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古槐人家》6
  臨近過年,蠟月二十六日是孫首禮娶媳婦的大婚之日。黎明時分,天剛放亮,新郎官騎著棗紅大馬領著接親的轎隊,便到了平南峪村董家門前。看上去,董家雖然門庭簡陋,戶舍不揚,但也收拾得窗明幾淨,院落齊整;牆角處的杆杆翠竹,窗台下的叢叢墨蘭,幾盆含苞欲放的蠟梅,倒也裝扮起草房小院的一派生機;嫁女辦喜事,門面窗欞都貼起大紅的對聯和喜字,也為小院增添了許多喜慶的色彩。

  新娘、新郎在裡屋用完餐飯後,到堂間裡向父母、長輩們施禮拜別,新娘由伴娘攙扶著,蓮步輕盈地邁出院門,而後提裙扭腰低首坐進花轎裡。轎夫、鼓樂手們各就各位,在響亮的鞭炮聲中起轎奏樂開拔。因大紅蓋巾遮面,雖然窺不見新娘容貌幾何,但從那腰痩臀肥的窈窕體態,以及那皙白圓潤的脖頸和修長細嫩的玉指,便令人猜想:這女子沒有十足的姿色,也不少於八九分的靚麗;即便不是素雅若蘭的小家碧玉,也保準是嬌美如蓮的寒門閨秀。

  蠟月十六日放年假回來後,孫文源就約著小學堂的一些同學來到孫首禮家,一起研究籌劃孫首禮婚娶的各項事宜。各人一致認為按照傳統的婚嫁禮俗辦太繁瑣又花費,還是新事新辦既簡單又省錢。於是,這夥子年青人便決定改改這些繁瑣的婚嫁禮俗:一.取消上喜供;二.取消男方帶著豬腿、鯉魚去女方打禮,以及女方到男方下顏枋裝櫃子;三.不雇用花轎和鼓樂隊。孫文源把這些條款一一寫成文書,交給孫首禮他三叔孫先明去平南峪村征求董家的建議。畢竟孫先明是長輩年齡還大些,接過孫文源遞給他的文書看了看,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他確信這麽改董家是不會同意的!他奈著對孫文源即敬佩又畏懼的心裡,便二話不說的揣著文書去董家交涉。果然如他所料,董家長輩們看著文書直搖頭,還對他羞辱道:¨孫首禮沒爹沒大爺,就你這個三叔,你就任他們這些嘴上沒毛的胡來?這哪裡是娶媳婦,簡直就是到集上牽個牲口!一句話這三條都不能省,都得按規矩辦!要沒錢娶不起媳婦就別娶啦!¨他臉上白一塊紅一塊的聽完數落便急急地回來,把去董家的情況跟孫文源和孫首禮說了說,孫首禮激憤的說:¨這媳婦我還真就不娶了,看他董家能怎的!¨孫文源拍了拍孫首禮的肩膀笑了笑說:¨你小子就別說些無用的氣話了,這風俗規矩也不是你我說改就改的,根深蒂固著呢!既然董家不同意從簡辦理,咱們就尊重董家的建議,按規矩套路子辦,皆大歡喜的、順順利利把媳婦娶進門為目的。¨

  接親路上,四抬花轎和鼓樂隊是孫首禮講好三塊大洋雇來的。四個轎夫都是血氣方剛、精力旺盛的青壯漢子。剛才起轎時,新郎自顧自的上馬就走,娘家人也沒個出面表示的,四個轎夫會心的笑了笑。再說,總是為別人抬新娘,自個只有眼饞垂涎的份,滿腹的嫉妒、醋意令他們心有不甘。既然無緣美色,便以折磨、摧殘美色為樂事,也就尋個心裡平衡而已。於是,四個轎夫不約而同、不惜勞力的開始劇烈的顛轎、大幅度的擺轎,花轎裡的新娘便像籠子裡的跳猴,一會兒上竄下跳,一會兒左磕右碰,把個嬌弱女子折騰的頭暈目眩、翻胃嘔吐,叫苦不迭!孫首禮騎馬走在前頭,滿耳裡盡是鼓樂吹奏的聲響,絲毫察覺不到身後轎夫們的作為和新娘的遭罪。

