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勝關之戰
這排船在碼頭停靠上岸,然後就見船上的人開始搬運壇壇罐罐的東西。

 就他們這自顧自忙的樣子,壓根就沒在意碼頭上輪值的崗哨。

 不用說,這一看就知道是出去辦事的人回來了。

 這幾個輪值的軍卒有些好奇,湊過去問道:“兄弟,你們這是搬什麽東西?深更半夜的,不會是什麽見不得人的吧?”

 聽到這話,一個身穿皮甲,背弓配刀的軍官聽了,有點無奈地說道:“都是些擺宴席用的狀元紅,從江北弄過來的,說是要趕明天宴席用。”

 一邊說著,他一邊打著哈欠下了船,同時還指揮他的手下道:“動作輕點,不要吵醒了睡覺的兄弟,小心挨罵!”

 港口裡全是停靠的船,船上自然是有船工在睡覺的。

 聽到他的話,有個輪值的軍卒湊了過去問道:“這位兄弟,有小壇的麽,能不能分點過來?”

 那軍官聽了,搖搖頭說道:“這可不行,上面那些大人物都嫌不夠喝,我這深更半夜的運回來,要是少了再挨罵,我多不值!”

 說到這裡,他用手一指船艙裡說道:“船裡倒是還剩點我們路上喝剩的酒菜,要是不嫌棄,剩下的就歸你們。”

 幾個輪值的軍卒早已聞到酒味,聽到這話,哪會嫌棄是人家吃剩的酒菜,立刻謝了,便迫不及待地上船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糧食都很精貴,也只有大戶人家才有那個糧食釀酒,才能喝上酒。

 這些輪值的軍卒,自然不可能是大人物,有機會能喝酒,哪還會管啥剩不剩的?

 過了一會之後,從船艙裡出來幾個軍卒,如果近前看的話,就能認出來,這絕非是剛才進船艙的那幾個。

 這出來的幾個人,看到在碼頭上站著的軍官,便連忙湊過去,低聲說道:“大帥,沒想到事情竟然真的這麽順利!”

 不用說,他們就是來偷襲的新組建朝廷水師了。

 那個軍官,便是閻應元了,聽到說話,便低聲說道:“只要是他們沒想到我們還有船,並且敢來偷襲。不過還不能大意,按計劃行事,給江面上發信號。”

 於是,這邊就拿著火把劃了個弧線,看著好像是有人在玩火把一樣。

 隨後,便又有一些船靠了過來,船上的人,都往碼頭上搬東西,就好像是在自家碼頭一樣,也沒人管他們。

 如果近前看,會發現這些人都是有些緊張,又有些興奮的樣子。

 閻應元一直在觀察周邊情況,並沒有什麽動靜。或許是其他地方的崗哨看到這邊的動靜,也以為是自己人吧。要是敵人,碼頭這裡的崗哨早就傳警訊了。

 很快,火藥、老酒以及其他易燃物全都搬下了船。然後一隊人搬著這些東西,一隊人拿著刀槍劍戟,列隊往碼頭深處走去。

 要是不知道情況的人遠遠看到,肯定不會想到這其實是敵人,竟然大搖大擺地走在碼頭上。

 走到港灣最裡面,這裡是大勝關的水門,城頭上也有巡邏的軍卒,偶爾有些動靜傳下來。至於停靠著的船,都是船挨船,船擠船,當然,也都是排船,就是綁在一起的船。

 船裡或許有人在睡覺,但是甲板上都是沒人。畢竟四五月的天氣,還在江邊,露天睡覺,那是有病。

 閻應元領著的五十來人,都有些緊張,也有些興奮,就感覺在偷人一般。

 閻應元轉頭四顧,發現並沒有人注意他們,又感覺了下風向,便低聲吩咐道:“一隊戒備,二隊動手。”

 聽到這話,裝作軍卒的十來個將士都把弓箭拿到了手中,而其他四十來個將士立刻散開,跳上最近的船艙,有人動手對付船上的人,有人把魚油,草堆,油、酒等都撒開。

 終於,有人慘叫出聲,還有酒壇,油壇什麽的破碎聲音,以及其他聲音在寂靜的夜色中忽然響起,很是有些突兀。

 於是,城頭上有軍卒探出頭,看向下面的船隻,不耐煩地問道:“什麽情況?”

