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第174章 伏龍問對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秋日的早晨,格外的清新、寂靜。

 郭默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辰時三刻,自動睜開了雙眼。

 新的宅院,新的床鋪,新的一天,還有新郎和新娘。

 “默哥哥,你醒了?”

 武功高到一定程度,連點兒日常的隱私,都難逃蹤跡。

 “蓉兒,要起來見家長呢。”

 “少唬我,你娘還遠在大漠,就算是‘拜舅姑’時間上也來不及的,讓我再睡會兒吧,昨夜睡得太晚了。”

 黃蓉懶洋洋的,換了個姿勢,繼續閉著眼睛,可是郭默知道她沒有再睡覺。

 “蓉兒,你這麽聰明,我給你出個考題吧?”

 “好啊,你說。”

 隨意迎合了一句,眼睛都沒睜開。

 “你說,這個世上,什麽樣的人老得最快呢?”郭默拋出後世的一個梗。

 任憑黃蓉怎樣聰明,連猜了幾個答案,也沒有說對。

 “好了,你可以公布答案了。”

 “答案是:新娘。你看啊,昨日還是‘新娘’,一夜之後,就變成‘老婆’了,哈哈——”

 “你要死啊——”

 黃蓉才意識到自己被“耍”了,習慣性地飛起一腳。

 一代宗師郭默,應聲而起,飛離了喜床。

 一番打鬧之後,二人也再無睡意。

 早候在屋外的聽香和問芙,聽到屋裡有動靜,就敲門進來。

 “小姐、姑爺早,您二位趕快梳洗吧,老爺和夫人已經在前邊會客廳等著了。”

 二人手裡都拿著洗漱的用具,和準備好的溫水。

 “哈哈,蓉兒,我這算入贅了吧?你不用早起‘拜舅姑’,我卻得去拜見‘外舅、外姑’了。”

 嘴上開著玩笑,也沒耽擱手上的動作,二人穿戴整齊,在兩個小丫頭的協助下,洗漱完畢。

 看到聽香那小丫頭,還偷偷地走到床邊,拿出一把剪刀,把好好的新床單剪去一大片,小心翼翼地疊好,收了起來。

 郭默和黃蓉二人,都假裝沒有看到。

 郭默預感到了什麽,還特意去拿了一物,藏於衣袖。

 收拾完畢,二人出門到前院去了。

 會客大廳裡,昨日的杯盤狼藉早已撤去,大紅的喜字,和幾盞大紅的燈籠,還依然保留著。

 郭默和黃蓉到的時候,大廳裡已經有了四人,三人高高在上,分賓主落座,一人拱手站立在一旁。

 站立之人當然是那位長眉無須者,昨日郭默就感到此人的不同尋常,不是說郭默猜到此人是太監,而是知道此人也一定是位高手。

 不禁想到了一本傳說中的武學寶典,金大俠都隱晦其來歷,隻說是“前朝太監”所創。

 在後世的強大信息量下,關於這本武學寶典的來源,也眾說紛紜。

 但是寶典源自唐或宋的觀點卻最為鮮明,而且直指兩人,一個是唐朝的楊思勖,一個就是宋朝的童貫。

 二人都具備那個學識和能力,但郭默更相信應該是後者。

 因為後者,太過於臭名昭著,又不好泯滅其創作的真實性,金大俠也隻好隱去他真實姓名,隻言道“前朝太監”。

 要是換作唐朝的楊思勖,應當無此顧慮吧。

 看到在座三人的位次,郭默和黃蓉都是一愣。

 黃蓉是真愣住了,三人分賓主落座,但是自己的爹娘卻是坐在了賓位,而主位上坐的卻是昨日來的那人,自己的“姨夫”或者“義父”。

 此時的黃蓉,也恢復了冰雪聰明的狀態,她知道這裡邊,一定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郭默看到這個架勢,只是在心裡默默地歎了口氣。

 “哎,這是要完全攤牌了吧?”

