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古槐人家》8
  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投降。八路軍崔勝部配合縣武工隊,幾天時間以摧枯拉朽之勢,掃除了駢邑縣境內的一切日偽武裝,至二十六日收復縣城。孫文菊去區裡開會回來,將這些消息說給尹秀娟聽,尹秀娟把目光望向窗外,墨藍的天幕上,點點閃爍的星光,像是在探聽她的心思:此時此刻,遙遙數千裡之外的丈夫孫文源,他在想家嗎?鬼子投降了,他是不是正打點起行裝,準備踏上回家的路?……倭寇驅盡日,征人歸家時。她想:如果文源還活著,應該過些日子就回來了,他走了這許多年,家破敗的不成樣子,看來得抽空把這個家好好拾掇拾掇;自個也得修飾妝扮一番,遮掩一下衰老的痕跡……她不由得捋了捋頭髮。孫文菊伸手在尹秀娟的眼前擺了擺,尹秀娟收回心思。孫文菊問:“二嫂,剛才呆呆的,肯定又尋思二哥了是吧?”“五妹,我尋思把咱們這個家拾掇拾掇,等你二哥回來,看著也像個樣!”尹秀娟說著,目光不由得又望向窗外的星空。“哎,對了,二嫂,我在區裡遇見孫首禮了,他家嫂子帶著孩子,這幾年一直住在平南峪娘家,孫首禮這不也很少來家裡,都是上那裡跑。”聽孫文菊說完,尹秀娟拍了拍腦袋,有些愧疚地說:“看看,我這記性,怎麽就忘記了這茬哩!?這幾年總不見孫首禮的人,原來是這樣!也是的,他家裡房屋倒塌,回來也沒地方住啊!”她停頓了一會兒,又看了看窗外,接著說:“五妹,剛才我尋思拾掇房子,這會兒又說起孫首禮,我倒是有了個想法。”“二嫂,你一定是想騰出屋來給孫首禮一家住,是吧?”孫文菊一下子就猜透了她的心思,尹秀娟點點頭,說:“正是,我和士勳兄弟仨搬到後面院裡住,把這個院給孫首禮一家住。”孫文菊讚同地說:“咱家裡空房子這麽多,閑著也是閑著,這樣即解決了孫首禮的難處,咱家裡也不顯得冷清。好!”尹秀娟說:“再給他家幾畝地種著,趕走了鬼子,天下太平了,不愁日子過不好!”“二嫂,趕走了鬼子,不等於日子就太平了,也不等於革命就結束了,反正眼下還有好多事看不清說不明,今日開會主要就是要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繼續保持旺盛的鬥志,堅定繼續革命的決心!”正說著,孫文菊見士仁和士信來到,就問:“怎麽還沒睡?還拿著書,有事嗎?”士信說:“五姑,教我念念這些字。”孫文菊拿來書湊近罩子燈看起來,接著念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士仁吆喝道:“士信,聽清了吧?是盤中餐,不是盤中飯!”士信趕忙承認自己念錯了,奪過書就跑回屋去。

  真象五妹孫文菊說的,趕走了日寇,並不等於革命就結束了,革命還要繼續。已經進了臘月門,丈夫孫文源不但沒回來,卻依然音信皆無,尹秀娟死心了。九年的盼望和等待沒有結果,只能是兩種解釋:一是人不在了,二是還在繼續革命。她想第一種解釋的可能性大,不然,怎麽一點音信都沒有。她的心裡掠過一陣悲傷和哀痛!但她仍存有還在繼續革命的期待。反正都是自己的猜測臆想而已。總算,熬過了最艱難困苦的日子,仨兒子也都全枝全葉的成長起來。後輩崛起、興旺昌盛、開枝散葉、薪火相傳,才是古槐人家生生不息的希望!

