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九門這段歷史一為架空二極其混亂,要解讀遊園會這個事件,我選擇單獨拎出來,從原文提到的隻字片語先來進行分析,理清遊園會的整體脈絡。至於如果非要去套哪段史實,由於其架空性這個問題本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會在遊園會事件描述完畢後附上兩點個人觀點作為補充,一為遊園會後續(佛爺的奪權),二為史實考據。如有更合理的見解也歡迎找我指正。——by蕭凜
首先整理遊園會事件,從第一步戰略說起
【原文】“佛爺,我帶你回日本,你為我們在支那做的貢獻,天皇不會忘記——
這一句話可以明顯看出佛爺的戰略第一步是假意投誠。那麽怎樣取得日軍的信任?佛爺必然給了日本人極大的好處。根據歷史,這個時期日軍的整體狀況:“日軍侵佔廣州、武漢後,由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財政經濟陷入困境。”張家作為一個盜墓大家最不缺的就是財寶,佛爺必定許了鬼子極大的財富,或許是送了一個油鬥給日本人並且幫助他們拿到了裡面的寶貝。原文可見一斑:
【原文】“這件事情現在再不做。恐怕東西會被帶到他們本土去。”張啟山推開蠟燭台,“這個地方,只有二爺的功夫能進去,咱們辦的這場遊園會,是最後的機會。”
通過這句還可得知倒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國寶級的,日本人拿到這東西就想立馬運回本土,佛爺當然不會讓鬼子真的把東西拿走。因此想法子讓日本人在送走東西前辦個遊園會,其一,拖延時間、放松日本人的戒備,以便二爺將東西偷出來;其二,日本人要是發現寶貝被偷了,雙方必然會撕破臉皮打起來,擒賊先擒王,將日軍多數將領集中在一個遊園會中來個甕中捉鱉顯然是流血最小化的計策。這就是佛爺第一步“假意投誠”之後的第二步:甕中捉鱉。原文佐證有:
【原文】“佛爺,我帶你回日本,你為我們在支那做的貢獻,天皇不會忘記——”大佐話還沒說完,半截李的軍刺已經刺近了他的胸膛。“你!”“別出聲,讓我享受一下。”軍刺在日本人的胸口攪動著,半截死死的捂住他的嘴巴。“死的慢點,真乖。”“老李,正事要緊。”張啟山反手一刀斷了大佐的喉管。
這段即描述了二爺拿到東西後,佛爺跟日本人撕破臉的場面。關於遊園會之後還有一個段子,就是六爺送二爺出城的事情。這段給我們的信息量可以說頗大。
【原文】“事成,東西我們會送往重慶。現在必須送二爺出城。”解九在路邊和一個乞丐輕聲道:“六爺,給你十個人,每人十個大洋,東門口一個鬼子都不能留。”黑背老六抬手,刀尖已經挑走了解九手上的大洋:“大洋給我,人我不要。”“六爺!”老六推開他站了起來,哼著曲,跌跌撞撞的朝東門走去。
我們知道了三件事:①國寶被送到了重慶;②二爺出城了;③解九授意老六將東門口的鬼子全部滅口。我們分別來解讀。
先說仗打起來了,為什麽一定要送二爺出城。為了保二爺功成身退?顯然不合理,二爺已經失去丫頭,沒有了後顧之憂,而讓二爺看著九門余下的人戰鬥自己一人跑路於情於理也顯然不合適。那麽唯一的解釋就是二爺出城,是有更要緊的事情等著他做。這是我們從第二個信息可以推測的。
其次二爺要出城,就算僅憑二爺一個人的功夫也足以能過東門。況且遊園會的變故不會那麽及時傳到城門口,
二爺要出城的阻力並不大,為什麽還要動用老六,殺得一個不剩呢?俗話說殺人滅口,要把人殺的一個不剩,必定是為了隱瞞事實。如果東門口有鬼子,那麽他們會看到什麽?肯定不會是孤零零的一個二爺,因為一個人的行跡還是很好隱藏的。這時候要出城的,並非二爺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或許是一支戲班子。這是我們從第三個信息可以推知的。 接下來我們串上第一個信息,二爺偷到了東西,帶著一支戲班子悄悄出城了。而正好有一件國寶要送到重慶。所以這個要隱瞞的事實就是二爺以戲班為掩護將寶貝送往了重慶。東門走了一支戲班子,目標太明顯,日軍要是緩過神來很可能猜到這隊人馬有貓膩,事後有可能派人攔截,所以不能把這個貓膩透露給日本人分毫。做事滴水不漏,的確是解九的風格。
