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江湖廟堂我獨尊》因某知名女作者而開的單章
  這幾日學務比較繁忙已有近十日沒有更新了,本書處於半置廢狀態,在此我表示深刻的歉意,對不起收藏我的四十六位書友。

  今日本來會有一章更新但因早上發生的一些事而作罷。起因是我一直追更的某女作者在她書中最新一章的觀點與我相悖,至於她是誰為了保護她的隱私我就不說了,只能說她是一名小神級別的知名作者。

  她是名歷史文作家,寫的是穿越架空歷史,既然是歷史自然有現實的根據史實作支撐,會出現許多消亡在歷史中的古國,我們的爭論因兩個古國而起,希臘,羅馬。

  她的觀點是希臘,羅馬根本不存在,是近現代歐洲學者編造出來證明其璀璨悠久歷史的,是的你沒看錯是不存在,而非對其有所質疑。

  希臘,羅馬史實存疑否?存疑,我對此並無什麽好說的,我也是讚同的。但希臘羅馬不存在?我只能說妹子你是把何新希羅偽史論當綸音玉詔,金科玉律了。

  我不說西方的史實文物,以此來例證,裡面的確有許多假的可笑,根本不足為信,單從中國方面的史實和文物來舉例。

  希臘小邦也,而且在張騫鑿空西域中國與西方始建交通時已經衰落,只有一些零散小邦存在,如大夏(巴克特裡亞),在中國史書中並無直接記載,因而先置與一旁,先以羅馬為例討論。

  中國與羅馬的交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以前,太史公史記大宛列傳中在一些旁支末節的地方提到了有個海西國,這算是中國對羅馬的最早記載吧。

  兩國在此後雖無接觸,但絲綢之路卻將兩個古國緊緊的連系起來,愷撒絲綢衣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詳。

  兩國近距離接觸要到東漢時期,班超副使甘英,第一個到達波斯灣的中國人,偉大的外交家,他奉西域都護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到了條支,條支王害怕大漢與大秦建交會對自己造成危害,便將甘英引至西海(今波斯灣),說大海相隔難以抵達,甘英受阻返回,兩國建交的最好的機會無疾而終,從此兩國再也沒有這麽近的交流過了,此史實就可以將女作者大秦國是阿拉伯半島國家的論據觀點擊的粉碎了。

  兩國第一次直接交流也是東漢,不過這次不是大漢使者去羅馬,而是羅馬使者來大漢,《後漢書》是這麽記載的,至恆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玳瑁,始乃一通焉。這與羅馬史實不約而同,這一時期羅馬皇帝正是叫安東尼?庇烏。

  相比於史記,後漢書對羅馬(大秦國)的記載清楚了很多,原文是這樣的:

  大秦國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雲海西國。地方數千裡,有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種樹蠶桑。皆髡頭而衣文繡,乘輜軿白蓋小車,出入擊鼓,建旌旗幡幟。所居城邑,周圜百余裡。城中有五宮,相去各十裡。宮室皆以水精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遊一宮,聽事五日而後遍。常使一人持囊隨王車,人有言事者,即以書投囊中,王至宮發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書。置三十六將,皆會議國事。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你能從裡面記載的制度看出些什麽?有沒有一種眼熟的感覺?沒錯就是元老院,一個羅馬帝國標志性的產物。這或許只是巧合不能說明什麽,

那我們接著看下去。  魏晉南北朝時期,羅馬帝國與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僅《魏書》中就記載東羅馬帝國使團曾三次造訪北魏。

  到了唐代,大唐與大食的一戰讓一位中國人有了一場離奇的旅途,他叫杜環是第一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中國人。他在被俘後遊歷了大食國,並且他曾經到達了東羅馬,對西方諸國有著較深的理解,在他的旅行筆記經行記中他這樣寫道:

  拂菻國在苫國西,隔山數千裡,亦曰大秦。其人顏色紅白,男子悉著素衣,婦人皆服珠錦。……王城方八十裡,四面境土各數十裡。勝兵約有百萬,常與大食相禦。……其大秦善醫眼及痢,或未病先見,或開腦出血。

  唐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新唐書》中對東羅馬也有記載: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國。去京師四萬裡,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薩部,西瀕海,有遲散城,東南接波斯。地方萬裡,城四百,勝兵百萬。十裡一亭,三亭一置。臣役小國數十,以名通者曰澤散,曰驢分。澤散直東北,不得其道裡。東度海二千裡至驢分國。