 閻應元看到手下已經有在點火了,便二話不說,立刻往城頭上射出了一箭。

 “啊……”

 城頭上響起一聲慘呼,然後就聽到城頭上開始亂了起來,又有幾個軍卒探頭查看情況。

 “梆梆梆……”

 弓弦聲連續響起,城頭上又響起了慘叫聲。

 與此同時,最靠裡側的船隻已經被點燃,都是易燃物撒在船上的,只是一點燃之後,便立刻起了大火,並且江風吹著,風助火勢,那火苗肉眼可見地拔高,並且向鄰近船隻竄過去。

 “不好了,船走水了!”

 “有人燒船,快救火啊!”

 “……”

 喊聲四起,掩蓋了其中的殺機。

 著火船隻周邊,不少人被驚醒,紛紛起來圍觀。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火堆中還有一堆殺神。

 放火的四十來人,看到幾艘船的火勢完全起來之後,便立刻往碼頭上撤退。但是閻應元親領的打手隊,卻是用弓箭四處招呼試圖救火的,還有圍觀的。

 船舶裡面睡著的人同樣被驚醒,連忙出船艙察看情況,發現火勢凶猛,多艘船隻起火時,便立刻慌了。有的想趕緊把自己的船撐開,避免被火燒到,有的試圖救火,避免自己的船也著火。

 可是,水火無情,這人為縱火燒起來的火勢,特別是江風鼓吹下,哪有那麽容易救的?

 船和船之間是綁著的,各排船之間又都擁擠在港灣裡面,裡面的船要想動起來,那就必須讓外面的船駛出港口,騰出空間才行。

 他們其實就是普通的漁民,或者商船之類,被大順軍征集過來運糧運人,用完了都堆在港口裡面而已。

 面對這種情況,根本沒有組織度,也從沒遇到過類似情況,一時之間,手忙腳亂,哪救得過來。

 更不用說,這時候還有一群殺神,豈會容許他們救火救船,看到便一箭招呼了過去。

 亂世之中,這些只是普通百姓,卻也逃不過兵災之亂。或者被箭射死,或者掉落水中,運氣好一些的,是那些逃往外面船隻的人,或者逃去岸上的人。他們只是損失了船隻財物,人卻是保住了。

 火光衝天之下,終於有人發現,該是朝廷官軍在殺人放火,便有一隊隊軍卒衝向碼頭,試圖反擊。

 然而,閻應元的神射,雖然沒在南京紫禁城中的武英殿內展現出來,可此時,卻是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就見他一箭一個,老遠就能射中大順軍軍卒,嚇得其余的大順軍軍卒紛紛尋找掩體躲避,又或者在那大喊著盾牌。

 等到他們舉著盾牌又開始進攻之時,閻應元等人,已經且戰且退,退到碼頭的最外圍去了。

 港灣裡面,至少幾十艘船隻已經燒著,火光衝天,老遠都能看到。

 這麽大的動靜,所有船隻裡面的人,包括最外圍船隻裡的人,都被驚醒了。

 在外圍的船是幸運的,看到火勢離他們還遠,有的人便立刻去解綁,或者乾脆拿刀之類砍繩索,試圖撐船逃離;有的人,則招呼同排的船,讓他們一起,趕緊把船撐離港灣。

 動作快的,在閻應元等斷後的人趕回之前,就已經撐船離開港灣。

 不過熊熊大火之下,他們看到江面上竟然有上百艘船之多,橫在他們的上遊那,城頭上,不少人拿著刀槍火銃之類,向他們大聲吆喝:“不想死的往下遊去!不想死的往下遊去……”

 退到碼頭盡頭的閻應元等人,並沒有射殺外圍船隻上的人,而是對他們大聲喊道:“朝廷剿賊,不想死就往下遊去!”

