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正式向阿根廷宣戰之後,迅速派出一支軍隊深入阿根廷所屬的科連特斯省,雙方軍隊爆發激烈交火。
戰鬥力較為強悍的巴軍接連取得勝利,形勢對阿根廷相當不妙,他們匆忙間抽掉了大量兵力增援科連特斯省戰場,包括一批印第安士兵,數量大約6000余人。
南美洲的局勢變動,直接導致了正在帝都參與談判的阿根廷代表團調門變軟……”
柳賢君首相在介紹上述情況時,嘴角也不禁露出傲然的笑意,成就感滿滿。
以當今大唐帝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強盛實力,是不折不扣的美洲霸主,發生在美洲的任何重大事件都無法脫離帝國的影響力,無論北美洲,中美洲還是南美洲,皆是如此。
基於“柳賢君主義”(注;唐版門羅主義)政策,大唐帝國正在廣泛的加深與美洲各國之間的外交和經貿聯系,並且通過軍事,文化和教育交流施加影響力,向著打造“美洲穩定大後院”的長期目標前進。
由於大唐帝國崛起的太快,南美洲一些較有實力的國家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這包括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等國和歐屬殖民地區,或者說當地軍政界高層拒絕承認這一變化,背靠著各國間千絲萬縷的歐洲關系,試圖抵禦帝國的影響力滲透。
這種“挾歐自重”的思潮,廣泛存在於一些中美洲和南美洲國家中,給大唐帝國外交政策的推廣帶來了不小的阻力。
南美洲爆發的這場熱點戰爭,將會是大唐帝國充分展示地區影響力的一個極好契機。
隨著首相大人的介紹,大殿上首禦座的皇帝陛下神情表現的很輕松,這也影響了眾臣的情緒,
自家人知自家事兒。
北美戰爭已經結束4年了,戰爭時期超過百萬的帝國龐大軍隊大部分解甲歸田。但由於實行了預備兵役製,帝國的總體軍事實力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隨著經濟蓬勃發展愈發的鼎盛。
大唐帝國從上到下尚武之風極為濃烈,在功勳制度的推行下,湧現出一大批以軍事貴族為主的軍人世家。
這些家族孩子從小就送入少年軍校深造,培養從軍尚武的傳統,而這些往往都是收費不菲的貴族學校。
實力是信心的基礎,以如今大唐帝國的超然實力,足以傲視美洲各國。
南美洲爆發戰爭的巴拉圭,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幾國中,尤其以號稱“南美普魯士”的巴拉圭軍隊表現最為出色,戰爭初期連戰連捷,打的巴西和阿根廷軍隊灰頭土臉,一退再退。
巴拉圭是一個人口不足50萬的南美洲內陸國,為了對抗阿根廷和巴西的領土野心,爭取到拉普拉塔河出海口,一直在做積極的軍事準備。
新總統小洛佩斯1862年上任後便大力擴充軍備,對巴拉圭7000人組成的軍隊進行重新改組,實行迅速擴軍的計劃。
兩年以後
巴拉圭軍隊的總人數就達到三萬人,僅陸軍就達到2.5萬人,足以與巴西和阿根廷對抗。
1864年底,巴拉圭軍隊已包括30個步兵營、23個騎兵團和4個炮兵團,並且擁有26000余人的後備軍,實際上已經全民皆兵了。
其裝備和訓練都優於巴西和阿根廷,這是洛佩斯總統敢於同時向兩個地區大國宣戰的底氣所在。
此外,洛佩斯總統也很重視海軍的建設,要求國內造船企業建造世界一流的蒸汽輪船,用作軍艦,更新海軍裝備,增強海軍力量。
自從進口了大唐帝國兩艘1500噸級鐵甲驅逐艦後,其海軍實力有了較大的增長,海軍配屬了1個水兵營和1個炮兵營,主力使用蒸汽船舶,這在南美洲以風帆戰艦為主的海軍艦隊中,實力獨樹一幟。
唯一的缺點就是數量太少了,難以與擁有數十艘風帆戰艦的南美聯軍艦隊相抗衡。
小洛佩斯對軍隊的重視反映了他試圖增強巴拉圭在南美地區影響的雄心,他毫不掩飾地宣稱;
