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盜墓之民國奇人傳》湘西苗塚 第38章 趕赴蘇州
  卻說老道士三人為找尋幾位獵戶失蹤之謎,意外墜於湘西廣洞村後山內的一座龍樓大墓,師叔侄三人在墓中經歷重重凶險,總算是有驚無險的從地下暗河逃出升天。

  當下三人上岸後顧不得衣衫浸濕,取道便往廣洞村方向而去。還未到村,正巧碰到早起欲往地裡乾農活的麻有福。

  麻有福上前自是對老道士和玄音大師一番詢問,老道士和玄音大師卻只是笑笑,對麻有福所問之事閉口不言。只有一旁的沈希言代為答道:“麻叔可先回村子召集村民,我師父師叔到了村子,自然會把事情原原本本的有個交代。”

  原來老道士三人上岸之時就商量,這白羽妖屍和虺蛟之事如果告之村民,必會鬧得村民人心惶惶,因此勢必要隱去一二,絕不能將事情的真相悉數告知村民。

  麻有福見三人不肯作答,隻得無奈先回村子召集村民,廣洞村村民聽麻有福說老道士三人活著回來了,自是驚訝不已,紛紛端著碗裡的面條一邊吃著,一邊聚集到村口。

  老道士三人見了眾村民,先是說了失蹤的獵戶已經不幸墜崖而死,然後又解釋麻老漢當初見到的陰兵是石俑,並不是鬼神作怪,最後告誡村民萬不可因貪圖草藥而進入五道梁子,並沒有把苗塚地宮的經歷告訴村民。

  一眾村民聽了老道士的解釋,均是唏噓不已,但好在不是鬼神作怪,廣洞村村民也安下心來。

  廣洞村村長欲設宴答謝三人,老道士連忙道:“寶村接下來要辦理幾位獵戶的後事,我等不便在打擾。”算是委婉將其謝絕。

  待眾村民散去,老道士出言問道:“此間事了,玄音大師是否要回寶刹修行?”這幾天三人同生共死,沈希言聞言自是不忍別過,忽然摸了一把布包裡的那天地乾坤鎖,忙挽留道“師叔,你曾說欲要解開那天地乾坤鎖,需往蘇州見一位故人……”

  玄音大師哈哈一笑:“也罷,這地宮的秘密怕是全藏在天地乾坤鎖裡,這秘密不解開,老僧我日後敲經念佛恐怕也會念頭不通達。既如此,咱們三人結伴往蘇州走一趟也無妨,正好也可拜會我那故交老友!”

  沈希言見玄音大師這般言語,自是欣喜不勝。

  三人正言語間,但見那麻有福去而複返,跑到前來掏出一袋銅錢,氣喘籲籲對三人說:“三位是我父親的救命恩人,我回到家中把事情告訴老爺子,老爺子就讓我送些銅板來,這是老爺子的小小謝意!當做盤纏,還請三位收下!”

  玄音大師尚欲推辭,老道士見三人的錢財都丟失在地宮中,於是忙接過錢袋道:“我等身上正好緊缺盤纏,這可真是雪中送了,你回去替我等謝謝麻老爺子!”

  ……

  三人取旱路行至沅江渡口,從沅江乘船改換水路而上,不幾日便行至洞庭湖。時逢亂世,三人沿途遇見數批流民,詢問之下都是從東南各省逃難來的。這都是國內軍閥、土匪混戰,國外洋人壓迫所致。流民缺衣少糧,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當真是“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玄音大師心下悲愴,對沈希言道:“自庚子年來,西洋人販賣鴉毒禍害中華,幸賴林則徐大人廣州禁煙,哪知洋人以此為機,興乾戈犯我邊境,洋人仗著艦船火炮欺我辱我,東南百姓苦不堪言……”

  老道士也是憤慨道:“想我中華的盛唐時,寥寥國土不設夷夏之防。衣冠威儀,萬國來朝,大國小邦一視同仁,何等輝煌;我中華的大明時,

也有永樂帝派鄭和數次下西洋,雖是宣傳大明國威,但確是以和平方式交結諸國,可曾恃國強而侵略一國妄殺一人?今我中華失勢,彼邦跳梁小醜一時得勢,就膽敢在我土地上作威作福,想我浩浩中華開國五千年,未嘗沒有崛起的一日,到那時必會一一清算今日之恥,只是現今卻苦了我黎明百姓啊!”  老道士和玄音大師一言一語數落洋人的罪行,當下也是激起了沈希言的憤慨之心,頓時心裡對洋人生出萬般厭惡,隻想把這群禍害中華的洋人千刀萬剮,以消除心頭之塊壘。

  又聽老道士談到某些喪天良的商人重利,囤積糧食以高價拋售,南方流民隻增不減,因而道:“師父師叔,我等俱為發丘門人,亂世之中,何不盜的一二大墓取出金玉以救急災民!”

  常言道說不如做。 老道士和玄音大師聞言也是意有所動,老道士當即表示道:“此番去蘇州解開天地乾坤鎖後,不若召集發丘門人,我在聯系一些江湖上的義士,聯手盜的大墓,取出無數金玉倒換成糧米,賑濟百姓。”玄音大師修得慈悲心腸,此生本就有苦度眾生之意,當下如何能不同意老道士的提議。

  三人打定主意,也不流戀八百裡洞庭湖的山光水色,經由洞庭湖匯入長江主流,一路順江而下,半月後行至江浙境內。

  蘇州,南塘鎮。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自唐宋起長江以南漸漸成為天下經濟的中心,然亂世之中哪有什麽繁華氣象。南塘鎮是蘇州重鎮,尚且一片蕭條,更何況其它地方。

  老道士問道:“大師,我等星夜兼程來到蘇州,不知連墨班行當都打不開的天地乾坤鎖,究竟是誰能有此開鎖的本事?”

  玄音大師反問道:“魁首可聽聞製鎖匠人裡的南張北譚?”

  天下百姓誰不用鎖?木鎖、銅鎖、鐵鎖種類繁多,世間製鎖匠人也是極多,墨班行人亦會製鎖。但其間出類拔萃者,當屬自古相傳的‘南張北譚’。

  所謂‘南張’指的是蘇州張家,是自古世襲的製鎖世家。而‘北譚’指的是北京譚家。不過不知道什麽原因,譚家在雍正年間由北京遷到東北沈陽,但已經就沒落了,目前已經沒有什麽消息。

  玄音大師的故人就是‘南張北譚’裡赫赫有名的張家當代家主,號稱璿璣鎖的張淮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