 事實上,這個時候,那些船工也沒得選擇,要想不被港灣裡面的大火燒到,就必須退到江面上去。而江面上有顧三麻子的人在那候著,他們就只能往下遊去。

 他們這些人,又不是大順軍軍卒,只是被大順軍收集過來為大順軍出力的,哪敢和人在江面上廝殺。

 閻應元之所以不趕盡殺絕,把他們都堵在港灣裡面燒掉,倒也不是說他仁慈。

 戰場之上,講仁慈就是找死。他的目的,是同樣看中這些船了。

 如今他是南京水師統領,可麾下的船隻對他來說,是絕對不嫌多的。要是順利,他不介意多增加一些船隻的。

 此時,大勝關守備衙門的後衙,李自成剛睡著呢,就被他的親衛叫醒了:“什麽,船著火了?”

 一開始,李自成還有點懵:船著火?哪來的船?

 很快,他想起來,如今他麾下有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停靠在大勝關的港灣裡面。

 於是,他又立刻有了一個疑惑:“船著火,那是多大點事,都停在水上的,拿水不就撲滅了麽?”

 不過,當他看到親衛慌裡慌張的樣子時,整個人終於清醒過來了。於是,立刻披衣趕去查看情況。

 這親衛報過來是看到火光衝天就立刻稟告的,底下人才知曉的具體情況,此時都還沒報上來。

 這動靜之大,也吵醒了宋獻策和牛金星等人,紛紛跟隨李自成去關牆上查看動靜。

 此時的他們,甚至都還沒把船隻著火和朝廷官軍聯系在一起。

 在他們看來,朝廷官軍又沒有水師,不可能從江面上進攻;並且他們都已經渡過長江,馬上就要攻打南京了,這個時候來燒船幹什麽?

 真有水師要想來進攻的話,至少半渡而擊才對!

 港灣裡面一千多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已經燒了一半,火勢滔天,不知道的話,還以為要天亮了。

 李自成帶著手下,匆匆趕到關牆,都沒法靠近水門那邊。也是這時候,有人才給他們稟告,說是朝廷官軍乾的。

 宋獻策聽了,都是難以置信,連忙確認道:“何以見得?”

 於是,關牆上被射殺射死的軍卒為證,還有他們描述那隊官兵分工合作,一隊都是射箭厲害的,一隊負責燒船,燒了就跑。

 此時,江面上,還能看到顧三麻子的船隊,正在裹挾那些逃出去的船往下遊而去。

 看到這一幕,李自成氣得滿臉通紅。當然,也可能是火光映照的。就見他用手指著江面上,冷聲大喝道:“這是怎麽回事?”

 不用說,朝廷其實是有水師。但是,朝廷水師為何不攔阻他們過江,反而在他們全部過江之後偷偷跑來燒船?

 一時之間,哪怕他的軍師宋獻策,也是想不明白朝廷官軍到底是搞什麽鬼?

 剛好,這個時候,左良玉也是匆匆趕來看情況。

 李自成一見,便厲聲喝斥道:“你不是說,朝廷南京水師已經沒了麽?這是怎麽回事?該不會是你想坑我?”

 雖然說,那些船沒了,也不影響他攻打南京城,但是,不管怎麽樣,這都是非常不好的兆頭,吃了個大虧,他要是不生氣就怪了!

