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勿留鏢局》第22章 朝堂議兵
  皇帝回朝足見其對當前局勢的重視,於外酈國有稱霸的野心,於內王子們勾心鬥角,處理不好江山會有傾覆之虞。

  當前情況雖然清楚,事情要怎麽去做也清楚,但誰去做就是個問題了,眾大夫心裡各有各的考慮,作為新一輩臣子的代表,丞相方皓腸子也不轉彎,直接說道:“為不讓酈國人有可乘之機,請聖上盡快決斷增兵。”

  方皓年輕敢說,直接在催促皇帝盡快發兵,老臣禦使大夫肖禕心裡明白皇帝不想打仗的心思,說道:“我王英名治世,當下家國景盛,戰爭不符合我們當前的利益,估計酈國的夏王也估對了,才敢在邊境演出這一幕欲戰而不戰的鬧劇。”

  方丞相緊接著說道:“酈國的夏王是看到了我們不想戰,但同時也在窺伺我們會否給留給他一個戰的機會,若我軍過於避戰,則對方會變成嗅到血腥的野獸。”

  見大家了熱火起來,淮王覺得時機也差不多了,出來說道:“當下東平城與東可城合兵僅九千,敵范西城已聚眾四萬,雖然東平城地勢對我方有利,但外敵甚眾,對我兵士氣會有很大壓力,正是兵凶戰危之際,懇請父王盡快決斷。”

  皇帝問道:“既然大家對增兵都意見一致,那就發兵東平城吧,誰可領軍?”

  問題來得正好,朝中淮王的人多,衛尉大夫秦宸說道:“東平王為此事已經是火速來回察看,東平城見城主如此盡心於城,倍感安心,城裡駐軍更是士氣大長,臣認為東平王領兵增援是就好不過。”

  其他大臣也相繼上上奏附和,一時朝上從之前的惜語如金到煮開鍋似的。

  淮王一看時機正好,說道:“之前南方有亂,三弟戰事上屢有戰功,我朝威望得以遠播,外敵無不畏懼,若三弟立於東平城城頭,將能大大震懾外敵。”

  眾臣把焦點落到東平王處,皆讚譽之詞,大有眾望所歸的味道,三王子主動半步向前,皇帝忽然咳嗽起來,等抬起頭來時,太子搶道:“父王龍體為重。”

  皇帝緩緩說道:“我雖然回來了,但現在你依舊身為監國,兵符也在你身上,這事你來說說。”

  剛才的一道熱浪猛的冷了下來,皇帝把事情推向太子,這是淮王最不願意見到的事,但想著眾人都站在自己一邊,心裡勉強安定些。

  說到兵符,淮王與東平王心裡一亮,當日太子親手交出兵符是眾人所見,後派人一路監視張鈺成的一舉一動,歷水城成功調兵證明了兵符確實到了張鈺成手上,也有將領親眼所見,其後張鈺城領兵駐扎在東可城,東平王在軍中影響力大,到處都是他的人,張將軍連吃飯睡覺都有東平王的人在盯著,以保證兵符的動向。

  淮王與東平王皆認為兵符仍在張鈺成身上,太子作為監國讓兵符離身對皇帝來說感觀當然不好,那怕有一定的原因,兵權是皇權的代表,也是帝國得以穩固的根基。如果當場讓太子拿出兵符來,場面難看是當然的。

  如果沒有兵符,當下調兵則需要皇帝親書聖旨,這時若自己能掛帥,等於兵權落在自己手中,甚至要求聖旨讓邊境上兩城的兵權歸其調度,這樣一來就可繞過兵符的限制,太子監國的實權會被大大的削弱,極有利於籠絡更多的人到自己身邊。

  東平王存心為難太子說道:“雖然我國已多年未有大戰事,但附近駐扎兵士聚五萬眾也不是難事,我雖為王子也是朝庭的戰將,是請太子取出兵符,我願以之馬首是瞻。

”  東平王的意思是你有兵符就由你來領兵,我自然是聽你的,如果沒有的話,交我來調集各地駐兵,最後也就是由我來當領頭人。淮王看了一眼太子,只見其並不顯窮迫,連身邊的五弟魏王也是不緊不慢的,甚是奇怪。

  太子說道:“回聖上,巨野城連同四周郡縣有可用兵一萬,可命城守郡尉領兵調往東平城,我已經安排張鈺城將軍駐守東可城,張老將軍善兵,當年曾以三千兵扼守梁城,硬是擋住酈國二精萬兵的死命進攻,讓我朝贏得勝機,相信聖上仍然記得。”

  說完踏前一步,太子從懷中取出一個金色綢巾包裹的東西,淮王眼快,心裡卻是咯噔一下,他無法相信遠在數百裡外的東西竟然能出現在眼前。

  太子從容解開包裹,露出兵符,委身恭敬的高舉著說道:“父皇既然已經臨朝,兵符自然歸還,兒臣同意二弟與丞相的意見,請父皇盡速發兵,斷決賊寇侵擾的幻想。”

  太子並沒有否定由東平王領軍,隻提出由郡尉來調兵,他不想在皇帝面前顯示出兩派爭鋒相對的局面,他知道皇帝不喜歡這樣的局面,至於由誰來領兵,相信皇帝自有主張,如此重大的事情,就交於龍座上的人來決定吧,這是他的江山,孩子們也只是臣子。

  當時看著太子送出虎符的有多位大臣,如此神奇的再次呈現在眼前,群臣都大呼意外,一時造成不小的騷動。

  皇帝半眯著的眼忽然打開,這是權力的源泉,這就是虎符的魅力,皇帝微笑的點點頭說道:“很好,調兵遣將應時製宜,就能掌握時局,既然你能掌控大局,就繼續按你的布置來吧。”

  太子這頭得到皇帝稱讚能掌控大局,心頭一熱,上了這一課方才真正明白帝王對皇權的控制力就為重視,老師祁渚老內使說得對,給你兵符不是想看你能怎麽用得好,是看你能否拿得住。

  失去對時局控制的一方自然就是淮王,此時生氣沒用,只能一邊吃著啞巴虧一邊裝著大度的稱讚道:“大哥及時恰當的處置顯我大琪國威,兒臣願盡心盡力助大哥抵禦外敵。”

  淮王表態,少有的各派眾臣跟著附和,無論是太子黨的還是淮王黨的,朝堂上一片歡欣鼓舞,這樣的場面皇帝也是高高興興,笑道:“眾臣能用心一處,何愁酈國之憂,遠嗣,那你就負責後方的糧草物資,前方近兩萬將士足以抵禦外敵。方愛卿,你看如何?”

  這時只有丞相方皓眉頭不展,奏道:“聖上英明,還有太子與三位王爺全力衛國,邊城眼下已無憂,但酈國野心已現,我朝需加緊練兵,遴選更多將才,以保我朝盛世萬代。”

  禦使肖褘也接著道:“我朝太平的日子已經有二十個年頭,今酈國初現獠牙,也許是告示四方風雲將變,我們要做好準備,舉國需要有十萬將士方能保家衛國。”

  皇帝說道:“很好,這就交由方丞相領兵部抓緊練兵。”

  朝堂上山呼萬歲,議兵之事也暫且塵埃落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