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九章 求賢揚名
回到府衙,幾位重要官員早早便到,今日是劉琦首次理事,不能失了禮數。

劉琦言道:“吾雖蒙家父委托州郡大事,但還需仰仗諸位相助,各地政事照舊。另需出榜招賢納士,舉薦人才,凡有一技之長者,盡可選用。”

劉先問道:“將軍所指一技之長,莫非是那些匠人醫工,奇技淫巧者?”

“不錯!”劉琦點頭道:“曹操征平北方,必有吞荊州之意,戰事將起,自當人盡其才,要早做準備。”

“遵命!”劉先雖有些不解,但還是應承下來。

劉琦又寫了個名單,征辟馬良、龐統、諸葛亮、蔣琬、劉巴、李嚴、鄧芝、霍峻等到任。

這是他昨晚能想到的荊州名士,雖然一大半人可能不會來,但有棗沒棗打三竿子,只要有收獲便好。

諸事安排完畢,眾官各去忙碌,隻留下治中蒯越議事。

劉琦開門見山言道:“人報昨日酒宴之前,先生與蔡瑁私會許久,莫不是圖謀劉使君?”

蒯越心下一沉,臉上卻神色不變:“將軍休聽讒言,吾與蔡將軍相見,不過是商議席位座次,別無他事。”

“哦?”劉琦盯著蒯越,淡笑道:“莫不是為趙雲設席?”

蒯越心頭狂跳,猜不透劉琦到底問出了多少內情,撫須道:“並未提及趙雲。”

“此事若傳出去,恐對蒯家不利!”劉琦也不再追問,笑道:“先生既未與蔡瑁同謀,查處蔡家之事,就勞駕先生去辦,如何?”

蒯越沉吟片刻,抱拳道:“遵命!”

出門之後,蒯越背上竟出了一層冷汗,以往與劉琦交談,雖有些學識,但毫無心機,唯唯諾諾。

今日的眼神竟讓他不敢直視,仿佛能洞悉一切,雖然沒有說破,但他明白,這是劉琦的一次敲打。

不管怎麽說,蔡家與劉表是姻親,劉琦不方便直接處理此事,太輕容易留下禍根,太狠難免惹人非議。

他唯有將此事處理妥當,與蔡家劃清界限,劉琦才會既往不咎。

見識過昨日的雷霆手段,蒯家已經別無選擇。

蒯越走後,劉琦翻看桌上的公文書信,都是各地的賦稅和準備春耕計劃,這些他也看不懂,交給劉先處理就好。

“嘶——”忽然看到一封信,劉琦倒吸一口冷氣,趕忙拿起來。

只見信封上寫著“潁川單福留”幾個字,這不是徐庶留書?

信中盛讚劉表之德,稱其麾下都是飽學之士,自覺才疏學淺,不足以治文論著,感謝一月來收留之情。

說的客氣,其實已對劉表大感失望,又不好不辭而別,便留了一封書信。

荊州名士多如牛毛,這封信劉表可能看都不會看,但徐庶還是禮數周全,不卑不亢,足見是個精細信義之人。

比那些動不動就辭職不乾,連個離職手續都不辦的人強多了!

看日期已是三日之前,劉琦急得直跺腳,馬上傳令讓黃忠點選十人,隨他出城。

劉磐聞報趕來勸阻道:“襄陽新定,蔡氏余黨極多,將軍不宜輕出,莫忘了孫策之事。”

劉琦笑道:“有漢升在,可保無事。”

劉磐言道:“何事非要將軍親自出馬,不如讓我去跑一趟吧!”

“來不及解釋了,我去找人。”劉琦讓劉磐小心守城,出城而去。

荊州境內必定會有些動蕩,但只要劉表還活著,蔡氏已被控制,就不會有太大的變故。

劉磐掌管兵馬,又有文聘、王威和魏延幾人維持秩序,可保萬無一失。

劉琦帶著黃忠直奔南漳水鏡山莊,這次出動,既為求才,也為賺取名聲。

如果隻憑劉表和自己的名望,即便發布招賢令,恐怕那些人才也不願來投效,必須要用實際行動打動他們。

他也知道此行可能有危險,但越是這種時刻,他去追徐庶,才能顯出求賢若渴。

更何況水鏡山莊是荊州人才匯聚處,與潁川的太丘書院相似,幾個大才都與這裡有關聯,跑一趟混個臉熟,也不算吃虧。

沿途向農夫牧童打聽,中午便到水鏡山莊,到莊前下馬,劉琦報上名號,在門外等候,隱約聽得琴聲悠揚。

很快便見一位氣質出塵的老者走出來,鶴發童顏,面容清瘦,抱拳道:“不知大公子親臨,老朽有失遠迎。”

劉琦還禮道:“是我冒昧打擾,追尋單福至此,不知他是否還在莊中?”

司馬徽有些詫異,請劉琦入內,邊問道:“公子如何斷定單福到此?”

劉琦笑道:“在下久聞水鏡山莊大名,賢才奇士皆往來於此,只因養病未能造訪。單福離開襄陽,無處可去,想必會來此地。縱然不來,得見先生仙顏,也足慰平生!”

“公子謬讚!”司馬徽搖頭失笑,落座之後言道:“單福確實來過莊中,只是盤桓一日,便往新野拜訪劉使君去了。”

“去新野?”劉琦臉色微變,看向司馬徽。

劉備已死,這消息他能不知道?莫不是在故意試探?

糟老頭子壞得很呐!

心念電轉,馬上換了一副悲戚神色:“先生有所不知,皇叔昨日在襄陽,已被蔡瑁所害。”

“當真?”司馬徽聞言大驚,酒杯跌落,堪比國家一級演員。

劉琦點頭道:“我雖已為叔父報仇,然沒有他護衛南陽,曹操必會發兵來奪荊州。我自忖非其對手,已發榜求賢,共保疆土,見單福留書而別,前來追趕,誰知還是晚了一步。”

司馬徽愕然半晌,才歎道:“劉皇叔有仁德之名,矢志興漢,不想竟死於奸黨之手。”

劉琦言道:“在下不自量力,願承叔父之志,匡扶漢室,鋤奸建功,隻恨缺乏經綸濟世之才,望先生指點迷津。”

司馬徽撫須緩緩道:“公子可聽過建安初郡內童謠?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劉琦也擺出一副的謙恭神態,抱拳道:“請指教。”

司馬徽道:“建安八年,公子喪母,為蔡氏所欺,此所謂‘始欲衰’也。‘無孑遺’者,恐不久令尊將逝,文武零落無孑遺矣。‘天命有歸’、‘龍向天飛’,蓋應在公子也!”

劉琦驚喜不已,忙道:“在下愧不敢當,隻願保住荊州,扶保漢室便足矣!”

司馬徽撫須道:“襄陽確有天下奇才,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琦抱拳道:“實不相瞞,我已派人去請孔明、龐統,此番是來尋訪單福先生。”

“咦?”司馬徽正一副高深莫測的神情,聞言愣住了:“公子知道這兩人?”

劉琦歎道:“我長在荊州,豈能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是為蔡氏欺壓,身不由已罷了。”

“好,好。”司馬徽裝深沉失敗,轉而撫掌大笑,開始和稀泥。

劉琦遺憾道:“可惜錯失賢才,在下可否留詩一首,以待有識之士?”

徐庶既然已走,也不能讓老頭子一個人把逼裝完了,這可是揚名的好機會。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作者寄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