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笑傲在大明》第98章 天子的喜悅
  BJ城的清晨,各處城樓的五更鼓響過後,寂靜的BJ城突然熱鬧起來,整個城市象是活過來了一樣,城內的市民們,又紛紛走上街道,開始了自己悠閑的一天,各個大小的茶館內,又重新擠滿了人。雖說這些年年景不好,BJ城外城內的流民雲集,但並不影響皇城百姓百年不變的悠閑節奏。

  但是此時在皇城的文淵閣,卻沒有這種悠閑的氣氛。幾個閣臣坐在大廳之內,看著各地的奏章,只是相對無言。這文淵閣位於午門之內,正廳供奉孔子像,兩側有官舍閣樓,英宗後,文淵閣作為大學士等內閣官員專門的入直辦事之所,成為了大明事實上的政治中心。

  “賑災,賑災,又是要求賑災!”

  文淵閣首輔李東陽一推案上如山般的各地題本,煩亂地站了起來。李東陽今年六十三歲,正德元年,內閣劉健和謝遷因逼宮天子懲處劉瑾失敗而被迫致仕,他也因此升任內閣首輔,到今年為止,他已經官居首輔五年,和前任首輔劉健相比,李東陽性情較為悠遊,待人溫和謙讓,不近懸崖,不樹異幟,在文臣和皇帝面前左右逢源,不論是朝臣還是正德帝,都視他為“自己人”。

  不過饒是李東陽再悠遊,看到各地全是壞消息,要錢要糧的題本,心情也悠遊不起來,他在廳內來回走動,只是歎氣。

  也難怪李東陽煩惱,從他入閣以來,大明各地就沒有過什麽好消息,不是旱災,就是水災,各地的災禍似乎是沒斷過的樣子。拿今年來說,整個北方又是大規模的旱災,秋後普遍欠收,造成流民無數。

  特別讓人恐懼的是,今年四月,連被視為國家糧倉的湖廣都發生饑荒,餓殍遍地,這是個很不好的征兆。六月,京城一帶又發生災害。此後,遼東的土蠻部落又鬧騰起來,遼東駐軍鎮壓不利,導致大量民眾流離失所。青海的蒙古火落赤部也蠢蠢欲動,打算進犯臨洮。流民的出現,導致了社會動蕩,河北在近期出現了不少流民據嘯山林打家劫舍,讓北直隸的社會治安惡劣到了極點,湖北更是盜賊橫行殺官奪印,好在湖北的洪鍾乃是一員乾吏,將湖北的亂象勉強平息了下去。

  正德帝朱厚照對這一切天災人禍十分惱火,把這一切都歸咎於諫議官,說他們沒有從接連發生的日蝕星變上預測災禍,給他們停俸一年的處分。各地官員都不服氣,紛紛上書,他們上書皇帝,認為責任在輔政大臣李東陽、焦芳、張彩、楊廷和,是他們竊權欺蔽,排斥異己,箝製言路。

  看到李東陽焦頭爛額的樣子,次輔焦芳撫須緩緩道:“閣老何必煩惱,要錢要糧,給他們就是了。”

  這焦芳年過古稀,花白的胡子,不過精神很好。他是河南泌陽人,官職全稱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歷仕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四朝。

  李東陽歎道:“孟陽啊,戶部哪還有錢糧賑濟啊,如果有的話,老夫也不會這麽焦頭爛額了。”

  一旁的內閣大臣兼戶部尚書楊廷和道:“閣老所言甚是,國朝糜費日增,餉費浩繁,早已是日不敷出,今歲太倉存積,除老庫外,僅三百余萬兩,不足當二年抵補之資矣。”他一邊說,一邊不住地搖頭歎氣,他這個財政部長,當得難啊。

  焦芳驚道:“王大人,戶部錢糧竟已枯竭到如此地步嗎?”

  楊廷和扳著指頭道,“去歲的時候,太倉銀庫歲入銀僅三百七十八萬七千五百有奇,歲出銀則四百三十五萬三千五百有奇,

加之災荒所蠲免的稅糧及折銀,需太倉抵補,虧空一百余萬兩。戶部去年清查諸倉,現京倉僅存糧七百萬余石,而歲支官軍月糧則達三百萬余石,遇閏還需加三十萬余石,不足兩年之用。”  他的神情顯得憂心忡忡:“今年湖廣大饑,運往京師的漕糧又要減少。糧儲不足,若不早為之處,一旦糧盡,京師何以取給?”