  一行到達石河,但見這段河面沒有搭橋,只在淺淺的河水裡擺放了一行石塊,

聊以踩著過河。當地有個陰陽說法:婚娶迎親不走回頭路,就是說接親回程不重去時路。沒想到回程走了這條路,河面沒橋;雖然河水結了層冰,但看上去也是不敢踩的,這樣抬轎的過河有了難處;大冷天的,總不能蹚著冰水過河吧!  孫首禮提韁勒馬回首揚臂做了個停的動作,接著一個甩腿跳下馬來。他剛尋思去和轎夫們商量商量如何過河的事,還沒等他挪步,卻見新娘從落地的花轎裡鑽出,踉踉蹌蹌地朝他奔過來。蓋頭巾掛在了轎杆上,頭髮松散,頭花、簪子掉落在身後,大紅的對襟棉襖、褲裙上,一片片的濕處掛了些飯渣,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新娘的光鮮風采盡失!他忙迎過去,伸出兩手扶著眼看倒地的新娘,問道:¨這是怎啦,不舒服嗎?¨她回身指了指轎夫們,然後轉臉過來對他說:¨俺不坐轎了,高低不坐轎啦!¨他問:¨這是為何?¨她說:¨別問了,你要還娶我,就趕緊扶我上馬,咱們騎馬過門!¨他心裡還有諸多的不明白,但他管不了許多了,便把她拉至馬前,兩手抱住她的臀部用力一舉,她便騎到了馬上。就在他剛要蹬腿上馬時,四個轎夫圍攏過來,那個戴三扇帽的還一把扯住他的後衣襟說:¨嗨!不能這麽就走吧,總得留下工錢再走吧?¨他心平氣和的拿開三扇帽的手,說道:¨各位大哥,我倆騎馬走,你們抬著空轎跟著到家裡領工錢就是。¨三扇帽強硬的說:¨不行!你女人不坐轎了,我們還去家裡幹嘛?就在此結了工錢兩來無事,不然,你們甭想走人!¨那三個也齊聲吆喝著,其中那個戴氈帽頭、雙吊眼的手握轎杠擋在馬頭前,躍躍欲試的比劃著,嚇得棗紅馬低頭、搖頭的。他又笑著說:¨各位大哥,小弟我今日裡辦喜事,不想滋事生非、討煩惹惱的!我還是那句話,想要工錢的跟著到家裡去,不想要的就此別過!¨說完,他向鼓樂隊的及其他人等招招手吆喝道:¨鼓樂隊的打奏起來,踩著石頭過河娶媳婦回家啦!¨三扇帽一把抓住他的領口,另一手就奪他手裡的韁繩。一看這架勢,轎夫們仗著人多,個個又都身強力壯的,想來硬的討要工錢。既如此,再仁慈軟弱反被受製!他想:先把這幾個不識好歹的製服了,趕緊和媳婦回家過門拜堂成親再說。他冷笑著,瞬即握住三扇帽抓著他衣領的手腕,猛地一個九十度扭轉,三扇帽的那隻手就到了脊背上,同時他左腳踢在三扇帽的膝彎處,三扇帽撲通跪下,疼的嗷嗷直叫;氈帽頭舉著轎杠衝過來,他二話沒說,抓起三扇帽便向氈帽頭扔去,三扇帽撞擊著氈帽頭,倆人一塊摔出差不多兩丈遠;氈帽頭手上的轎杠飛落到另兩個轎夫的跟前,那倆人眼見著三扇帽和氈帽頭都不頂打,就知道這新郎官小年青的身手不凡!特別是三扇帽一百八十斤的體塊,被新郎官提起來一下子就扔出兩丈遠,沒有千八百斤的臂力是萬萬不能的!這倆人還算識相,立刻停住進攻的腳步,忙抱拳作揖認輸。孫首禮對著倒在地上還沒爬起來的三扇帽和氈帽頭吆喝道:¨想要工錢的就跟著走,不想要的就此別過,小弟不奉陪啦!¨說完,飛身上馬,懷前抱緊新娘策馬而去。轎夫們沒能製服新郎官撈到好處,反被新郎官收拾的鼻青臉腫的,哪裡還有臉面抬著空轎去領工錢?三扇帽瘸著腿過去跟鼓樂隊的班頭說:¨老魏呀,你們跟著去吧,他要給我們工錢,你給捎回來,要不給就算了,哎,沒想到這小年青的身手這麽歷害!¨三扇帽跟老魏抱拳拱了拱,朝那仨同夥招招手,四個人湊過來抬起空轎回花轎鋪複命去了。