 “爹、娘——”

 “嶽父、嶽母——”

 兩人還是給黃藥師和馮衡見禮,只是對寧宗皇帝,禮節性地拱了拱手。

 “默兒、蓉兒,你們到前邊來坐。”

 馮衡開口道,卻隱約能聽出,聲音裡有些激動或是顫抖。

 “默兒,還記得我之前跟你說過的話嗎?”

 “您是指我的身世?”

 既然決定坦然面對,郭默也就不再藏著掖著。

 “是的,當日我剛剛醒過來,看到你第一眼,我就叫了一聲‘姐夫’,那因為,你長得實在是像姐夫當年的樣子。”

 “後來,我又確認了,你是現在的娘親領養的孩子。而你的生辰八字,跟姐姐、姐夫的孩子一模一樣,慶元六年十月十六日。”

 “而且,你跟那個孩子的名字也一模一樣,都是一個‘默’字。”

 說到這裡,馮衡已經泣不成聲,黃蓉雖然驚訝,也默默地走過去,輕輕地扶著娘親的背。

 “上個月,我去了一趟臨安,找到了多年未見的‘姐夫’,昨日是你和蓉兒大婚的日子,我就擅作主張,讓他也過來了。”

 話到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再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就真的是傻子了。

 而屋裡這幾位,沒有一個是傻子。

 “我知道,所以昨日我跟蓉兒,拜高堂時,也拜了‘他’。”

 說到“他”,郭默轉眼看著坐在那裡的寧宗皇帝,老人的眼淚也流了下來。

 “默...默兒——”

 見郭默早已猜到是自己親爹當面,馮衡總是松了一口氣,她一直要等到郭默和黃蓉結婚之後,才肯公布這件事情。

 就是擔心,萬一挑破了這層窗戶紙,郭默無法接受,或者出現什麽不可控的局面。

 “默兒,你不要怪你的親生爹娘。你的娘親,也就是我那苦命的姐姐,早在你兩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不在人世了。”

 “而你爹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他......”

 “我知道,我也理解他的苦衷。”

 郭默打斷了馮衡的話,從袖子裡掏出了那個繈褓,遞給了馮衡。

 馮衡剛剛打開,坐在旁邊的寧宗皇帝就站了起來,向前搶了兩步,一把將馮衡手中的繈褓,奪了過去。

 “這......這個繈褓居然還在?這是你娘親,一針一線親手做的繈褓,而上邊這些字,則是我親手所寫。”

 “慶元六年十月十六日·默”

 寧宗皇帝拿到了這個繈褓,原本壓抑的情緒,再也無法控制,失聲痛哭。

 “阿菡,是我沒用,是我沒能保護好你們娘兒倆啊——”

 寧宗皇帝的嚎哭,馮衡的低泣,黃蓉和老太監也在一旁,默默地垂淚......

 “默兒,你的意思是,你已知道姐夫的身份,而且你更早就知道,你是大宋當今官家的兒子?”

 這下子,馮衡是徹底驚住了,她無法理解,郭默既然知道了真相,卻怎麽能依然像個沒事人似的。

 這要是隨便換個旁人,早就跑到皇宮,前去認祖歸宗了。

 馮衡到底不是真正的江湖人,更不可能去理解,一個現代人的心理。

 “是的,早在幾個月前,當我四師傅‘南山樵子’南希仁來的時候,把這個繈褓拿給我,他們都已經猜到了。”

 “那麽您的幾位師傅?......”

 老太監垂手站在一邊,耳朵卻沒閑著,聽到說郭默的幾位師傅,竟然都知道他的身份,“職業病”未免就犯了。

 “哼,你雖然武功不錯,但也未必是我四位師傅的對手。”

 聽老太監這樣說,郭默不禁冷哼道。

 “你這個老貨,默兒的幾位師傅,自然是自己人,他們辛辛苦苦把默兒養大,難道還會再害他不成?”