 左良玉也是懵啊,他看看外面的情況,又看看死了的那一排大順軍軍卒,隻好推托道:“我也是聽那些南京勳貴說的,真的,他們說為了害當今皇帝就故意趁著風災把船都破壞掉了,也把船匠都殺了一批。”

 說完之後,他看看港灣裡的熊熊大火,為了減少自己的責任,便又開口說道:“燒了就燒了,反正我們主力都過江了,等打下了南京城,回頭要北伐的時候,再搜羅船隻便是!”

 燒都燒了,李自成再發火也救不回這些船。如今最為要緊的,是等天亮之後進攻南京城,把明國皇帝給滅了才是。在此之前,對左良玉再有意見,也得先埋在心裡。

 可誰知,正在這時候,宋獻策卻是似乎想到了什麽,頓時臉色大變,用不可思議的表情看看那熊熊燃燒的船隻,又轉頭看向南京城方向。

 他的異常舉動,立刻引起了李自成的注意,便問道:“怎麽了?”

 宋獻策聽到問話,便轉回頭看向他,有些難以置信地說道:“該不會……該不會當今皇帝就是要等我們過江,才派人燒掉了這些船,阻止我們返回長江北岸吧?”

 牛金星聽了,卻是呵呵一笑道:“那皇帝的腦子被門夾了麽?我們主力都過江了,費這麽大心思阻止我們返回……”

 剛說到這裡,他忽然一下愣住,就好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一般說不出後面的話了。

 看到他們這樣子,李自成似乎也想到了什麽,斷然說道:“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我有雄兵百萬,明國皇帝怎麽可能打敗我?”

 正常情況下,他是已經稱孤道寡了,但是此時此刻,他又重新自稱“我”,很顯然,這個時候不是正常情況下的李自成了。

 左良玉聽到他們的話,也是想到了關鍵所在,頓時變了臉色說道:“當今皇帝有把握打敗我們,所以沒有半渡而擊,反而是等我們都過江了,先把船給燒了,不讓我們再過江逃到北方去?”

 從頭始終,他們就沒想過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他們一定有把握打敗明國皇帝,就只是因為兵多?

 此時此刻,他們忽然意識到了,好像這個問題也不是絕對的!

 更甚至,明國皇帝忽然變出了他們認為不可能有的水師,那是不是還有什麽是明國皇帝隱藏著的手段呢?

 如果明國皇帝真得有把握打敗他們,那他們如此雲集在長江南岸,豈不是自投羅網?

 想著這個問題,好幾個人幾乎都在那說了:“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沒錯,不管可不可能,對他們說,就只有不可能這個選項可以接受。

 而此時,大勝關港灣裡的熊熊大火,可不止是驚動他們,是整個地區的人都被驚動了。

 大順軍的各個營帳裡,越來越多的人被吵醒,睡意朦朧地出營帳看情況。

 看著天空都被染紅了的場景,大順軍軍卒也好,那些將領也罷,全都是心中不安,猜測這是怎麽回事?

 如果只是普通走水,絕對不可能燒這麽大吧?這可是在江邊,取水非常方便的。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那火是有人故意燒起來的,也還有如此,才會燒得如此之大。

 至於是誰燒的,答案也非常簡單,所有人

 本來他們都是覺得自己這邊兵力多,勝算大而有信心,可隨著這一把火在燒,他們的心便又變得惶恐起來了。

 意料之外的事情,特別是意料之外的壞事,總是更能讓人擔心。

 但是,大順軍中的人,也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到這一幕都會擔心,也有開心,興奮的。比如說,馬進忠、惠登相他們。

 他們之前的時候,一直在擔心皇帝什麽時候進攻?這大順軍的主力都過江了,明天就要出發圍城了,怎麽還沒動靜?

