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二百零五章 蜀中事定
崇禎皇帝是見過秦良玉的,不過那個時候,秦良玉才五十來歲,領兵打仗,一點都看不出老態。

 可此時此刻,崇禎皇帝看到翻身下馬在見禮的秦良玉,真的是滿頭銀發,老了啊!

 於是,他立刻也翻身下馬,快步上前,伸手扶起秦良玉,同時感慨得說道:“看到卿的身體不錯,朕就放心了!”

 秦良玉順勢站了起來,看著眼前一身戎裝的皇帝,有一種陌生感。

 她敢確信,眼前這位確實是當今皇帝,但是,和她印象中真的太不一樣了。

 或許那個時候,他還年輕,如今,三十來歲,卻是成熟了。因此,他所展露出來的氣質,比起以前,更像是想象中的大明皇帝了。

 此時聽到皇帝關心的話語,秦良玉不由得慚愧說道:“末將無能,眼見賊寇肆虐蜀地,卻只能龜縮在石柱,實在有負陛下厚望!”

 崇禎皇帝聽了,微微一笑道:“秦卿不必自責,石柱已經為朝廷付出太多,朕知道,記在心裡的。如今秦卿年事已高,無須再舞刀弄槍。天下的事,朕會處理好的。“

 說完之後,他向方正化看了一眼。

 於是,方正化便拿出一份聖旨,自然是早已準備,給秦良玉的。沒必要準備香案,不需要其他排場,只是方正化宣讀皇帝的旨意。

 石柱的人,自然都陪著秦良玉接旨。

 或許他們猜到了,皇帝親自來看望秦良玉,那是一種慰問,以示皇恩浩蕩。但是,他們就是做夢都沒想到,皇恩浩蕩會浩蕩到什麽份上,以至於方正化把旨意宣讀完了之後,所有人都愣在了那裡,包括錦衣衛這邊的,禦前直屬標營的,全都愣住了。

 不是因為別的,就因為這個封賞遠超他們的想象。

 這不,就連秦良玉本人都不敢接旨,帶著惶恐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末將萬萬當不起此等封賞,還請陛下收回旨意!”

 崇禎皇帝聽了,故意板了臉喝問道:“怎麽,你要抗旨不遵?”

 這是一個罪名了,可大可小,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一般來說,在封建王朝是非常少有人能作出抗旨不遵的事情。

 這個事情又不是壞事,皇帝當面,秦良玉聽了之後,露出為難之色,稍微猶豫了一下,最終磕頭謝恩。

 看到秦良玉接了聖旨,崇禎皇帝重新露出了笑容,對秦良玉說道:“像秦卿這樣一輩子為朝廷南征北戰,甚至連兄長,兒子,兒媳等等皆是為國戰死。如此忠義,歷朝歷代又有幾人?更不用說,卿還只是一婦人!縱觀古今,唯大明朝之秦良玉也!”

 “卿不但是天下人的楷模,更受天下女人之崇拜.京營中蘭陵營統帥,朕封蘭陵伯的劉玉蘭,就非常欽佩秦卿,以卿為榜樣!封卿為王,就是要號召天下女人都向卿學之,朕希望有更多的巾幗不讓須眉!”

 沒錯,崇禎皇帝在旨意中,就是封秦良玉為石柱王,為三等郡王。這是爵位革新之後

 聽著皇帝說得這些話,秦良玉淚流滿面,哽咽道:“末將……只是……只是謹記父命,忠君報國而已。卻不想皇恩如此浩蕩,真有讓末將承受不住!”

 崇禎皇帝聽到她這話,表情嚴肅地說道:“忠君報國而已,就只是這四個字,天下又有多少人記在了心裡,並且一直踐行之?卿不但踐行,還影響身邊的親人皆是如此。又是何等可貴!秦卿,無須妄自菲薄,你的忠義,遠超他人。朕不厚待,便是刻薄寡恩,想必卿不會害朕被人背後說刻薄寡恩吧?”

 聽到皇帝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秦良玉也不是婆婆媽媽的性子,便不再惶恐,只是又一次謝恩。

 石柱這邊的人,看到這一幕,一個個都是歡喜異常。從此以後,石柱必將名揚天下!

 皇恩浩蕩,皇恩真的浩蕩啊!

 如果說,以前有人覺得朝廷對不起他們,那麽此時此刻,再也沒人這麽認為了!包括馬萬年在內,皆是如此!