 寧宗皇帝也趕忙訓斥老太監,他實在不想給剛剛認下的兒子,留下什麽不好的印象。

 “都是老奴糊塗,是老奴想差了,請七......小爺恕罪。”

 老太監也意識到,自己的反應似乎有些過敏,急忙跪地請罪。

 “起來吧,默兒不會真的怪罪於你。”

 見旁人都不言語,還是馮衡出來做了和事佬。

 “默兒,你知道為什麽給你起這個‘默’字嗎?”

 “你剛出生的時候,全身雪白,活像個銀娃娃似的。單單在後背處,有一個墨色的胎記,其狀如家犬,你娘親就給你取了一個‘默’字。”

 好嘛,還真是這個意思,郭默在內心偷偷地為自己默哀,也無力去吐槽自己那未能見面的親娘。

 “而為父,昨日剛剛給你取了一個名字,‘趙昊’,希望你能喜歡,也不要辜負為父的期望。”

 “您是想讓我‘認祖歸宗’嗎?”郭默淡淡地問道。

 “是的,為父今年五十有四,親生九子,如今卻隻余你一人。百年之後,難道這皇位不留給你,還能讓與旁人嗎?”

 歷朝歷代,說到皇位繼承人,都是一個極度敏感的話題。

 皇帝自己可以隨便說,下邊當臣子的,卻只有聽的份兒,多說多錯,少說少錯。

 而每一個當太子的,貌似幾乎都不會有好的下場。

 但是眼前這一幕卻偏偏例外,但凡有點兒腦子的人,都不會站錯隊。

 老皇帝已經五十四了,身體也不是很好,就這麽一個親生兒子,這還有什麽可選擇的?

 “默兒,你想聽聽我的意見嗎?”

 一直在一旁聽著的“東邪”黃藥師,突然說話了。

 對於“東邪”的感官,郭默無疑要好很多。

 拋開黃蓉這層關系來講,無論在前世的各種環境裡,還是這個世界真實的相處中。

 郭默始終把“東邪”當成,一個可敬的長者,可親的家人,可信的朋友。

 見到“東邪”要發表建議,郭默自然格外重視。

 “郭默聆聽嶽父教誨!”

 “默兒,無論如何,你的出身都是無法改變的,誰也不能否認你大宋皇子的身份,也包括你自己!”

 “過去種種,無論是因為什麽原因,都已經過去了。作為一個有擔當的男人,更重要的是要向前看。”

 “你天資聰穎,武學天賦更是老夫生平僅見,也未必就只能做一個江湖武者,或者一代宗師。”

 “遠的不說,就說本朝太祖,那也是一位‘先天武者’。生於亂世,當橫掃六合,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這一點,默兒當向太祖看齊啊!”

 “你和蓉兒,從淮南而下,一路雖說有些玩笑,但是也平山滅寇,懲處貪官汙吏,賑濟災民、扶危救困,才換得百姓們送予‘黑白雙俠’的稱號。”

 “何為俠也?好勇鬥狠、爭強好勝?路見不平、除暴安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你從大漠,一路南來,當遍覽蒙古、金國、大宋的民情與軍力,你難道真看不出,大宋早已危機重重了嗎?”

 “作為皇家苗裔,當今官家獨子,就算你自己不貪戀權位,難道你就忍心,置白發生父的殷殷期盼於不顧?你就忍心,置天下萬民的生死於不顧嗎?”

 大廳內,寂靜如許,“東邪”的聲音,卻依舊在每個人心頭縈繞,振聾發聵。

 寧宗皇帝,感激地看著黃藥師,他仿佛再一次認識了“東邪”。

 這不僅僅是一位江湖大豪,不僅僅是一位武學宗師,這更是一位高屋建瓴的人間智者啊。

 “默哥哥——”

 不知何時,黃蓉又回到了郭默的身邊,默默地抓著郭默的手,傳過來一絲柔軟和力量。

 良久——

 “好,我答應你們,我做這個‘趙昊’。”

 說完這句話,郭默的心似乎更加的平靜,心境似乎也有所進境。

 這就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境界嗎?