 結果,朝廷這邊,不聲不響地就整了這麽大一個活。

 那熊熊燃燒的火光,就算他們不能跑去現場看,也知道大順軍的船都完蛋了。

 這個出人意料的情況,讓他們都是非常振奮。因為他們原本就有預期,此時看到那火光熊熊,就立刻醒悟過來,皇帝馬上就要進攻了。

 於是,他們立刻緊急召集心腹,開始商量起配合朝廷作戰的事情了。

 他們沒有想錯,當大勝關這邊火光衝天的時候,城頭上的守軍

 崇禎皇帝被叫醒,得知情況之後,二話不說,立刻吩咐全軍備戰,各軍將領都趕到了城頭上來見皇帝。

 一早的進攻,是原本就預定好的。不管是各軍將領,還是京營將士,都是知道

 天還黑著,但是所有將士都在準備了。

 在主將們趕去見皇帝的同時,他們便在整理軍械,吃東西墊肚子等等。

 而在城頭上,崇禎皇帝一直在看著隱隱的火光,見手下各將都已到齊,便轉回頭,掃視他們每個人的面孔,沉聲說道:“閻卿已立下頭功,斷了流賊北躥可能。如今,輪到我們了。此戰,各軍分路合擊大勝關,先殺進大勝關的封大勝伯,擒拿或者擊殺李自成者,封江寧侯。”

 他們這些將領,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應道:“末將遵旨!”

 至於要怎麽打,都是早已商定的。

 所以堵胤錫所領的南京精銳軍隊將領們,則是一臉的遺憾。他們只是安排跟在京營將士後面收攏俘虜,肯定不可能

 至於呂大器所領的守城部隊,倒是還好。看到城外那麽多的賊軍,這些差一檔次的將領,就覺得出城廝殺肯定是一場苦戰。與其可能丟了命去獲取可能的爵位,還不如更穩妥一點為好。

 總之,有人發誓要趁這個機會搏一個封爵的機會,也有人惋惜自己沒有這個機會,還有人只是得過且過,什麽心態都有。

 此時,崇禎皇帝轉頭看看東邊的天空,發現最黑暗的時刻已經過去,新一天的光輝已經撕破了黑幕,開始灑向人間。於是,他的目光堅定,轉身看向他的這些將領,一揮手喝道:“出擊!”

 呂大器親眼看著皇帝要出城廝殺,心情激蕩之下,便大聲向著皇帝的背影喊道:“微臣為陛下擊鼓助威!”

 崇禎皇帝聽到了,不過沒有回應,只是大步下了城頭。

 東邊的天空,已經露出了魚肚白,黎明已經到來。幾十萬大順軍軍卒,不管是自然醒的,還是被港口的動靜驚醒的,總之,基本上都醒了。

 不過他們都在那裡,看著大勝關方向,在那議論紛紛,猜測著遠處的情況到底是怎麽回事?

 就和事先沒有人想到朝廷水師會有,並且會去燒船一樣;此時各營地都在猜測到底是怎麽個失火才會導致燒得那麽厲害,不少人甚至都在爭論。就好像他們不是來打仗,只是在野營看個熱鬧而已。

 但是,大勝關這邊,已經有快馬被派出,趕往各個營地。

 這是李自成等人感覺到,明國皇帝可能有手段會進攻,甚至有可能會打敗他們,因此派快馬通知各營主將立刻整軍備戰,而不是按照預先的那樣,只是開拔前往南京城。

 然而,這些快馬才剛出發呢,忽然之間,就聽到了“咚咚咚”的戰鼓聲,遠遠地傳來了。

 幾乎所有人都是聞聲轉頭看去,就見南京城方向那邊,不知道什麽時候,朝廷官軍竟然已經出城了。一條又一條地長龍,齊頭並進地,正往大順軍營地這邊遊過來。

 那戰鼓聲響,就是為他們在助威。

 頓時,在最外圍首當其衝的營地,立刻亂成了一鍋粥。

 誰也沒想過,馬上就要廝殺的。他們都是剛睡醒,或者是剛吵醒,肚子還餓著,盔甲還沒穿,武器還在營帳裡,什麽都沒準備,朝廷官軍卻衝他們殺過來了。

 太不講武德了!

