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股博士》第N章
  聊一聊經濟。

  經濟大概就是:每個人都省錢,大家就越來越窮;每個人都花錢,大家就越來越富。

  舉一個例子。

  A君和B君都是農民,種地為生。

  第一年:A君種苞米,每年的產值100元;B君種土豆,每年的產值也是100元。

  A君吃自家的苞米,B君吃自家的土豆。

  那麽一年過去了,他們兩個人創造的GDP,就是種地的產值200元;

  第二年:他們仍然種苞米和土豆,各自的產值也都是100元。

  但是A君不願意吃苞米了,B君也不願意吃土豆了。於是A君100元買了B君家的土豆,B君100元買了A君家的苞米。

  糧食的產值仍然是200元,但多了一個流通環節,並且產生了200元的經濟總量,

  所以,他們兩個的GDP總值已經是200+200=400元了。

  第三年:他們仍然種苞米和土豆,各自的產值仍然是100元。

  但他們覺得賣給熟人太虧了,所以決定賣給第三方。

  正好來了一個中間商,他願意花150元買A君的苞米和B君的土豆。但是收購之後,中間商發現賣不出去。最後只能以100元賣回給A君和B君。

  這時候,產值仍然是200元。但是流通已經到了500元。(從A君和B君到中間商300元,A君和B君從中間商買回200元)。此時的GDP已經到了200+500=700元。

  第四年:中間商汲取了經驗。雖然仍然以150元收走了A君的苞米和B君的土豆,但是他找到了一個加工商,花100元把土豆和苞米加工成的更高級的食品。

  然後A君和B君需要以300元從中間商手中買回去。

  此時的產值仍然是200元。流通環節已經是300元收購+600元買回,同時增加了100元的加工環節。此時的GDP總量達到了1200元。

  也就是說,東西仍然是那些東西。只是多了流通加工的環節,經濟總量就增加了。能夠產生GDP的,正是這些流通和加工的環節。

  如果能夠創造出更好的加工方式,我們稱之為技術,就可以創造額外的產值。類似的,能提高經濟總量的,還有服務。比如這些加工好的食品,將由快遞員交給A君和B君。

  總之,要想提高經濟的總量,就必須有人付出更多的勞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更新的技術、提供更多的服務。

  也就是需要整個社會都付出勞動。創造出的產品越多,技術含量越高,服務越多,經濟總量才能提高。

  如果每個人都躺平享受生活,勞動的總量減少了,那麽經濟總量也就隨之減少了。

  由此可見,社會經濟良性運轉的前提。是人們要有一定的生活壓力,需要一直工作,創造價值。

  如果福利太好,每個人都可以安心躺平享受。雖然那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狀態,但對國民經濟而言,就很難有好的結果了。

  聊一聊股市裡的莊家。其實,在股市成立之初的十多年時間裡。的確存在每個股票都有莊家的現象。

  畢竟那個時候,我們的股市體量小,股票總數小,股票總市值小,所以很少的資金就能夠控制一隻股票。

  但是隨著股市裡的股票越來越多,體量越來越大,監控手段越來越完善,想要完全控制一隻股票的走勢是很難的。

  準確的說,難得不是控盤,而是不被人發現,合法合規的控制盤面。

  其實,隨著投資者認知水平的提高,再像以前那樣控制一隻個股大量的流通籌碼,風險是極大的。

  所以現在的股市裡,只有相對控盤。或者是說有一定實力,能夠乾預股價運行的大資金。而幾乎沒有以前那種,可以為所欲為的莊家了。

  其次,大資金在乾預股價的時候,也不是每戰必勝的。他們也會力不從心,也有可能被套。甚至不小心侵入了其他資金的領地,遭到無情的打壓。

  以前就曾發生過,遊資去搶盤公募基金重倉的股票,結果被公募基金狠狠套牢的事情。

  所以有的時候,一隻股票的大資金,包括機構資金太多,也不見得是好事。你拉升我出貨,那這個股票就很難拉得起。

  所以在分析一隻股票時,一定要看好,它是哪種類型的資金在控盤?

  而且就控盤資金而言,它的水平也是有高有低的。沒有經驗的控盤資金,自己都未必能賺到錢,何況是抱有跟莊目的的跟風者了。

  真正能走長遠的股票,手法一定是很穩健的。也就是說,一邊拉升一邊控制跟風者的成本,這是控盤的核心要點。

  如果跟風資金的成本比控盤者都要低,那麽漲起來以後,自己還沒出貨,跟風盤就都跑了,那不是自己套自己嗎。

  記得,那種拿著一大筆錢就知道卯勁拉升的,肯定不是有長遠目標的資金。或許只是個急性子的土豪,或者缺少經驗的操盤手。

  總之,這是一個需要精細分析個股狀態的時代。 只有充分熟悉了個股的股性。才有可能跟著大資金吃肉。

  雖然不是能夠絕對控盤的資金,但為了便於理解,我依然用莊家這個詞。

  在實戰中,有一個很有效的投資策略,就是跟莊戰術。

  第一是分析這隻個股有沒有莊。

  有莊家的個股。它的波幅一定是比較大的。至少在上漲的時候,有能力超過指數的漲幅。

  但是有莊的個股,也不是每時每刻都願意漲,所以需要跟蹤。

  然後,在它表現活躍的時段介入。

  第二是要判斷莊家的類型。

  股市中最常見的,是長期守在一隻股票裡,反覆進行波段操作的波段莊。他們或許會用很長的一段時間,來乾預股價,使其形成一個技術圖形。

  這麽做的目的,是吸引資金參與,並且突破,在完成拉升目標以後,再準備出貨。

  其實判斷出個股突破上漲的時間節點並不難。莊家也不是在這個階段就套人的。

  而是會在完成拉升目標以後,再做一個圖形,這個階段跟風資金可能會選擇離場。

  但也就是在他們離場以後,莊家會再次製造一個突破形態,誘導這些手裡有錢的人再次買入,此時才是真正出貨的時間點。

  股市第二常見的,是機構資金。

  他們相對重視基本面,操作手法大開大合,就是看好的會一直買,出貨時也相當凶。

  第三種就是遊資。

  凶悍,喜歡拉漲停。

  有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風格激進且能長期存活的遊資少之又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