  重石為都城,廣八十裡,東門高二十丈,扣以黃金。王宮有三襲門,皆飾異寶。中門中有金巨稱一,作金人立,其端屬十二丸,率時改一丸落。以瑟瑟為殿柱,水精、琉璃為棁,香木梁,黃金為地,象牙闔。有貴臣十二共治國。王出,一人挈囊以從,有訟書投囊中,還省枉直。國有大災異,輒廢王更立賢者。王冠如鳥翼,綴珠。衣錦繡,前無襟。坐金榻,側有鳥如鵝,綠毛,上食有毒輒鳴。無陶瓦,屑白石塈屋,堅潤如玉。盛暑引水上,流氣為風。男子翦發、衣繡,右袒而帔,乘輜軿白蓋小車,出入建旌旗,擊鼓。婦人錦巾。家訾億萬者為上官。

  俗喜俗喜酒,嗜乾餅。多幻人,能發火於顏,手為江湖,口幡眊舉,足墮珠玉。有善醫能開腦出蟲以愈目眚。土多金、銀、夜光璧、明月珠、大貝、車渠、木難、孔翠、虎魄。織水羊毛為布,曰海西布。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墮鐵網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而黃,三歲赤,枝格交錯,高三四尺。

  這些史實中對大秦風俗的記載已然足以讓羅馬與大秦的關系畫上等號,所以羅馬不存之論從何而來?如果要否定羅馬的存在,那麽中國的二十四史恐怕也要一起否定了。

  史實說完了便說文物,畢竟沒有任何事物能比實物更有說服力。

  甘肅省博物館有一件東羅馬神人紋鎏金銀盤,作為一名甘肅人,對不收門票的省博物館已是熟得不能再熟,在舉文物的例子時這件藏品立刻躍入腦海。

  這是1988年秋,在“絲綢之路”進入河西走廊的北道要隘甘肅靖遠縣發現的,是本土文物。銀盤直徑31厘米。原是鎏金,現大部分已脫落。盤內滿飾浮雕花紋,分三圈置列。外圈飾相互鉤聯的葡萄卷草紋,其間棲有小鳥等小動物。中間一圈浮雕古希臘奧林匹司十二神的頭像,每個頭像左側各有一只動物。盤中央為高佛雕的倚豹、手執權杖的酒神,是銀盤的主題花紋。這已經是鐵的事實了,但這並非孤例。

  在北周李賢夫婦墓出土的鎏金刻花銀壺壺身有人物圖像,六人三組,每組男女一對。據考察,第一組為戰士出征前夜閨房情戀場面,第二組為次晨明誓告別場面,第三組為女子向戰士祝福的場面,紋飾、圖像有著濃鬱的羅馬風格。

  前不久拉薩北部當雄草原的吐蕃墓地也有出土文物,其中就有希臘風格的酒神銀盤及20枚薩珊銀幣。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北魏銀器,佛像(有犍?羅風格,是希臘雕像的影響),以及在中亞,新疆都有出土的金銀幣。

  這麽多證據下希羅存在與否已是不爭自明的事實了,但這位女作者卻並不相信,並刪了我的評論,禁了我的言。

  她是真的不清楚嗎?能把歷史文寫出成績的作者可能會犯這種錯誤?

  無非是不願不想承認罷了,原因很簡單西方學者們自己屁股不乾淨卻對中國歷史大量質疑,於是我偏不承認你存在,很憤青,很愛國,在她懟上我之前我從來沒有覺得她這麽做有什麽問題,甚至覺得她三觀很正,現在麽,我隻想說理智愛國。

  我自己也是個中國文化至上者,我從來都對中國文化而自豪,認為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但我從不因此而否定其他文明的存在,中華文化之所以偉大是因它兼容並蓄,海納百川,從不因自己偉大而鄙視他人。

  徹底的貶低和否定其他文明,那與你鄙視厭惡的白皮們有什麽區別?這不止是貶低他人,也是侮辱我們自己,尊重對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引用大劉的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雖不十分確切,但能說出我的心聲。

  最後引用一位書友在知乎上的論文結束本文。希望這位叫忠烈公的書友能夠諒解我的不問而取(無法取得聯糸)。以下:

  一切的起因來自於在起點小說《漢闕》章評區的一次平平無奇的對線。

  在發現無法利用論證手段來與何新信徒進行交流之後,我嘗試利用科學史的證據,通過歸謬法反駁“希羅偽史考“式的荒謬邏輯。

  科學思想史的一個觀點是,概念自身的發展自有其邏輯,在一定的學科研究范式之下, A概念必然能推導出B概念。(具體參考吳國盛教授的訪談BV1B7411w7vJ)因此,常態科學的理論發展史正是一條無法被否認的歷史證據。我們以此為軸線,展開論證。

  由圖可知某何新信徒提出了“阿基米德的著作是偽作”這樣一種觀點。這裡我們姑且認為這一命題為真,則可以得出以下觀點:阿基米德著作中的靜態時空觀下的物理學研究成果是後人偽托的。我們稱之為觀點А.

