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一百九十三章 變化
雖然說,經過這一年嚴抓糧食產量,並且在非農田種植甘薯是當地方官政績抓的,並且還派了各路欽差大臣去巡查地方的糧食種植情況。另外,前期鄭芝龍那邊的十萬石糧食也已經送到,可是,糧食的缺口還是很大的。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應天府以西,一直到雲貴地區,在這一年全都處於兵災之下。不但農田無人種,且有大量百姓需要救濟。

 糧食的增長,絕非下一道旨意,喊一嗓子就能達到的。錯過了播種季節,那也不會有重新播種的機會。

 因此,崇禎皇帝能用的糧食,依舊是有限,更不用說,還有長江以北到京畿之地一帶,也同樣是需要糧食輸入的。

 好一點的是,這已經是崇禎十八年了,多年的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相比崇禎初年來說,讓吃飯的嘴少了不知道多少。這個有利因素,卻是血淋淋的。

 基於此,崇禎皇帝並沒有急著去收復中原和其他李自成所部佔領地區域。就因為這時候去收復的話,就要承擔百姓過冬的口糧。朝廷要是不管,依舊是會有饑荒的。

 他從俘虜的口中知道,李自成號稱百萬大軍的糧食,除了長江流域各省搜刮之外,也向他統治的區域征收糧食了。要不然,都這麽多年的戰亂,他不可能憑空再變出那麽多的糧食。

 中原大地,依舊是以旱為主,長江洪水,也在崇禎皇帝南下的時候泛濫過一次。這些天災的存在,也讓糧食的豐收打了個折。

 ………………

 時間很快便到了崇禎十八年年底,還有三天就要過年了。

 今年不同去年,沒有風災,雪倒是下了幾場,但是都沒有去年那麽大。

 崇禎皇帝在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內,正在批閱奏章。其中有不少,都是京師那邊轉過來的奏章。

 京畿之地算是基本太平了一年,因此農事恢復很快,甘薯的種植,也和南方這邊差不多,並沒有橘桔的區別。

 晉地在張國維和陳子龍兩人的主持下,不但興修水利,且農田種植,甘薯種植都是豐收的。預計明年就能把晉北的經驗推廣到整個晉地。

 按照內閣的估計,明年北方的糧食基本能實現自給自足,大概是夠用了。這其中,甘薯功不可沒。因為不佔農田,因此種多少都等於是增產了多少!

 這個奏章,崇禎皇帝看得高興,便批示,給張國維和陳子龍兩人各自官升一品。並且寄語,農事為國之根本,只要他們兩人做好了,於國有大功,一樣可以封爵!

 他剛準備批閱下一個奏章時,忽然,就聽到殿門口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對此,崇禎皇帝是有點敏感的,立刻抬頭看去,別是又有什麽緊急軍情奏報了吧?

 說真的,這個年代,最常見的,就是緊急軍情奏報,並且不會是好事!

 不過這一次,他一眼就看到,是盧九德匆匆入內,滿臉笑容。剛入殿看到皇帝抬頭注視他,便立刻歡喜地奏道:“萬歲爺,平海侯押送九十萬石糧食到南京渡口了。”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有點意外。

 他和鄭芝龍是約好了的,讓他每年籌集一百萬石糧食給朝廷,但是,他也沒想過,今年就要他這麽做到的。

 結果沒想到,這鄭芝龍竟然連今年都做到了一百萬石糧食供給朝廷!

 不得不說,這個鄭芝龍是真的會做人!

 這九十萬石,就等於是計劃之外的糧食了!

 好,好,好啊!

 崇禎皇帝是真高興了,當即吩咐道:“傳旨給錦衣衛小旗鄭森,讓他去迎他爹覲見!”

