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孟之祥壓製著蒙古人,不讓他們去搞鬼搞怪,禮部的官員們輕松多了。
以前蒙古人弄出事來,倒也不一定是他們有意而為,至少他們正使王檝做事地道,有理有節,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人,他也盡力管制著其他的蒙古人別鬧事。
然而王檝不是正宗蒙古人,並不能徹底製止蒙古人生事。
一旦出事,禮部官員要負責擦屁股,結果不盡人意,挨朝廷怪罪,民眾指責,非常地苦B。
如今孟之祥來了,所謂統軍之道,在於一張一馳,孟之祥不單是壓製住蒙古人,還引他們到處去觀光、吃飯、購物等等,蒙古人受寵若驚。
孟之祥與他們觥籌交錯,麾下軍官與禮部官員們也與蒙古人打成一片,如此一來,蒙古人呆在臨安期間,那是水靜河飛,溫柔賢良,對比以前的野蠻行徑,讓禮部郎中鄒伸之、員外郎李複禮非常地感慨:“這些人難道不是蒙古人嗎?”
不說什麽,每次行至禦道上,蒙古人都老老實實地走一邊去,甚至於沒有孟之祥陪同時,也是如此,循規蹈矩,就讓鄒伸之滿意極了。
他的前任,正是因為出使臨安的蒙古人走在禦道上而丟了官!
……
然而,孟之祥再厲害,也只能讓蒙古人做個禮貌人,而在朝堂上的外交場合,他是無能為力。
崇文抑武的大環境下,孟之祥只是個保鏢,外交上根本輪不到他上場,而那些上場與蒙古人談判的宋朝文官們,則受夠了蒙古人的氣。
宋理宗對於這次宋蒙的外交會談給予了高度重視,每一次談完,都要官員們向他匯報。
他讓左宰相鄭清之挑大梁,主持這次的外交會談,不過他不用上場,另有參知政事喬行簡為他的副手,真正上場的是簽書樞密院事鄭性之為主談判手,再有鍾震、徐清叟為輔,與蒙古使團正使王檝、副使兔花忒、忽都虎會談。
鍾震,字春伯,善化(湖南長沙)人,寧宗慶元二年(1196)進士,累遷至端平元年(1234)為吏部侍郎兼同修國史。
徐清叟,字真翁,浦城(胡建)人,寧宗嘉定七年(1214)進士,現任華文閣侍講學士、工部侍郎兼同修國史。
兩人皆是清正賢能之人,有氣節,都是進士,而鄭性之則是嘉定元年(1208年)進士第一,即狀元郎,即這次宋蒙的外交會談,宋朝這邊全是進士,沒有一個軍官!
文官指揮軍官打仗,文官主持外交會談,正是大宋的官場本色,不過,蒙古人可不理會你進士不進士,雙方的言辭駁火,三位進士被氣得面青嘴唇白,差點進土!
蒙古使臣氣勢洶洶,前來問罪!
宋朝的端平入洛,給了蒙古人一個極好的機會,他們認為宋人背盟在先,給了蒙古人一個很好的攻擊南宋的借口。
元太宗窩闊台當得知南宋端平入洛後勃然大怒,中原是我們大蒙古國打下來的,與你南宋何乾?於是決定先禮後兵,派遣使臣王橶前去南宋首都臨安質問南宋背盟之事,現在王橶來了,說的話很難聽,即“你們宋人果真是南蠻,因為你們無信無義,你們白讀了聖賢書,真要是聖賢知道你們的行為,只怕要把你們開革出門!”
他站在信義道德高地上盡情攻擊宋朝君臣,能言善辯的鄭性之、鍾震、徐清叟只能極力辯解,處於下風。
很多問題就在這次會唔中暴露出來,第一,南宋與蒙古草率結盟,隻關注聯合滅金,
卻沒有詳細明確地談到滅金之後的戰後安排問題。 聯蒙滅金時,南宋方面草率與蒙古結盟,既沒有好好地與蒙古展開明確的談判,也沒有好好地分析形勢,考慮接下來的應對措施。從南宋的角度上來說,當時聯蒙滅金已是一個不得已的最佳選擇,但既然是聯蒙,大家總歸要談談為好,而且需要認真地談一談。
比如滅金以後雙方的疆界如何劃分,雙方的關系如何界定等重大事項,可是南宋方面在與蒙古的交涉中卻隻得到了個口頭約定,即聯合滅金之後,將河南之地(即黃河以南的土地)給予南宋。
如在蔡州之戰中據傳南宋大將孟拱和蒙古大將塔察兒又私下裡約定陳、蔡二州以東以南為宋朝所有,以北和以西為蒙古所有。
內廷值房裡,左宰相鄭清之十分惱怒地道:“如果以上兩個消息都是事實存在的話,當初這樣的和談簡直是太隨意太荒唐了!”
眾皆默默無語,是的,口頭約定算得了什麽,在任何時代都不具備法律效力,何況又是關乎宋蒙兩國領土劃分這樣大的事情,白紙黑字的協議簽署是最起碼的要求,怎能兒戲對待?
其次,前線將領怎麽可以私下約定劃界之事,有什麽權力又有什麽效力呢。
鄭性之搖頭道:“即便是有各自朝廷的授權,那之前的口頭約定又是怎麽回事?”
他說道:“黃河以南的區域和陳、蔡二州東南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顯然黃河以南范圍更廣,而陳、蔡二州貼近我大宋地界,疆界差距未免太大,前後矛盾。如此重大的問題為什麽不能在結盟的當時界定清楚呢?”
不過,去了蔡州前線督戰的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陳貴誼斬釘截鐵地道:“我在軍中,並無聽到孟拱和塔察兒有劃界之事,此必為敵虜的離間之計!”
有了陳貴誼的背書,當奏報到宋理宗那裡,他說道:“對孟卿的傳言,休要再提!”
大家面面相覷,居然找不出人來背禍,最初與王檝會談的是前京湖製置使兼知襄陽府的史嵩之,他與王檝約定打下了金國,黃河南岸歸大宋,黃河北岸歸蒙古。
但史嵩之是地方官員,根本沒權決定這樣的大事,究其原因,朝廷的大臣們誰都不想理會蒙古人,史嵩之喜歡與蒙古人談判,讓他去談好了,然後大臣們杯葛史嵩之,他說了不算!
朝廷沒有及時跟進,含糊而過,最終釀成不可收拾的麻煩來。
但要追責史嵩之根本不可能,史嵩之已經下台,他可是史家人!
如今都有風聲說朝廷忘恩負義,前執政史彌遠冊立宋理宗,他歸天后,官家就虧待史家人,卸磨殺驢,如對史嵩之追究下去,朝廷哪還有臉!
無奈之下,大臣們得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拖字訣,決定派出鄒伸之、李複禮、喬仕安、劉溥四位大臣出使前往蒙古,求見元太宗窩闊台,當面解釋端平入洛之事。
官家同意了,著發出聖旨,四位大臣聽到旨意,無不臉色蒼白,如喪考妣,哪怕朝廷將他們的品級提升二級,也都是一臉慘然。
明擺著即使見到蒙古大汗,對方肯定不聽他們的解釋,如此外交失敗,將來蒙古大軍南下,則鄒伸之等人就要承擔起無能的罪名,升再高的官,又有什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