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真沒想當閣老》第123章 會試與大同家書
“哪裡都亂糟糟的。”坐在馬車裡的秦墨吐槽了一句。會試趕考的日子,天沒亮貢院門外大街就排成了長隊,點燃的火把看不見首尾。有些學子住在城外更是早早的提前幾天入城去往鴻臚寺報考,除此之外還要辦一系列的手續,否則進不了考場。秦墨倒是隨性,考過一次鄉試了,對於會試也沒那麽恐慌。趙清雪前幾天就嚷著要送秦墨進城趕考,天太冷秦墨就拒絕了。二娘本就帶病,趙清雪來送考,其余人也沒理由不來。仔細想一想怪麻煩的,遂作罷。其余人隔得遠,考箱是趙清雪送來的,裡面硯台燭剪毛筆各式各物一應俱全。除此之外,還有雨布與毛毯。問秋做了吃食,秦墨在下午城門關閉前早早入城,隨便在貢院外找了個客棧對付了一下。一覺睡到二更天就被街上的動靜吵醒了,隨即提著考箱出了門,匯入了熙熙攘攘打著火把的趕考隊伍裡。趕考的舉子都有書童作伴,有的扎著喜感的雙丸子頭,背著考箱打著火把為主人撐著銀傘,浩浩蕩蕩的走在街上。相比之下,秦墨倒是顯得寒酸。沒有點火把也沒有書童作伴,一個人默默背著考箱蹭著火把光亮前行。秦墨內心空空,腦子裡什麽都沒有想,這正是最好的狀態。輕車熟路的走到南直隸學子的考牌下,南直隸參考的五百多舉人大部分注定只是陪跑的命運。有些人神情緊張,面色蒼白,身體不住的發抖。而有些人則是滿臉的輕松,也不知道是信心滿滿還是來走個一輪遊。一切流程與鄉試差不多,京城的貢院環境也沒比江南貢院好到哪裡去,同樣是禁閉室一般的小號。低矮的小號裡,考生只能縮著身體進入,在狹小的空間裡釘雨布,將檢查過後的考箱事物盡數取出放置。循著考場號圖,秦墨一臉懶散的尋到了自己的座位。離開考還有一段時間,秦墨打著哈欠趴著補覺。京城二月天冷,號房四面通風,不蓋著厚實的衣物睡著睡著人就沒了。好在秦墨這半年來身體養的不錯,醒來也沒覺得身體哪裡不舒服。考試開始後,拿到考卷的秦墨還是有些困頓,眯著眼睛看了一眼五經題。他治的是春秋,難度系數較高。科舉重首藝,首藝就是本經。會試第一場四書五經題中,只要將自己的本經題答得好,四書題答得稍微平庸一些也能中進士,甚至位於前位。除此之外,文風也很重要。主考官的文風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取進士的可能性。考生會打聽主考為何人,屬於哪一個文派。例如李東陽就是茶陵詩派的代表,歷史上茶陵派也十分出名。茶陵詩派中舉之人一部分包括李東陽的同年,另一部分即是他的學生。他們主張情感流露,複古文風。總的來說,碰上茶陵文風的主考,揣摩文風再下筆中進士的幾率會高一些。但個人文風喜好也並非主考取進士的標準,還有學子多半會揣摩近幾年來的真題。一般來說,會試文風並不會驟變。除了更換君主或是內閣重組這種大事外,會試文風三四年都會趨於相同。即可以理解為,主觀題裡的理性因素。大致意思,倒是與後世高考練真題如出一轍,難度與風格與上一年不會相差太遠。靜下心的秦墨掃了一眼題,與記憶裡出入相差不大。有一些四書題沒見過,春秋題倒是和準備好的一模一樣。剩下的就是將腦子裡提前抄寫多次的答桉寫在考卷上,如此一來,第一場考試順利結束。翻來覆去八天之後,帶著黑眼圈的秦墨打著哈欠走出了考場。天寒地凍,又要認真答題,屬實是精神折磨了。更重要的是,秦墨這次是真的用心認真考了,付出了精力的考試著實費腦。只不過這次沒有碰見什麽奇葩考生,一切按部就班走完了流程。出了考場後,秦墨沒有立即出城而是找了間上好的客棧連著睡了兩天。治春秋一房的人少,秦墨的文風鮮明,無論如何比較都處於上等。他有自信能中進士,至於位列幾甲就不知道了。反正不可能是一甲,他有自知之明。會元不一定就是狀元,會試考得好,殿試一塌湖塗者也有。秦墨知道自己不擅長科舉,便沒有太花心思。一個考試, 考九十分與考八十分沒有區別的話,那就沒必要掙扎。兩天后,秦墨睡在床上睜眼,盯著白色的紗帳看了許久才回過神。一晃快一年過去了,原來已經過了這麽久了。起床洗漱,叫小二抬了飯菜上樓,秦墨平平澹澹的吃完,付錢離去。雇了車馬出城,秦墨又回到了那個寧靜的莊子。“公子,什麽時候放榜啊?”問秋屈膝福了一禮,笑吟吟問道。“二月二十五吧,可能。”秦墨自己也不確定,大致說了一個日子,“到時候有消息就知道了。”《劍來》問秋沒有多問,對於一個疲憊的考生來說,放空是最好的放松方式。此後幾天,往來莊子的人馬忽然多了起來,大多是來送信的。來人行色匆匆,將信件送到問秋手上就離去了。秦墨偶爾也會聽見二娘說著信件的事,他倒是不感興趣,沒有什麽好奇心。二娘做什麽是她的自由,秦墨不會也不想干涉。一個人活著就很艱難了,還要拉上一個人共命運就是一件很沮喪的事情了。況且二娘不是弱女子,有時候秦墨懷疑王卿婉某天會帶出一支軍隊出來。自己也從來沒見過她缺錢,偏偏南直隸王家也不是太有錢。錢從哪裡來的,這就很詭異。只是每個人都有秘密,包括沉三、趙清雪、林出岫,秦墨不是傻子,但也沒什麽好奇心,遂沒多想。“大同那邊的家書。”二娘主動解釋道,“年關已過,那邊問得勤快了一些。”“讓你回大同嗎?”秦墨總是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她的家在大同,有家則意味著遲早要回去的,而且妥妥富到流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