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一百七十八章 爵位革新
  第180章 爵位革新
  堵胤錫聽了,連忙提醒道:“陛下,南京那人已透露消息給左良玉叛將,說南京水師幾乎損失殆盡,因此,那左良玉叛將搜羅船隻,準備把糧草輜重全部水運,主力便能越過一些未被他們佔領的府城直達南京,還需盡早準備為好!”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著說道:“堵卿放心吧,朕還就怕他們不來!”

  話語間,有著很強的自信。

  堵胤錫見了,雖然有些疑惑皇帝的自信到底是憑借什麽,畢竟賊勢甚大,不過皇帝既然已經這麽說了,他便也沒什麽好說了,當即退下梳洗休息去了。

  看著李來亨迎著堵胤錫出了殿門,崇禎皇帝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恨聲說道:“朝廷何曾虧待那些人,竟然如此三番兩次地要置朕於死地,此乃人臣之道?”

  呂大器聽了,也是恨聲附和道:“陛下,這些人世受皇恩,國難之時不思報國,反而為一己之私還欲弑君,查,一定要嚴查,把這些無恥之徒給查出來誅殺九族!”

  文官和勳貴本身就是對立的立場,更不用說,勳貴的這些行為,已經沒有底線了。文官這邊,正好可以理直氣壯地打壓勳貴集團了!

  崇禎皇帝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當即下旨,定要嚴查。

  他甚至是故意的,讓方正化把堵胤錫帶來的消息,在短時間內傳出去,並且還把這個事情通過快馬送往京師,嚴厲喝斥所有勳貴,讓所有勳貴自省。

  一次弑君不成,就勾結賊人試圖再次弑君,他這個君,怎麽可能忍,怎麽可能不暴怒?
  一時之間,這個事情頓時成了當下最大的消息話題,甚至一度蓋過了賊寇大軍已經向南京進發的消息話題。

  街頭巷尾,茶館酒樓,皆是討論這事的。

  “這些勳貴真是黑了心,連皇帝都敢殺!”

  “是啊,還不止一次呢,看樣子,他們是真的要弄死皇帝才罷休!”

  “如今天下大亂,到處都是賊寇,這些勳貴的祖上就靠戰功封爵,如今不去殺賊報國,反而想著要害這麽好的皇帝,也不知道他們祖宗的棺材板能不能壓得住!”

  “必須要嚴懲才行,朝廷哪能養這樣的白眼狼!”

  “但是還不知道是哪些勳貴乾的!”

  “反正勳貴都沒一個是好東西,或許他們祖上確實厲害,可我們南京城的勳貴,哪個能擔得起朝廷重擔?吃喝嫖賭倒是能玩出花來!”

  “還真是,剿賊就不見他們動靜,憑什麽能一直享受榮華富貴?”

  “……”

  大部分人的言論,皆是如此,就想著要勳貴這個團體都受到報應。

  他們或許是真的因為憤恨勳貴敢幾次弑君,又或許是他們深受亂世之苦,卻不見這些勳貴能殺賊救國,還或者就純粹是看勳貴不順眼。總之,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都對勳貴喊打喊殺。

  當然了,也有一些人,對此是有疑惑的。

  “這事就只是堵大人這麽說,也未必是真的吧?”

  “是啊,沉船那事,也還沒一個定論,就直接說有勳貴三番兩次地想弑君,這怕是有點冤枉吧?”

  “對,說不定有人冤枉他們也不一定呢!”

  “……”

  對於這些言論,更多的人,都會反駁他們。

  “徽州府聞風而降,這是事實吧?徽州府城裡挖出五十萬兩銀子,這麽大的事情,也是容易證實的事情!”

  “可不是,堵大人被叛軍一路追到應天府,這也是事實!”

  “還有,聽說修船的幾十個工匠,都是被人用鐵定釘入腦門而死,要是沒問題的話,還用殺人滅口?”

  “……”

  雖然說,還沒有最終的定論,但是,有很多疑點是可以證明,真的有勳貴想要皇帝死的。

  在這樣的輿論發酵了幾天之後,崇禎皇帝便下旨召京師所有勳貴覲見。

  武英殿內,以魏國公徐文爵為首,還有撫寧侯朱國弼,隆平侯張拱日,臨淮侯李祖述,懷寧侯孫維城,靈壁侯湯國祚,安遠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遠侯鄧文囿,項城伯常應俊,大興伯鄒存義,寧晉伯劉允極,南和伯方一元,東寧伯焦夢熊,安城伯張國才,洛中伯黃九鼎,成安伯郭祚永等等,站了好大一群人。

  但是,沒有例外的,所有的勳貴都是戰戰兢兢的。

  特別是徐文爵,更是臉色慘白。因為傳言中要皇帝死的,是一公二侯二伯,侯和伯都比較多,但是國公之爵的,就他一家。

  魏國公從封爵以來,以這次危機為最了。

  很快,崇禎皇帝駕臨,所有勳貴跪下山呼萬歲!
  崇禎皇帝冷冷地盯著他們,並不叫他們平身,因為他必須要發泄怒火才是正常的。

  只聽他冷聲喝道:“朕領兵南下平定叛亂,結果你們中有些人不思報國,學你們先祖為朝廷殺賊立功,反而試圖弑君。此等駭人聽聞之事,大明朝可曾有過?”

