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勿留鏢局》第18章 朝堂之上
  這裡是皇城的中心,體現的不是繁華,而且是肅穆,槍尖上映射著光芒,薛雲生說得對,郊野並不是最危險的地方。

  這些天皇城的中心大殿比往常都閑,只有衛兵不能松懈,無論有沒有有在,這裡都是王國的權力中心,大殿上的王座除了一個人,誰都一能坐在上面。

  年歲不饒人,老皇帝身體越發違和,這本來就是正常的事,只是天子總想著與眾不同,可能整天聽著萬歲聽多了,就會奢望這也許是存在的可能,而且總有人推薦一些神仙道士,說有多大多大難耐,對老皇帝來是越發沉迷。

  最近一名道士說有預見能力,於是傳他過來說道,短短幾天便得到皇帝的信任,還要專程到一都城七十裡外一個叫七裡山莊的地方,沒有人知道道士要做些什麽,至於朝政也就暫時放下,交於太子監國。

  最近一個晚上,皇帝忽然召集眾大臣上朝,對於四名王子也是心裡七上八下的,近一個月,各王想盡辦法也無法見到老皇帝。

  今天是近一個月內首次上朝,眾臣子是各有心情,各懷主意。

  高高的王座上,俯視著跪拜的眾生:“都起來吧。”一把懶洋洋的聲音揚起,文武百官唰聲直起身子,高聲道:“吾王萬歲。”

  高聲萬歲並不能掩飾帝王的老邁,他曾經英雄氣概平定四方,可現在他已經無力顧及四方,隻關注著眼下四個王子,沒有人願意主動走下神台,在上天召喚的那天到來前,他還得死死的守著這個金燦燦卻冷冰冰的座位,防范著自己最親近的人。

  稍等片刻,一個同樣年邁而懂得稱自己老的人最先開腔道:“老臣有事稟報。”自稱老臣的人是禦史大夫肖禕,當年輔助老皇帝平定琪國藩王之亂、與抗衡周邊諸強坐享天下的老臣子。

  老皇帝一揚手,甚至連話都懶得說。

  “北方酈國近來屯兵在我邊境外,恐有侵擾之意,忘皇上早作準備。”

  “這事不是議過了嗎?而且東平王已經去看過了,至兒,怎麽樣?你來說說。”

  “東平城邊界西北據探子來說范西城周邊已屯兵四萬,其中就有酈國的軍中主力鐵騎一萬。至兒親率步騎巡視,范城東南方與我接境不遠處日間煙塵滾滾,夜間篝火連天,其中定是軍隊演練。”

  “方丞相,我給酈國國君的國書可有回復?”龍座上問道。

  方丞相是王親,嚴格來說是皇帝的小舅子,但沒有國舅的光環,因為只是皇帝一個嬪妃的親弟。當年一個叫方皓的人在庭試中得到當時的大學士推薦,皇帝看過他的文章也讚歎不已,與其對答時論治國頗具才華,最後是大膽的說出自己是嬪妃薑怡的弟弟。

  說人群中的方丞相出來應道:“以發出的時間來看,早該有回復,可到現在仍無回信。據說,酈國國君身體違和,可能也是沒有回復的原因。按理即使國君身有不便,對我們的國書其監國或禦丞也應作禮節上的回應,現在看來,必有情況。”

  皇帝向三王字說:“方丞相似乎認同跟你的說法,是不是這樣?”

  東平王回道:“是的,酈國朝政基本上由大王子夏王衛康把持,酈國雖然一直沒有立儲,但另兩王子比大王子年少許多,而且夏王權傾朝野,這個夏王向來好武,前些年突襲西宛國失敗,轉而四向北方部族小國征戰不休,敵夏王是個好戰之人,如禦使大夫所言,確有對我方侵擾之意。”

  方丞緊接說道:“我還有另外的看法,

請容再稟。”  皇帝問道:“難道這不是你的看法?”後一輩治國人才裡,這個方皓是被受期待的人之一。

  方丞繼續說:“我同意酈國這位夏王有圖霸之心,但眼下不會貿然進犯。”

  “這人已在我邊境屯兵數萬,而且大肆演練兵法,難道就只是來嚇唬一下我們嗎?”東平王一下他抬高聲調,怒意十足。

  皇上沒什麽反應,等於鼓勵兩方繼續陳說,方丞緩緩說道:“酈國若真要進犯我朝,西宛國是其必去的後患,所以有之前夏王進兵西宛國,可是西宛國的西壺關是擺在這個夏王前的一道天塹,強攻吃到了苦頭,轉而征戰北方部落主要是為了掠奪更多的戰爭物資,以備再戰,至於屯兵在我國境前,主要是為了迷惑西宛國,讓其認為其知難而放棄再進攻西壺關,至於他不回我朝國書,也沒有動兵逾越半步邊境,也是不想與我們真的開啟戰事,起碼現在他們不想,我朝時下正盛,非其他小國般可以一戰而定勝負。 ”

  聽著方丞侃侃而談,堂上眾大夫無不稱讚,但皇上卻還是皺起了眉頭,轉頭看向二王子問道:“遠嗣,你怎麽看啊?”

  二王子淮王氣定神閑的回道:“酈國夏王豺狼之心,雖然目前還不敢與我們為敵,但日後想稱霸九州之心昭然若揭,這一點我與方丞相意見一致,所以我們不可以坐視此人羽翼漸豐。”

  “那你想怎麽做才能損其氣焰?”皇帝問道。

  淮王接著說:“將計就計,增兵東平城,同時也增加演練,一者增加防禦,二者起到牽製作用,酈國看到我們增兵也是我們的正常反應,另外也會擔心我們先下手為強,如此便會削弱他們征戰其他地方的兵力,更不敢全力進攻西壺關。”

  辦法雖然是好,這一點老皇帝當然想過,其實也是一大半臣子的主流想法,只是通過東平王說出來。可東平城主這個城主三王子也是匹勒不住的野馬,兩陣主將都是好戰分子,萬一真打起來也是很有可能,況且老皇帝最不想看到的是重兵握在一個人手上。

  皇帝掃了一眼太子,太子在朝堂上一向不大出彩,這與他仁穩而稍缺進取的個性有很大關系,太子是長子,老皇帝到了一定年紀,為使江山穩固,避免四個王子相爭有損國力,封其為太子是正常不過的事情,老皇帝即喜歡他寬仁的作風,又嫌其缺少帝王的霸氣果斷。

  太子知道皇帝看著自己卻沒有動作,只是因為監國這些天讓他身歷幾度起伏,昨天聽禦召今天皇上要上朝,當即是驚出一身冷汗,至今心情還沒完全平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