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無相歸真》第14章 圍爐夜話說精微
  “爹,您剛才說武道呼吸吐納的氣不是煉氣的“氣”,那煉氣的“氣”到底是什麽?煉體,煉神中的“體”和“神”又是什麽呢?”傅秋濤見父親停下喝茶,開口問道。

  “問的好,我剛拜在師傅門下時,也是一樣的困惑,一直請教師傅。師傅說“體”,“氣”,“神”三個字只是代稱。就是因為受限於承載語言的文明發展程度,這三者本身是無法用言語描述清楚的,無法準確下定義。非要描述,只能去修飾形容,譬如說“體”有形有質,“氣”無形無質。

  其實這就要說到的修行的根本了,天地自然是什麽?萬物眾生是什麽?自己又是什麽?我活了這麽多年,仍然沒有搞清楚,秋濤,小雲兒,你們又能說清楚,什麽是天地自然,什麽萬物眾生,什麽是你們自己嗎?

  遠的不說,秋濤你雖然沒有得傳清覺寺的全部無名拳法,但師傅同意傳你“苦諦”,“集諦”兩部。你煉體修行到如今已有三十余年,你能確定辛苦修煉的這具肉身就是你嗎?或者說,你能確定你是這具肉身嗎?”傅子修看著陷入沉思的傅秋濤問道。

  “這……我確實說不清楚,我也不能確定。”傅秋濤沉思片刻,搖頭回答。

  “爺爺,那小葉子打坐入靜,煉神到底是在做什麽呢?”傅寒雲繼續追問。

  “這一點我倒是聽師傅說過。”傅子修接著回答。“清覺寺秘傳的煉神法門,叫做白骨觀想法,修行基礎需要進入禪定入靜的第一層境界。也就是先前你爹說的參悟‘身空’妙境,從而‘入靜’的境界。到了這個境界,能感應魂魄,照見識海。命魂遁入心境識海,就可以在識海中觀想己身白骨法相。師弟如今就是這個層次。師傅雖然也曾為我講經說法,傳我打坐入定的方法。可是這麽多年,我一直做不到“身空”,也不能‘入靜’。自不必提感應魂魄,照見識海了。

  不過感應魂魄的方法不止這一種,煉體修為,如果能感悟天地元氣,萬物靈機,逆反先天,鑄就無漏寶體。也能通過形體先感受七魄,後應答三魂。不過想要修煉到這一步,非得此界有變,元氣活潑,靈機活躍才行。如果還和之前一樣,元氣沉寂,靈機不顯,即使以師弟這樣根骨天成,悟性非凡之人,也難成先天。更不要說我們了。頂天了也就和師傅一樣,修行到後天極限,百二天年一到,還是得死。只不過師傅和師弟他們有煉神修為,可以在祖師接引下,圓寂化虹,轉生他界,乘願再來,重新修行,我們就沒這機會了。

  不過現在說不定正是機會,這兩天發生了這樣驚天動地的變化,師弟猜測還會有其他變化,元氣靈機很可能沸騰起來。屆時說不定有望修成先天。只要成就先天,肉身壽元就會極大提高,就有更多可能。”傅子修說著說著,竟然有些激動。

  “原來如此,敢情惟念大師和小葉子都能轉生啊。我就說惟念大師圓寂的時候,都不見爺爺你們傷感。”傅寒雲恍然大悟。

  “也不能這麽說,轉生前提是需要自身有一定的修為,而且需要證得果位的大能接引護持,才能乘願再來。否則只能算作是奪舍重生。此事涉及輪回之謎,內中還有其他隱秘,我亦不知。不宜妄加猜測。”傅子修解釋道。

  “爹,你說了半天,還不曾回答我的問題?到底為什麽不能借著小溟身上的光芒修行?”傅秋濤急道。

  “莫急,我接下來正要說此事。先前曾說萬界諸天通傳三條修行道路。

但其實在這三種修行道路之外,還有一種最根本,流傳最普遍的超脫法門。佛門稱其為“禪定”,道門稱其為“入靜”,其他教派亦有各自名稱,但歸根究底,說的其實是一回事。  須知其他三條道路的修行真法,在各家教派,都屬於秘傳,不會輕易傳授。但是此根本法,無論哪教哪派,只要講經說道,立教傳法,就會在根本典籍中進行闡釋。

  按照祖師所言,一切修行根本由‘靜’始。“靜”可分為三個層次,‘入靜’,‘至靜’,‘寂靜’。分別對應三重妙境‘身空’,‘心空’,‘虛空’。此三重妙境是又分別對應三種修行境界‘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師傅曾說,萬物生靈,只要心生超脫之念,走上修行道路,無不是從三個方向開始,其一是認識自己,其二是認識眾生,其三是認識天地。這三個方向並無高下之分,但是眾生根骨有優劣,悟性有高低,往往是‘見天地’最難,‘見眾生’次之,‘見自己’再次之。

  前面兩個方向,沒有一定的功果,根本無從企及。即使是最容易的‘見自己’,對絕大多數生靈,也是非常困難的。

  祖師傳下注解曾說:

