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清朝做鹽商》第466章 “攪屎棍”出動
  歐洲有一句諺語——“英國人走過哪裡,哪裡就會爆發戰爭。”

  英國人“歐洲攪屎棍”的名號可不是白拿的。

  他們一直秉持著的就是的歐洲大陸的均勢政策,這一政策能夠保證英國在整個歐洲的話語權,維護他們的霸權地位。

  實際上就是永遠聯合老二、老三打老大。

  法國強大的時候,英國人就聯合普魯士、沙俄一起乾法國。

  幾十年前,拿破侖一世要稱霸歐洲,英國人就是反法同盟的牽頭人。他們出人又出錢,更是在滑鐵盧親自上陣打敗法軍。

  將拿破侖給乾趴下之後,俄國趁勢崛起,尼古拉一世覺得自己不比拿破侖差,“歐洲憲兵”做的尾巴翹起來了。

  英國人立馬又聯合法國一起發動克裡米亞戰爭,一舉徹底將沙俄給乾趴下,讓沙俄倒退了幾十年,國內亂的一團糟。

  現在法國人在拿破侖三世的帶領下,似乎又要重新雄起。

  三世想要繼續其叔叔未曾達到的偉業。法國的工業化進程成效顯著,成為了僅次於英國的歐洲第二大工業強國。

  英國人又想故技重施,不管你怎麽想的,成了老大就得乾你。

  不過這次法國人也變聰明了,他們提前開始跟沙俄搞好關系,四處拉攏盟友。

  就連扶不起的意呆利,法國人都積極拉攏。

  兩個國家現在搞起了合縱連橫競爭。

  眼看著沙俄要倒向法國人的懷抱,英國人開始拉攏普魯士。普魯士雖然在歐洲是有名的窮親戚,但是人家一直很能打啊。

  英國人既然要拉攏普魯士,那麽總要拿出一點誠意吧。

  普魯士現在並不是太缺錢,這幾年與複興軍的合作,倒是讓普魯士賺了不少。

  國內的很多工廠都發展的很好,尤其是重工業。

  普魯士本來就是以重工業為主,其國內就有很多的礦產資源。

  那麽如何打動普魯士呢?

  荷爾斯泰因以及石勒蘇益格地區一直是普魯士想要拿回去的地盤。

  之前爆發了一次戰爭,但是普魯士失敗了。英國人很清楚,普魯士是肯定不會甘心失敗的。

  他們覺得似乎可以在這方面做點文章。

  反正不能夠讓歐洲大陸穩定下來。

  普魯士和法國是世仇,普魯士這邊只要動起來,法國人肯定會將注意力都投注過來。

  於是在巴黎和談之後,英國的外交大臣就找到了普魯士的外交代表。

  嗯……對,就是那位俾斯麥先生。

  英國人表示願意支持普魯士收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地區。

  英國人知道普魯士的海軍比較弱,為了示好甚至願意加強與普魯士之間在海軍方面的合作。

  英國人不知道。普魯士的造價在秘密打造海軍。現在普魯士秘密建造的四艘裝甲巡洋艦已經要試航了。

  當然如果英國人願意支持普魯士那再好不過了。

  在與英國的外交大臣見過面之後。

  俾斯麥非常驚訝地找到王韜,將這件事情轉告了王韜。

  絲毫不在乎,英國人是秘密跟自己說的這事兒。

  俾斯麥之所以要這麽做,是因為之前王韜就已經預見到這場戰爭。

  而且王韜還說這場戰爭將是德意志走向統一的第一戰。

  這次英國人提出這個條件,不是正好印證了王韜的預測嗎?

  俾斯麥不相信有人能夠未卜先知。他認為王韜能夠預測到這些是因為他出色的政治智慧。

  所以他現在就想知道王韜對英國人提議的看法。

  “俾斯麥先生,你是否知道英國人對歐洲大陸一直以來的政策?”

  王韜一語驚醒夢中人。

  “王先生,您是說英國人想要製衡法國了?”

