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第863章毫無選擇(2合1)
盧象升絕不允許有人來破壞圍剿這波賊寇的大局。

 賀今朝那股子偏師作為牽製,也不行。

 高闖賊等人火燒了鳳陽皇陵,一下子就把大明的臉面踩在地上,這讓人如何能遭受的住?

 盧象升已經向朝廷上奏了平寇十要,又上奏了三大機宜。

 崇禎對於更加年輕的盧象升越發的重視,所以全都采納。

 盧象升正想著大乾一場呢!

 再加上鳳陽主官隱瞞消息,導致洪承疇剛到河南就出了如此大事,讓他臉上無光。

 所以他也在憋著一口氣,對付湖廣等地的流寇。

 兩人都有著相同的目標,皇帝給他們下了六個月,四個月的時間用來趕路,調集兵馬,整訓隊伍。

 如今在期限到達之前,無論如何他們都得揮軍上陣,孤注一擲的打一場去。

 要不然陛下那裡不好交代。

 他們兩個都以能征善戰著稱,而且崇禎對他們二人都寄予了重望,要他們南北夾擊,以求一舉蕩平中原亂象。

 洪與盧二人都深知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全都不敢貿然立下軍令狀,以免到了自己不可挽回的地步。

 他們二人皆是審時度勢,非常的謹慎和冷靜。

 像這種事,是急不得的。

 洪承疇連殺帶俘虜的,靠著鐵血手腕平定了秦地諸賊的經驗,告訴他,剿滅賊寇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

 目前的形勢對於大明而言,不容樂觀。

 兵部尚書張鳳翼屢次遭遇彈劾,又趕上這種事,依舊沒有被崇禎裁撤。

 他對於圍剿賊寇的方案,雖然非常支持,但內心極為憂心忡忡,且悲觀的狠。

 賊寇盡出關則洪承疇合剿於河南,盧象升合剿於湖廣。

 雖然盧象升估計賊寇有二百多萬人,但壯勞力為兵者不過三四十萬人。

 他們四處出擊,大明零星四應。

 敵方所至因糧於我,人馬皆宿飽。

 我方所至柴少無糧,百姓動輒呼喊,不得休息。

 敵方馬多行疾,一二日數百裡可至。

 我方步多行緩,三日都到不了。

 眾寡饑飽勞逸之勢相差如此玄乎,敵人何時可以平叛?

 崇禎也知道自己下的六個月期限有些難以達到,但現在架在這裡,只能督促他們打出一些戰果來。

 在中原戰場上形成一個有效的包圍圈。

 縱然官軍是敵眾我寡,他們也要包圍敵人!

 一向以狠辣足智多謀的洪承疇,其實也變得猶豫起來。

 他上書向皇帝大談剿殺追逐的難度,已經是今非昔比。

 這些賊寇被殺的越來越精!

 因為不精的早就成為了官軍的刀下亡魂。

 剿殺特別難了,先前敵軍隻曉得逃避,如今他們膽敢擺陣對敵,甚至左右埋伏,更次疊進。

 第二便是追逐也難了,流寇人人有精騎,甚至還有跨雙馬的,官軍只有馬三步七。

 第三便是時日之難,流寇進入山谷可以據險負隅頑抗,官兵相持一日則坐弊一日。

 第四便是兵力之難,流寇有數十萬之眾,剿匪官軍合計起來才四萬有余。

 眾寡不敵日甚一日。

 洪承疇為自己辯解的奏疏裡也透露出一件事,流寇越打越多,官軍越打越少。

 一向善於騎***通韜略的盧象升接到新任命的時候,除了對崇禎五體投地的感恩戴德,便是五內惶恐的忐忑不安。

 因為他與洪承疇的判斷基本一致,現在群賊猖狂,不但非數年前可比,就是與去冬今春相比,差距何止一倍?

 他們分股狂奔,大的二三萬打不住,小的也有萬余。

 河南、湖廣等地數十股,山西唯有一股,目前還沒有動彈,據說有十萬人馬。

 盧象升深感自己難以當此重任,極力推辭,說自己與洪承疇相比,見識不如他的一半,才力不如他的十之四,精神不如他的十之一,希望崇禎另選賢能。

 但崇禎鑒於人才難得,好不容易遇到兩個,必須要往死裡用。

 他不但不同意盧象升的推辭,而且還連日不斷的發出聖旨重申旨意。

 兩人迫於壓力之下,才想著要大乾一場。

 “賀今朝他想要攻克潼關,只要沒有內應,幾無可能!”

