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金聖祖》56章人妻曹
  完顏璟在夏使退去後,又跟禮部尚書移刺履聊了會家常。

  完顏璟看著移刺履蒼老的容顏,不由地想起移刺履兒子,在歷史上大名大名鼎鼎耶律楚材。

  完顏璟突然朝移刺履問道:“不知卿之貴子今年多大了?”

  移刺履被完顏璟問了個茫然無措,頓了一會,移刺履反應過來道:“稟陛下,臣膝下無子。”

  大殿內突然安靜無言,落針可聞。

  完顏璟尷尬無言,這誰能想到啊,自己還以為耶律楚材已經有了,誰能想到人家還無子呢。

  不過這移刺履今年四十多歲快五十了。還能老來得子,還真是老當益壯啊。

  完顏璟“哈哈”一笑掩飾道:“以前沒有,現在有了,朕金口玉言,卿兩年之內必有麒麟兒誕下。”

  完顏璟當然不知道耶律楚材是那一年生的,不過估計也就這兩年。

  要真讓自己給說準了,那不很正常嘛,皇帝嘛,天子說話肯定靈。

  就是沒說準,又能何,到時候已經過去一兩年了,還有誰會記得。

  就算是有人記得,難道還敢找自己問自己為什麽說的不靈驗,這得長幾個腦袋才敢來問啊。

  移刺履聽到完顏璟此言,心中驚嚇異常,兩年之內又是生不出個兒子,那不就成欺君之罪了?

  這叫什麽事啊!自己就是來參加個會,結果被皇帝安排了份兩年之內生出兒子的任務。

  兒子要是那麽好生的話,自己也不會近五十多歲了還沒個一兒半女。

  移刺履只能硬著頭皮謝恩道:“臣謝陛下隆恩!”

  完顏璟大方道:“不必謝恩,卿乃朕之臣子,半身無後,其中苦楚朕明白,君予臣以恩典,此乃為君之道,不必多禮。”

  完顏璟現在笑的歡,卻不知道因為自己今日一番話,給以後的耶律楚材還有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困擾。