  俾斯麥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王韜稍微一點撥,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那麽王先生您有什麽建議呢?”俾斯麥試著問道,他不知道王韜是否願意在這麽大的事情上提出建議。

  “俾斯麥先生,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做‘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還有一句話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法國與普魯士之間是什麽關系?有句話叫做,無論打與不打,敵人就在那裡,不要寄希望於敵人的仁慈。請問閣下,普魯士和法國人之間的矛盾可以調和嗎?”王韜反問道。

  “王先生,謝謝您不吝賜教!”普魯士和複興軍之前沒有任何的矛盾點,現在可以說是鐵杆盟友。

  再加上俾斯麥和王韜之間的私人關系。

  所以,俾斯麥有很多話都能夠直接跟王韜說。

  王韜自然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劉清北在英國轉了一圈之後向北美而去。

  在英國的訪問極不愉快。除了與英國女王的禮貌性接觸之外。

  英國人全程都是在對華夏在東方的舉動進行警告。

  英國女王倒是極為有禮,雙方還互相贈送了禮物。

  劉清北也只是比英國早一些知道複興軍與西班牙人之間的戰爭。

  英國人希望華夏不要讓戰爭擴大化。

  劉青北則表示戰爭一直在南洋,至少複興軍不會打到歐洲來的。

  當然英國人的艦隊已經向印度洋出發,只是現在依然還在大西洋上航行。

  他們這次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警告,還準備了武力上的威脅。

  不過英國人顯然不知道一個巨大的泥潭正在印度地區形成。

  王韜利用俾斯麥主動上門的機會,跟他一起商討了由普魯士出面商討由普魯士出面調停複興軍與西班牙人之間的戰爭。

  這個命令是董叔恆從國內發過來的。

  因為不可能等著西班牙人到東方來談判。

  或者說可以讓王韜先行和西班牙人進行接觸。

  然後再讓西班牙的派遣使者前往東方完成了最後的談判。

  為了的促成談判,複興軍也在做很多事情。

  現在複興軍太平洋海域已經扣押了幾十艘西班牙人的商船。

  也就是說只要西班牙人不與複興軍停戰的話,西班牙將會失去與東方貿易的資格。這對於西班牙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俾斯麥對於歐洲的情況非常的了解。他知道華夏這是在給普魯士送一個機會。

  一個可以參與瓜分西班牙人在太平洋地區利益的巨大好處。

  隨即俾斯麥就答應了願意就這件事情去普魯士國內進行遊說。

  這件事要想成行必須要由普魯士王室出面。有俾斯麥去說,總比王韜自己上門請求要好的多。

  劉青北沒有留下來參與和西班牙人的談判。他還要繼續進行自己的環球訪問活動。

  他的下一站是美利堅,然後是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接下來是智利、秘魯等國。

  我們再來看一下沙俄的情況。

  沙俄被乾趴下之後,現在正在全力鎮壓國內的農奴起義。

  但是這次的起義跟以往的不同。似乎沒有那麽容易鎮壓了。

  而且在很多的地方起義的農奴軍成一定的規模。他們甚至提出了自己的綱領。

  這些農民要求的是無償獲得全部土地,並從地主的權力下完全解放出來。

  顯然,這個要求地主們是不會同意的。他們的紛紛站出來支持政府對農奴起義進行鎮壓。

  甚至有人願意出錢購買政府的國債以讓政府有錢去鎮壓農奴。

  在沙俄最主要的糧食產地烏克蘭地區。農奴起義軍的規模是最大的。

  很多地區的都被農奴起義軍佔據。

  雖然和談已經完成,聯軍撤走。但是當地的政府軍因為前期接連失敗。

  政府軍只能夠據守一些大型城市。

  劉青南的離開烏克蘭地區時候,甚至還賣給了這些起義軍一匹軍火。

  遠征軍回過之後肯定是要換裝的。所以這些前裝的線膛槍對於遠征軍已經沒有多大的價值了。

  因此劉青南乾脆就將軍中的備用步槍都賣個了起義軍。

  他們之前跟這裡的起義軍有過合作,雙方之間有聯系的通道。

  就在劉青南帶著遠征軍登船之前,向烏克蘭地區的起義軍交付了五千多把線膛槍。

  當地的起義軍在自由派領袖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帶領下建立了一個烏克蘭民主政府,主張將土地無償地分給農民。

  這簡直就是沙俄版本的均田令。

  很多農奴起義軍都因為這個綱領聚到了這個民主政府的麾下。

  一下子烏克蘭民主政府聚集的起義軍達到了十余萬人。

  他們解放了大部分的烏克蘭農村地區,開始進攻那些較大城市了。

  這件事情給了沙俄極大的震撼。甚至很多歐洲國家的都為之振動。

  大家一切類似於法國1848那樣的大起義要在沙俄爆發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歐洲的那些君主國家都是比較團結的。他們紛紛向沙俄借款,為沙俄輸血,希望以此支持沙俄將起義給鎮壓下去。

