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還好微微笑》第12章 滿階楊柳綠絲煙
  清明節這天,劉佳慧回家祭祖掃墓。

  清明,不僅是個祭祖掃墓緬懷先人的傳統民俗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作為節日的清明,與古時的寒食節密切相關,在唐代才形成,而作為節氣的清明,則早已被古人所認識,在漢代已有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氣,時間在春分之後。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4月5日左右。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宋代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中說:“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榮茂盛的意思。正所謂:天氣清澈明亮為“清”,萬物欣欣向榮為“明”。清明時節,風和日麗,桃紅柳綠,鳥語花香,萬物生長,大地一片清潔明淨,一改冬季萬物枯黃的寒冷景象。

  “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唐代韋莊的詩句點出了清明節氣的特點。“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動勾勒出“清明雨”的圖景。“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壟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宋代黃庭堅《清明》中的詩句,生動地描繪了清明時節萬物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小樓忽灑夜窗聲,臥聽瀟瀟還淅淅,濕了清明。”清代鄭板橋詞句中一個“濕”字,將清明節氣多雨陰濕的天氣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東漢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就在清明時節安排了許多農事活動,如:“令蠶妾治蠶室,塗隙穴,具槌椅箔籠。清明節後十日,封生薑。”清明時節,各地有不少農諺,如:“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下種,谷雨插秧”、“清明谷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清明後,谷雨前,又種高粱又種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等,足見清明節氣與農業生產的密切關系。

  此外,清明時節,自然界春意盎然,正是人們外出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還有踏青、放風箏、蕩秋千、插柳戴柳等習俗。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鬱的大節RB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王孫公子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複雜的。

  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麽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淒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裡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

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麽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在第三句裡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 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覆,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裡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

  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裡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家,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不管”了。

  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隻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遊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展開了一處遠比詩篇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余地。這就是藝術的“有余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長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