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西楚霸王,開局過江》第22章 周郎如此美
  站在項羽面前的周瑜身高七尺八寸,身形修長。

  大眼睛雙眼皮,鼻梁高挺,嘴唇薄而性感,皮膚白皙細膩,臉上沒有一絲胡須,白白淨淨,端的是玉樹臨風,風度翩翩。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美”,再找一個字的話,那就是“俊”。

  周瑜的英俊不同於諸葛亮。

  孔明的外表看起來是溫文爾雅,羽扇綸巾,談笑自若的瀟灑,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帥”。

  也不同於趙雲的那種英姿勃發,充滿男性的陽剛之氣,周公瑾的美透著一股陰柔的美,甚至就連項羽都忍不住在心底誇讚一聲。

  “好一個江東美周郎,沒想到男人居然可以長得這般俊美!”

  看到周瑜的時候,項羽忽然就明白了世上為何這麽多人有斷袖之癖,面對這樣的一個美男子,估計會有大把人為之心動。

  【周瑜與孫策乃是至交,孫策死前把孫權托付給周瑜,周公瑾為小霸王嘔心瀝血,英年早逝。現在沒了小霸王,你可要為我這個大霸王竭盡所能!】

  “歷陽縣縣丞周瑜拜見大王!”

  周瑜對著項羽長揖到地,深深施了一禮。

  幸好他的聲音清晰洪亮,富有磁性,才讓周瑜不至於看起來過於陰柔。

  “哦……公瑾不必多禮。”

  項羽從雜亂的思緒中回過神來,“我聽人說歷陽縣的周公瑾胸有韜略,文可安邦治國,武能統禦千軍,故此派季布相邀,沒想到你來的如此迅速。”

  周瑜站的筆直,不卑不亢的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聽聞大王相召,瑜豈敢怠慢。與季布將軍相見後,便星夜趕來為大王獻上良策。”

  從東城到歷陽縣大概八十裡路程,快馬加鞭的話需要一個時辰,趕夜路估計要多花費半個時辰。

  而季布離開東城大營也只有三個半時辰,也就是說周瑜見了季布之後最多收拾了下行囊,就連夜趕到了前線,別的不說,單單是這為君王赴死的精神就絕對是西楚霸王的死忠。

  “哦……公瑾有何良策,隨我入帳,慢慢道來。”

  項羽大喜,牽著周瑜的手就向帥帳走去。

  周瑜的手指修長而細膩,跟女人的手有的一比,這是因為他長期醉心於琴藝。

  歷史上的周瑜不僅風流倜儻,而且多才多藝,尤其琴藝冠絕江東,民間有諺語“曲有誤,周郎顧”。

  “公瑾的手有點冷啊!”

  項羽說著話將背上的白色披風解下來披在了周瑜的身上,“這披風給你禦寒。”

  周瑜有些受寵若驚,急忙推辭:“北風凜冽,大王當保重金玉之軀,萬萬使不得。”

  項羽卻不由分說的握住了周瑜的手:“我項籍南征北戰,歷經風霜,區區嚴寒能奈我何?公瑾你一路頂著寒風,想必早就渾身冰冷,不必推辭。”

  “謝大王。”

  項羽力氣太大,周瑜感覺自己就像是被牢牢拿捏的螞蟻,只能作罷。

  頓了一頓,又建議道:“大王乃是西楚之主,當稱孤道寡,少用我、吾等自稱。”

  項羽大笑,摸了摸下顎的虯髯,豪爽的道:“我項羽只是一介武夫,不懂得繁文縟節,更不習慣稱孤道寡,還是稱我比較好,這樣也可以與將士們稱兄道弟,不分彼此。”

  根據史書記載,項羽很少稱孤,更是沒有自稱過寡人,用的最多的就是我,甚至吾和某都很少用。

  不僅僅是項羽,根據漢史記載,

劉邦在當上皇帝之前同樣很少稱孤道寡,大部分直接以“我”自稱,小部分稱“吾”,後來當了皇帝才逐漸自稱“朕”。  事實上,秦朝末期的社會,男子普遍自稱“我”,少部分自稱“某”或者“吾”,稱呼對方直接說“你”。

  只是到了漢武帝時期,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代代相傳,受儒學影響,到了三國時期才一個個文縐縐的稱“吾”道“汝”。

  周瑜聞言,陪笑道:“原來大王是這樣想的,如此也好。”

  此刻東方已經浮起魚肚白,許多將士們陸續走出帥帳活動下筋骨。

  許褚正在活動筋骨,看到項羽牽著一個白白淨淨的人走向帥帳,不由得面露不滿之色,甕聲甕氣的道:“大王,咱們剛到東城,你就找女人,這樣不太合適吧?”