  人有六識,謂之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為虛。

  身有六根,謂之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末那。六根為實。

  世有六塵,謂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為象。

  一個人先天降生之前,自有‘真我’。降生以後,‘真我’入主肉身軀殼,以‘六識’之虛發動‘六根’之實觸動‘六塵’之象,形成所見、所聽、所聞、所嘗、所感、所知。從而建立‘真我’與天地自然,萬物眾生之間的溝通橋梁。

  此事自有利害,所利者,乃為承載‘真我’之肉身軀殼生存延續之必須;所害者,‘真我’易為六塵之象所惑,雕琢修飾之下,漸漸迷失,喪失本來面目。世人多困於肉身枷鎖,受盡七情六欲折磨,一生隨波逐流,待到肉身枯朽,命數終了,‘真我’方得解脫束縛,不過若是至此,已經萬事皆休矣。

  若是不求超脫自在,自然不受其害。可若是走上修行之路,欲求取超脫自在的功果,就必須解除六塵之象的迷惑,達到‘身空’妙境,成功‘入靜’,方能感應魂魄,照見識海,最終見‘真我本性’,也就是所謂的‘見自己’。

  這個過程很難仰賴外力,因為從根本上講,種種外力其實也是六塵之一。關於這一點我也並不是確定,因為祖師並不曾留下關於借助外力修行的記載。也許證得上乘功果的神仙佛聖能助凡人走過這一關而無後患也說不定。不過這就屬於我一廂情願猜測了。”傅子修條分縷析,把祖師記載,師傅傳授,和自己的感悟娓娓宣講,說完後輕輕端起茶杯喝茶。傅秋濤,傅寒雲二人各有所思。

  “原來如此,看來修行真是自己的事,和別人並無關系。難怪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生出了借助小溟身光修行之念,就已誤入歧途了,當真慚愧!”沉思片刻的傅秋濤面帶愧色,聲音誠懇道。

  “爺爺,照你這麽說,這門根本法這麽難,世間生靈,又有幾個能通過這所謂‘禪定入靜’的根本法超脫自在呢?為什麽各家教派會把這門修行法奉為根本法呢?”被傅秋濤驚醒的傅寒雲回過神來,輕聲問道。

  “純粹隻依靠‘禪定入靜’超脫自在的人確實極少,但是奉其為根本法有兩個很重要原因。其一,是因為這門根本法基本不受生靈所處天地環境的影響,哪怕元氣沉寂,靈機不顯也無所謂。其二,是因為其他一切修行法門都可說是從這門根本法的思路中拓展出來的,譬如煉神煉體煉氣三道,據祖師傳承所言,皆會在不同修行階段遇到禪定入靜之法的三層境界約束,若是不能破境,便無從修行下一階段。就說煉神最難入門的原因,難就難在煉神第一步就要求‘身空’而‘入靜’,感應魂魄,照見識海。”傅子修回答道。

  “照此說來,修行真是一件難事,根本沒有捷徑可走了嘛!”傅寒雲略帶感歎。

  “那是當然的了,歸根究底,修行是自己的事情。只需要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欺騙別人是比較容易的,可欺騙自己,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就拿學習知識來舉例子,一個人今天偷奸耍滑不用功,推說明天再用功的時候,難道心裡會不知是自己在欺騙自己嗎?修行之事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嘛!只不過,修行比這要更艱難的多了。”傅子修輕笑道。

  “爹,你之前說你和小溟猜測藍星很可能重回修行盛世又是怎麽回事啊?”傅秋濤接過話茬。

  “這就要牽扯到祖師傳承中有關元氣靈機的記載了。傳承記載, 元氣乃是天地自然相生之氣,靈機乃是萬物眾生交感之機。只要有天地自然,就有元氣,有萬物眾生,就有靈機。

  但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地域,元氣的活潑程度並不相同,靈機活躍程度也有所區別,元氣越活潑,越容易汲取,靈機越活躍,越容易感悟。最差的就是元氣潛藏沉寂,靈機隱匿不顯的世界,基本上無法感悟靈機,汲取元氣。

  在這種世界中,只有煉神法門和‘禪定入靜’的根本法能修行無礙。煉體雖能修行,卻難返先天。煉氣根本無從修行。

  藍星就處於元氣沉寂,靈機不顯的狀態。祖師很可能知道是什麽原因造成藍星呈現如此情況,但是並未明說,隻留下一句告誡,時機一到,機緣自生。經過前夜與昨夜接連兩場大變,我和師弟猜測,很可能這就是祖師所說的時機。而且前夜長虹經天時,師弟曾經隱約感覺到元氣萌動之象,這也是師弟說今夜可能還會有變的原因。”傅子修解釋道。

  “爺爺,如果真的元氣鼎沸,靈機磅礴,我和雨棠他們是不是也有機會修行?”傅雲寒聞言臉上露出希冀神情。

  “如果真能元氣鼎沸,靈機勃發,那就真是難得的修行盛世。其實只要元氣萌動後不再沉寂,靈機顯現後不在隱匿。我們都有很大機會修行,就算不能求功證果,也有很大概率綿延壽數……”就在傅子修祖孫三代談話之際,而藍星各處,又漸漸於細微之處起了變化,潛藏在天地萬象中原本沉寂的元氣開始萌動。葉溟察覺元氣萌動,當即結束運功,從入定中醒來,起身出了耳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