“希望巴拉圭有朝一日,能夠獲得大西洋上的出海口,自由並且不受帝國主義鉗製的發展壯大,成為南美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強國。”
這番話其實還謙虛了,洛佩斯總統真正的野望是靠著拳打腳踢折騰出一番新局面,就像大唐帝國崛起於北美一樣,最終成為南美洲霸主。
對於這種不切實際的狂妄心態,大唐帝國從上到下沒有人能夠看好。
巴西帝國人口高達千余萬,阿根廷人口也有150余萬,再加上烏拉圭不足30萬,三國總人口數量相加,是巴拉圭人口總量24倍之多。
在人口、領土面積和資源等各方面,巴拉圭與南美盟國相差甚遠,再加上內陸國的劣勢,一旦被切斷進口渠道和武器裝備資源供給,後果不堪設想。
“愛卿辛苦了,巴拉圭的事情暫且放一放吧,這兩年不便插手,陸軍參謀總部保持關注就可以了,其他地區的情況呢?”李察是抱著雪中送炭的心思,只等到南美諸國人頭打成狗腦子時再介入,方顯得援助的珍貴。
以帝國的龐大體量,對付這幾個小卡拉蜜可謂手到擒來,暫且讓他們鬧騰一番再說。
李察高坐在上首的皇帝寶座,目光轉向了殖民地部大臣胡安-卡洛斯伯爵,直接點名說道;
“卡洛斯愛卿,你來說說吧?”
“微臣遵旨。”
須發皆白的胡安-卡洛斯伯爵是建國初期的從龍之臣,曾在外交部長職司上為帝國建立了累累功勳,是當今內閣資歷最老的重臣,深得陛下信任。
胡安-卡洛斯伯爵站了出來,略一思量,便開口款款而談道;
“陛下在上,諸位臣工們;
如今的美洲整體形勢呈現出北部寧靜,中部混亂,南部戰爭的不穩定局面,需要帝國適時出手,發揮主導美洲局勢的領導性影響力。
北美英屬加拿大地區問題的核心依然是地區自治爭議,經過英方持之不懈的推進,排除了法裔居民強烈的反對意見,如今以五大湖以北三省之地合並建立“加拿大自治領”決議,在上述三省得到了大部分民眾支持。
欠缺的就是最後走一下民眾公決的程序,估計可能在年內完成。
帝國方面關心的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民主進程,也在同步穩定的推進中,由於上述兩大地區華裔人口佔據絕對比例,通過最後地區自治方案基本沒有困擾。
下一步
就是上述兩地區再次通過民眾動議,啟動整體加入帝國的行動進程。
帝國殖民地部聯合軍部,已經持續推進將一些忠誠退役老兵和優秀的桃源行政學院畢業生輸送至北方定居,總數已經達543人,在組織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華裔民眾投票公決等事宜中,起到了重要的骨乾組織作用。
今明兩年,將繼續組織一批優秀骨乾北上,以增強對上述兩地區民眾組織和引導作用,將影響力滲透到方方面面。”
“北方的這兩個省份人口有多少了?”李察忽然打斷了匯報問道。
對於這些數字,胡安-卡洛斯伯爵信口拈來,他神色澹定地施了一禮後回答道;“啟奏陛下;上述兩地區總人口已經達7.16萬人,其中華裔佔據82.7%比例,屬於絕對多數族裔,統一派是華裔社會主流共識,這離不開各部門協同努力的結果。”
“此舉甚善,還要繼續遷徙一些北方人口進入,給予優惠的資金支持,幫助定居下來。”李察略一考慮,又說道;“近期一些犯官女性家卷,輕罪流徒也可以發往北方服勞役,盡量幫助北方移民娶妻生子,安家落戶。”
“微臣遵旨,定將秉承聖意,落實陛下之仁政,此乃萬民之福也。”胡安-卡洛斯伯爵的一口漢語講得非常地道,略有停頓後,便繼續闡述當今美洲局勢。
“在中美洲,如今有兩個熱點地區。
其一是爆發內戰的危地馬拉等中美洲三國,如今內戰已進入第3個年頭,持續的內戰動蕩局勢加上農作物的欠收,使該地區民眾承受了戰火波及顛沛流離之苦,境況尤為淒慘。
該地區三國總人口從內戰前的70余萬急劇下降一半,據粗略估算還剩下約三十六七萬人口。
考慮到死於戰火中的多為青壯年男子和年老體弱者及稚齡兒童,男性人口佔比低於三成,這是中美洲地區三國不折不扣的一場巨大災難……”
胡安-卡洛斯伯爵的陳述,在朝堂上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畢竟上層人物都明白中美洲三國的災難源自於哪裡?