  臨進村,兩個伴娘快步趕到棗紅馬旁擺手要求停下,孫首禮會意勒住馬,接著翻身跳到地面,又把新娘扶下馬來。叫金麥的伴娘走過來掏出手絹給新娘擦身上的飯渣;叫秋桐的伴娘便過來給新娘整理髮型,然後把揀來的頭花、簪子重又插頭上,再把紅蓋巾給新娘蓋上。經過這一番收拾整理,新娘再現出當初的光鮮風采來。秋桐就跟孫文源說:¨可以上馬進村啦!¨看著新郎、新娘上了馬,秋桐又向後面的鼓樂隊招呼道:¨各位大叔、大哥請敲起鼓來、奏起樂來啦!¨

  孫相春口才好,嗓音洪亮,孫文源便安排他主持婚禮。孫相春也巴不得有個出頭露臉的機會顯擺顯擺。他的個頭、身架和孫文清差不多,孫文源就把孫文清那套深灰色中山裝借來給他換上。本來小夥子長的白淨臉,雙眼包皮的就是一帥哥,這會兒脫下臃腫的蘭粗布棉襖棉褲,換上筆挺的製服中山裝,顯然是一副城裡公子哥的派頭!他站在柴門右側的石台上,看著新郎、新娘騎馬來至門前,心裡一時納悶:怎麽新娘子沒坐轎和新郎騎著馬回來啦?他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請新郎、新娘落櫈下馬,鞭炮齊鳴!¨劈裡啪啦的鞭炮響過之後,他又高聲喊道:¨新郎、新娘面向東南,恭迎喜神進門來!¨在倆新人面向東南靜默的同時,孫先明胸前斜挎一條杏黃綢帶,手摯三柱香面朝東南拱手三拜!¨迎喜神禮成!新郎、新娘跨火盆過門!¨倆新人手牽手跨過台階上的火盆進門到院內。堂屋前掛一塊大紅布,紅布正中是黑體雙喜字,紅布前是八仙方桌,方桌正中是¨天地君神之位¨的紙牌。孫相春示意倆新人在方桌前站好,接著高聲喊道:¨一拜天地,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拜完天地後,孫相春恭敬的攙扶著孫首禮他娘坐到方桌的左首,又接過孫首禮已故父親的牌位放到方桌的右首,接著高聲喊道:¨二拜高堂,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拜完了高堂後,孫相春兩手按住還跪著的一對新人,緊接著喊道:¨夫妻對拜!¨孫相春停頓了一會兒,孫文慶、沈同福趕忙過來,孫文慶扶住新郎的頭,沈同福扶住新娘的頭,孫相春見此趕緊喊道:¨夫妻對拜,一碰頭……再碰頭……三碰頭!¨新郎的頭勁太大,孫文慶掌控不住,按著主持的口令碰了三下都沒碰到新娘的頭,他就自個找準機會使勁碰了過去,新娘淬不及防挨了一碰,疼得¨哎呦¨一聲趕緊的起身站起來,惹得滿院裡笑聲不止。孫相春抿嘴笑了一陣子,看時辰也差不多了便喊道:¨新郎新娘入洞房!¨

  婚宴還沒開席。孫文源見孫首禮從新房裡出來,便湊過去拉他到旁邊,問道:¨新娘怎麽和你騎馬回來的,花轎呢?¨孫首禮就把在石河那邊的情形簡略的說了說,孫文源聽後捂著嘴笑了一會兒,就又笑著說道:¨呵呵,你小子不知道有個潛規則呀?¨孫首禮摘下禮帽挖著頭皮懵懂的問道:¨嗨!娶媳婦雇花轎還有什麽潛規則?什麽狗屁潛規則呀?不明白!¨孫文源說:¨也難怪,沒人囑咐你;這些轎夫都是花轎鋪掌櫃從短工市上挑選雇來的,這些人抬轎受累真正從掌櫃的那裡拿的工錢也就幾個銅錢,這樣他們就想方設法打新郎新娘的主意,耍些手段,試圖從新郎新娘手裡弄些紅包小費的;這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個潛規則,就是新娘上花轎前後,新郎或新娘包十個八個銅錢的紅包每人給一個,拿了紅包他們就平穩抬轎,新娘不遭罪;否則,他們就顛轎、擺轎折磨花轎裡的新娘,輕的頭暈目眩、嘔吐腹瀉,重的磕得鼻青臉腫斷胳臂扭腰的;看來,你小子不知道不說,你娘子也不知道這個潛規則,她要知道,一旦感覺轎夫們顛轎,就趕緊給他們扔銅錢就行了,哈哈!¨孫首禮也憨笑著,不無遺憾地說道:¨明白了!不過這會明白了也晚啦,總不能再娶回媳婦補上吧,哈哈!¨孫文源拍拍孫首禮的肩膀說:¨以後把這個潛規則告訴你兒子吧,哈哈、哈哈!¨

