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科唐》三 在唐朝賣饅頭
  唐朝時的土地交易需要進行三個程序驗證,即為訂立契約、申牒和公驗,

  用一個星期,完成了土地交易。

  周明把戶籍也遷到了高明鄉禾水裡。

  隋末戰亂,在關中打了很多仗,人口減少了很多。國家檢地,把無主之地按照均田製分給了打天下有功勞的府兵和山裡跑出來的百姓。

  禾水裡只有1/4人口原住民,有王,李兩姓宗族,3/4是外遷進來的府兵和百姓。賣給周明土地的張大眼,戰亂的時候,全家人跑進秦嶺山中避戰亂,武德3年,李淵控制的關中已經沒有戰亂了,全家人從山中出來,按照均田製分了地。

  王,李兩姓排外。排3/4的外來人。還不知道誰排誰呢。

  買地將10公斤銀子花掉大半。又起了一棟磚瓦結構的房屋。

  將錢全部花完了。

  在現代,欠網貸,在唐代,還有1貫323錢。

  要賺錢了。

  從家裡出發,步行了近一個小時,到達了長安。

  進入長安。

  來到西市。

  長安的布局就像一個棋盤,有108坊,再加東,西兩市。

  東,西市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各佔約兩坊的面積。

  南北朝的《木蘭詩》琅琅上口,流傳甚廣。花木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東西兩市商業非常發達。

  從安化門進來,走到東市。

  東市熱鬧繁華,行人如織,已粗具盛唐氣象了。

  花了一天時間,逛完了東西兩市。

  對兩市進行了對比。

  東市貴,大明宮和興慶宮位置偏東。百官為了上朝便捷,扎堆在平康、宣陽、親仁等坊購房置宅,形成高檔的勳貴住宅區。東市附近的春明門,是長安和中原聯系的重要門戶。所以,縱觀東市,買賣雙方商品交易和消費層次趨向高端。

  西市富。考古學家宿白認為:“西市貞觀已來,即為聚錢之所。”由於交易量的攀升,用來穿錢的“錢貫”供不應求。西市多金,離不開胡人的支持。西市靠近長安西大門——金光門,來自西域的胡人紛紛聚居西市,成為“西市胡”。伴隨著胡商的增加,具有異域特色的珠寶店、酒食肆、邸店等集中在西市。

  第二天,上午,周明來到東市,詢問了幾家待租店鋪的租金。最終租下一間店鋪,月租金1貫100文。(唐玄宗的《禁賃店乾利詔》中針對南北衛百官營造店鋪、乾利商賈,規定“自今已後其(指百官)所賃店鋪每間月估不得過五百文。”),

  要經1年,沒經一年就退租就算違約,要罰款。

  花了幾天時間,周明將店鋪整拾好了。

  賣什麽東西呢。

  做餐飲。

  早上賣早餐。中午炒菜,晚上不做。

  唐朝的飲食比較簡單。

  所謂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到了唐朝,小麥已逐漸取代了栗。所以,麵粉類食物是主食,統稱為餅,其中,最常吃的當屬蒸餅、煎餅、胡餅和湯餅。在唐代筆記小說《因話錄》裡就提到“世重餅啖”。然後,粥食比較普遍,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是吃不起米飯的貧苦人家代以充饑的食物;

  二是做成冷粥,作為寒食節的節令食物;

  三是朝廷賑災的食物被稱為“公粥”;

  最後一類則是花心思做成的甜品,如粟粥、乳粥、豆沙加糖粥等。

  唐朝的主食還包括一些野生植物,

如菰米、橡子、菱角等。  菰米一般被唐朝百姓稱為雕胡(雕胡飯),它多生長在南方,一年成熟兩次,可做稻米用。菰米雖是野生植物,卻不會被人輕賤,它在杜甫、王維等人的詩中都有被提及,不僅用於窮人充饑,還用於雞鳴鼎食之族的宴會。

  橡子是果類食物,它易生長多豐收。《橡嫗歎》中記載說它可作三冬糧食,它廣泛分布於山區,多為貧窮百姓賴以生存的食物。菱角多生在在水鄉,不僅能蒸煮成主食,還能做甜點食用,范圍極廣。

  肉,主要羊肉,牛肉是不能吃的,吃牛肉犯法,豬肉吃的比較少,

  蔬菜,現在經常吃的西紅柿、土豆、辣椒,等蔬菜,在唐代,是沒有的。不過,唐代普遍食用的蔬菜也有幾十種,園圃種植,

  現在咱們吃的比較多的家禽肉,雞鴨鵝,那時候雞鴨肉禽肉不算是肉。當時還有個比較有趣的事情。李世民為了防止禦史巡查的時候加重各地的負擔,便要求禦史出巡不能吃肉。馬周巡視各地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一定會要求給他雞吃。有地方小官便告上京師。李世民對此的解釋是,他隻禁止禦史吃肉,但是並沒有禁止吃雞,所以馬周並沒有犯錯。

  唐朝漁獵風氣很盛,釣魚很常見,而且當時有道非常有名的菜——“切鱠”,其實就是當今的生魚片。

  所以,後世中國8大菜系,無數地方小菜系, 在唐朝還沒影呢。

  炒菜在宋代才有。

  周明準備早上做饅頭,包子。

  唐代有沒有饅頭,

  答案是有的。

  叫蒸餅。(凡是麵粉類食物都統稱餅。)

  不過,唐代不知道酵母的用法。

  蒸出來的蒸餅就是面疙瘩。

  去麵粉店買了兩袋麵粉回來。

  麵粉沒有現代那麽精細,雪白。

  去糖店買了2斤紅糖。

  此前,在現代超市裡買了一小包安琪酵母帶到唐代。

  早上,天不亮周明就起來,開始製作包子,饅頭。

  饅頭是紅糖饅頭,包子是包韭菜(韭是唐朝常見蔬菜),羊肉餡,豬肉餡。

  剛天亮。

  周明就開始售賣包子和饅頭了。

  掛了一個木牌,木牌上寫著,1文錢一個紅糖蒸餅,或一個韭菜蒸餅。

  2文錢,1個豬肉餡蒸餅,3文錢一個羊肉餡蒸餅。

  唐代的一文錢相當的硬通貨。

  前面說到了,東市貴,西市富。

  東市周圍的坊,大多居住的是達官貴人。

  消費層次趨向高端。

  過了一會兒,一個大腹便便的商賈走了過來,說道,“5個羊肉餡蒸餅。”

  周明說道,“好的。一共15文錢。”

  商賈數了15個銅錢,遞給周明。

  周明接過,放進抽屜裡。然後用竹夾子夾出5個羊肉餡,用油紙包好,遞給商賈,說道,“5個羊肉餡,你拿好,歡迎再來。”

  商賈接過,然後轉身離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