  李東陽歎道:“國力艱窘,入不供出,不過我輩讀聖賢書,正是為君分憂之時。各地的賑濟只能讓當地官員多想辦法了,只是這京師的流民,卻不能等閑視之,我當奏請聖上,請放京通二倉,以賑濟京師流民。”

  他回過頭來,道:“我等票擬吧。”

  “哼,不是要錢,就是要糧,就沒有一刻能讓朕省心。”

  豹房大殿內,“砰”一聲,年青的皇帝朱厚照一拍禦案,怒氣衝衝地站了起來,嚇得一旁的幾個當值太監大氣也不敢出。

  走到閣門口,正德帝呼了一口氣,未老先衰的臉上滿是疲倦之意。

  多事之秋啊,北方旱災連連,多個地方顆粒無收,地方未晉,戰事又起。好容易戰事剛撫,流民又是雲集。讓正德帝一直應接不暇,焦頭爛額。更讓正德皇帝朱厚照驚恐的是,連大明的糧倉湖廣都發生饑荒,這是國朝未有之事,這大明的天下倒底是怎麽了。每遇災荒,各地的官員只會伸手要錢,要不就是張口罵人。要錢,要糧,哼,這錢糧難道會從天下掉下來不成?登基五年了,正德帝發現自己每年都沒有省心的事,這皇帝,做得累啊。

  還有,賑濟的事還好說,京通二倉中,總算還有點糧,內閣要求自己開倉放糧,賑濟京師的流民,那自己便放糧便是,至於這京通二倉中的糧,吃不到二年,那也顧不得了。

  讓正德帝頭痛的是,言官和各地文臣們又要開始借此做文章了。按中國傳統的說法,如果天下出現什麽水災旱災之類的災禍,那便是朝中有奸臣,或是皇帝有過失,於是皇帝便要換上素服,不吃葷腥,不近女色,靜靜地反省自己的過失,嚴重的還要下些罪己詔之類的。

  當然,各地出現災禍,各地的官員們都是認為自己沒問題的,自己都是忠臣,有問題的,肯定是朝中的大臣們,要不就是當今的皇帝有什麽過失。這不,新的一波上書潮又開始了,攻擊你,攻擊他,項莊舞劍的攻擊自己身邊的劉瑾馬永成幾個太監身上,這是正德帝忍受不了的。

  正德帝朱厚照當然不會背這個黑鍋,他也認為自己決對沒問題,有問題的,就是那些諫議官,沒本事從那些日蝕星變的變化上預測災禍,所以給他們停俸一年的處分。這下子,更是如捅了馬蜂窩一般,各地官員更是紛紛上書,自己也處罰了其中最為過分的幾個。

  不過上書的人還是前撲後繼,讓正德帝無可奈何,多少年來,大明的文官們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正德帝不能有個人的意志。這些年,正德帝已經有些心灰意懶,對文官集團日益疏遠,連內閣的閣臣們,都越來越少接見。

  正德帝長籲短歎了一會,回到了案前,這時一個太監又小心翼翼地拿著一疊題本進來,其中有一些還是各地的錦衣衛密報,正德帝會感興趣一些。

  比起文臣們只會訴苦要錢,或是賣直的題本,這些錦衣衛的密報,會有意思一些,監控各地的同時,還會有一些各地風情描述,讓自己不出深宮,便可以掌控天下事。特別是那個啥子的李俊堡,那個小百戶,嗯,現在是鎮撫使林平之的所作所為,讓正德帝每每閱後,都會會心一笑。

  前些時間密報上說林平之在李俊堡的幾十萬畝土地莊稼長勢不錯,倒是出乎正德帝的意料,眼下大明這種年景中,能現在這種情形,也算是異類。

  此時一疊錦衣衛密報中,就有一份關於李俊堡的密報,讓正德帝拿起的同時,不知道為什麽,這內心隱隱有一些期待。

  打開密報,正德帝看了一遍,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眼,又細細地看了一遍,最後他哈哈地笑了出來,猛地站了起來:“好,好啊,好一個林平之,一個小小的錦衣衛鎮撫使,竟有如此能耐。”

  聽正德帝這樣說,立時,旁邊幾個當值太監的耳朵高高地豎了起來。

  正德帝在閣內走來走去,先前的鬱悶一掃而空,口中只是興奮地道:“好啊,好一個林平之。”

  這封關於李俊堡林平之的密報,給了正德帝極大的信心,果然不是自己失德,而是各地官員太無能。在相同的天災情況下,李俊堡千戶所一個苦寒之地都能收獲糧食數十萬石,不但能滿足全堡軍士們的需求,還有能力往外輸送幾十萬石糧,而那些膏腴之地卻是顆粒無收,這表明什麽?那些官員無能,瀆職。

  如一針強心針般,正德帝臉上的疲倦之意一掃而空,變成神采奕奕起來,他自言自語了一會,猛地站住,道:“傳召,將馬永成給我叫來。”

  他頓了一頓,又冷笑道:“還有,把李東陽幾人也叫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