  擱不住相關人等的勸說,臘八那天,孫首禮才攜妻帶子回到孫家小埠,住進宅院裡來。孫首禮安頓好老婆孩子,便及時離家歸隊。

六猛子已經痊愈,他動了搬出宅院回家住的念頭,尹秀娟、孫文菊和孫許氏苦口婆心的挽留,他才安心的住下來。這一年的春節,盡管生活仍然清苦、不寬裕,可宅院裡還是過了一個舒心而熱鬧的春節。首先,沒了鬼子,不必再提心吊膽的擔驚受怕!另外,就是幾家子湊在一起過年人多熱鬧。年夜飯沒有美味佳肴,只是每個桌上幾大盤水餃。能吃上白面餃子,這是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六猛子、尹秀娟、孫文菊、孫許氏和她後婆婆史氏,還有孫首禮的老婆董氏,這些大人們坐了一桌;孫士勳兄弟仨、孫士良兄妹仨、孫文龍兄妹倆及孫首禮的倆孩子坐滿一桌。孫文澤在村民兵隊裡值班。飯局開始,尹秀娟把一盤水餃向六猛子跟前推了推,有些歉意地說:“六猛叔,實在抱歉,大過年的,沒酒沒肴的……”沒等她落下話音,門外一男聲喊道:“酒肴來也!”隨著喊聲,門開處,高群一步邁進來,金翠玉、孫首禮、孫文澤先後而入。大年之夜,幾位不速之客的突然駕臨,令屋內在坐的大人孩子們又驚又喜。六猛子等大人們都起身閃出席位,高群忙壓了壓手說:“各位都請坐,再找幾個坐凳就是。”士勳和士仁、士良等已搬著木凳過來,高群接過士勳手裡的木凳放下,並沒有坐,而是一把拉住士勳,高興的說:“好小子,比你高叔都高了!”士勳“嘿嘿”笑了笑,謙遜的彎了彎腰、低了低頭。高群又高興地招呼道:“小子們,都站過來,這會兒,要高叔好好認一認!”士仁和士信過來排在哥哥的身後,接著士良、士勤、文龍和孫首禮的倆孩子也跟上,文香拉著士真排在最後。高群剛要點著手指數名子,孫文菊倒是站起來一一指認給他,而後說:“還有老大孫士星沒回來。”高群讚歎地說:“孫士星,我知道,已經是渤海支隊的八路軍戰士啦!好啊!個個都精氣神十足,可謂一門虎子,革命事業後繼有人!”孫首禮和孫文澤已經擺好了一些炸肉、鹹魚的,還有兩瓶山果小燒。金翠玉說:“老高,酒肴上桌,開始吧!”高群說:“能喝的倒滿盅,不能喝的少來點。”說著,端起酒盅,說:“請大家共同舉杯,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乾杯!為今年過個平安年乾杯!”六猛子眼含熱淚,端著酒盅激動地說:“高興、高興啊!”這第一盅酒,尹秀娟和孫文菊、孫許氏、董氏,都喝了一個滿盅,史氏喝了一點,而金翠玉沒喝一點,反而“呃呃”地要吐,史氏拽了拽尹秀娟的衣角並使了個眼色,尹秀娟領會,便過去對金翠玉說:“妹妹,走,到我屋裡去。”  金翠玉明白尹秀娟要她過來的意思,她接過一杯熱氣騰騰的開水,便跟尹秀娟透露了已懷身孕三個多月的情況。尹秀娟沉思了一會兒,驚喜地說:“妹妹,你和高兄弟還真是踏準了節拍,你曾經說等趕走了鬼子再要孩子,這不正好,鬼子一投降,你就懷上了,嘻嘻!”孫文菊端著水餃一步跨進屋來,接話道:“翠玉姐懷的是抗戰胎兒!我提議,等孩子出生,不管男孩女孩,起名‘抗戰’怎麽樣?”金翠玉拍了拍自己的肚子,滿臉幸福地說:“寶寶,聽到了嗎?姑姑給你起名叫‘抗戰’!”尹秀娟說:“五妹,我給你翠玉姐擀雞蛋面吃,有營養好消化,你把水餃吃了吧。”“呵,二嫂你偏心,我也要吃雞蛋面!”孫文菊噘著嘴,故作妒嫉地說。金翠玉嬌嗔地說:“五妹,你還是把水餃吃了吧,這回的雞蛋面可沒有你的份!信不信,你可問問二嫂。”孫文菊吆喝道:“二嫂,你說有沒有我的份?”尹秀娟回道:“五妹,你趕緊找上婆家,懷上寶寶,二嫂保證也給你擀雞蛋面!”孫文菊白瞪了一眼金翠玉,泄氣地說:“看看,沒戲了,這輩子別指望吃二嫂的雞蛋面了!”

  吃完了年夜飯,大人孩子的尋著各自的樂趣散去。遠近不約而同的響起密集的鞭炮聲,宣示著日寇投降之後民眾歡度春節的高漲情緒!高群和孫首禮各自跟妻子做些安排和告別之後,倆人便乘夜趕回了駐地。金翠玉留了下來,她被縣委任命為寶冶區土改工作組組長。所謂土改,就是強製收繳各地土豪惡霸、各村財主富戶所佔有的大部分土地,再平均分配給貧窮農戶。這樣勢必觸及地主階級的切身利益,無異於割下富人肉,填飽窮人肚。日寇投降之前,進行的那次大規模掃蕩,令駢邑縣境內的國民黨正規軍、雜牌軍望風而逃,使得日寇投降後的駢邑縣,真正回到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和人民的手中。中共駢邑縣委根據省委指示,充分利用這一大好時機,建立縣、區、鄉、村各級政權,縣武工隊改編為獨立營,擴建民兵隊伍,為即將展開的土改運動保駕護航。

  大年夜,高群親自送妻子到孫家小埠留住,還有一方面的考慮,就是懷有身孕的金翠玉住在孫家小埠,比任何地方、甚至比自己家裡都安全可靠,工作上有孫文菊相伴相隨,回到宅院裡飲食起居生活方面,有尹秀娟、孫許氏等人的悉心照料,這樣,作為領導加丈夫的高群,便不再有後顧之憂,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革命工作和鬥爭中去。金翠玉也極其讚成和同意這樣的安排,她真正有了一種回到家的感覺,有一種置身於親情氛圍中的幸福感!

  減租減息、反奸訴苦、動參支前、深化土改的群眾運動,以翻江倒海之勢,席卷駢邑大地。金翠玉和孫文菊早出晚歸,走這村去那莊,配合各村的黨組織、民兵連、婦救會,發動群眾,鬥地主、除惡霸、分田地。一些曾經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靠盤剝、壓榨勞苦大眾起家的土豪劣紳、地主老財,這會兒遭到徹底的清算,他們有的被押上審判台,有的逃竄至國統區,躲避人民的審判。孫家小埠村,已故老人孫修德名下的地產六十大畝,房產百余間,甭說是村裡的首富,經駐村土改工作人員走訪核查,該戶人家為村中首富,完全是幾代人艱苦創業、勤勞致富所得,歷年歷代不存在強取豪奪、盤剝壓榨的惡劣行徑;雖然有放收佃租之實,但那是以扶貧救困為目的,而非剝削;遇災荒年,該戶多有開倉放糧、設攤使粥的善舉;自“七七事變”前後,該戶家道中落,子孫投身革命,無力耕種土地,眾多地產早已無償的給村民、佃農隨便耕種……土改工作人員最後的結論是:孫家小埠村無土改對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