  古希臘哲學家們建構起了一種有限的、靜態的、不均勻物理空間概念,這是當時物理學的特征,例如亞裡士多德物理學的代表“四因說“。根據觀點A,我們可以進一步假設以亞裡士多德物理學為代表的整個古希臘物理學都是後人偽托的。我們稱之為觀點B。

  現在我們已知牛頓及其著作是確切存在的(我想何新本人也無法否認)。那麽可知至遲至16世紀,西歐發展出了一種以無限的、動態的、均勻的物理空間為標志的物理學體系。我們稱之為證據A。證據A為我們劃定了將要討論的物理學發展的年限的下限。

  哥白尼、第谷、開普勒、伽利略等人的物理學研究成果正是將亞裡士多德物理學體系擊破,並為牛頓物理學奠基,也就是說他們是亞裡士多德物理學和牛頓物理學之間的發展過程。現在,根據這些人是否是後人假托,並結合觀點B,我們可以推導出以下結論:

  A、這些人都是假托的,亞裡士多德物理學也是假托的,牛頓是獨立發展出了牛頓物理學。

  B、除了伽利略以外這些人都是假托的,亞裡士多德物理學也是假托的,伽利略在和空氣打拳,並為牛頓鋪墊了牛頓物理學的基礎。

  C、只有哥白尼是假托的,大家都在和空氣打拳,先假設出被抨擊的地心說,再構建起簡單的日心說,然後在此基礎上或者抨擊它或者完善它,並為後人奠定了物理學的基礎。

  D、哥白尼也是真實存在的,亞裡士多德物理學是假托的,哥白尼和空氣打拳並提出了日心說,並為物理學奠基。

  E、哥白尼等人是真實存在的,亞裡士多德物理學是假托的,但哥白尼等人不是和空氣打拳,在他們之前西歐建立起了一套跟亞裡士多德物理學一模一樣但假托給亞裡士多德等古希臘人的物理學。

  考慮到圖中何新教徒提出“文藝複興時期出現大量偽作文獻”這一觀點,我們姑且可以認為何新教徒們支持結論D或E,即不否認文藝複興時代的科學家及其著作的真實性。

  那麽根據結論D,我們可以進一步推導出以下的結論:

  F、哥白尼、威廉·吉爾伯特等人創設出了一整套與亞裡士多德物理學一模一樣的舊物理學,並對其打靶。

  或根據結論E,我們可以進一步推導出以下的結論:

  G、哥白尼之前的某些中世紀研究者,例如經院哲學家尼古拉·奧雷姆,創設了一整套舊物理學。

  那麽我們根據結論F與結論G,可以分別得出兩種對西歐科學發展的評價。

  評價A:哥白尼等西歐科學家比現在我們認為的還要偉大,他們獨自實現了物理學從無到有的發展, 並使物理學邁入了近代科學的大門。近代西歐科學的發展是因為他們出現了一批人類智慧的巔峰。

  評價B:西歐中世紀是光明的,我們都誤解了中世紀的歐洲。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們是偉大的,他們從無到有為近代科學奠定了基礎,畢竟在他們之前歐洲只有毫無文化的蠻族。

  綜合評價A與評價B,我們可以看出歐洲文明的發展是不可解、不可論證、不可複製、唯一正確的,因為要不是在1500年前後歐洲出現了一批天頂星人發展科學文化,要不就是在中世紀歐洲誕生了無法理解的科學文化大爆炸啟蒙了不識字的蠻族,這兩者都是無法用理性認識或論證的。

  總而言之,西歐要麽用15世紀一個世紀的時間實現了對其他文明的反超,要麽用中世紀10個世紀實現了對其他文明的反超,西歐可太厲害了。通過上述歸謬法,我們可以發現“希羅偽史考”的邏輯最後論證出的結果是:歐洲的科學文化發展是不可複製的奇跡,歐洲人太厲害了。其他文明幾十個世紀的發展都比不上人家1(或10)個世紀的發展。

  讓我們回歸理性來審視“希羅偽史”論調的邏輯推導,我們會發現這批可憐人試圖通過否定歐洲文明的古典時代源頭以獲得“文明歷史長度”上的優越感,但由於無法否認西歐現代科學文化的成就,這種縮短時長的古怪詭辯最後會推導出歐洲文明發展的不斷加速,而這種加速反倒像是創造一種歐洲文明輝煌的神話。不知道何新信徒們看到此處,該作何想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