 鄭森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普通的錦衣衛,但是肯定也有特殊照顧,那就是跟著方正化做文書的活,三個多月下來,確實做得不錯,就升為錦衣衛小旗了。

 盧九德一聽,連忙領旨,倒退著出殿去傳旨了。

 ………………

 南京水師暫時由顧三麻子統領,在這三個月中也擴編了。

 之前大勝關之戰時,閻應元劫了部分大順軍的船隻,從中就挑選了一些適合改造為戰船的船隻編入水師中,至於水兵,長江流域就不缺水兵。

 因此,此時的南京水師,已經有六百多艘大小戰船,比起原本時候擴大了一倍不止。

 而顧三麻子也因為之前的戰功,已經封為南京水師副總兵,操練如此龐大的戰船,可謂意氣風發。

 結果沒想到,鄭芝龍的到來,一下便打擊到他了。

 九十萬石糧食,哪怕鄭芝龍全部都是用海貿的大船裝運,那也有上千艘之多。浩浩蕩蕩地沿著長江逆流而上,完全可以說,在船隊頭這看不到船隊的尾。

 這麽龐大的船隊,就算是風災之前的南京水師,也是絕對沒有的。

 一時之間,南京城的百姓,只要有空的,都聞訊出動,到碼頭這邊來看熱鬧。當他們知道這麽多的船,全是平海侯向朝廷提供的糧食時,一個個都是歡聲雷動。

 雖然說如今南京城的糧食已經不再如年初那般嚴格管制,但也沒有達到去年那樣有錢就隨便吃的地步。如今,有這麽多糧食的到來,可以預見,糧價會更便宜,糧食的管制也會松開,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好事!

 靠著碼頭的大船上,等著覲見的鄭芝龍,看到碼頭上的這一幕,心中不免高興。

 他是會做人的,以前認李旦為義父時,就把李旦伺候得非常好,因此,李旦死後,就把他選為接班人,把船隊和財產都給了他。

 如今,他已經決定真正投靠朝廷,皇帝也親自去泉州,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他就如同當初伺候李旦一般伺候新的主人,那絕對也是會做到位的。

 在崇禎皇帝離去之後,要在年底前湊集九十萬石糧食送到南京,擺到皇帝的面前來,是了他很大的心思,好不容易才做到的。

 鄭芝龍當然知道,今年內他就算不再送糧食給朝廷,估計皇帝也不會說什麽。但是,他就是要去心思做這個事情,因為他知道,他這麽做的話,皇帝就肯定會很高興的。

 或許這就是他和其他海盜不一樣的地方,也是他最終能從眾多海盜中脫穎而出的能力之一了。

 此時,他正在看著呢,就見船艙裡又出來幾個人,卻是田川氏在兩個侍女的簇擁下來到了鄭芝龍的面前,看著碼頭上問道:“也不知道森兒在禦前做事能不能習慣,有沒有受罰?哎,他這個人啊,雖然已是孩子他爹,卻還是小孩心性,有些不懂事。沒了家裡的看顧,真不知道他會不會闖禍……”

 聽著妻子的絮絮叨叨,鄭芝龍不由得想起了這個兒子當初做的那些事情。如果是在當時,他肯定是認為這個兒子得放棄了,竟然背刺了他。

 但是如今他回過頭來再想想,當時皇帝的一句話就變得非常清晰:看在你有個好兒子的份上!

 當今天下,以皇帝為尊,自己兒子這麽做,或許才是最正確的。當時如果自己短視的話,以當今皇帝的英明神武,可能鄭家真的會在未來幾年之後被滅族!

 這可不只是天下局勢進一步明朗的原因,更因為鄭芝龍和閻應元共事了幾個月,讓他大為敬佩閻應元的才能,這也能說明一點,皇帝能用人!

 鄭芝龍自己和閻應元比較,如果不說海上見聞,只是大明朝的事情,那他以前龜縮在福建一地,真的是孤陋寡聞了很多。

 這樣也好,兒子不能和自己一樣,當站在整個大明朝的視野之上,或許以後會比自己有出息了!

 他正在想著呢,忽然,他就聽到身邊的田川氏驚喜地叫了起來道:“夫君,快看,森兒,是森兒來了!”

 鄭芝龍一聽,當即收回思緒,立刻聞聲看向碼頭。

 就見碼頭上,有一小隊騎士正用慢跑的馬速驅馬過來。這些騎士,皆是穿一身飛魚服,只是一看,就是很威風的那種。

 錦衣衛,代表的是皇權,碼頭上的人,不管是什麽身份,見了之後都是避讓。

 鄭芝龍一眼就認出,為首那人就是他兒子鄭森。不過他雖然一眼就認出來了,但是又覺得有點陌生。

 印象中的這個兒子,生性有點跳脫,想什麽就做什麽。他和兄弟在大堂上議事,這兒子能帶著他的兄弟直接風風火火地闖進去!

