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趙范正在吃早餐,然後聽聞急報,頓時他如挨了一悶棍,險些噎死!
韃軍入南關,斬守關將趙寧!
原來,在襄陽以南的漢水岸邊,設立有一小關曰南關,戰時作為襄陽屏障,閑時用來維持治安和收稅之用。
萬萬沒想到,蒙古人偷偷地渡過漢水,借凌晨時光,突襲南關。
南關守將趙寧,也是趙氏族人,他守南關,本想建功立業,借以晉升。
沒想到蒙古人一個衝鋒,趙寧就領了盒飯。
如今蒙古人就在襄陽城外耀武揚威,城門已經關閉,趙范又驚又怒。
兩軍交兵,自十月初,趙范下令清野,凡襄四境民居竹木無孑遺,更將漢水北岸船隻盡數歸入南岸,不給韃軍用船過江,他們怎麽過得來?
後來他才得知蒙古人過河不一定需要渡船,他們能夠使用革囊或木筏渡過河,對於他們來說是常事。
蒙古人過江河可以不用船隻,用革囊過渡,就是皮子做的氣囊,一般用羊皮做成,製作的方法,大概是將羊宰殺後,用細管向羊皮中吹氣,羊皮就會與羊肉分離,這時,割下羊頭與四肢,然後將羊皮從頭部向下撕拉,羊皮就會完整地剝落下來,然後只要將頭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扎緊,就天衣無縫了。
船工向皮囊中吹氣,頭皮就膨脹為鼓鼓囊囊的革囊。
這種革囊,可是多個組合在一起,成為皮筏子,可以搭載人員和馬匹過江河。
除此之外,蒙古人還伐木造成木筏子,搭載人員和馬匹過江河。
這麽一來,蒙古人在上遊利用革囊和木筏渡過了漢水,奇襲了襄陽南關,還奪得了南關渡口的船隻,來回擺渡,這樣,渡過漢水的蒙古軍越來越多。
本來,蒙古人過漢水的數量一開始沒這麽多的,出動部隊去驅逐他們,勝算還是蠻大的。
然而,趙范下令城門緊閉,沒有出兵!
到得十一月十九日,蒙古騎兵直達襄陽城下,人數達到了七千人,乃蒙古欽察部苫徹拔都兒的隊伍也,下寨於檀溪山。
可憐!
襄陽人引以為豪的秀麗江山被韃軍所沾汙,他們把精心修葺過的樹木砍伐下來用作生火,縱馬吃掉了碧油油的青草和鮮豔的花朵,留下了大陀大陀的馬糞,顯得是那麽醜陋!
敵人打上門來,大家卻作壁上觀,激得襄陽軍憤人人怒無比,群情洶湧,爭相要求出戰,趙范無法制止,隻得允戰。
宋軍驍將余哲出動,率三千軍為先鋒,諸軍萬余人次第而進,鼓勇與苫徹拔都兒展開大戰。
初戰不利,蒙古人萬箭齊發,然後悍然衝陣,宋軍在箭雨襲擊下死傷極多,折損數千人。
之後,宋軍大集,齊攻欽察部。
苫徹拔都兒有能力與宋軍交戰,但出於保存實力的考慮,就且戰且退。
至二十一日,苫徹拔都兒向西退走,而宋軍追殺數裡,也不敢再追下去。
到得十二月,韃軍大集江北樊城,再度攻城,但被全子才擋住。
果然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全子才以前表現差劣,但危機當頭時,他竟然雄起一把,力阻韃靼人的攻勢。
之後,趙范學聰明了,他發揮宋軍水師優勢,運送部隊到漢水北岸,不時來個短促突擊,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放箭。
而蒙古軍沒有水師,革囊或木筏能過河,但速度太慢,比不上風帆船與撓槳船,處於光挨打不能還手的地步,雙方鏖戰數月,
蒙古軍難有寸進。 宋軍佔有地利,糧食充足,守土有責,
而蒙古軍兵力沒佔絕對優勢,打下去糧秣漸盡,就快打不下去了。
打下去對襄陽宋軍有利,甚至猶有余力,趙范派遣王旻率“克敵軍”往均州光化軍巡邏(注1)。
萬萬沒想到端平三年二月初,朝廷援軍來了,這一來,就葬送了襄樊!
