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西楚霸王,開局過江》第21章 1將功成萬骨枯
  既然韓信下了軍令,周勃也就不再推辭,與傅寬一起抱拳領命。

  “既然如此,謹遵齊王殿下之令。”

  韓信打了個呵欠,起身道:“時辰已經不早,大王早點休息吧,明日眾將依計行事。”

  劉邦擦拭了下掛在胡子上的碎核桃皮,正要起身送韓信,一直沒有開口的張良開口說話了。

  “齊王殿下適才說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讓良頗有感悟,將來定是流傳千古的金玉之言。”

  韓信笑了笑,糾正道:“此話不是我說的,乃是李左車先生說的。”

  張良並沒有糾結這話是誰說的,話鋒一轉道:“昨夜楚軍在營外高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想必齊王殿下也聽到了吧?不知你有何看法?”

  【張良此話什麽意思?】

  韓信心中一驚,表面上若無其事的道:“此乃項籍離間之計,不必理會。”

  劉邦亦是大笑:“哈哈……這話純屬一派胡言,飛鳥繁衍不息,狡兔泛濫不絕,焉有鳥盡兔死之時?烹狗藏弓純屬無稽之談,實乃楚人蠱惑之言。”

  “告辭。”

  韓信朝劉邦作了個揖,率領灌嬰、傅寬等人出了帥帳,策馬遠去。

  等周勃、樊噲等人退下之後,張良這才解釋道:“我把這番話挑明就是為了打消韓信心頭的顧慮,大王不會怪我吧?”

  劉邦笑道:“我自然知道子房先生的意思,何怪之有,早點歇著去吧!”

  東城。

  楚軍大營。

  項羽僅僅睡了兩個半時辰便再也睡不著,當下起身穿上鎧甲走出了帥帳,頂著清晨的寒風巡視營寨。

  時值冬月,朔風刺骨,距離天亮還有半個時辰。

  項羽手撫佩劍,一邊巡營一邊思考未來的戰略。

  【這次突圍為何與第一次突圍獲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項羽思索一番,心中有了答案。

  第一次的時候,自己隻想著突圍逃跑回江東,刻意躲著敵軍。

  而這次主動尋找周殷,並將之斬殺,從而成功的策反了這支人馬,可以說是諸葛亮點醒了自己。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目標不同,獲得的結果也不同。

  有時候並非做不到,而是想不到。

  “也不知道季布這次回江東能招募到多少兵馬?”

  項羽的靴子踩在尚未融化的殘雪上,發出“咯吱、咯吱”的刺耳聲,但卻絲毫無法打擾項羽對這一生的回顧。

  八年之前,項羽跟著叔父項梁在會稽起兵,大小歷經七十余戰,屠城五次,直接造成了數以百萬計人數的死亡。

  第一次,項羽在攻破秦國襄城的時候,為了報復幫助秦軍守城的百姓下令屠城,將城中數萬百姓殺了個老幼不留,這是項羽的第一次大屠殺。

  第二次,項羽在與劉邦一起攻打城陽的時候,城內的百姓依舊幫助秦軍抵抗,破城之後,項羽再次毫不留情的揮起了屠刀,將城內百姓屠殺殆盡。

  第三次,就是在新安郡坑殺了投降的二十萬多萬秦軍。

  當時項羽手下只有不到五萬人馬,面對著二十多萬秦軍俘虜,並且這些秦軍開始出現嘩變跡象,為防萬一,項羽毫不留情的下令全部坑殺。

  俗話說,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如果項羽當初沒有下令屠殺,倘若二十多萬秦軍反戈一擊,腹背受敵的楚軍怕是早已灰飛煙滅。

  一將功成萬骨枯。

  即便三世為人,項羽依然不後悔自己的這三次屠殺。

  歷史上哪座王朝不是沾滿了鮮血?

  就拿奮六世之余烈而平定了六國的秦王朝來說,他們屠殺的人數比起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的自己兵微將寡,大秦王朝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不抓住趙高弄權的機會一舉推翻暴秦,倘若讓秦人緩過勁來,再想滅秦就沒這麽容易了。

  襄城和城陽的秦國百姓拚死幫助守城,對楚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不說,倘若其他的秦國百姓都紛紛效仿,猴年馬月才能打到鹹陽?

  沒有辦法,為了殺雞儆猴,項羽只能舉起屠刀,警告其他秦國百姓,膽敢幫助秦軍守城,老幼不留!