 誰也沒想到,朝廷官軍竟然敢主動進攻!

 外圍營地的大順軍軍卒,一下就亂套了。

 而離得比較遠的營地,就還有時間準備。將領們在那大聲喊著,軍卒們則開始手忙腳亂地備戰,穿衣裳盔甲的,拿武器的,找上官的,找隊伍的,也是亂。

 “殺……”

 朝廷官軍那邊,爆發出了如雷的喊殺聲,所有長龍,猶如離弦之箭一般,很快就衝入了大順軍外圍的營地。

 大勝關這邊,李自成當然也已經看到了。

 就見他一臉鐵青,幾乎咬牙切齒地看著衝鋒中的朝廷官軍,恨聲說道:“來的好,老子耗不死你!”

 說話間,一道道軍令傳下去,讓核心區域這邊的軍隊,還有更遠的軍營,立刻整軍備戰。

 宋獻策也在李自成的身邊,看著戰場上的情況,急忙給李自成建議道:“殿下,前面那些營地肯定擋不住朝廷官軍的兵鋒,當放棄那些營地,讓他們耗掉朝廷官軍的銳氣,給其他各營爭取時間,以便調集精銳迎戰,另外,再派軍側擊,繞後,等到朝廷官軍氣勢一泄,便是我們反擊的時候!”

 這個建議,李自成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立刻開始傳令。同時,他也命令左良玉所部,準備攔截朝廷官軍的兵鋒。

 這個應對之法,倒也中規中矩,不能說錯。

 然而,戰場的形勢,卻壓根沒有像宋獻策預估的那樣發展。

 就見每一支朝廷官軍,踏破一個營地,壓根不掃蕩敵人,而是立刻攻向下一個營地,然後再攻向下一個營地,就仿佛他們不是在殺敵,而是在比賽賽跑一樣!每支軍隊的進攻速度,快得讓人難以想象。

 牛金星已經嚇醒了,因為是被吵醒的緣故,如今天色大亮之後還能看到他臉上的紅唇印,可此時卻沒人提醒他,都被朝廷官軍吸引了注意。牛金星本人也同樣是,看著朝廷官軍的動靜,他忍不住說道:“這……這是瘋了麽?他們……他們好像都殺向大勝關這邊來了,這裡到底是黃金還是美女,讓他們如此不管不顧地殺過來?”

 說完之後,他忽然回過神來,當即看向李自成,連忙提醒道:“殿下,不好了,他們這是擒賊先擒王……呸呸呸……他們這是衝著殿下您來了!”

 聽他這麽一說,李自成也發現了,也是發狠說道:“他娘的,有本事就來,老子等著。傳令各軍,立刻重新組織,把朝廷官軍圍殲在大勝關下!”

 宋獻策一聽,連忙勸諫道:“這大勝關是守長江門戶,不是防裡面的。這城牆不高,容易被朝廷官軍攻破的。殿下要是有事,他們就算圍住了朝廷官軍又如何?”

 牛金星聽了,也是慌了,連忙附和道:“是啊,殿下留在這大勝關,剛好如了朝廷官軍的意,萬萬不可啊!”

 李自成看著踏破一個又一個營地的朝廷官軍,臉色漲得通紅,當即喝道:“明國皇帝都能親上戰場殺敵,老子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難不成還比不過他一個紫禁城裡長大的貨?老子不退,就要和明國皇帝在這大勝關做個了斷!”

 牛金星聽了,連忙再勸道:“只要殿下沒事,我們這麽多人,耗都能耗死朝廷官軍的!犯不著留在這裡冒險,那明國皇帝肯定巴不得殿下留在大勝關不走呢!”

 李自成的親衛,還有其他人看到朝廷官軍瘋了一樣殺向這大勝關,都是怕了,紛紛勸說李自成。

 最終,李自成架不住他們的勸,或者也是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便立刻開始轉移了。

 如果李自成堅持留在大勝關,貫徹他的想法,守住大勝關,然後外圍的軍隊都回過神來了,再把朝廷官軍團團包圍,那這場戰事說不定還真是朝廷官軍自投羅網了!

