那邊再高興一會。

  只要自己不承認,三教合一只能是他全真教的想法。

  “說偏了嗎?”張君寶愣了一下,“行,那這些稍後再講。自從佛祖的中道之法出現之後,原婆羅門教教徒發現此法的確更精妙,更適合自己修行,於是紛紛脫離婆羅門教加入佛教。因此婆羅門教衰弱,佛教大興,後成了天竺的國教。隨著地位的提升,加上天竺王室的推崇,一部分佛教弟子不願再乞食、苦行,而是向民眾宣稱捐獻財物可以換取功德,佛教徒日漸腐化,有了奢侈享樂的念頭。而後便墮落成早先佛教痛恨的婆羅門教狀態,可悲。”

  張君寶的話說到這裡,又激怒了佛教那邊。

  他們叫喊著說張君寶在抹黑佛教。

  因為如今的佛寺同樣可以捐獻財物換取功德,比如香油錢之類的。

  張君寶這麽說,在他們看來就是指桑罵槐。

  “張道長,請注意言辭。”主持的官員提醒道。

  “小道是有一說一。”張君寶可不買佛教的帳,你們反對我就要改口嗎?

  自己在講述一個事實,豈會就憑他們的抗議就妥協?

  要麽拿出證據來反駁自己。

  巴適出聲讓佛門這邊的人暫時冷靜了下來。

  張君寶繼續說道:“活成了自己曾經痛恨的人,自然會被人拋棄,然後天竺的佛教沒了,或許民間可能還有零散的信奉者,可惜已經算不得是佛教了,天竺已然無佛。”

  “沒了婆羅門教,又沒了佛教,那天竺如今是什麽教?”有人問道。

  張君寶心道問得好, 就算不問,他也要說這件事。

  不過他並未立即回答,而是看向了巴適道:“帝師,不知你對小道所言可有異議?”

  巴適眼角抖了抖,這些他還真反駁不了。

  他是知道天竺那邊情況的,和張君寶說的差不多。

  天竺的佛教差不多是亡了。

  “你說完吧。”巴適淡淡地說道,都說到這裡了,他就不準備阻攔了,就讓張君寶說下去好了。

  也不知道這小子是怎麽想的,就憑這件事想要辯倒自己,太天真了。

  就先讓這小子得意一會。

  “剛才小道說帝師說天竺已無婆羅門教隻說對了一半。”張君寶環顧了四周一眼道。

  眾人點頭,大家當然都記得這事。

  “其實婆羅門教並未滅亡,只不過以另外一教傳承了下來,名為天竺教。剛才有人不是問如今天竺信奉何教?便是這天竺教。當然也有其他許多的各種教派,卻遠不及天竺教,天竺教獨大。”張君寶解釋道,“昔日婆羅門教被信徒拋棄,看著佛教興盛,婆羅門教的一些高人意識到了錯誤,開始痛定思痛改革教義,便有了天竺教。當佛教漸漸腐化後,天竺百姓回歸了天竺教。而天竺的佛教是真的無了,或許可以請諸位大師前往傳經,才能再現天竺佛教之盛況。”

  眾人一聽,心道原來如此。

  忽必烈也是暗暗點頭,這些事他同樣是第一次聽說。

  見巴適沒反駁的樣子,看來張君寶的話是真的了,沒想到天竺的佛教還有這樣的歷史,巴適以前可不曾和自己提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