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村長剛走到了院子門口就喊叫上了,“於所長,咱們走吧?”
於強關了遊戲看了看時間,正是兩點半,“呵,還挺準時。”他背了一個搞調查的軍用背包,走出了房間,喊道:“李鐵牛,我們到家族墓那裡看一看。咱們走嘍。”
“好啦。”李鐵牛應承著,轉身對張小翠說:“走吧,張村長來了。”
張小翠對小梅說:“嫂子,你看電視吧,我們忙去了。”
“好的。”小梅站了起來,把他倆送到了院子裡,看到了張村長對張村長說:“張大哥,進屋坐坐吧?”
“不了,我和他們到家族墓地裡看一看。你那口子呢?”張村長接過於強遞給的煙支,順便問了一下小梅。
“在村子的東頭砂擦房頂呢,那裡中午管飯,中午就沒回來。”小梅笑著回應著,翻了一下窗戶台上洗了的幾雙鞋。
張小翠他們也準備好了,跟著張村長離開了院子,向村子的西面走去。
他們出了村不到二裡地,就看到了地裡面的石牌樓。張村長指了指石碑樓說:“看到了嗎?那石碑樓就是這村家族墓群的標志,據說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他們到了墓地前,約有三十米遠的距離時,李鐵牛便叫所有人停止了前進。
李鐵牛胸前挎了照相機,緊走幾步,來到了墓地前,對這個家族墓地進行了拍照,先是全景,再就是中景,石碑樓的特寫,所有這些照完後,他才轉身對於強他們說:“可以了。”
其他四人,才從李鐵牛的身後走進了墓地。
於強用GPS定位儀,先測定了墓地的經緯度,做好了記錄,然後又拿出了皮尺和鋼卷尺,他看到除了墳堆、砂石質的石碑樓外,還有石供桌、石香爐。
石碑樓上方為硬山頂,石雕瓦頂脊獸,中為碑身,下為須彌座。上面還有匾額和石刻楹聯。
張小翠在夾紙板上畫好了草圖,叫於強和李鐵牛量了尺寸。張小翠在草圖上寫到:
陸埠鄉紫千村,常士成家族墓群。
建於明朝1369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這是張小翠,在看了李玉清的筆記本後得到的信息。李玉清看了石碑上的拓片,從中看到了這座古墓的修建日期,就記在了筆記本上。
張小翠接著記載到:
古墓地在村西約二裡地處,封土堆饅頭狀,周長14米,高2米。墳前立碑樓,設供桌、香爐,前方28米處,立石柱2根,墳堆東北立後土碑。碑樓高3米,砂石質,上為硬山頂,石雕瓦頂脊獸,中為碑身,下為須彌座。
碑樓匾額“光前”,兩側石刻楹聯“月白風清天不老,山明水秀樹長春。”
他們一切就緒,就來到了李玉清和張村長面前。李玉清和張村長正聊得火熱。
張村長說:“據說,這墓主人常士成,是在明軍大帥徐達的手下做謀士。月餅起義就和他有關系。”
張村長就講開了。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與徐達密不可分。
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就和謀士常士成一商量,便想出一計策。
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
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
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
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