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高句麗的都城。
在汗城休整五天之後,遠征軍再度開拔。
而這一次,在裕王的命令下,遠征軍依舊是逆著出征時的路線踏上歸程。
三萬人的軍隊,並未朝著胡城前進,而是朝著東部邊關的方向出發。
當遠征軍的行軍路線出現在不少人的書桌上時,書桌背後的人都露出了詫異的眼神。
從汗城到東部邊關之地,然後返回胡城,再從草原回到北疆,這的確是在一絲不扣地逆著遠征軍的出征路線返程。
但是,從汗城、胡城、大離東部邊關並不在一條直線上。
當初征伐高句麗的時候,裕王為了與東部邊關的援軍匯合,從胡城繞到了高句麗與大離邊關的交匯處——風化谷,然後才轉頭攻向了汗城。
當時是出於戰略需求,所以遠征軍饒了路。
可現在並不是要攻打什麽地方,而是在班師回城。
這種時候,不應該是怎麽方便怎麽來嗎?
哪裡在班師的時候還要繞路的?
總不能是走到汗城了,裕王突然覺得還是從大離境內回去方便一些,然後又改了路線吧?
那汗城到胡城之間,這幾座城池駐扎的北疆將士與官員呢?
從不能駐守在其他地方的人都接上了,而這些地方的人因為離得近一些,所以就要自己回北疆去吧?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區別對待?
他們覺得裕王並不是那種朝令夕改之人,他這麽做必然有著自己的目的存在。
而很快,事情的發展似乎也應證了他們的猜測。
當遠征軍走到風化谷的時候,再次原地駐扎下來不走了。
而這一待就是七天。
且不說經過汗城休整之後,大軍還需不需要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再休整一次。
七天的時間,對於一支不需要戰鬥的軍隊來說,這個休整的時間也太長了一點。
真當糧草不要錢啊?
軍隊在外和在內的消耗是不一樣的,三萬人大軍每每遲返回一天,就需要多消耗不計其數的糧食。
就算北疆如今富裕,但也不是這麽浪費的。
因此,裕王殿下來此必有所求的猜測,幾乎可以確認是真的了。
然而這七天之內,除了建德城的都指揮使柳建德曾帶著一隊親兵進入過風化谷兩次之外,便再沒有不屬於遠征軍的人進去過。
所有的目光,都不由得集中到了柳建德身上。
裕王大軍繞道來此,必然是和這位在去年晉升了先天境界的都指揮使有關。
……
七天之後,三萬遠征軍離開風化谷,朝著這次出征第一個被討伐下來的地方——胡城而去。
然而現在,已經沒有人關心裕王殿下繞路的事情了。
在遠征軍離開風化谷的第二天,一條消息也從建德城內傳了出來。
據說,這條消息是從那七天內跟隨柳建德進入風化谷的一名親兵身上傳出來的。
據說,裕王殿下之所以決定繞路,就是為了見柳建德一面,目的便是重新拉攏這位曾經因為功勞而鬧翻的同僚。
據說,裕王殿下為了拉攏柳建德,除了原先分潤的功勞之外,承諾和回紇有關的所有功績都讓給東部邊關。
北疆只要原高句麗的那部分功勞。
要知道,遠征軍這次出征,雖然口號是要討伐大離周邊所有蠻夷,但因為種種原因,在外族與朝廷的談判結束之後,實際上卻隻討伐了兩個外族。
高句麗和回紇。
其中高句麗這邊的功勞,本就要分潤一部分給東部邊關。
現在,裕王若是將討伐回紇一族的功勞全部讓出,那麽北疆所剩的功勞甚至都不足一半。
遠征軍從北疆走草原,一路經過原高句麗的山脈之地、小草原然後到達了南疆之外的海邊,幾乎饒了半個大離。
北疆付出了無數資源,損失了數千精兵,結果最大的贏家是東部邊關?
寧願為別人做嫁衣,也要拉攏柳建德。
在不少明眼人看來,因為成王監國,裕王又因為禁足半年失去了不少優勢,如今重返邊疆後,為了能夠和成王分庭抗禮,急於擴大自己的優勢,這是有些著急了。
若能夠等到柳建德的支持,坐擁北疆與東部邊關兩地,手握小草原、原高句麗的山脈之地與小草原三處,麾下蹤跡十四萬大軍。
屆時,手握重權的裕王殿下,的確會重新成為成王繼位太子的最大絆腳石。
若是讓他成了,恐怕遠在京城的成王殿下,就很難睡著了。
因為一些這名親兵未曾聽到的原因,柳建德最終拒絕了裕王的拉攏。
這也是導致柳建德會第二次進入風化谷的原因。
可是,第二次裕王殿下的拉攏卻依舊失敗了。
但也不算完全失敗。
在眼看柳建德不會站在自己這邊之後,裕王殿下以那些本應該分潤給東部邊關的功勞要挾,讓柳建德答應了不會站在他的對立面。
再加上之前在小草原上柳建德也做過一些對裕王不起的事情,所以他最終答應了裕王殿下的請求。
他會保持中立,不接受任何人的拉攏。
聽到這裡之後,不少人心中想要罵娘。
原先柳建德只是東部邊關都指揮使的時候,因為只有後天武道巔峰的修為,雖也有人拉攏,但並未多上心。
但是當他突破到先天境界之後就完全不同了。
這一點從柳建德之前隻敢以裕王求援的名義做一些善後之事,但在突破到先天之後就敢帶著兵馬出征回紇王庭,摘了遠征軍的桃子就能看出一些。
大離的二境強者雖不比在蠻夷小族精貴,但也有其優越之處。
因而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雖然柳建德依然秉持著一概拒之的態度,可眾多勢力拉攏的力度和熱情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但是現在裕王一個威脅,徹底斷絕了他們的後路。
比起在開疆拓土上分潤的功勞,他們能夠付出的代價,完全沒有可比性。
但不管怎麽說,裕王這邊的拉攏也沒有成功,所以大家也都沒有什麽損失。
因而雖然有些詬病裕王的行為,但也只是心裡說說,並未放在台面上。
而且,傳出消息的那名親兵,在之後被柳建德秘密處死的消息傳出來後,他們心中也不怨裕王了。
若沒有裕王這回事,人們恐怕還會被蒙在鼓裡。
他們驚詫地發現,東部邊關的這位柳都指揮使,之前的拒絕並非是真的孑然自愛,而是在待價而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