 盧象升指著地圖道:“洪總督可是派遣了得力心腹在此守衛?”

 洪承疇的腦海當中閃過白廣恩,對於這個一心想要往上爬的賊寇,他是放心的。

 至於潼關衛千總劉熙的忠誠度,根本就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

 要不然也不會讓他守衛潼關的。

 縱然白廣恩的車營比不過錘匪的正版,但劉熙經驗豐富,斷然可以在潼關為難賀今朝。

 洪承疇此時還不知道劉熙被賀今朝為難的,都開始主動毀壞關門,就是為了延遲錘匪進攻的事。

 “好,那我們便專心對付河南、湖廣等地的流寇。”

 洪承疇頷首,皇帝旨意的意圖極為明確,那就是務必要把造反大軍圍剿於河南境內,以免禍及鄰省。

 賀今朝教給他們的避實就虛、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而不是一味固守的策略,導致朝廷想要把他們圍殲於河南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洪承疇三月遵旨從陝西抵達河南,手下的驍將曹文詔才帶著精銳士卒趕來。

 一個月後,洪承疇就知道原本處於豫楚邊界的賊寇大舉進入更加空虛的湖廣。

 闖王高迎祥、張獻忠、老回回等人甚至敢聯營五十裡威逼官軍。

 盡管作戰不力,導致他們又再次分開。

 高迎祥與李自成各自帶隊繼續分化官軍的規模,爭取繼續拉扯誘敵深入,打他們個埋伏。

 洪承疇與盧象升商議完畢,且派出副總兵劉成功、艾萬年,遊擊將軍王錫命、劉弘烈等人出擊。

 命令傳遞完畢,二人松了口氣。

 “洪總督,陝西那裡一定要多加探聽。”盧象升捏著胡須道:“我一直都覺得賀今朝不會如此善罷甘休。

 他派人來攻打潼關,是不是韓城等地全都沒了官軍?”

 洪承疇不覺得賀虎臣會投降錘匪,韓城的堅固不是錘匪能夠輕易啃下來的。

 “山陝之地連年乾旱,賀今朝無力養活那麽多人,想必他是去攻打西安府的。”

 洪承疇給出了答桉。

 西安那裡城防極好,不是錘匪能夠輕易攻克的。

 正好讓秦王知道知道,錘匪可不是尋常賊寇。

 畢竟秦王世子繼承爵位之後,就變得吝嗇不堪,一丁點錢糧都不願意往外吐。

 如果不給大明官軍幫助他守城,最終都得落在錘匪的手裡。

 對於這種人,洪承疇實在是有點沒法子。

 賀今朝去嚇唬嚇唬秦王也好,讓他知道知道一旦西安府被錘匪攻破,他就得去幹卑賤的掃大街倒夜香的活計。

 “陝西留有多少人馬?”

 “三個總兵不足一萬。”洪承疇也沒瞞著。

 盧象升點點頭,朝廷的兵力總是捉襟見肘。

 再加上皇帝裁撤兩萬邊軍,導致三邊等地大批精銳官軍加入了錘匪以及其他流寇。

 所以流寇的戰鬥力越發的強橫。

 只要脫離大明體系後,大部分人都不會缺少吃穿軍餉等等。

 “陝西怕是又不會平靜了。”盧象升摸著胡須道:

 “賀今朝知道他攻不下潼關,但就是要把人釘在那裡,謹防我們突然回軍,抄了他的後路。”

 “以我之見,還是要派遣一些人增強潼關的守衛力量。”

 盧象升所提議的並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他們手中的兵力本來就不多。

 要派誰去支援?

 洪承疇捏著胡須思索了一會:“那便讓徐來朝帶他的人和川兵前去吧。”

 如此再加上暗中布置的白廣恩部,定然能夠讓賀今朝的錘匪吃虧。

 前期因為他們不願意入深山老林駐守,發生了嘩變,以至於還沒開打戰鬥力大減。

 莫不如調這兩隻嘩變的回去增援潼關,守衛一二也好。

 盧象升也是頷首表示讚同。

 否則朝廷豈不是白白養著他們,還在戰事當中使不上勁?

 待到兵馬調撥完畢。

 兩人也開始帶隊壓上,合力圍剿高迎祥的人馬。

 先鋒劉弘烈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結果洪承疇收到了潼關衛千總劉熙的求援信。

 錘匪攻勢異常猛烈,十幾門火炮日夜轟擊。

 再加上錘匪冒著自家的炮火,膽子大的繼續攻城。

 一日下一關!