那是在阿茲特克共和國歸附帝國後,鎮南省突然爆發著一場暴亂受到嚴厲鎮壓,從而引發的又一場悲劇罷了。
原本計劃歸附的中美洲三國軍政界高層遭受巨大驚嚇,紛紛改弦易轍,從原有的立場上倒退了,眼看多年又打又壓的促統手段完全失靈。
帝國高層震怒不已,索性直接出手了……
既然騙不上大船,那就直接來硬的,於是乎,中美洲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三國爆發了一場空前規模的內戰,烽火迅速遍及中美洲各地。
帝國鎮南省,海峽省,哥斯達黎加省紛紛宣布封鎖邊界,嚴禁中美洲的亂局殃及帝國領土。
駐扎在中美洲的大唐帝國皇家海軍派出巡邏鐵甲艦,封鎖了中美洲三國附近加勒比海域,防止軍火武器輸入該地區,加劇地區局勢混亂。
在這個沒有什麽國際組織的年代,弱小的中美洲三國那真是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戰火蔓延全境,大量民眾死於饑餓和動亂……
“中美洲的局勢情況很複雜,其中夾雜著歷史,宗教和種族恩怨,剪不斷,理還亂。帝國方面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暫不宜介入。”李察高坐上首禦座,輕歎了口氣下了結論。
下面的眾臣盡皆了然,齊齊抱拳施禮應道;“陛下聖明,臣等自無不尊之理。”
這樣一來;
帝國方面對於中美洲三國的正式政策,就是讓他們繼續內戰下去,直到帝國可以介入的時機為止。
簡單一句話;就是皇帝陛下覺得中美洲死的人還不夠多,人口還應當繼續削減。
中美洲三國的內戰對帝國沒有壞處,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省這兩年來,人口市場上多了10多萬年輕的女人,讓10多萬華裔移民解決了婚姻問題。
軍方和當地官員撈的盆滿缽滿,海峽省和哥斯達黎加省駐軍條件大為改善,很多退役士兵離開軍營的時候,都帶著兩三個中美洲年輕女人,去過上沒羞沒臊的退役和平生活。
若內戰再持續下去,打的十室九空,白骨露於野,中美洲三國的歷史和文化傳承就要徹底斷絕了。
但話又說回來,這與大唐帝國有半毛錢關系?
在大唐帝國的朝堂上
與人為善,睦鄰友好的儒家言論從來就不是主流,“遠交近攻,揚國威於異域”政策才是王道,殖民開拓思想大行其道,提出了很多激進的擴張設想。
比如殖民東南亞,殖民東印度群島,殖民扶桑島和朝鮮半島,殖民澳洲,殖民北非,近東等等,充斥著大膽而激進的殖民政策設想,最終目的是像英法兩國一樣殖民全世界。
這種論調在19世紀60年代極為流行,大唐帝國臣民自詡為天朝上國,一連串戰爭的勝利滋生了濃濃的國民驕傲情緒,建立在華夏封建禮製基礎上的民族凝聚力極大的增強, 華夏文化在擴張中展現了強勢。
一些不成熟的殖民設想紛紛胎死腹中,但殖民中美洲和南美洲,殖民呂宋群島和東印度群島一直是帝國的可能選項之一。
秉承著“飯要一口口吃”的穩妥策略,北美戰爭後,大唐帝國就進入了長達10余年的戰略消化期,基本上不會有大的擴張動作。
在帝國軍部和殖民地部檔桉中,存有數十套詳盡的殖民方案,隻待時機成熟便會推出。
著名的“南美洲荒漠遠征計劃”,也只不過動用了兩個騎兵師,共計2.7萬余人兵力,這對於帝國雄厚的陸軍兵力而言,當真是小菜一碟。
該拓殖計劃的亮點就是武裝民團;自負盈虧的華裔武裝兵團成為南美洲荒漠遠征計劃的主導力量,投資省,見效快,民間積極性非常高。
時至今日,取得了喜人的拓殖成果。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