  “……”

  周瑜急忙把手掙脫,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哈哈……哈哈……”

  項羽笑的前仰後合,儀態盡失,拍著胸膛道,“許仲康啊許仲康啊,你莫非夜盲?我項籍心中只有虞姬,怎會多看其他女人一眼?”

  “她不是……”

  許褚仔細看了看周瑜,一臉鬱悶的道,“嗨……原來是個爺們啊,他、他這比女人長得還俊,白白淨淨的,也怪不得我看錯……”

  項羽笑罷,鄭重的道:“此人乃是歷陽縣縣丞周公瑾,胸懷韜略,腹有良謀,快來施禮。”

  許褚急忙抱拳施禮:“周縣丞勿怪,俺眼神不好,你看這會兒天色說亮不亮,說黑不黑的,切勿見怪!”

  周瑜還能怎麽樣?總不能長得像女人,心眼也像女人吧?

  作揖還了一禮:“見過許將軍,瑜並未怪你。”

  項羽吩咐一聲道:“仲康,把我的帥帳內生起炭火,讓公瑾暖和下身子。再讓庖廚給其他兄弟們煮點湯餅,這一夜來回奔波,讓他們受苦了。”

  “我爬起來看到大王不在帥帳,就知道你巡營去了,早就在帥帳中生起了爐子。”

  許褚說著話扭頭直奔火頭軍的營帳而去,“某這就去讓廚子給周縣丞他們煮飯。”

  項羽糾正道:“以後要叫周郡守,上將軍。”

  周瑜一愣,驚愕的道:“瑜只是一個縣丞,與郡守差了許多。”

  “自今日起,你便是九江郡守,並拜為上將軍。”項羽直接宣布了對周瑜的任命。

  周瑜心中既驚喜,又感激,長揖到地:“承蒙大王器重,瑜感激涕零,只是我寸功未立,就拜為上將軍,隻恐難以服眾。”

  項羽雙手叉腰,豪氣乾雲的道:“劉邦能直接把韓信提拔為元帥,我項羽難道不能提拔你為上將軍?哪個不服來找我項羽便是,有本事之人,我絕不會明珠暗投。”

  “多謝大王提攜,瑜誓死相報, 願為大楚庶竭全力。”

  周瑜便不再推辭,安心受封。

  片刻之後,項羽帶著周瑜進了帥帳。

  帳篷裡果然生起了炭火,烘烤的熱乎一團,項羽示意周瑜過去烤火暖和暖和,“烤烤火吧,暖和了咱們再聊。”

  周瑜淡然一笑:“現在大楚形勢危急,瑜豈敢因公廢私,請大王上座,聽我將計劃道來。”

  既然周瑜關心國事,項羽便也不再客氣,回到帥案後面跪坐,肅聲問道:“不知公瑾有何良策,助我破敵?”

  周瑜解下披風放在帥案上還給項羽,恭敬的站在一旁:“瑜有兩策,可助大王。”

  “說來聽聽。”

  項羽摸起帥案旁邊的水壺,給周瑜倒了一碗熱水,示意他邊喝邊說。

  “瑜道完再飲水不遲。”

  周瑜拱手致謝,朗聲道:“第一策,未經大王允許,瑜已經告知季布將軍,讓他依計行事。”

  “季布能聽你的,說明是個好計策。”

  “瑜讓季布將軍沿途放出風聲,就說劉邦已經答應了手下的秦人,等破了江東,將會大肆屠殺,以報大王屠戮秦人之仇。”

  “只要風聲傳開了,想必江東從軍人數將會大幅增加,季布將軍招募十萬八萬的不在話下。”

  “此計甚妙!”

  項籍鼓掌叫好,真是英雄所見略同,這計策和自己剛才想到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季布能把謠言擴大,從江東招募到的兵力肯定會成倍增加。

  “那公瑾的第二策呢?”

  項羽雙手撐在帥案上,洗耳恭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