  每個勳貴都是低著頭,沒人敢抬頭,甚至連動都不敢動一下,就怕會吸引皇帝的目光,引到皇帝的怒火。

  “看看你們,可有祖上的本事?可還能上陣殺敵?”崇禎皇帝繼續怒喝道,“享受榮華富貴,與國同存,以為高枕無憂,祖上傳下的本事不練,天天知道吃喝玩樂,可有為君分憂?朕倒是要看看,伱們還有幾人有祖上的本事,配得上朝廷賞賜給你們的爵位!”

  說到這裡,他厲聲喝道:“來啊,傳旨京營集結,擺駕京營校場!”

  聽到這話,所有勳貴的臉色更白了。擺駕京營校場去檢驗他們的本事,這就等於把他們的衣裳都扒完了!
  然而,皇帝震怒之下,他們沒人敢反對,也沒有理由反對。

  於是,很快的,沒有被派出去輪值的京營將士便在校場上集合了。

  崇禎皇帝登上點將台,毫不拖泥帶水的,立刻開始考核這些勳貴的本事。

  騎射,刀槍劍戟等等的殺敵功夫。

  於是乎,各種醜態在京營校場上上演了。

  上馬不利索的,甚至還有差點摔跤的;拉不開弓,臉憋得通紅的;揮舞下兵器就氣喘籲籲的,如此等等,看到京營將士皆是目瞪口呆。

  就這,竟然是大明朝的勳貴?祖上立下赫赫戰功的本事,去哪了?
  點將台上,崇禎皇帝才不會慣著這群紈絝,坐在主位上,看著一眾醜態的勳貴,冷聲喝道:“京營之中,你們隨便選人,對戰考核!”

  點將台上兩側,吳三桂、陳永福、黃得功、高傑等人,都是一臉地鄙夷。就憑這群人,誰都打不過,這是明擺的事情!

  徐文爵等人,何時想過會有這麽一遭,全都懵了的。但是,皇帝根本不是開玩笑,他們也沒辦法,只能遵旨。

  於是,一群勳貴看著個子矮一點的,或者瘦一點的京營將士,就趕著搶。結果呢,沒有例外,根本就不是對手!
  可以說,校場校閱,對這群勳貴來說,簡直是天大的羞辱,無地自容的那種了。

  祖上榮耀罩在他們身上的那一層光輝,被扒了個乾淨。

  最終,一群勳貴都是氣喘籲籲,滿頭大汗在點將台前,垂頭喪氣地站著。

  崇禎皇帝站了起來,走到點將台前端,俯視底下的這群勳貴,冷聲喝道:“就憑你們這群窩囊廢,也敢來暗算朕!”

  從這話可以聽出來,皇帝還在有人要弑君的暴怒中。當然,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可能無動於衷,暴怒才是最正常的反應!
  崇禎皇帝俯視他們這群人,沒一個有膽敢抬頭和他對視,就算沒有參與弑君,也是酒囊飯袋一個。

  他用手指著下面這些勳貴,轉頭看向身後的那群武將,冷聲喝道:“卿等以為,就憑他們,可為大明朝的勳貴否?”

  吳三桂等人聽了,稍微一愣,他們沒想到皇帝竟然問他們這話。

  這其中,吳三桂就有點猶豫了,聽皇帝的意思,好像是要廢了這些勳貴。

  如果他回答說,這些人不配為大明朝的勳貴,皇帝便順勢而為,直接奪爵。那世人就會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的回答而導致這些人被奪爵。這就不好了。

  別人不清楚,吳三桂卻是很清楚,這些人本身確實無能,但是他們憑借幾百年的爵位世襲,關系盤根錯節,是有很多人和他們利害相關的。

  就如同吳三桂自己,他是遼東將門世家,不是說他非常能打,而是關寧軍都掌握在他們這些人手中,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

  當然,這也是以前的事情了,但是,道理就是這麽一個道理。

  如果吳三桂此時憑良心說話了,那和這些勳貴要好的人就會恨上他,說不定以後就會報復他。

  雖然他不怕,但是也會很麻煩。就一句話的事情,搞來一堆麻煩,就不應該!

  但是,如果不憑良心說話的話,皇帝就在面前含怒而問,難道皇帝會滿意?

  就在吳三桂還在權衡利害之時,高傑、馬科等草莽好漢出身的將領,卻壓根沒那麽多想法,第一時間便大聲回答崇禎皇帝的話了。

  “他們不配!”

  “讓他們當末將的兵,末將都不要!”

  “……”

  吳三桂等少數幾個,聽到他們都在那說開了,看到皇帝冷冷的目光掃視過去時,便沒有再猶豫,當即也都表態了。

  反正就一個意思:這群人,不配為大明勳貴!
  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是一樣,南京城的這群勳貴,爭權奪利是好手,但是當滿清軍隊逼近南京時,沒人想著打,而是全都爭著剃發易服,投降了!