 “哈哈哈——好,默兒,你且隨我回去,明日就祭拜太廟,告知列祖列宗,我趙擴有後了。”

 “後日便立你為太子,並昭告天下,你若實在等不及,直接登基也行。我看你這‘伏龍居’就不錯,以後我就安安穩穩地在這裡當一個‘太上皇’好了。”

 別說郭默,眾人誰也沒想到,堂堂的寧宗皇帝會說出這番言論,這是想兒子、寵兒子,得了失心瘋了嗎?

 “那個......官家,慎言啊。”老太監在一旁為難地提醒道。

 “哼,慎言?這些年,我‘慎言’的還少嗎?都要‘慎言’到斷子絕孫了。”

 這話沒人敢接。

 “爹......爹爹,如果您真想讓我認祖歸宗,讓我將來繼承宋之大統,請您聽聽我的建議。”

 郭默終於還是叫出了這聲“爹爹”,而郭默分明看到寧宗皇帝的眼睛裡多了一些東西。

 “默兒,說說你的建議。”

 對於兒子沒有接受自己的意見,而是另有主張,寧宗皇帝莫名地感到一絲驚奇和欣慰。

 “我現在還不能跟您回去,我還要做些準備,當時機成熟了,我自然會正式回去‘認祖歸宗’。”

 “您回去之後,一切照舊,要是某些人想擁立太子,您也可以聽之任之。”

 “您自己要保住身體,關鍵是不要聽信任何朝臣的建議,去服食丹丸。可以讓嶽父替您好好檢查一下身體,如果感興趣,就隨便練點兒基礎的吐納之術,也能強身健體。”

 “別的地方都可以不管,宮廷的守衛一定要抓在自己手裡。您能夠來到這裡,應該是有些自己完全支配的力量,那麽就要不斷擴大這部分力量。”

 “另外,如果可以,我想向爹爹要個官職,也便於今後的行事。”

 頭一次說到要官,郭默多少還有些不適應。

 “哈哈哈——你這孩子,還要官?太子、皇帝的位置,給你都不要?”

 “這樣吧,既然你有這樣的想法,為父就替你再撐幾年。之前是為父實在看不到希望,很多事情才聽之任之、得過且過,真以為我這個皇帝是擺設嗎?”

 “回宮之後,為父就下旨,對外就稱出宮收得一義子,賜名‘趙昊’,再賜你‘如朕親臨’金牌一面,可隨時調動大宋治下任何兵馬。”

 “還是直接給你一個王位好了,默兒,你看什麽合適,湘王、楚王、蜀王,還是越王、吳王什麽的?”

 歷史上這麽多年,還頭一次見到,有皇帝讓人自己選王爵封號的。

 郭默想了想。

 “爹爹,如果真要給我封王,我希望您封我為‘燕王’。”

 “‘燕王’?可是燕地在......難道默兒想......”

 寧宗皇帝怔住了,大廳內,其他人也怔住了。

 “沒錯,就是燕王。蒙古人不是派人南來, 想跟咱們聯合抗金嗎?爹爹冊封一個‘燕王’出去,還有比這更能令對方滿意的答覆嗎?”

 “‘臨安’,本就是‘行在’之所,將來兒子想把大宋的都城,搬到現在金國的‘中都’去。”

 “把大宋的都城搬到‘中都’去!”

 恐怕只有太祖爺那樣的開國之君,才敢說出如此豪言壯語吧?

 郭默說的很平靜,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一縷秋陽照進了大廳,正好落在侃侃而談的郭默臉上。

 周身仿佛被籠罩著,一層金色的光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