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鵑子和周老漢,開始了在省城新的生活。
按照計劃的進度安排,鵑子進行了一系列體檢,幸運的是,除了稍許營養不良導致的發育有所遲緩之外(主要是身高和體重低於全國女童同期平均水平),她一切都很健康。當然,先天眼球發育缺陷除外。
在隨後的一個月裡,眼科康復機構聯合醫院營養科的醫生們,為鵑子全力打造了營養食譜,並對其適當加強了鍛煉。另外心理醫生也同期進行術前心理輔導。
麻煩的事情還是有的,鵑子因為生下來就從來沒有看見過任何東西,除了用雙手能摸出所有東西的形狀,能聽到所有人和物體的聲音,但她的腦海裡完全沒有任何事物的圖像概念,更不要說顏色了。
“怎麽說呢?真正的盲人眼裡的世界,是你先閉上兩隻眼睛,然後再睜開其中一隻眼睛,你那隻閉上的眼睛,才是盲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沒有黑色,也沒有任何光亮,空洞洞的,盡是虛無。”心理醫生在和金曙光討論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結論。
“對,她的腦海裡,沒有黑色或者其他顏色這個概念,這個對於重建視覺很重要,首先要讓她的大腦接收這些概念。”金曙光在和團隊們商量後,做出了決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對於鵑子的手術,不再是眼科手術了,而是腦科手術。
現在,就是需要等待設備升級完成之後,給鵑子進行腦外科手術了。
他們整理出了一套視界重建的全套設備。分為外部模塊、內部模塊。
所謂外部設備模塊,就是由光子捕捉器(或者是光感應器)和光電轉換器組成。王總的電子設備企業果然擁有國內外技術能力較強的一支團隊,短短一個月時間裡,重新設計並製造出幾款樣機。大家選擇了其中的一款,光子捕捉器像是一副酷酷的墨鏡,而轉換器則設計成了藍牙無線耳機的樣子。這兩個設備,加起來約有近60克,雖然稍微重了點,但還有改進的目的。
其次就是核心的內部模塊,這是一種采用類似於‘腦機’的技術,把一種芯片植入鵑子的頭蓋骨中。這個芯片,是外部設備和鵑子大腦的鏈接中樞,當光子或光波被儀器捕捉到後,轉為電子信號,然後通過芯片傳輸到鵑子的大腦。
芯片上附帶有上千個微型電極,擁有1024路連接(通道),芯片直徑2.3厘米,厚度0.8厘米。植入大腦時,會移除一小部分頭蓋骨,插入大腦約6毫米深度,將芯片與腦細胞進行連接。這種芯片能夠依靠大腦生物電流的傳輸進行驅動,而且不會對大腦造成任何持久損害。
還有,內部模塊和外部模塊的鏈接,是無線的。也就是說,將不會有任何導線從鵑子的頭部中冒出來。
但在芯片的研發中,阿毛遇到了難題,首先他深入研究了小黃狗版本的芯片,這才發現,和人體使用的版本有著很大的差距。小狗因為擁有比人類靈敏數十倍的聽力,數萬倍的嗅覺,所以,它的視界重建芯片,只是需要一種及其簡單的圖像轉換程序即可,這其實和第一代電子義眼類似。可如果讓盲人真正意義上的重建視界,這還遠遠不夠。
這一個月中,他和他的團隊幾乎是天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終於在光子捕捉技術程序,光電圖形轉換程序上有了質的突破,理論上,計劃成功後,鵑子看到的視界,將不再是簡單的光影,而是能達到4K的分辨率。雖然遠遠低於人類16K的視覺,
但已經是很了不起的突破了。 而且,富有大膽而有創新精神的他,居然嘗試將超薄半導體膜覆蓋在骨頭內壁,然後用粒子光束進行蝕刻和焊接,做成了一種新型的芯片。這是他在某個藝術品展覽中找到的靈感,而且他覺得這樣,能最少減低對鵑子的二次傷害和後遺症的風險。畢竟在頭骨內部,大腦皮層之上,嵌入一個芯片也不是一件讓人安心的事情。
很快,2個月過去了,視界重建計劃的所有設備已經製造完成,並且通過了一些列測試,現在就等著鵑子的身體指標能達到手術水平了。
回到鵑子這邊,按她的話說,這兩個月是她長這麽大最開心的一段時間。每天除了各種好吃好玩的之外,另外根據心理醫生的建議,眼科康復機構的醫生們,也每天用各種設備,道具或者親自講授,不厭其煩的給鵑子講述周圍的世界,這是對她的大腦提前進行潛意識的開發,讓大腦逐步形成了很多事物的概念。
當然最開心的還是,女記者經常來看望她,並且帶著她在省城的公園、動物園玩了幾次。
作為計劃的主導者,鵑子的主治醫師,金曙光也沒有閑著,他已經聯系好了國內2個最好的腦外科專家,到時候將一起對鵑子進行芯片植入手術。由於事先已經對這個計劃有著公開報道,目前國內外醫學界,還有更多普通大眾,都持續關注著這件事情。
而且,國家有關部門的批複下來了,原則上同意進行這次人體實驗。計劃的進程加快了,所有準備已完成。
金曙光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壓力。因為,此刻起,他和鵑子成為了焦點。
“我敢肯定,手術後,鵑子能看到,但我不敢肯定,她能看到什麽。看到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腦讓你看到什麽。我感覺,這已經超出醫學范疇的范圍了。”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句話。
手術,在各方團隊的商議中,終於有了時間。決定在三天以後進行,鵑子已經轉入了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