  此時唯一還在支持起義軍就只剩下土耳其了。

  雖然簽訂了停戰協議,但是土耳其與沙俄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能化解的。

  能夠給沙俄國內添亂這樣的機會,土耳其是不會放過的。

  正好現在沙俄在黑海地區沒有海上的力量了。

  土耳其通過海陸將大量的武器各運到了烏克蘭地區。

  四月份的時候,起義軍佔領了因古爾河邊的大城市尼古拉耶夫斯克。

  車爾尼雪夫斯基將這裡定位了烏克蘭民主政府的臨時首都。

  這樣他們的就有了一個入海口。

  不過好久不長,在歐洲各國的持續輸血治下,沙俄軍隊終於湊足了軍費。

  五萬先頭部隊在拿到了軍餉之後,向烏克蘭低地地區開拔。

  大家要問之前沙俄為什麽沒有派遣克裡米亞前線的軍隊前去鎮壓。

  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沒錢。造在對抗聯軍的時候,沙俄就已經發不起軍費了。

  沙俄的軍隊本身就是由農奴武裝起來的。亞歷山大二世非常有自知之明。

  他清楚在沒有充足的軍費保障之下,講這樣的軍隊派出去鎮壓起義,這些人很可能就會臨陣倒戈。

  所以聖彼得堡一直在拖著,拖到各方願意為鎮壓這場起義買單。

  亞歷山大二世一個充滿政治智慧的人。

  他充分利用了國內的地主以及那些歐洲的君主對於起義的懼怕。

  大家都擔心沙俄的起義會向其他國家傳播。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當年法國爆發的起義就一下子傳播到了歐洲的很多國家。

  亞歷山大二世猜對了,他等到了自己現在最缺的東西——錢。

  至於起義拖延了這麽久,沙俄的地方上要死更多的人,在這些統治者的眼中只不過是再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這些起義農奴到底是缺少訓練,那些從克裡米亞戰場屍山血海之中回來的正規軍一個照面就將起義軍打的分崩離析。

  車爾尼雪夫司機只能帶著剩下的人到處流竄。

  現在已經要到春耕的季節了,亞歷山大二世希望能夠在春耕之前結束戰爭,這樣還有可能緩解國內的糧食危機。

  趁著這次大勝的機會,亞歷山大二世準備提前推出他一直在思考的農奴體制改革。

  四月底,亞歷山大二世在沙俄軍隊打敗了農民軍之後宣布了《關於脫離農奴依附關系的農民一般法令》。

  這個法令規定農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權,地主不能買賣和交換農民,農民有權擁有財產。

  擔任公職進行訴訟和從事工商業。在全部土地歸地主所有的前提下,農民可以使用一定數量的份地,但必須向地主繳納贖金(這種贖金大大超過了土地的實際價格)。

  農民在簽訂贖買契約之前還要為地主服勞役或繳納代役租。

  同時還有一部《地方法令》規定,當農民使用的份地超過“法令”規定的數額時,或者分給農民份地以後,地主剩下的好地不到全部土地的1/3時,地主有權向農民割地,即剝奪農民原種地的1/5~2/5。

  為管理改革後的農民,設置了地方貴族控制的村社和鄉組織,並建立了監督農民的連環保制度。

  這個制度實際上改革的並不徹底,也沒有滿足農奴的要求。

  但是他畢竟給了農奴自由的希望。

  只是,亞歷山大二世在在法令中也考慮了地主的利益。

  這就是那個贖買政策。這是沙俄政府希望能夠一次性的將農奴掌握的財富全部榨取出來。

  但是這個法令配合殘酷的鎮壓活動,卻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邊是殘酷的鎮壓,一邊是花錢贖買自由。沒錢還可以分期付款。

  至少在名義上沙皇政府開始承認這些農奴是自由民了。

  這給了很多起義軍以放棄抵抗的借口。

  到了五月份,很多領導起義的自由派領袖流亡海外。

  沙俄的起義漸漸平息。

  消息傳到董叔恆的耳中讓他大為驚訝。

  因為歷史的進程加快了。雖然不是很清楚這些歷史事件的時間點,但是董叔恆還是知道普丹戰爭還有沙俄的農奴製改革都不是這幾年的事情。最起碼要到六十年代吧。

  也許是自己的出現,讓普魯士的實力提前增長了。

  而劉青南的計劃加劇了沙俄國內的農民起義。

  還有董書恆在東方戰敗沙俄,讓亞歷山大二世的危機感更強了,所以提前祭出了這個改革方案。

  ps:二更奉上,求月票,推薦票!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