原來,韃軍打到了襄陽城下,趙范飛書告急,朝廷也著急,急派鎮江都統李虎,號無敵軍,偕光州都統王福所部軍為援兵,約有萬人部隊到達襄陽。
趙范接報大喜,急忙出城東迎接朝廷大軍的到來,李虎代傳官家之意,勉勵趙范與襄陽軍要忠心保國,打敗韃軍。
趙范深受感動,涕淚交加道:“……臣辜負了官家……”
遂請李虎、王福等入城安頓,又大集諸將喝酒飲宴,酒酣,李虎大醉,吐露心聲,言欲剿除王旻所率“克敵軍”,雲:“不因你瞞番人在此,如何我瞞四千裡路來。”
古代長途行軍極為辛苦,從鎮江到襄陽即使沒有四千裡路,也有二千裡路,李虎在鎮江過得舒舒服服,來襄陽自然不爽。
他不方便怪罪趙范,而將矛頭指向了歸正人王旻。
見李虎不待見王旻,趙范也變了臉色,當王旻率克敵軍回襄陽時,趙范不許王旻進城,要他去守郢州(武昌蛇山)。
其實趙范出於好意,郢州離襄陽遠,李虎對王旻既有意見,那麽大家不見面就行了唄。
不料王旻素來貪婪殘暴,跋扈蠻不講理,聽聞不讓他進城,又聽聞李虎口出不遜之言,勃然大怒,鼓動部下道:“南軍不容我北軍,長此下去,吾輩皆斷頭矣!”
部下齊曰:“願效死力!”
原來克敵軍多為歸正人,即為北人,北軍,既然南軍欲對北軍不利,那就反了吧!
克敵軍於二月二十一日夜三鼓時分進入襄陽,有北軍開了東門,放克敵軍進城,於是放火燒城,縱兵大掠。
一片混亂,襄陽城民居多是木製,火起難救,又有克敵軍放箭射殺救火者,城內黑煙彌漫,到處著火,處處有亂兵叫聲。
鬧得不可開交,趙范下令清剿克敵軍,曰:“凡背心有紅月號者,皆斬”,此乃克敵軍的軍衣打扮,即殺盡克敵軍。
不想,雖然殺掉了王旻,被殺的人多是城中居民,反倒是克敵軍死得少,還在作亂,部分克敵軍渡過漢水,過了北岸。
火勢先是被軍民撲滅,但亂軍又在南門點火,凡官民之居,一焚而空。漕使李伯度、教官羅叔度兩家避難東城上,亦為叛軍焚殺。
二十三日,趙范遣李伯淵往江北剿殺叛軍,未見回來。
既然不信歸正人,歸正人李伯淵對南宋徹底失望,竟率部往北,重新投向了北方勢力的懷抱,他投降了蒙古人!
此地襄陽城火焚,兵亂,一發不可收拾,趙范不得不燒掉了襄陽人給他父親趙方所建的威惠廟,以免將來受辱,連同李虎、黃國弼、夏全及回回四人,從西門逃了出城,一路奔逃,直至江陵府。
他逃跑的時候帶有京湖製置使的官印,待到出城後卻發現帶印的親兵不見蹤影。
沒有了官印,他根本指揮不動部隊,城裡軍隊見最高指揮官都逃了,比狼狽奔逃而出矣!
蒙古軍塔察兒接到李伯淵的報告,知道襄陽城亂,大喜之下,以李伯淵為先導,塔察兒親率嫡系騎兵渡過漢水,急襲襄陽!
襄陽城中陷入混亂中,根本不能對敵,塔察兒兵臨城下,李伯淵向襄陽城中喊話,結果,克敵軍殘余殺掉北門守軍,開了北門,獻城!
堡壘從內部被攻破,鐵打的襄陽,就此落入蒙古人之手,塔察兒進入襄陽,在城上豎起了他的黑色馬尾大纛!
……
注1:“克敵軍”指的是軍隊單位,光化軍則是行政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