以上是對遊園會的一些原文片段描述中可以推測並串聯起來的整個事件。
接下來是補充:
補充一、遊園會後續(佛爺的奪權)
重慶是當時國民政府所在地,張啟山把寶貝送去重慶,顯然是把東西送到了國民黨中央領導手上。這東西為什麽佛爺自己不留著?答案是佛爺用這件寶貝賄賂了某位高層。這也能很好解釋了僅僅送一件東西,為什麽要二爺親自前往。二爺的目的在於幫佛爺去行這個賄賂,二爺在長沙九門的地位極高又與佛爺關系匪淺,除了二爺不會再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佛爺為什麽要對中央行賄?來兩段《九門異聞錄》裡出現的描述:
【原文】①張大佛爺輾轉逃出集中營到了長沙,整頓營盤,廣交豪傑,斥巨款自如守軍。
②(日本人)明知道二月紅的夫人就差一味珍貴的藥材救命,卻將這味藥材送給佛爺!並告訴二月紅藥材可以去佛爺那兒取得。二月紅為了救夫人整整在張家門口跪了一夜。這一夜,特務通報長沙守軍,二月紅和張啟山私通日寇,準備交易守軍情報……張家危機四伏。
③張啟山之後披上戎裝,帶領張家上陣殺敵,在宜昌展開了史上第一次由中國軍隊主動向日本軍隊發起的進攻。這個時候的長沙湧現出一股民間的抗日高潮,很多人說這也是張啟山帶出來的人。
原文提到張大佛爺“斥巨款自如守軍”,對一個“如”字,查閱了古今義最合理的解釋是:張大佛爺廣交豪傑又斥巨款購買軍火械備,佛爺自己的人馬儼然就像守軍一般。像,卻不是。遊園會是丫頭去世之後不久展開的行動,而這個片段裡提到的特務、長沙守軍顯然不是張啟山的人,三叔也隻用了“張家”來代指佛爺的勢力,完全沒說到軍隊這樣的字眼。後面“之後佛爺才披上戎裝”這句話更明確說了佛爺原本沒有軍職,而以遊園會這一戰為契機,才在軍中謀得了職位(披上戎裝)。
佛爺要從軍,為什麽不直接參軍而要用遊園會的事情來迂回一番?其一,可以認為佛爺野心不小,直接投身軍中屈居人下顯然不是佛爺的脾性。其二,佛爺自如守軍,長沙守軍原來的將領必定對張家十分防備,怎麽可能再給佛爺軍權。
因此佛爺的這次遊園會計劃可以說是一箭三雕。第一,引狼入室,借日本人的手解決了內部敵人,丟了長沙城,就算原來那位將領沒有直接被殺,在軍中也必定抹不開了。第二,賺取日本人的信任後趁其不備甕中捉鱉,解除外患,奪回長沙城。第三,通過長沙的這一丟一奪,佛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謀略膽識,在長沙城內樹立了極大的威信。這時,佛爺的國寶往上頭一送,在中央領導的有意成全下,輕而易舉奪到軍權。可見佛爺這包括遊園會在內的整個計劃,最終一步是奪取大權,實在高明。
補充二、史實考據
九門歷史原本就是架空,肯定不能完全吻合實際歷史,只能略粗糙地說往哪段時間上靠。遊園會出在長沙某次戰役上,歷史上在長沙的保衛戰有三次:第一次1939年9月至10月,第二次1941年9月至10月,第三次1941年12月底至次年1月中旬。第四次叫長衡會戰,發生在中日戰爭末期,顯然不符,因此略去第四次不提。先摘幾段史料:
【史料】①(第一次長沙會戰)戰區擬予敵以嚴重之打擊而開第二期抗戰勝利之先河,決誘敵深入於長沙以北地區,將敵主力包圍殲滅之。
②(第二次長沙會戰)由於9戰區出現指揮失誤,下達作戰命令的無線電報竟被日軍竊收並破譯,使中國軍隊陷入極大被動,雖多處與敵激戰,但遭遇失敗。月底,日軍攻入長沙。
②(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國第6戰區乘他處日軍空虛,對宜昌之敵發動猛攻……宜昌作戰也是1941年正面戰場唯一一次主動發動的進攻戰役,殲滅日軍7000人。
從時間傾向和戰略部署來說,早期的第一次長沙會戰更契合。而從戰況來看,第二次長沙會戰曾一時失守,並且原文也有提及“在宜昌展開了進攻”這樣的字眼也有相符之處,但是第九戰區和第六戰區軍隊區域領屬各不同,也不符合原文情況,並且第二次長沙會戰介入了海空支援,戰略部署上也不符。因此三叔所寫的整個包括遊園會在內的戰鬥,應該是以長沙的第一、二次會戰相結合作為原型而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