  崇禎皇帝在得到將領的回復之後,便轉頭再看向台上台下站著的錦衣衛校尉,當即問他們道:“你們說,他們配當大明朝的勳貴麽?”

  錦衣衛校尉們,卻是沒有任何顧忌的,齊聲高呼回應道:“他們不配!”

  崇禎皇帝接著轉頭看向校場上的京營將士,氣沉丹田,大聲喊道:“你們說,他們配當大明朝的勳貴麽?”

  京營將士們,更是沒有任何顧忌,帶著對這些勳貴的鄙夷,齊聲高呼回應道:“他們不配!”

  點將台下,這群南京的勳貴已經全都面如土色,不少人甚至都站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們知道,他們的爵位大概率是完了的!
  果然,崇禎皇帝隨後宣布,奪爵,廢為庶人。但是這還沒完,還要繼續配合錦衣衛調查弑君一案。

  南京城這邊,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

  不說其他,光是這些世襲勳貴幾乎霸佔了南直隸大多數利益巨大的好處,比如糧田、賺錢的買賣等等,就讓別人眼紅,也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畢竟利益就那麽多,這些世襲勳貴多一些,其他人便少一些。

  只是以前的時候,這些世襲勳貴的勢力他,別人是沒辦法,還要忍受被他們巧取豪奪的兼並。

  可如今不同了,奪爵廢為庶人,他們名下的產業等等,必然分崩離析,就只是投獻到他們名下的糧田什麽的,就不可能保住。

  他們的利益少了,其他人的利益便能多一分。

  由弑君案引發的這個變動,甚至都成了故事版本開始流傳。對於這些勳貴,都是幸災樂禍,也被拿來當反面典型。

  不過,其實還沒完,沒過幾天之後,爆出了一個更大的消息。

  是崇禎皇帝進行了爵位革新,發往京師,公告天下。

  其一,大明朝的爵位,分為親王、郡王、公爵、侯爵、伯爵一共五大階。每一階又分為三等,二等,一等以及降階承襲。

  也就是說,伯爵有三等伯爵,二等伯爵,一等伯爵以及降階承襲伯爵這四種,其他爵位也是這樣四種。

  降階承襲,以親王為例,第一代是親王,那他的兒子承襲爵位時便只能是對應那等級的郡王,他孫子則是對應等級的公爵,如此下去,每一代降一階。

  其二,異姓憑戰功可封王,宗室爵位依此例,不再設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等且是降階承襲製。

  換句話說,如果異姓戰功卓著的,可以封為郡王,甚至親王;而皇帝的兒子,原本都是親王,也就是藩王,世襲罔替的,但是此次爵位革新之後,也不再是世襲罔替,而是降階承襲。崇禎皇帝的親孫子,就只能是郡王了。郡王之後,不是鎮國將軍,而是公爵,一直到伯爵之後就沒了。

  崇禎皇帝還特意說明,除皇親宗室之外,不以文武區分,隻憑戰功封爵,哪怕是文官,如果是文武雙全,立下戰功的話,一樣可以封爵。

  這個其實也算是默認,不算是他獨創的。比如正德年間,王守仁接連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宸濠之亂,因功獲封新建伯,成為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兩位是靖遠伯王驥和威寧伯王越,都是軍功封爵。

  其三,戰功封爵,如果是降階承襲製,其子孫要襲爵,必須要由皇帝考核通過,而非酒囊飯袋都能承襲。承襲爵位,不分男女,只要父輩推薦,女兒得皇帝考核通過,一樣能襲爵。

  其四,大明現有爵位,崇禎皇帝的兒子,轉為二等降階承襲親王,各世襲藩王轉為三等降階承襲親王, www.uukanshu.net 各世襲郡王轉為三等降階承襲郡王,如此等等。

  還有公侯伯,非世襲的,轉為二等對應爵位;世襲的,轉為三等對應降階承襲爵位。

  崇禎皇帝還特意注明,當他做出這個決定之後,太祖皇帝有顯靈讚同,說大明宗室多苦,如此革新,利於大明朝之國運長久。

  當這份旨意公告天下之後,頓時就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這下好了,那些勳貴作妖,把其他勳貴還有皇室宗親都給連累了,他們肯定會被罵死!”

  “怎麽能罵死,想殺了他們的心思都有吧?”

  “說起來,當今皇帝還真是夠狠的,連自己兒子的爵位也動刀子了,那別人就沒話可說了!”

  “也不能說有多狠,你也不看看,宗室太多了,幾代之後朝廷就發不出俸祿了。從嘉靖年間開始,就有拖欠俸祿,甚至餓到要飯的了。”

  “這個倒是,我也聽說了,朝廷為了節省俸祿,甚至都不認宗室所生孩子,不給玉蝶,就能名正言順地賴掉俸祿。有點慘啊,還不如普通人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