 隨後,崇禎皇帝便在秦良玉的陪同下,也不騎馬,就沿著道路散步式的前行。

 他一邊走一邊看,一邊和秦良玉聊天。

 一路上,崇禎皇帝看到,不管是警戒的軍卒,還是農田裡的農夫等等,大都是老的老,少的少,壯年的一代,幾乎很少見。

 甚至還有一個現象,石柱這邊的人,是男少女多。

 都不用說,這是石柱從天啟年間就出兵為國征戰付出的代價。

 也難怪在原本的歷史上,從崇禎十六年末之後,石柱封閉,就再也沒有什麽消息了。

 接下來的幾天,在秦良玉的陪同下,崇禎皇帝參觀完了石柱,隨後宣布,他撥下新錢一百萬兩,用於改善石柱的民生,主要用於道路,房屋,以及水利設施的修建。

 崇禎皇帝感慨道:“石柱百姓付出了那麽多,朕也要回報下,讓他們的日子能好過起來才好,如此方不負他們為朝廷所付出的一切。”

 其實,石柱是土司制度,一切都是土司說了算。皇帝是代表朝廷,直接施恩於百姓,有的土司,肯定會有意見。

 但是,如今的石柱,雖然馬萬年是土司,但是實際上是秦良玉說了算,她又怎麽可能會對皇帝有意見。

 皇帝撥下一百萬兩用在石柱,那是真的對石柱好,因此,她便連忙謝恩。

 崇禎皇帝示意秦良玉坐好,然後再對她說道:“如今天下的局勢,卿也已經有了解了。朕有一個要求,還請秦卿務必答應!”

 秦良玉一聽,立刻臉色一正道:“陛下,可是要石柱出兵討伐雲貴之賊?此事就是不說,翼明和萬年都已經和末將提過,末將也已經答應,正想向陛下請戰呢!”

 石柱的白杆軍,其實是算山地作戰部隊。因為他們的長槍特別,可以首尾連接,遇到懸崖什麽的,普通軍隊沒辦法,但是白杆軍卻能攀爬過去。當然,這和石柱就是山林有關。

 而雲貴多山,就剛好是石柱白杆軍的用武之地。

 崇禎皇帝聽了,微微一笑道:“朕要提的要求不是這個。如果他們想要軍功,想要報效朝廷的,朕準了。“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認真地對秦良玉說道:“朕的要求是,秦卿為朝廷征戰了幾乎一輩子,如今天下大部分地方已經被朕平定。朕想讓秦卿出去走走,看看卿曾經征戰過的地方,如今太平了的情況。我大明朝疆域廣大,卿也趁有生之年去看看大好河山!等到過幾年,朕再收服遼東之後,卿也可以去渾河看看。”

 秦良玉的兄長,就是在渾河血戰中為國盡忠的。遼東盡陷建虜之手,戰死將士的屍首都不得歸鄉。

 聽到這話,秦良玉雖然已經看開了,可還是紅了眼睛,道:“陛下,末將還能再戰的,願隨陛下討伐建虜,收復遼東!”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笑了起來道:“秦卿是欺我大明朝無人否?”

 秦良玉一聽,頓時說不出話來了:那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了。

 崇禎皇帝看到秦良玉有點不知道說什麽好時,他便又正色說道:“朕如此安排,一是讓卿能安享晚年,二是讓各地的婦人都能瞻仰下她們心中最敬仰的人,給她們有更多的動力,也讓大明朝以後能出更多的秦良玉。秦卿,你如今年紀已經大了,還能為朝廷效力否?”

 秦良玉知道皇帝這是為她好,哪怕是帶有任務,那也都是她的榮耀來的。因此,她便感激地認真說道:“末將都還能上戰場,這點小事又有何難!不知末將要去哪些地方?”

 崇禎皇帝看她好像很認真的樣子,便又微笑著說道:“秦卿也不必太在意什麽,就只是去各地走走便成,想去哪便去那,全憑卿之所好便可!”

 秦良玉聽了,感激地應了。

 隨後,崇禎皇帝稍微沉吟了下,然後便認真地對秦良玉又說道:“朕準備推行一個國策,朕覺得事先和秦卿知會一下比較好!”

 秦良玉見皇帝講得認真,她便也認真聽了起來。

 於是,就聽崇禎皇帝對她說道:“朕革新爵位製的前因後果,想必卿是已經知道了。以後哪怕是朕的親生兒子,也不再有世襲。開國所封之親王,亦是如此。因此,大明境內對應的,還有土司,也要革新,實施改土歸流,此乃大勢所趨。”

 說到這裡,不等秦良玉說話,他便又接著說道:“之前亂世,眾多土司造反,這些就沒什麽好說的,剿滅之。哪怕是以後招安了,也不可能再回從前。而一直忠於朝廷的土司,看其功勞大小,朕考慮以降階承襲之公侯爵位替換之。”

 秦良玉聽了,便認真地回答道:“陛下旨意,石柱自當遵照執行!”