 看到這裡,洪承疇的臉色都變了。

 照這麽個情況看,潼關要不保。

 一旦潼關落在賀今朝手裡,意味著整個陝西都會落在他的手中。

 按照洪承疇自己的猜想,賀今朝他是悄悄摸摸的要搞大事!

 一旁騎馬的盧象升看著洪承疇的臉色微變,頓感奇怪,前方戰事頗為順利。

 難不成是後方出事了?

 “洪總督,發生何事了?”

 聽到盧象升詢問,洪承疇也沒墨跡,把一旁的求援信交給他看。

 盧象升看完之後,目瞪口呆。

 “軍報上所言,是否有些誇張?”

 洪承疇聞言微微搖頭:“大抵情況比你看見的還要難吧。”

 盧象升雖然聽聞錘匪手裡的火炮頗為厲害,擊敗了後金韃子。

 但關卡可不是肉體,用火炮一轟就碎。

 那可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險關。

 前幾日他們還用厲害如諸葛武侯,依舊不能通過寶雞舉例呢。

 結果潼關的關卡硬生生的,被錘匪火炮給射穿。

 “此事必然有隱情。”

 盧象升不相信這種事,潼關他可是早年間路過過。

 那些關卡,絕非用火炮就能轟下的。

 除非是有內應給賀今朝開門。

 洪承疇也不怎麽相信,被他寄予厚望的守軍能夠被錘匪如此吊打。

 怎麽看,這都該是假消息。

 賀今朝理應在潼關前,寸步不進才對。

 盧象升隻覺得頭皮發麻,這則消息著實是影響心態。

 本來照著皇帝的命令,剿滅盤踞在河南、湖廣等地的人,就非常的艱難。

 如今潼關一旦失去,洪承疇他這個五省總督,那就得去了山陝兩個大頭。

 官軍想要殺回去,那指定艱難的很。

 “為今之計,我等沒有回頭的時間了。”洪承疇收好信件,開口道:

 “悉數滅殺盤踞在中原的流寇,否則我一旦回援陝西,那才是真正的竹籃打水一場空!”

 盧象升捏著胡須皺著眉頭,也在權衡利弊。

 此番回援,就算快速行軍,按照錘匪的攻勢。

 等到官軍回潼關,興許就是錘匪站在潼關之上阻擊官軍。

 在中原剿匪也剿不滅,返回西北救援依舊沒什麽卵用。

 “洪總督,依我之見,還是派人去襲擊山西。

 讓賀今朝佔據的地盤出現戰亂,如此才能叫他們分心。”

 “圍魏救趙?”

 洪承疇自然不是個庸人。

 賀今朝偷襲了自己的老家,那自己也反手去偷襲他的老家,看他還在陝西能不能呆住!

 “就該如此。”

 盧象升不願意己方,被一幫賊寇牽著鼻子走。

 他賀今朝盡管去打他的,我自是打我自己的,絕不能輕易落入他的圈套當中去。

 “我寫信請求陛下準許河北、宣府、大同等地對山西進行襲擾,你再派遣河南駐軍前去山西力主騷擾。”

 “好。”

 洪承疇一口應承下來,縱然陝西丟了,他此時也顧不上了。

 反正是陛下叫他出兵河南,盡快覆滅流竄的賊寇,如今陝西空虛,那是在所難免的。

 兩人商議完畢,當即就各自寫信以及奏疏。

 然後合力對付眼前的賊寇,與他們決出勝負後,再掉頭去收拾賀今朝。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否則哪個都抓不住。

 就在洪承疇等人做出應對的時候,錘匪的大軍終於推進到了潼關的主關城。

 圍攻潼關的三個方向的士卒匯聚。

 一直遊弋在黃河上的船隻,也終於可以靠岸,光明正大的卸船,拉扯火炮對著轟擊的差不多的北城門繼續轟擊。

 賀今朝與賀讚派出的偷襲小隊會和,言武關已經拿下,正在控制其他關卡。

 爭取把大明的官軍鎖在外面,不允許他們再次進入陝西境內。

 賀今朝拿著望遠鏡觀摩著雄威的潼關,忍不住松了口氣,搞了數日才清理了三座破敗的關卡。

 洪承疇他沒有領兵回來,回援是最不合適的謀略。

 賀今朝相信以洪承疇的格局,不會看不出來這個陽謀來。

 “大帥,咱們還是繼續轟城?”

 “不錯。”

 賀今朝頷首,火炮轟擊潼關完全沒毛病。

 唯一需要詬病的便是路途難行,所帶的火炮數不多,沒法立刻擁有百門火炮,轟擊此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