  一年之後移刺履果然有了耶律楚材這個兒子。

  當時被世人稱呼耶律楚材為皇子,意思是移刺履這個兒子是陛下見移刺履無後,可憐移刺履,所以祈求上天給移刺履賜了個兒子。

  所以被世人稱為皇子,意為皇帝之子。

  而這個稱號也伴隨耶律楚材一輩子,將耶律楚材折磨的不輕。

  也有一些民間野史說耶律楚材就是完顏璟跟移刺履的夫人苟且所生的親子,所以稱呼為皇子。

  還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好像他們親眼見過一般。

  在後世甚至一些反金複宋之人,故意做出一些完顏璟跟移刺履夫人之間不得不說的桃色書籍圖畫。

  受此影響,後世的一些電視劇將野史當成了正史。

  拍攝有關金朝一統天下的電視劇之中,都少不了完顏璟跟移刺履夫人之間的感情戲。

  要是完顏璟知道因為自己的一番話,自己會背一個人妻曹的外號,打死他都不會不會說出自己的“金口玉言”之話。

  當然完顏璟現在心情很好。

  完顏璟在移刺履走後,看著李志博帶著幾個內侍,內侍手裡都拿著木質的箱子,而箱子裡面放滿了劄子。

  完顏璟看著這麽多的劄子,感覺又得忙一天,這還是中書省挑揀過後的,又是沒有中書省先一步挑選,那就更多了。

  完顏璟隻覺得建立內閣之類的機構是刻不容緩,要不然這麽下去自己恐怕先死在這些劄子上面了。

  其實現在的中書省制度跟內閣之類的很像,都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

  不過中書省的權利比內閣大了很多。

  像現在的中書省跟內閣相像的是。

  中書省對一些國家重大事務上的劄子,寫上紙條作為中書省的意見,然後附在劄子中交給皇帝,讓皇帝作為參考處理。這是相像的地方。

  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內閣不管事情大小,都要附上意見給皇帝處理。

  而中書省卻是只有國家大事交給皇帝處理。

  而其他一些地方上的事務,中書省從收到劄子開始,到形成意見,最後批示用印,最後下發給地方命令。這裡面就沒有皇帝的什麽事,全權由中書省宰相負責。

  並且全國大小事務,不管是公事還是私事,全部由中書省在閱完後再向皇帝匯報。

  包括朝廷的詔、製、命、令、赦、敕、諭等都由中書省起草下發。

  中書省相權,在有些時候甚至是高過皇權。

  在完顏璟看來金國現在的中書省制度,其實跟明朝後期的內閣制度沒有什麽差別,相權壓過皇權。

  為什麽說是跟明朝後期的內閣相像,而不是明朝前期的內閣相像。

  是因為明朝後期的內閣,跟前期的內閣完全就是兩種制度。

  只不過是名字一樣,稱呼一樣罷了。

  明朝前期內閣打朱元璋始,一開始只是輔佐皇帝的秘書機構,並沒有議政權、行政權。

  在朱元璋之時,內閣只是負責起草詔書禦令,還有一些建議權,不過內閣有建議皇帝用不用,那就是另一個說法了。

  而在朱棣之時,內閣才真正的有了議政權,不過沒有行政權。

  並且朱棣犯了一個很明顯的錯誤,那就是將內閣起草詔書的職責並沒有剝離出來。

  也為以後的內閣侵權埋下了伏筆。

  不過當時內閣權利還沒有中書省權利大。

  是因為當時的六部,包括地方奏章題本都先交給皇帝,由皇帝處理。

  如果皇帝懶了嫌麻煩,就交給內閣附上意見,節省皇帝的精力。

  這裡面有一個很明顯的差別就是,六部地方奏章先交給皇帝,再由皇帝轉交內閣。

  這個程序不能錯,所以內閣就只能是皇帝的輔佐機構。

  而中書省是,六部地方的劄子先交給中書省,再由中書省轉交給皇帝。

  看似內閣跟中書省兩者之間只是先後差別,問題不大!

  但就是這個先後差別,裡面卻內有乾坤,對中書省以及內閣的權利區別跟職責劃分區別卻大了去了。

  而明朝的這套內閣制度一直延續到萬歷時期由張居正打破。

  因為萬歷當時小不能親政。

  張居正借此改革的機會, 將六部以及地方送上來的奏章,是一式兩份,皇帝一份內閣一份,從之前的由皇帝轉交內閣,變成了內閣轉交皇帝,主次顛倒。

  並且有的時候張居正會把一些奏章扣下來不交給皇帝。

  哪怕是轉交皇帝的奏章,也是內閣閱完之後再轉交皇帝的。

  且張居正借著內閣有起草詔書,敕命的權利,直接用內閣的名義給六部地方下達命令,從此內閣便有了行政權。

  由此明朝內閣名存實亡,永樂之時開啟的內閣輔佐制度,又繼續變成了中書省相權制度。只不過是繼續套著內閣的名稱而已。

  內閣從此有了,議政權,行政權,起草詔書敕令之職責。跟中書省變得一般無二。

  所以說大明唯一相,唯有張居正。

  並不是說張居正權利大,所以稱之為宰相。

  而是張居正又開啟了明朝洪武年間撤掉的相權制度。

  皇帝下發禦令詔書要是沒有內閣起草用印,下面的大臣甚至不認皇帝詔書,視為白板聖旨。

  內閣起草詔書的職責是皇帝給的,內閣一開始只是起草詔書,並不能否定詔書,以及用印下發這個程序。

  結果被張居正侵權變成了內閣起草用印下發,沒有內閣的同意皇帝說了不算,由此形成慣例,直至明亡。

  造成的結果就是,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也沒關系,有內閣就行,國家一切大小事務均由內閣處理。

  直接一步到位開啟了責任內閣製。皇帝成了“吉祥物”。

  由此可見萬歷對張居正的恨意是有多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