  而這兩次屠殺確實震懾了秦國的百姓,楚軍後面的攻城百姓們再也不敢參與,從而使得各路聯軍勢如破竹,直逼鹹陽。

  真正讓項羽後悔的是後面的三次屠殺,正是連續不斷的暴行,才讓他逐漸喪失民心,除了楚國之外天下皆敵。

  項羽的第四次屠殺是鹹陽大屠殺。

  當時,大秦皇帝子嬰開門投降,依舊被項羽處死。

  這還不算完,項羽又下令火燒阿旁宮,發掘秦始皇的驪山陵墓,又在鹹陽城裡大肆劫掠,焚燒民宅,直接導致了十萬以上的百姓喪生在楚人的刀下或者火海之中。

  如果說項羽的前三次屠殺還算情有可原,這第四次屠殺純粹是仇恨的宣泄,是楚人對秦國的報復,甚至是項羽對楚軍的獎勵。

  正是這次鹹陽大屠殺,才讓秦人徹底站到了項羽的對立面。在後來劉邦滅楚的戰役之中,秦人成為了漢軍的主力,也正是源於內心對項羽的仇恨。

  項羽的第五次屠殺,是滅了田榮之後在齊國境內大肆屠殺曾經幫助過田榮的百姓,雖然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但估計也要以數萬甚至十萬計。

  項羽的第六次屠殺是在楚漢戰爭爆發之後,項羽千裡奔襲彭城,擊潰劉邦率領的聯軍,一路追襲,在河南境內外黃縣發動的屠殺。

  但這次屠殺卻因為一個十三歲小孩的勸阻,讓項羽改變了主意,使得外黃的百姓逃過了一場浩劫,死亡人數遠遠少於其他幾場大屠殺。

  如果說前面四次屠殺,讓秦人與項羽變成了不共戴天的國仇。後面的兩次屠殺,則讓齊人、魏人站在了項羽的對立面,甚至除了楚國之外其他國家的百姓都懼怕項羽這個劊子手,紛紛倒向了劉邦。

  “我的霸道終歸是走上了歧途。”

  項羽歎息一聲,面朝北方低下驕傲的頭顱,向那些無辜慘死的百姓懺悔。

  “劉邦確實比我有政治智慧,比我更適合做皇帝。但我也絕不會認輸,這次,如果我能贏得天下,我一定會善待天下百姓,以蒼生為本,為我過去的魯莽贖罪。”

  過了許久,項羽忽然又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劉邦也曾經屠過城,而且至少屠殺過三次。

  第一次就是秦國境內的城陽大屠殺,除了項羽率領的楚軍大肆屠殺之外,劉邦作為副將,也率領部下參與了屠殺,但最後卻把帳記在了自己的頭上。

  “罷了、罷了……我是主將,這次屠殺的黑鍋應該由我來背。”

  項羽喟歎一聲,不想再為自己的暴行辯解。

  但第二次,劉邦作為主將,攻破武關,一口氣屠殺了幾萬人。

  第三次,劉邦率軍攻克潁陽,同樣將城內的百姓屠殺殆盡,將這座繁華的縣城變成了一座死城。

  除了劉邦親自指揮兩次屠城之外,他麾下的樊噲曾經屠殺過煮棗以及胡陵兩座縣城,總而言之,劉邦的屠殺雖然及不上項羽,但也絕非正人君子。

  “可為何現在天下人都與我為敵?”

  項羽揉了揉冰冷的臉頰,苦苦思索答案。

  想了許久,項羽的心中有了答案。

  第一個就是張良的勸諫,讓劉邦改變了屠殺的習慣,由霸道走上了王道,開始包裝他的形象,進了關中後故作姿態的與秦人約法三章,樹立了偉光正的形象。

  第二個就是自己依舊沒有改變屠城的習慣,滅了秦國之後依舊在鹹陽大開殺戒,與劉邦對比起來,他就成了正人君子。

  第三個就是劉邦的刻意宣傳誇大,通俗點來說,就是宣傳工作做得好,把自己描繪成了一個殘暴不仁的暴君,雖然自己確實殘暴,但他劉邦又何嘗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以後我要爭取民心,我也到處宣傳劉邦的屠殺罪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項羽想到這裡,一拳砸在面前碗口粗細的木樁上,“哢嚓”一聲,應聲而折。

  “噠噠噠……”

  就在這時,遠處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營外巡邏的士卒高聲喝問:“來者何人?速速留步!”

  “歷陽縣縣丞周瑜奉召前來拜謁大王。”

  營外響起一聲清晰洪亮的話語,正是季布半夜趕到歷陽縣叫開城門,把項羽要見周瑜的事情告訴了他,周瑜當即在十名騎兵的護衛下,連夜趕到了東城大營來與霸王相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