 可是,宋獻策等人的擔心也不是沒道理,萬一大勝關被明國軍隊攻破的話,李自成被抓或者被殺,對大順軍都是非常大的打擊,很可能樹倒猢猻散,朝廷軍隊取得大捷,大順軍從此一敗塗地。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朝廷軍隊哪來的攻城器械?他們如何攻下大勝關,這肯定也是一個問題!

 當然,事後諸葛亮也有很多,面對這種情況侃侃而談,覺得應該怎麽應對最好。可正在發生的這個時候,如何決斷卻是非常考驗指揮者的。

 李自成的最後選擇,就是聽從手下的建議,離開大勝關,打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算盤。就算人不在大勝關,一樣可以指揮圍住朝廷官軍。

 雖然說,理論上來說,確實是這樣的。

 可戰場之上,除了理論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因素決定勝負的。

 此時,李自成在轉移陣地,而大勝關下的左良玉所部奉命正在組織阻擊。此時此刻,他倒也沒有自顧自,因為他知道,當今皇帝是要李自成的命,同時也是來要他命的。如果他這個時候還不配合的話,那他們這邊就很大可能是會吃敗仗的了。

 可是,他是想配合,可有的人配合,卻是配合朝廷大軍那邊的。

 就見左良玉麾下營地中,忽然爆發出了呐喊聲。

 “李自成跑了!”

 “闖王又逃了!”

 “殺闖王領朝廷封賞!”

 “……”

 就在喊殺聲中,有兩支左良玉的軍隊,卻是往正在轉移中的李自成殺奔過去。

 左良玉聞聲一看,頓時就傻了。

 本來就因為朝廷官軍那一往無前地衝鋒,導致這邊在驚慌的緊急整隊應戰,結果隊伍都沒準備好呢,就有兩支軍隊先反了。

 左良玉自然認得出來,是他麾下的馬進忠所部,還有惠登相所部,突然之間這麽一刀,那是直接插在大順軍的心臟位置。

 這一下,所有還想防禦朝廷官軍攻勢的隊伍就全亂了。

 有的想去救援李自成,有的想要攔住朝廷官軍,還有的趕緊逃離亂成一團的區域,當然,也少不了為了躲避朝廷官軍的兵鋒而四川亂逃的。

 反而是如今的外圍營地,那些大順軍軍卒看著朝廷官軍殺穿營地而去,都有點面面相覷。竟然沒殺他們,就這麽殺過去了?

 那是看戲好呢,還是趕緊逃命,又或者跑去救援?

 在他們想著時,堵胤錫親領兩萬南京精銳出城了,展開一字橫排,大聲喊著,投降不殺,開始清理朝廷主力官軍穿過之後的殘局。

 營地外圍的軍隊,本來就是雜牌軍,如果戰事順利,他們搖旗呐喊也能顯得聲勢浩大。可如今朝廷大軍殺奔大勝關那邊而去,如入無人之境,他們那還有什麽鬥志。

 想要抵抗的那些人,

 聽到後面又有朝廷軍隊出來,還不知道會出來多少,那沒說了,先降了再說。

 崇禎皇帝定下的這擒賊先擒王之策,關鍵就是能否在

 如果說,沒有惠登相和馬進忠他們在內部開引發的混亂,可能朝廷軍隊衝到後來就會難打。一旦力竭的話,被大順軍反過來團團圍住,那就可能會危險。

 對於這種情況,崇禎皇帝其實也有對策。

 黃得功、吳三桂、馬科、唐通、高傑等將領各領一軍在衝鋒,但是他的直屬標營,還有屬於他直轄的龍威營,卻是一直跟隨而已,並沒有衝殺在

 如果遇到大順軍這邊有強烈阻擊,很可能會攔下各軍衝鋒勢頭的話,那崇禎皇帝就會親自率領標營和龍威營上去啃硬骨頭,打破大順軍的阻擊。

 對此,他還是有點自信的。

 可如今,惠登相和馬進忠已經配合,在大順軍中間製造混亂,甚至剛好他們是追著李自成殺,讓李自成壓根沒有指揮的功夫,這就給了朝廷官軍這邊極大的便利。每個總兵所領的軍隊,都是勢如破竹,繼續向大勝關這邊衝過去。