 連皇帝的親兒子都是降階承襲,那誰還能有意見?土司再親,能親得過皇帝之子?

 以公侯之尊降階承襲的話,也可以傳好幾代,比皇帝親兒子少了兩階而已,算是不錯了!

 崇禎皇帝見秦良玉答應地爽快,心中也很滿意。到石柱來的事情,就都辦完了。

 於是,

 秦良玉封王的事情,也隨之現在四川傳開。一時之間,人人震驚,詫異,還有羨慕。

 朝廷目前已封出的爵位中,原本蘭陵營統領劉蘭玉被封為三等伯爵,就已經讓世人震撼,也讓很多女人羨慕。如今,更有一個女人被封王,這就更是前所未有之事,一下就讓四川的女人紛紛想從軍的意願。只有從軍,立下戰功才有機會封爵。

 而原本那些不願意女人家拋頭露面的觀念,也受到了衝擊。女兒家,不再只是繡女紅,或者以色侍人,還能憑本事封侯拜相,封夫蔭子。女兒家,從此多了一條出路!

 當然了,等崇禎皇帝回到重慶的時候,有關南京大勝關之戰的封賞,特別是那些封爵的事情也已經傳開。

 有原本就是朝廷將領出身的,其中有從小兵立功升上去的,也有是將門世家的,甚至原本是流賊出身的,只要立下足夠的軍功,那便能封爵!

 崇禎朝一下封出了那麽多的爵位,同樣讓各個將領心中都湧出了要封侯拜相的期待。然而,如今四川的賊寇大都是歸順朝廷,也就只有雲貴和廣西那邊的賊軍了。

 於是,各路將領,紛紛做好了向皇帝請戰的準備。等皇帝一回到重慶的時候,便是一個個都是積極請戰的節奏,就怕連雲貴和廣西的賊軍都被別人滅了,就少了立軍功的機會。

 對於這些,崇禎皇帝自然不會不同意。

 大概一個多月之後,他便駕臨了成都,所有蜀中的文官武將以及歸順的大西軍將領,全都齊聚一堂。

 崇禎皇帝發下旨意,正式任命馬乾為四川巡撫,主抓四川民生,並宣布免除四川一年的賦稅。

 蜀地的將領軍職,原本因為四川和京師之間被大順軍佔領而隔絕消息,因此大都是蜀中官員自行封賞,算是暫代軍職,以後要報備朝廷的。如今,崇禎皇帝給予了承認。

 比如,曾英在朝廷這邊,就是從一個普通人直接成為一方總兵了。其他人的軍職,大都是如此,或總兵,或副將、參將等等。

 另外,歸順朝廷的大西軍這邊,李定國有勸降劉文秀和艾能奇之功,便封為參將,而劉文秀、艾能奇以及孫可望有招降其他各部大西軍之功,就封為遊擊,都從原本大西軍中挑選精銳組成所屬。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崇禎皇帝還得到下面的奏報,說大西軍降卒和朝廷官軍,主要是川中將士多有衝突,該是雙方在蜀中征戰了兩年有多,仇怨很深的原因。 www.uukanshu.net

 因此,大西軍這邊,就自己整編,精銳繼續打仗,淘汰掉的兵,不願意回老家的,就遷往其他地方安置。

 隨後,川中將領,秦翼明、曾英、楊展、王祥四個總兵,還有大西軍這邊的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和艾能奇四人,以及京營中除吳三桂和黃得功之外,全都順江去湖廣堵胤錫帳下聽令,準備進攻廣西和雲貴兩地的賊軍以及反叛土司。

 至於崇禎皇帝自己,他則領著禦前直屬標營和吳三桂、黃得功所部從劍閣去漢中,到陝西完成大順軍這邊的整編。不只是這個事情最好由他親自去過問,還有糧草的問題。

 之前有長江水運,糧草攜帶比較方便,路上的消耗就少。

 如今要走陸路進秦地,如果軍隊帶多了,糧草就是個大問題。當然,他隻帶了兩萬多軍隊進秦地,也有人擔心安全問題,但是,崇禎皇帝是誰,壓根就不在意他們認為可能有的危險。

 於是,崇禎十九年七月上旬,崇禎皇帝通過劍閣正式踏入了入秦道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