  婚宴剛剛開始,高齊民和高群不請自到正趕上喝喜酒,孫文源打趣的說:¨二位老高能掐會算是怎得,孫首禮又沒給二位下喜帖,二位是如何得知他今日大婚?¨高群故作神秘的說:¨自有千裡眼順風耳,把孫首禮接媳婦路上的情景看得清清楚楚!¨高齊民附和著笑了笑,孫文慶撇撇嘴說:¨嘖嘖,可著勁吹吧!還千裡眼順風耳的,你老高用千裡眼看看八岐山上放羊的老漢這霎在幹啥?¨高群¨呵呵¨笑著說:¨這還用看,待過年了他還能在八岐山上放羊?這霎裡肯定是在家裡忙年。¨一桌子人都¨哈哈¨大笑起來,高群和高齊民一臉茫然的看各人笑得前合後仰的,高群問:¨有什麽好笑的,難道不是這樣?¨沈同福抹抹眼說:¨你老高的千裡眼沒看準吧,八岐山上放羊的老漢那不是在屋裡酒桌上坐正席的那個,那可是孫首禮的老舅,哈哈!¨高群和高齊民領悟,也隨著¨哈哈¨大笑起來。

  這會兒,孫首禮和孫相春、孫相田安排好別的酒桌後過來,高齊民抱拳在胸,對孫首禮說:¨接親路上,新郎官痛打轎夫,可謂是力大不輸花和尚,身手不凡賽武松!¨孫首禮滿臉疑惑的看著高齊民,還未開口,孫文源倒是問高齊民:¨你老高還真有千裡眼是怎的,還真知道首禮打轎夫的事?¨高群接過孫文源的話說道:¨說千裡眼那是瞎扯,可無巧不成書、機緣巧合的事卻是屢見不鮮,各位說是不是?¨孫首禮急躁的說:¨兩位高老兄就別賣關子了,趕緊把這機緣巧合的事說說吧!¨高齊民用手指點著孫首禮笑著說:¨看看把這當事人急的!各位請端起酒盅,先喝了這杯賀喜酒後,再聽我細細道來怎樣?¨大家夥一致讚同,都舉杯相互碰了一飲而盡。高齊民夾了口菜,喝了口水,又清清嗓子後,說道:¨話說今日晨時,本人高氏在去孟村趕集路上,正遇一頭戴三扇帽、身穿藍布衣的大漢,但見他腿瘸腳崴、鼻青臉腫,本人近前仔細端祥,原來面前傷者乃本人遠房表哥姓劉名得強,便問之傷情原由……¨孫首禮插話道:¨明白了,原來那個戴三扇帽的轎夫是高老兄的表哥,看看這一家人不認一家人,我還出手那麽重……¨高齊民接著說:¨我問劉得強是哪村的新郎?他說是孫家小埠的,那個新郎官看上去十六七歲的年齡,個頭不矮,五大三粗的,有功夫,力氣大,你看我這麽大個人,提起來一扔就是兩丈遠,幸虧砸在了老吳的身上才沒摔死;當時那孩子提我時,我感覺他左手好像只有大拇指,而那大拇指還特有勁,一下就插進我褲腰帶裡摳著,幸虧我棉褲、棉襖的穿得厚才沒摳進肉裡;聽他這麽一描述,我就猜定這個新郎官就是你孫首禮啦,呵呵!就二話沒說跑回家拉著高群來蹭喜酒喝!¨孫首禮說:¨我要他們跟著著來家拿工錢,而四個轎夫都沒來,隻好給了鼓樂隊老魏頭。¨高齊民說:¨劉得強這個人別看橫二八起的,有時還挺要面子、講個義氣的;他最後跟我說:幹了幾年的轎夫,沒想到這回兒栽了,丟人呢!沒想到那小子功夫、力氣那麽大,高人呐!¨孫首禮抱起拳對高齊民拱了拱說:¨有煩高兄再見了劉得強代小弟陪禮道歉啦!¨高齊民¨哈哈¨大笑著說:¨孫首禮這大力士的名號很快就傳遍四裡八鄉啦!各位,為孫首禮美名、美妻雙收乾杯!¨

  這一桌整十人:孫文源、孫首禮、孫文慶、孫相春、孫相田、沈同福、高齊民、高群、史同法、孫文正。一桌子小年青,真個是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豪情正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