 當面的大順軍軍卒,大部分都是慌忙逃開,避開這些朝廷官軍的鋒芒。

 就朝廷官軍這種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一往無前衝鋒的氣勢,還有膽子敢去攔的,還真是不多。

 這麽一來,崇禎皇帝這邊便輕松了,他騎在馬上,環顧整個戰場。

 他發現,在朝廷官軍衝過的這一面,大順軍已經完全亂套了,根本沒有什麽組織度,也不可能再組織起來。臨近的那些區域,也有被敗軍衝散的,要想組織,也是相當難。

 只有在正前面那邊,因為離戰場最遠,到了這個時候,好像是各營已經組織起來了。只不過他們有的在原地觀望,有的去救援李自成,還有的在驅趕敗退去他們那邊的敗卒。

 沒有李自成的統一指揮,大順軍的各將都是自行判斷,各行其是。

 一眼掃過去,他發現李自成似乎已經逃離大勝關兩裡左右,只不過被馬進忠和惠登相的軍隊纏住了無法脫身。但是,大順軍中的袁宗

 而朝廷官軍這邊,還在繼續往大勝關那邊衝鋒。有可能是他們殺紅了眼,沒發現李自成已經離開;也有可能,他們想要

 於是,崇禎皇帝便立刻下旨道:“吹號,旗幟指引,隨朕殺!”

 這種戰場上,想要派人傳軍令,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號角提醒,然後中軍旗幟指向哪個方向,軍隊便殺向那個方向,簡單明了。

 崇禎皇帝這邊,立刻帶著直屬標營和龍威營,殺奔李自成那邊而去。

 “嗚嗚嗚”的號角聲,也讓廝殺中的各路總兵都回過神來。就算他們殺紅了眼,也有親衛會提醒。

 “大帥,陛下旨意,要殺往西邊。”

 “大帥,陛下所領之軍協出,要我們配合!”

 “……”

 這就是有指揮中樞和沒有指揮中樞的好處了,皇帝旨意一下,各軍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遵旨而行,否則戰後軍法無情。

 “殺啊……”

 喊殺聲,響在戰場的上空,傳得很遠很遠。

 江面上,閻應元等人,都在觀戰。

 本來的話,他們任務已經完成, www.uukanshu.net 燒掉賊軍船隻,斷其後路,又影響了賊軍的軍心士氣,已是大功一件了。

 但是,閻應元顯然不是那種隻滿足於皇帝交代任務的人,他更具有主觀能動性。

 觀戰之中,他很快敏銳地發現,在皇帝領軍發起攻勢之後,所有的賊軍都不在管長江這邊。甚至到了後來,大勝關上的不少人開始逃離。

 閻應元仔細觀察之後,便立刻下令道:“靠岸,隨我搶下大勝關,如此我軍聲勢必將大振,賊軍的士氣也將被沉重打擊!”

 一聽這話,不少人猶豫了。他們一共才幾百人能上岸廝殺的,就這麽一點人就敢去拿大勝關?

 要是平時,閻應元可能還會解釋一二,但是此時根本沒那個解釋時間,就聽他厲聲喝道:“退縮不前者,斬!”

 平時稱兄道弟的,突然之間變得威嚴無情,讓他的這些手下不敢違背,立刻答應一聲。

 最後一天了,月票就差一點,求月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