 可如今,眼前所見的兒子,鄭芝龍的

 或者說,這不是直覺,而是他兒子的氣質,比起以前,真的變了好多,沉穩,幹練,以鄭芝龍的眼光,就覺得這個是能做事的了!

 看到兒子的變化,他一時之間,不由得愣住了。

 此時的鄭芝龍卻是不知道,這就是崇禎皇帝讓鄭森來迎接他爹去覲見的原因。用實際告訴鄭芝龍,你兒子在他身邊,不是作為人質,而是真的在培養他的。

 就見鄭森到了碼頭盡頭之後,敏捷地翻身下馬,一眼就看到了他爹娘,穩著步伐走到船邊,然後手持腰間繡春刀的刀柄,嚴肅地向他爹說道:“奉陛下旨意,宣平海侯覲見!”

 鄭芝龍聽到的時候,連忙跪下接旨。倒是田川氏,對於這個情況有些意外。

 等一套流程走完之後,鄭森便抱拳向鄭芝龍夫妻倆,終於露出了一絲激動,仰著頭說道:“孩兒見過爹,娘!三個月十五天未見,甚是想念!”

 這一刻,鄭芝龍似乎又見到了印象中有點熟悉的影子。不知道為什麽,他笑了,道:“你娘也想著伱,一定要跟來見見你,你老婆孩子也要來,但孩子太小,沒敢讓他們坐這麽久的船。”

 田川氏看著穩重成熟起來的兒子,似乎有千言萬語要說,甚至路上都想過,見到兒子要問什麽事情,可此時此刻,她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是眼眶裡紅紅的,眼睛盯著兒子,一個勁地在點頭。

 鄭森見他娘的樣子,連忙說道:“等孩兒下值之後,再陪娘說話!如今不能耽擱,得帶爹立刻去覲見了。”

 田川氏聽了,連忙揚手道:“去吧,去吧,公事要緊!”

 鄭芝龍在邊上聽了,微微點頭。以兒子以前的脾氣,見到他娘的話,肯定要說上一陣。但是此時,明顯知道事情輕重了。

 在皇帝身邊做事,確實是有長進了啊!

 於是,他也不敢多待,交代了田川氏幾句,然後就立刻跟著兒子入宮覲見去了。

 武英殿內,鄭芝龍覲見的時候,自然也是做到位的,表現得很謙虛,讓崇禎皇帝更是滿意,便對鄭芝龍說道:“離過年就只有三天了,卿也沒法返回泉州過年,剛好,朕也沒法回京師,今年過年,就都和朕一起過年吧!”

 能被皇帝邀請一起過年,這也是一種榮耀,不是皇帝看重的人,自然是不可能得到這個待遇的。

 鄭芝龍自然是連忙謝恩,這個年,注定是過得不一般了。

 而崇禎皇帝呢,在接見了鄭芝龍之後,考慮到額外的九十萬石糧食, www.uukanshu.net 便決定把計劃提前。

 於是,他便給駐守在真定的首輔范景文下旨,讓他年後立刻領兵進入河南,收復河南以及晉地南部區域,然後兵發潼關。

 另外,他自己這邊,準備在年後就立刻沿著長江西進,拿下還在大順軍控制的襄陽等地之後,派高一功、李來亨北上收回河南南部,並和范景文那邊會師潼關。

 崇禎皇帝則領軍沿長江進入四川,平定張獻忠所部賊軍,收復四川。然後再北上沿諸葛亮當年北伐之路,從蜀地進攻陝西,和潼關那邊形成夾擊之勢,拿下大順軍的老巢。

 當然,這些都是年後的事情了。此時的大事,那就是過個好年!

 不過雖然南京這邊是要過個好年,對於四川這邊的朝廷官軍來說,卻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張獻忠一如原本的歷史上一樣,奪取漢中的計劃被大順軍將領賀珍破壞,孫可望狼狽逃回蜀地。張獻忠見奪取漢中的計劃不可行,便集中力量開始攻打四川剩下還在朝廷官軍手中的地盤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