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勿留鏢局》第19章 太子與淮王
  十天前,一道八百裡加急飛馳進城。

  已是夕陽西下時,天邊僅存一絲紅光,西桂宮內少有的燭光閃爍,宮內的禦使堂內是大殿之外臣子合議國事的地方。

  皇帝已一月沒上朝,監國與另外三位王子、多位重臣神色凝重。與大殿的設置不同,這裡沒有顯眼的龍座般主位,各人基本上是平位起坐。

  大家話不多,因為事態嚴重,加急軍報邊境東平城外酈國大軍聚集,對於太平已久的琪國眾臣來說一時沒有了主意。

  皇帝不在,大家都把最重的擔子壓在監國太子上,此刻沉默就是無形的施壓,尤其是二王子淮王,他眼睛始終沒有離開太子的方向,他看的是太子還是熱鬧?

  太子手裡緊緊的捏著湯手的軍報帖子,看著似乎沒有人有決定,想了半天也算是作出個下錯的舉措,以平常皇帝臨朝的口吻說道:“急書七裡山莊,告知聖上情況。”說完立馬把軍貼收回到原來的盒子上,紅燭滴下蠟水,取下身上一個小印鑒壓封上。

  送信人急促的腳步聲還在耳邊,太子向禦使大夫問道:“肖閣老,你是這裡唯經歷過與酈國的戰事,當下你的意見如何。”

  禦使大夫肖禕當年曾經皇帝征戰過,當然最有發言權,但這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邊關太平已久,他已經是暮年之人。

  “東平城是軍事重鎮,常年備有六千守軍,歷水城也有五千守軍,可使歷水城守軍調往三千至東平城以北小城東可,兩城成倚角之勢,當年聖上也是這樣布置,若敵軍來襲,兩城可成合擊禦敵。”

  老臣子兩眼放光,這是他少有的精神表現,當今的朝堂,早已成了四個王子角力的場所,幾個重臣,包括禦使大夫、丞相和太尉以及其他大臣,都成了他們身後的影子,基本上可以歸類為太子黨、淮王黨和騎牆派。

  禦使大夫肖禕以其背景來看聲名巨大,但他不願歸屬於哪個派別,而是以一個老人家自居,即是表達老邁將退的意思,如果不是皇帝來問事,基本上是糊糊塗塗的過,王子之爭漸熾烈,老人家這是明志之舉,王子們看在眼裡,將退之人既然是無法爭取也就不想成為敵人。

  三王子東平王激動的說道:“東平城是我的封地,沒有人比我更熟悉那個地方,兵臨城下,國之存亡之時,我願一馬當先,率兵抵禦。”

  太子應道:“率兵迎敵三弟最是合適,更不用說事情就在東平城。”

  淮王與東平王同出一氣,是淮王黨的主心骨,太子一萬個不願意由東平王領兵前往,但這個切是個最為合理的做法,一者會有大多數人支持,二者反對的確於國之不利。

  太子同時向丞相方皓問道:“丞相有何看法?”

  丞相方皓是當朝實力派也是少壯派,他的出身與淮王有很大關系,他的姐姐是個三級嬪妃,當年求淮王黨的一個郡令在舉薦孝廉時推舉他的親弟。舉薦孝廉是主要的人才推舉方式,經過舉薦後還要多番考試,重要人才任命甚至要經過殿試,由皇帝過目所舉薦的人才。這也是黨派通過故吏門生種種的關系,網羅人才構建關系的主要途徑。

  等於方皓當時是投入了淮王黨,個人的能力也過硬,各種複試中過關斬將直達殿試。

  皇帝在當年突感身邊臣子已漸老去,特意的意栽培年輕人才,於是方皓在淮王勢力扶持加自身能力,十年官場從小官做做到丞相之位。

  方皓說道:“我認為以酈國當前的情況,

其帝久病,大王子雖把持大權,但許多方面仍不支持大兵犯我境,但凶險是迫在眼前,不得不防。”  淮王心想著這個方皓官是越當越老練,雖然是自己一派系的人,但也沒有全力支持東平王的主意。只是現在這個局勢對自己是難得的機會,東平城是三王子的地方,基本上沒有第二選擇,父皇不在朝,這個太子的魄力不足以做出其他大膽的做法。

  現在是得到兵權的最好時機,東平城扼地之咽喉處,這個三弟沙場上的戰力在朝中是有目共睹,只要兵力糧草足夠,酈國若是真的進犯,也有信心守住邊關,到時自己一派的功勳亮麗,如果再得到父皇的讚許將對自己大大有利。

  兵權!這是一切的焦點,即使是東平王也無權主動調用城裡的守軍,城裡的守軍只有皇帝能調動,而調用的指示就是兵符,只有對上了兵符如同聖上親臨,否則只有守軍將領可以就時應地製宜。

  太子既為監國當然手握兵符,今天所有的決定都跟這個有關,因為監國迫不得已不會離開都城。

  東平王如果要回東平城作守,若無兵符只能是增加城裡的士氣,甚至只能聽從守城將領調遣。這不是三王子想要的。

  雖然太子已立,但太子在多次重大事件中並無關鍵建樹,反而是淮王的聲望更重,朝中傾向淮王一邊的甚至是多數。

  淮王一直沒有開口,對於風見使舵的其他大臣來說,自然不會有太多動靜,何況這樣的情況大多不敢有主張。

  淮王終於開口:“各位基本上意見一致, 既已兵臨城下,果斷增兵就是,所以今天要議的並非發兵與否,而是時間,兵貴神速,請太子決斷。”

  太子沒有不同意的余地,發兵是必然的事,剛才的話裡並沒有異議。但淮王沒有把最關鍵的話說出來,兵符是否交出,交予誰?

  一屋子的都是有腦子的人,想的事基本都往一處去,現在淮王就是逼近太子交出兵符,交予東平王。

  “張鈺成老將軍現在何處?”太子的話惹出一陣騷動。

  衛尉大夫秦宸率先說道:“張老將軍年事已高,恐不宜眼前的戰事。”

  “張老將軍正在徐東城內,身體健壯得很,當年戰事老將軍有赫赫戰功,敵人無不聞其大名。”五王子魏王沒有理會衛尉大夫的話。

  淮王也接話道:“有老將軍在,將士士氣會大長,而且父皇曾與其並肩作戰,向來很是信任,大哥的想法周全。”

  聽見淮王的話,眾人的議論聲漸漸平息。

  太子心裡想張鈺城將軍跟禦使大夫一樣,並沒有陷入黨爭,雖然聲望高,年事也高,而且太平盛世武將的地位向來不怎樣,此番臨危征召必然感激。當前軍中勢力以三弟的影響力最重,如果老將軍出山必然大大削弱東平王的影響力。

  關鍵是父皇的信任,監國手中的兵符運用得當最為重要。

  太子宣道:“急召張鈺成老將軍,星夜趕往歷水城調三千軍駐守東可城,與東平城共守禦敵。”

  淮王緊接著說:“時已臨冬,叫三弟征集物質趕往東平城,三弟驍勇,於我軍大有裨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